23、黄继光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黄继光 课件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新课导入
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祖国为人民做出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来认识这位英雄——黄继光。
你最敬佩哪位英雄人物?简单介绍一下他的英雄事迹。
黄继光
部编版四级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三课
了解人物
1951年参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上甘岭战役中,当部队被敌人火力压制前进受阻时,他用胸膛挡住敌机枪眼,以生命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
黄继光
了解背景
抗美援朝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组成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国侵略、保卫中国安全而进行的战争。
了解背景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战役。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
上甘岭一战,打出了国威军威,向世界显示了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
听课文朗读,注意字音,圈出本课新词语。
思考课文写了黄继光的什么英雄事迹?
认识字词
战 役
屡 次

摧 毁
cuī
胸 膛
táng

冰 雹
晕 倒
báo
yūn
启明星


yūn
yùn
(晕倒 头晕)
(光晕 月晕)
“昏迷”“头脑不清”
“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时因折射作用而在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头发昏”
学习字词
射击
发射
子弹
炮弹
启明星
启示
光荣
繁荣
爆炸
爆竹
炸弹
炸药

dàn
tán
弹药 弹丸之地
弹跳 弹指之间
词语解释
集中兵力向敌人防御阵地猛烈而急速地攻击。
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
【战役】
【阵地战】
正规部队依托阵地进行防御,或对据守阵地之敌实施进攻的作战。
【屡次】
一次又一次。
【突击】
【启明星】
我国古代指日出以前,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
词语解释
爬行。
一种特制的炸弹或炮弹,弹体内装有发光药剂,有的有小降落伞,能在空中发出强光。用于夜间观察或指示攻击目标。
【照明弹】
【匍匐】
【探照灯】
一种用于远距离搜索和照明的装置。在军事上主要用于搜索以及照射空中、地面和水上目标。照射距离一般为10—20千米。
【火舌】
比较高的火苗。
近义词
占领—
摧毁—
激烈—
坚定—
顽强—
艰巨—
占据
捣毁
猛烈
坚决
坚强
艰难
反义词
持续—
坚定—
激烈—
光荣—
摧毁—
中断
动摇
平和
可耻
建造
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讲在 战役中,为了革命的胜利,___________勇于牺牲自我,取得胜利的故事,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甘岭
黄继光
黄继光的勇敢、无畏
快速默读课文,填写表格。
起因 经过 结果
接到任务
主动请战
执行任务
英勇牺牲
战斗结果
事情发展顺序
课文写了黄继光的什么英雄事迹?
1-4
5-11
12
接到任务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时间
地点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
交代了战斗的情形,“最”字既突出了此次战斗异常残酷,又从侧面表现了这次战役的重要性。
时间长、战斗激烈,高地难收,战士疲惫。
时间紧迫,点明了人物艰巨。
接到任务
想一想,这样激烈的一次阵地战,时间又是这样紧迫,夺取597.9高地可不是一件易事,可黄继光为什么还要主动请求任务呢?
战士们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
非常勇猛、势如破竹,连连取得胜利。
突然
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多次突击,没有成功。
写出了枪弹的多、密,可以看出战斗非常激烈。
接到任务
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说明任务失败的后果十分严重,突出了情况的紧急。
为后文黄继光请求完成任务,英勇献身埋下伏笔。
主动请战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营参谋长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神态、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对敌人的痛恨
有决心
营参谋长对黄继光的鼓励与信任,也表明任务的艰巨。
随堂演练
根据第一部分内容的信息,练习说话。
的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参谋长,请把任务交给我吧!”
所在的营坚持了四天四夜
的情况下,黄
继光坚定地说:“参谋长,请把任务交给我吧!”
已经夺得的山头有可能会丢失
战士们屡次被枪弹压回来
的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参谋长,请把任务交给我吧!”
主动请战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这是黄继光保证完成任务的誓言,体现了他黄继光完成任务的必胜的信心和革命战士的自豪感,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执行任务
营参谋长答应了黄继光的请求。黄继光和两位战士又是怎样完成任务的呢?
敌人发现他们了。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夸张,处境极其危险。
体现了黄继光和两位战友毫不退缩的顽强精神。
动作描写
任务重,责任大。
执行任务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把子弹比作冰雹,说明敌人的火力越来越强,战斗越来越激烈,但黄继光丝毫没有退缩,表现得英勇顽强。
执行任务
文章中这样描写是不是显得繁琐?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这时他每爬行一米都是想当困难,必须用尽全身力气。用具体的数字和省略号是为了突出黄继光爬行的艰难,突出他顽强的意志。
执行任务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动作描写
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动作描写以及三个感叹号的连用,是对黄继光顽强意志的赞叹,突出了黄继光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执行任务
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第一次站起来的?
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意志顽强
英勇无畏
执行任务
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动作描写
这些动词表现了黄继光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英勇牺牲
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第二次站起来的?
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
视死如归
壮烈牺牲
随堂演练
根据第二部分内容的信息,练习说话。
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
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
在冰雹一样的子弹扫射
其他战士牺牲、负伤
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
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
在战士们久攻不下
在时间紧急
战斗结果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在黄继光精神的鼓舞下,战士们的力量是势不可当的。
比喻
战斗取得了胜利。
你是如何理解“像海涛一样向上冲”的含义?
影视资料
品读课文
黄继光用生命铺就了胜利之路,战友们冲上阵地后发现,黄继光敦实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仍然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腿已被打断,身后是一道十多米长的血印,卫生员整理遗体时,用热毛巾捂他的手臂,捂到第三天,那高高举起的手臂才放下来。
补充资料
1952年4月29日,入朝作战1年的黄继光在战斗间歇,给妈妈邓芳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黄继光不仅向母亲立下“军令状”,还用安慰鼓励母亲,“现在,虽有少些困难,是能够度过去的……”
就在这封信寄出6个月后,上甘岭战役爆发。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向志愿军的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炮兵火力的密度已经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就是在这场战役中,21岁的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机枪眼,壮烈牺牲。
母亲刚刚收到的信,成了黄继光的最后一封家书。“不立功不下战场”,黄继光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兑现了自己的誓言。
补充资料
黄继光写给妈妈邓芳芝的信
黄继光牺牲后,很多年轻战士寄信给邓芳芝,希望可以作为她的孩子。为此,邓芳芝特意给前线的志愿军写了一封回信,在信中,她表示:“我失去了一个儿子,现在却多了千千万万个儿子,我要把慰问金都用到生产上,继续支援前线。我等着你们胜利的消息。”
邓芳芝还立下了一个家规:“黄家的孩子,只要符合条件,长大后必须报名参军报国。”
黄家至今已陆续有16人投身军营。
交流讨论
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你心目中的英雄说些什么?把你内心涌动的情感化为文字表现出来。
亲爱的叔叔,您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您真勇敢,我敬佩您!您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我们会永远继承和发扬下去。
归纳主旨
本课记叙了 时,志愿军战士
在上甘岭战役中,以身体堵住敌人枪口,壮烈牺牲的事迹,表现了黄继光 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 精神。
抗美援朝
黄继光
大无畏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
影视资料
品读课文
让我们记住那些战争年代的英雄们!
董存瑞
邱少云
刘胡兰
江竹筠
课后习题
下面的句子对表现人物品质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和同学交流。
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表明情况十分紧急并且危险,对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他们视死如归的伟大品格。
把子弹比作冰雹,写出了敌人火力凶猛,渲染了黄继光艰难的处境,由此表现黄继光誓死完成任务的决心。
阅读链接
阅读《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思考:
1.美国当局为何阻止钱学森回国?为了阻止钱学
森回国他们采用了哪些卑鄙的手段?
2.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有什么话想对钱学
森说?
阅读链接
1.美国当局为何阻止钱学森回国?为了阻止钱学森回国他们采用了哪些卑鄙的手段?
(1)害怕钱学森带回航空新技术,使新中国的科学技
术高速发展;
(2)美国海关把他的行李打开检查,硬说里面藏
着重要机密,说钱学森是间谍;
(3)把钱学森关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进行折磨;
(4)美国联邦调查局对钱学森的行动进行限制,信件
和电话都受到检查和监听。
阅读链接
2.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有什么话想对钱学森说?
(1)他是一个热爱祖国和乐于为祖国效力的人。
(2)钱爷爷,您的报国热情和坚强意志让我感到极为钦佩,我要向您学习,长大以后要为祖国做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