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数学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图形或图案中,能将其中一个图形或图案通过平移得到另一个图形或图案的是( )A. B. C. D.2.下列实数是无理数的是( )A. B. C. D.3.点在第( )象限.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4.为了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某初中为了解该校900名学生的睡眠情况,抽查了其中70名学生的睡眠时间进行统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70名学生的睡眠时间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B.900是样本容量C.每名学生的睡眠时间是一个个体 D.以上调查属于抽样调查5.已知,则x与y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无法确定6.吉他是一种弹拨乐器,通常有六条弦.弦与品柱相交,品柱与品柱互相平行(如图①),其部分截图如图②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C. D.7.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面积为13的正方形的边长是 B.在数轴上可以找到表示的点C.的相反数是 D.的小数部分是8.如图是某运动员在一次山地自行车越野赛中经过的路线,已知第一次的拐角,第三次的拐角,若第三次拐弯后的道路恰好与第一次拐弯前的道路平行,则第二次的拐角的度数为( )A. B. C. D.9.在长方形中放入6个相同的小长方形,所标尺寸如图所示,设小长方形的宽为,长为,则可列方程组为( )A. B.C. D.10.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如图所示,则m的值是( )A.3 B. C.2 D.11.如图,将一块三角板ABC沿一条直角边CB所在的直线向右平移m个单位到位置.下列结论:①,且;②;③若,则边扫过的图形的面积为5;④若四边形的周长为a,三角形的周长为b,则.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A.1 B.2 C.3 D.412.“洛书”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可转为如图1的三阶幻方,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图2是一个不完整的三阶幻方,结合图中信息求( )A. B. C.0 D.1二、填空题13.如图是小颖同学做仰卧起坐运动某一瞬间的动作及其示意图,,,则的度数为 . 14.已知和是某正数m的两个平方根,佳佳通过前面条件计算发现m的立方根为无理数,m的立方根为 .15.如图,将线段平移到线段的位置,则的值为 .16.如图,一个机器人从O点出发,向正东方向走,到达点,再向正北走到达点,再向正西走到达点,再向正南走,到达点,再向正东方向走到达点,按如此规律走下去,当机器人走到点时,点的坐标是 .三、解答题17.(1)计算:;(2)解方程组和不等式组:①解方程组;②解不等式组,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8.如图,直线,相交于点,,.(1)求的度数;(2)过点画射线,并直接写出的度数.19.小明一家假期开自家小客车外出自驾游,发现某公路上对行驶汽车的速度有如图所示的规定,设此段公路上小明家驾驶的速度为v(千米/小时)最高限速: (千米/小时) 小客车 120大型客车 100货车 90最低限速(千米/小时) 60(1)用不等关系写出此段公路v应满足的条件;(2)小明家11:20距离此段公路上A地 70千米,要在12:00点前驶过A地,匀速行驶状态求小明家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20.为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激发师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东校区于11月29日下午举行第三届“悦读悦享,灿烂芬芳”读书节学生读书分享会.活动结束后,我校为了解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对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x(单位:小时)进行分组整理,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扇形统计图中m的值为_________,“E”组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________;(3)请估计该校区1200名学生中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人数.21.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格点三角形ABC(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的顶点B,C的坐标分别是,.(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内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把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请在图中画出,并写出,,的坐标;(3)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的面积是的面积的2倍,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2.【阅读理解】已知方程组,求的值.本题常规解题思路是,解方程组得x,y的值,再代入得到答案,常规思路运算量比较大.其实,仔细观察方程组中两个方程未知数的系数之间的关系,本题还可以通过适当变形整体求得代数式的值,如由可得.这样的解题思想就是通常所说的“整体思想”.【模仿应用】已知方程组,请用整体思想求的值;【迁移应用】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且,求a的取值范围.【解决问题】某班级组织活动购买小奖品,买20支铅笔,3块橡皮和2本日记本共需32元,买39支铅笔,5块橡皮和3本日记本共需58元,求购买5支铅笔,5块橡皮和5本日记本共需多少元?【备注】若思考后不能运用整体思想,常规思路解决问题也可以.23.在学完了《相交线与平行线》后,课堂上李老师是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已知,如图,,,垂足为点O,交于点M,若.试求:的度数. 小华、利民两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添加辅助线解决问题,如上图甲、图乙所示:(1)利民同学利用图乙给出了不完整的解题过程,请你帮他将过程补充完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辅助线)(已作辅助线),(__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根据小华同学在甲图添加的辅助线写出求解过程.24.【项目主题】绿色校园,资源再生【项目背景】某校七年级为响应“低碳生活”号召,开展“废品重生计划”实践活动,号召学生将可回收物分类收集,兑换学习用品和环保工具,培养节约习惯.某班45人全部参与,活动持续三周.【活动步骤】第一步:每周收集易拉罐和旧报纸;第二步:每周五根据兑换表将回收物兑换为笔记本或大环保袋;第三步:生活委员记录每周收集和兑换数据.【统计数据】数量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易拉罐/个 80旧报纸/张 120总数 200 188兑换表 5个易拉罐或4张旧报纸换1本笔记本; 25个易拉罐或20张旧报纸换1个大环保袋【解决问题】(1)若该班第一周将收集到的所有易拉罐和旧报纸全部兑换笔记本,则可兑换多少本?(2)若该班第二周将收集到的所有易拉罐和旧报纸全部兑换笔记本(易拉罐和报纸总数可整除且无剩余),共兑换了41本.求第二周收集的易拉罐和旧报纸的数量.(3)在(1)和(2)的基础上,若该班第三周先用部分易拉罐兑换笔记本,剩余回收物(两种回收物都有)恰好兑换了5个大环保袋,三周兑换的笔记本平均分给全班的同学,每人恰好分2本,求第三周收集的易拉罐和旧报纸的可能数量(分析并列举出所有整数解)参考答案1.B解:A、图形的方向发生变化,不符合平移的性质,不能平移得到,故A不符合题意;B、图形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符合平移的性质,属于平移得到,故B符合题意;C、图形的方向发生变化,不符合平移的性质,不能平移得到,故C不符合题意;D、图形由轴对称得到,不能通过平移得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解 :、是分数,属于有理数,该选项不合题意;、是无理数,该选项符合题意;、,是整数,属于有理数,该选项不合题意;、,是整数,属于有理数,该选项不合题意;故选:.3.D点的横坐标,纵坐标,符合第四象限的符号特征,因此点在第四象限.故选D.4.B解:A、70名学生的睡眠时间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正确,不符合题意;B、70是样本容量,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每名学生的睡眠时间是一个个体,正确,不符合题意;D、以上调查属于抽样调查,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5.A∵∴∴.故选:A.6.C解:如图所示,A、由题意无法证明,不符合题意;B、由题意无法证明,故B错误;C、∵∴∵∴,故C正确,D、由题意无法证明,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7.D解:A、面积为13的正方形的边长是,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数轴上可以找到表示的点,正确,不符合题意;C、的相反数是,正确,不符合题意;D、∵∴,∴的整数部分是3,∴的小数部分是,原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8.A解:如解图,过点作直线,∴,∵,且,∴,∴,∵,∴,∴,故选:A.9.B解:∵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宽为y,如图可知,3个小长方形的宽加1个小长方形的长等于大长方形的长14;1个小长方形的长加1个小长方形的宽等于大长方形的宽,大长方形的宽减2个小长方形的宽等于6.∴.故选:B.10.A解:∵,,由图像可知,,解得:,故选:A.11.C解:由平移的性质可知,且,故①符合题意;∵,∴,∴,故②符合题意;当,,则边扫过的图形的面积为:,故③不符合题意;四边形的周长为,三角形的周长为,由平移可知,,∴,∴,即,故④符合题意,综上,符合题意的有①②④,故选:C12.A解:设如图所示位置上的数分别是m,n,根据题意,得,解得,∴,∴,∴.故选:A.13.解:∵,∴,故答案为:.14.解:和是某正数的两个平方根,,解得:,则,那么,则的立方根为,故答案为:.15.解:,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知,从到和到的平移方式一样,根据坐标的变化可以确定从到的平移方式为:先向左平移个单位,然后向上平移个单位,,,,故答案为:.16.解:根据题意可知:,∴点坐标为,点坐标为,点坐标为,点坐标为,点坐标为,点坐标为,,以此类推,位于第三象限,故点坐标为,故答案为:.17.(1);(2)①;②,见解析(1)解:原式,.(2)①解:,得:,得:,解得:,把代入②得:,解得:,故原方程组的解: ,②解不等式①,得,解不等式②,得,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18.(1)(2)或(1)解:∵,.∴,∴(2)解:如图,当在上方时,∵,∴∵∴如图,当在的下方时,∵,∴∵∴综上所述,或19.(1)(2)(1)解:此段公路应满足的条件为:.(2)解:到共用时小时,由题意得:,解得:,由(1)得:60千米小时千米小时,千米小时千米小时,答:小明家车速应满足105千米小时千米小时.20.(1)图见解析(2)(3)名(1)解:调查的总人数为:,组人数为:,补全直方图,如图:(2),∴,,故答案为:.(3)(名);答:该校区1200名学生中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人数为名.21.(1)见解析(2)画图见解析;,,(3)存在,或(1)解:建坐标系如图所示:(2)解:画出如图所示.,,(3)解:∵∴∴∵∴或.22.[模仿应用]19;[迁移应用];[解决问题]30元[模仿应用]解:,由,得.[迁移应用]解:,由,得,∵,∴,解得,∴a的取值范围为.[解决问题]解:设每支铅笔元,每块橡皮元,每本日记本元,根据题意,得,,得,所以.答:购买5支铅笔,5块橡皮和5本日记本共需30元.23.(1)过点F作;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垂直的定义;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见解析(1)解:,(辅助线)(已作辅助线),(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垂直的定义),,又,,,,(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过点M作,,,,,,,,,,.24.(1)46本(2)第二周收集的易拉罐为120个,旧报纸为68张(3)见解析(1)解:(本).答:第一周将收集到的所有易拉罐和旧报纸全部兑换笔记本,可兑换46本;(2)设第二周收集的易拉罐为个,旧报纸为张,由题得,解得答:第二周收集的易拉罐为120个,旧报纸为68张;(3)人本/人本.前两周已兑换本,第三周需兑换3本.该班第三周先用部分易拉罐兑换笔记本,则需要个易拉罐,剩余回收物需兑换个大环保袋,设剩余易拉罐为个、旧报纸为张(且,).第一种:当时,第三周收集易拉罐115个,旧报纸20张.第二种:当时,第三周收集易拉罐90个,旧报纸40张.第三种:当时,第三周收集易拉罐65个,旧报纸60张.第四种:当时,第三周收集易拉罐40个,旧报纸80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