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三校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三校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三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华夏造物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炼生铁 B.晒海盐 C.钉木舟 D.织衣布
3.下列各组物质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
A.乙醇和熟石灰 B.稀硫酸和液氧 C.医用酒精和干冰 D.冰水混合物和铜
4.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大气环境的是
A.增加植树造林面积 B.加高烟囱,将有害气体排向高空
C.使用清洁能源 D.取消燃放烟花,改用“数字烟花”
5.下列“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A.A B.B C.C D.D
6.碳元素能组成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硬度都很大 B.都可用于制造铅笔芯
C.都是黑色固体 D.常温下化学性质都不活泼
7.同学们夏季郊游时,发现稻田里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都认为应该向稻田中施用的复合肥是
A.NH4NO3 B.KNO3
C.Ca3(PO4)2 D.KCl
8.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W为氧化物
B.该反应中反应物和两种物质粒子个数比为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分别取样溶于水,测量温度变化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点燃镁条,称量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
C.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钢粉: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D.鉴别和: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而冷的烧杯
10.下列说法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前后不相符的是
A.用发酵粉制作糕点能产生)
B.用布擦干被雨淋湿的自行车(铁部件潮湿易生锈)
C.用食醋清除水壶内的水垢(醋酸能与水垢反应)
D.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活性炭具有还原性)
二、填空与简答
11.钙是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元素。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钙元素属于 (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12.如图是某牙膏成分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牙膏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这里的“氟”指的是 (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3)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13.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含有泥沙的水可用 的方法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2)单一操作净化程度较高的方法为 。
(3)航天员在空间站呼吸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电解水。氧气是电解水时 (填“正极”或“负极”)的产物。
14.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图书、档案等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利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为 。
(2)从微观角度解释,温度计中水银的液柱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的原因 。
(3)我国古代用墨绘制的字画保存至今仍不褪色,其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
15.羊绒大衣兼具保暖性和美观性,一般面料为羊毛,里料为涤纶。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羊毛属于合成材料 B.涤纶属于合成纤维 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着越来越讲究。下列制作衣服的原料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棉花 B.涤纶 C.蚕丝 D.锦纶 E.羊毛
1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点的含义是 。
(2)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3)20℃时,将20g乙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乙 (填“能”或“不能”)完全溶解。
(4)现有50℃的饱和甲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 水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和将该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17.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回答下列问题:
(1)赤铁矿(主要成分是)可用于炼铁。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钢是一种铁合金。钢和纯铁相比硬度较大的是 。
(3)将打磨后的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题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攻装置,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是 ;实验室制取时,a中添加的药品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来制取氨气。在常温常压下,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根据信息判断:实验室用该方法制取氨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
四、科学探究题
19.化学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I.通过A实验验证了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
II.B实验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某同学向A实验试管中逐滴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提出问题】
取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分析,溶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1)猜想一:;猜想二:、和;猜想三: ;猜想四:、。
【查阅资料】
溶液呈中性。
【交流讨论】
(2)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二是不成立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进行实验】
(3)为进一步探究溶质成分。确定其他猜想是否成立,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少许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 猜想 成立
乙同学取少许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测定其pH 测得pH (填“”“”或“”)7
【反思评价】
(4)实验过程中,丙同学取少许B实验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现象是 ,他也得出猜想三成立的结论。但其他同学认为,丙同学的方案无法证明猜想三是成立的,原因是 。除以上方法外,要证明猜想三成立,以下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氧化铜 C.锌
【拓展延伸】
(5)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实验后的废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而应倒入废液桶或废液缸里,否则会 (合理即可,至少写出两种)。
五、计算题
20.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在空气中浓度相对较高。甲烷虽然浓度较低,但其产生温室效应能力比二氧化碳强很多。在相同浓度下,甲烷产生的温室效应大约是二氧化碳的25倍。同时甲烷也是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其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
(1)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煤气化生成的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烷,其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请完成该方程式的配平: 。

(3)计算用(2)中反应制取甲烷,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是 。
参考答案
1.D
2.A
3.C
4.B
5.B
6.D
7.B
8.A
9.A
10.D
11.(1)20
(2)40.08
(3)金属
12.(1)混合物
(2)元素
(3)+4
13.(1)过滤
(2)蒸馏
(3)正极
14.(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温度升高,汞原子间间隔变大
(3)稳定/不活泼
15.(1)BC
(2)ACE
16.(1)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大于
(3)不能
(4)100
17.(1)7:3
(2)钢
(3)
18.(1) 长颈漏斗 稀盐酸
(2)A
(3)D
19.(1)、
(2)
(3) 三 <
(4) 产生白色沉淀 氯化钙与硝酸银反应也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猜,猜想一、四也可能成立 BC
(5)腐蚀下水道、污染环境(合理即可,至少写出两种)
20.(1)
(2)
(3)解:设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答: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