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八年级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 I 卷(选择题 共 40 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全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2.考生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3.第 I 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第 I 卷(选择题 共 4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共 40 分。1 至 8 题每小题 3 分,9 至 12 题每小题 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酒精挥发 C.镁条燃烧 D.矿石粉碎2.分类法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单质是( )A.石墨 B.冰水 C.液氧 D.空气3.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液态氮气作制冷剂 B.石墨用作电极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D.氧气用作燃料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5.下列有关原子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实心球体,不可以再分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D.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粒子6.水和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八年级化学试题 第 1 页 共 7 页A.水的自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B.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不能得到纯水C.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1%D.计入空气质量评价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等7.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镨原子的中子数为 59 B.镨是第 59 号元素C.镨为金属元素 D.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0.98.下列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说法错误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中的“碳”和“氧”分别指的是二氧化碳和氧气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D.我们每个人都在参与碳循环和氧循环9.右图为电解水实验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管 a中收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B.管 a与管 b中气体质量比为 2:1C.该实验可说明水是一种化合物D.该实验可说明水由 H2和 O2组成10.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未盖灯帽的酒精灯中酒精减少---分子在不断运动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二者由不同种原子构成C.液化石油气被压缩到钢瓶中-----分子间隔变小D.氧气和液氧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11.没食子酸(C7H6O5)又称五倍子酸,可从五倍子等植物中获得,并用于制药。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8.9%C.没食子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0D.没食子酸分子由 7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 5个氧原子构成12.把 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八年级化学试题 第 2 页 共 7 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A.x 为 24.7 反应前的质量/g 2.8 13.0 22.3 1.2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反应后的质量/g 10.2 X 0 4.4C.参加反应的 A和 B的质量比为 102:247D.参加反应的 A和 D的质量比为 37:16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60 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5个小题,共 35分)13.(6分)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将密封良好的饼干从平原带到高原,包装袋会鼓起。用分子观点解释其现象的原因是 。(2)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KI03中 I元素的化合价为 。(3)将焦炭与铁矿石焙烧得到铁,这一过程利用了单质碳的 。(4)净水器中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5)用天然气作燃料可减少 PM2.5的产生,甲烷(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14.(6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1)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2-在“3H2O、Cl、N2”中,可以表示宏观物质的是 (填化学符号)。S 是由硫原子(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2)甲醚(CH3OCH3)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清洁、高效燃料”,其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15.(10分)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 1装置,并用数字传感器分别测定蜡烛、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2。【资料】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热量;白磷的着火点是 40℃。八年级化学试题 第 3 页 共 7 页(1)对比图 1白磷燃烧前后实验可以得出燃烧发生的条件之一是 。(2)图 1中给生石灰滴水的作用是 。(3)由图 2可知,燃烧消耗的氧气更多是 。(4)白磷能燃烧而蜡烛不能燃烧的氧气浓度范围是 。(5)下列对燃烧的认识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要点燃 B.不同物质的燃烧现象不同C.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 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16.(6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氢能作为零碳能源载体,有助于实现真正的绿色、清洁、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制氢国家,右图是我国制氢技术碳排放及制氢成本关系图。目前,制氢主要有以下三种较为成熟的技术路线:一是利用化石能源通过化学反应制氢;二是以焦炉煤气、氯碱尾气、丙烷脱氢为代表的工业副产气制氢;三是以碱性电解水、酸性质子交换膜电解水为代表的电解水制氢。其他制氢方式,例如微生物直接制氢和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等仍处于实验和开发阶段,尚未达到工业规模制氢要求。在能源领域,氢气主要以氢燃料电池为载体应用于交通领域,与纯电动公交车相比,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具有补能时间短、续航里程长的优势,有效提升了公交车的运营效率,氢能未来发展前景可观。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化石能源制氢,化石能源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电解水制氢的化学方程式为 。八年级化学试题 第 4 页 共 7 页(3)图中制氢成本最高的技术是_________。(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 __(填字母)。A.利用化石能源通过化学反应制氢是较为成熟的技术路线B.利用太阳能催化分解水制氢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C.氢能作为零碳能源载体,有助于实现真正的绿色、清洁、可持续发展D.氢燃料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17.(7 分)氨法捕集二氧化碳原理是利用氨水(NH3·H2O)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碳酸氢铵(NH4HCO3)。当温度升高至 38℃-60℃,将发生逆向反应,碳酸氢铵将分解。氨法捕集二氧化碳有着成本低,不需要煅烧,能耗低等优点,但需要控制一定的温度。下图为氨法捕集二氧化碳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捕集室中,氨水需从上方喷洒,其目的是 ,“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_____,反应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2)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分离器的作用相当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___________,氨法捕集二氧化碳的优点是(写出一点)。三、实验题(本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17 分)18.(7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 m的名称是 。用 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用 C装置收集的氧气不纯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八年级化学试题 第 5 页 共 7 页(2)实验室用 B 装置制取 CO2时,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3)若用 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导管_____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4)将收集到的氧气倒入 E装置的烧杯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自下而上依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19.(10 分)兴趣小组同学对“天宫课堂”中的“泡腾片实验”一起开展如下探究。探究一:维生素 C 泡腾片溶于水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作出假设】(1)甲认为:产生的气体中不可能含有 CO和 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有毒。乙认为:产生的气体也不可能含有 N2,原因是___ ___。丙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 O2、CO2中的一种或两种。【进行实验】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Ⅰ 将一片维生素 C 泡腾片放入装有水的试管中 有大量气泡产生Ⅱ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中含有 CO2Ⅲ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该气体中不含 O2【实验分析】(2)实验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3)丁同学认为实验Ⅲ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 O2,理由是___ ___。同学们经过讨论,设计了更为严谨的实验,最终证明了该气体中不含氧气。【反思评价】(4)维生素 C泡腾片的保存注意事项是__ ____。探究二:探究 CO2性质(5)如图 1所示,小芳向盛满 CO2的软塑料瓶内注入约 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证明 CO2能与 H2O发生反应。小明对此提出质疑,他的理由是___ ___。(6)小红用图 2 装置探究 CO2能与 H2O发生反应,具体操作有:①通入 CO2 ②通入 N2八年级化学试题 第 6 页 共 7 页③滴加适量水。若要得出结论,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填字母)。A.②①③② B.①②③② C.③①②① D.①②③①四、计算题(本题包括 1个小题,共 8分)20.(8 分)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鸡蛋壳中的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分析并计算:(1)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 0.1%)。八年级化学试题 第 7 页 共 7 页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八年级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小题,共 40分。1 至 8题每小题 3分,9 至 12题每小题 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 2.A 3.D 4.B 5.B 6.D 7.A 8.A 9.C 10.B 11.C 12.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5个小题,共 35分)13.(1)压强减小,气体分子间隔变大(1分) (2)+5(1分)点燃(3)还原性(1分) (4)吸附(1分) (5)CH4 +2O2 CO2 +2H2O(2分)14.(1)N2 (1分) 得到(1分) (2)CO2 、H2O (2分) 23:48(2分)15.(1)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提供热量 (3)白磷(4)5.1%~15.4% (5)BCD(每空 2分)16.(1)不可再生(1 分) (2)2H20 2H2↑+02↑(2分)(3)电解水制氢(1 分) (4)ABC(2分)17.(1)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1分)NH3 H2O+CO2=NH4HCO3(2分) 当温度升高至 38℃-60℃,碳酸氢铵将分解(1分)(2)NH3 H2O(1分) (3)过滤(1分) 成本低、能耗低(1分)三、实验题(本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17 分)18.(1)锥形瓶(1分) 2KMnO4 K2MnO4+MnO2+O2↑(2分)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1分) (2)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1分)(3) b(1分) (4) 密度比空气大或能支持燃烧(1分)19.(1)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1 分) (2)Ca(OH)2+CO2===CaCO3↓+H2O(2分)(3)当氧气含量较低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会复燃(2分) (4)密封防潮(1分)(5)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会使瓶内压强减小,导致软塑料瓶变瘪(2分)(6)D(2分)四、计算题(本题包括 1个小题,共 8分)20.(1)4.4 (2分)(2)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 x ………(1分)八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2 页CaCO3 2HCl=CaCl2 H2O CO2 100 44 ………(2分)x 4.4g100 x 44 4.4gx 10g ………(2分)10g则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 66.7% ,(1分)15g答: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66.7%。八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