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历史试卷(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2025.06一。选爆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平陈后,隋文帝将隋初所铸新币推行至南方陈朝战地,实现货币统一,与此同时着手统一度量衡,为市场交易制定统一标准。隋文帝此举台在A.结束政权分裂B.缓和民族矛盾C.巩固国家统一D.减轻百姓负担2.贞观四年,太宗下诏修复洛阳乾元殿,给事中张玄素上书进谏,认为为此兴大役、劳百姓,其弊更甚于隋炀帝。太宗接受建议,停止工程,并赏赐张玄素。这体现唐太宗A.虚心纳谏B.整顿吏治C.戒奢从简D.注重文教3.某班级进行“解码唐朝的农业科技芯片”的主题学习,应选用的学习资料是A.货币开元通宝B.莫高窟壁画中的曲辕犁C.长安城的平面图D.三彩釉陶载乐骆驼4.图1反映了唐朝天宝十四年至乾元三年户籍数、人口数和纳税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6000000050000000■天宝十四年(755年)4000000 乾元三年(760年)3000000020000000100000000户籍数人口数纳税人口数《步图》(局部图1图2A.黄巢起义的致命打击B.少数民族贵族反叛中央C.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D.中央政府内部争权夺利5.关于图2《步辇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描绘吐蕃使者朝见唐玄宗的情景B.体现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C.是唐朝时期画家吴道子的代表作D.是汉蒙两族友好的历史见证6.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渤海为号。渤海与唐朝经贸往来频繁,经济文化发展很快,被称为A.突厥汗国B.回纥汗国C.海东盛国D.南诏政权7.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是A.《金刚经》B.《大衍历》C.《千金方》D.《唐本草》8.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通常是浪漫主义诗人寄托理想的方式。下列诗句中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的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D.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9.“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这段文字评价的是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神宗D.宋高宗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4页10.宋朝之前,谏官本为宰相属官,用意在纠绳天子;宋朝则是谏官官署独立,谏官须由皇帝亲自选拔,不得用宰相所举荐。这说明宋朝A.崇文抑武B.宰相专权C.加强君权D.社会安定11.1071年,宋神宗颁布募役法,使得原来必须轮流充役的农民可以选择以交钱代替服徭役,官僚地主也不例外,由官府出钱雇人服役。这一做法A.使官僚地主无法隐瞒土地B.增强北宋王朝的军事力量C.导致了土地兼并日益剧烈D.增加了宋朝政府财政收入12.辽朝时期,辽太祖令人“以隶书之半增损之,始制契丹大字”。这表明辽政权A.强化中央集权B.仿效中原技艺C.学习汉族文化D.改变生活方式13.“榷场”是宋在边境开设的贸易场所,从表可知榷场贸易北宋输出商品辽、西夏输出商品粳糯、茶叶、馆帛、罗绮、漆器、羊、马、棠驼、甘草、蜜蜡、麝脐」瓷器、香药、犀角、象牙、书籍毛褐、那羚角、柴胡、红花、翎毛A加速了北宋政权灭亡B.增加了北宋财政负担C.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D.消除了民族隔阂冲突14宋徽宗在其名作《燕山亭·北行见杏花》中写道:“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宋徽宗“北行”的原因是A澶渊之盟B.金灭北宋C.岳飞抗金D.元灭南宋15.岳飞诗作“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和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反映了他们共同的追求是A.推动经济发展B.增进民族交融C.收复中原失地D.缓和阶级矛盾16.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理吐蕃,岭北行省基本行政单位沿用蒙古族传统,畏兀儿地区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这体现了元朝A因地制宜的边疆管理B.君主专制大为加强C.四通八达的国内交通D.疆域范围空前庞大17.元朝疆域辽阔,北至北海(今北冰洋或贝加尔湖),南含南海诸岛,但政区管理较为粗放,把“犬牙相制”原则发展到了极致。与此相关的是A.改革科举制B.设立节度使C.地方设行省D.澎湖巡检司18.《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A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B.宋代丰富的城市生活C.元朝百姓艰辛的劳作D.明朝忙碌的商帮贸易19.王夫之批评程朱理学“以理杀人”,认为其压抑人性。明清时期对程朱理学的批判主要针对的是它A.过度强调形而上学B.忽视社会现实问题C.伦理教条束缚人性D.丰富中华文化内涵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