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五四运动 课件(27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五四运动 课件(27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11课 五四运动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课前导入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
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 的火炬,
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
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
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每年的5月4日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它源于中国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吗?
学习目标
1.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借助多元史料(如《新青年》文章、运动宣言、历史影像等),精准定位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时间节点、发展地域及关键事件,构建完整时空框架。
2.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结合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背景,剖析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思想的冲击、对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全面解读五四运动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性质,探究其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必然性。
3.家国情怀:了解陈独秀、鲁迅等新文化运动代表的斗争精神,激发爱国与建设祖国的使命感,感受五四青年爱国情怀与责任感,增强家国情怀。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材料一: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极力推崇封建纲常名教,大搞祭天祀孔……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一时间,社会上“孔教会”、“经学会”等尊孔社团纷纷出现,形成了一股尊孔复辟逆流。
——陈独秀
袁世凯称帝后祭拜孔子
1. 背景
(1)政治:辛亥革命后政局仍然黑暗动荡,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材料二: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根本原因)
1. 背景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背景
材料三:“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刑场上观刑的麻木民众
(3)思想:国民愚昧麻木,仍受封建思想文化束缚。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 概况
时间
开始标志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 鲁迅
北京大学 和《新青年》编辑部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内容。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 内容——思想革命
(一)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1)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2)李大钊发表《孔子与宪法》等文,历数尊孔与宪法性质相悖之处,反对定孔教为国教。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 内容——思想革命
(二)提倡民主和科学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专制
愚昧和迷信
口号
民主
德先生
Democracy
科学
赛先生
Science
VS
VS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 内容——文学革命
(三)抨击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人物 著作 核心思想
《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
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 内容——(后期)
(三)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封面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接连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4. 意义
材料一:这一次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其尖锐彻底的程度、所向无前的气势,远远超过辛亥革命时期。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他们的著作(《新青年》)铸成了一代年轻学生的信仰和态度,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生力军……
——美国学者莫里斯
材料三: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
——《上海妇女志》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分析并总结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②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自强求富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民主科学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知识回顾
技术
制度
思想
特点: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经济近代化
政治近代化
思想近代化
“自我疗伤”
“温药慢治”
“猛药重治”
“开颅洗脑”
时空观念
二、五四运动的爆发
1. 背景
1918年,德国投降,一战结束,协约国取得了胜利。
战胜国在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巴黎和会。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也派代表参加。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正当要求:
① 废除外国在华特权;
② 取消“二十一条”;
③ 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
顾维钧
陆征祥
遭到拒绝,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二、五四运动的爆发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内容。
2. 爆发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方式
口号
要求
结果
1919年5月4日
北京
学生
发表宣言、示威游行、罢课
严惩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军警逮捕街头讲演的学生
北京学生示威游行
二、五四运动的爆发
二、五四运动的爆发
3. 扩大
上海学生罢课
上海商界罢市
上海工人罢工
(1)时间:
(2)中心:
(3)主力:
(4)斗争方式:
1919年6月5日
北京→上海
学生→工人
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
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觉醒,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自主学习】结合教材,概括以下内容。
二、五四运动的爆发
4. 结果
罢免曹、陆、章职务
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释放被捕学生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 意义
材料一:五四爱国运动后的一年中,马克思主义在政治思想领域内迅速地扩大了自己的阵地,比较广泛地在中国传播,并迅速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它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
——彭明《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
材料二: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爱国运动中举行的罢工斗争,同以往的罢工斗争最大的不同就是,工人们不再是为了增加工资,也不再为缩短工时而罢工。他们之所以实行罢工,是拯救濒临危亡的国家和民族。
——常丕军《四运动史话》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 地位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新中国成立
五四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指导思想:
领导阶级:
革命方向: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
新指导思想:
新领导阶级:
新革命方向: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社会
反帝反封建不彻底
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家国情怀
本课小结
新文化运动
的兴起
五四运动的爆发
标志:《青年杂志》的创办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等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族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
影响: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过程
时间:1919年5月4日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扩大:工人阶级登山政治舞台
结果:初步胜利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主义革命运动
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以下最能反映其性质的口号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取消二十一条”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A
当堂训练
2.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觉醒的标志。”在该运动中发挥先锋作用的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爱国商人
D.青年知识分子
D
当堂训练
3.《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写到:“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上述材料说明了( )
A.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统治
B.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试题
C.五四运动是全民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当堂训练
4.“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五四运动( )
A.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B.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
C.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当堂训练
本课必背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口号、代表人物、重要阵地?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性质和意义?
3.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4.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
5.五四运动的主力和斗争中心在前后期的变化?
6.五四运动的的性质、特点和意义?
7.五四精神是指?其核心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