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传染病及其预防第七章 第一节人教版 生物(初中)(八年级 上)新课导入黑洲黑死病 发生在中世纪时期席卷整个欧洲的鼠疫大瘟疫,患者皮肤出现许多黑斑,死亡过程极其痛苦,所以称为“黑死病”。 1347年至1353年,这场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我们现代人都知道,这场大灾难是由黑死病导致的,也就是医学上所称的鼠疫。黑死病的传染源是鼠类和其他啮齿类动物身上所携带的鼠疫杆菌。美洲大瘟疫——天花 15世纪末,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16-17世纪,欧洲人将天花病毒带进美洲,致使美洲土著人种受到极大冲击。直到欧洲一位科学家发现了接种牛痘可以抑制天花病毒。终于在上个世纪80年代宣告胜利,天花病毒成为人类第一个战胜的病毒。 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患者往往表现出高热、乏力、四肢酸痛的症状,并且皮肤表面也会出现皮疹等情况,即便被成功治愈,也会在脸上留下麻子,伴随人的一生。新课导入传染病判断血吸虫病贫血病毒性肝炎近视肺结核天花流行性感冒麻疹脂肪性肝炎√√√√√√×××传染病思考为什么有些疾病可以传染,有些疾病不能传染?能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和寄生虫等,称为病原体。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 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作传染病。传染病及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传染病及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传染病及病原体手癣、足癣皮肤癣菌(真菌)传染病及病原体血吸虫病血吸虫传染病分类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如:鼠疫等如:病毒性肝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如:蛔虫病、蛲虫病等传染病特点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非传染病是由患者自身的组织、器官等结构发生异常变化引起的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讨论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儿童更容易患流感?流感患者的鼻涕、唾液和痰液中含有大量的流感病毒。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他们会从口腔、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就可能感染。老人和儿童体质差,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弱。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易感人群感染病原体后,会变成传染源。但传染源不一定都患病,如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无症状感染者是传染源吗?√传染源携带狂犬病毒的狗例如:狂犬病毒将“病原体”与“传染源”区分开!病原体传染源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播途径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空气传播母婴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性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婴幼儿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易感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患病动物进行杀灭、掩埋、焚烧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消毒、戴口罩、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勤洗手消毒戴口罩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保护易感人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接种等。传染病概念由病原体引起、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性、流行性特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措施流行环节控制切断保护知识小结随堂检测1.患病毒性肝炎的人,属于( )A.病原体 B.易感人群C.传播途径 D.传染源D随堂检测2.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蛔虫病 B.艾滋病C.呆小病 D.病毒性肝炎C随堂检测3.某单位组织员工体检,发现甲患有肺结核,乙患有糖尿病,丙患有色盲,丁患有乙肝。请你指出患有传染病的是 ( )A.甲和乙 B.丙和丁C.甲和丁 D.乙和丙 C 随堂检测4.下列做法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加强体育锻炼——保护易感人群B.接种疫苗——切断传播途径C.通风、消毒——切断传播途径D.将患者隔离——控制传染源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