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学历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学历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学历案)
【学习主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1课时),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和事件。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的出现,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了解瓦特改进蒸汽机、火车与铁路时代到来、现代工厂制度诞生的基本史实。
2.通过阅读相关史料,学生小组合作,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培养辩证分析的能力,以及倾听和理解他人见解、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能力。
3.通过阅读相关史料,学生小组合作,分析瓦特成功改进蒸汽机的原因,探究蒸汽机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历史意义。
4.通过阅读相关史料,学生小组合作,了解现代工厂的状况,初步理解现代工厂制度的概念。
5.通过阅读相关史料,联系现实,小组讨论,理解技术革新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评价任务】
1.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课前预习。(检测目标1)
2.通过阅读相关史料,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加以引导,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检测目标2)
3. 通过阅读相关史料,学生小组合作,分析瓦特成功改进蒸汽机的原因,探究蒸汽机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历史意义。(检测目标3)
4.通过阅读相关史料,学生小组合作,了解现代工厂的状况,初步理解现代工厂制度的概念,并对工厂制度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检测目标4)
5. 通过阅读相关史料,联系现实,小组讨论,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感受技术革新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检测目标5)
【学法建议】
1.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历史学科学习的基本能力,本课又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所以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材料分析法、讨论法、对比法等方式开展学习。
2.学历案中A组学习内容为合格要求,B组为较高要求,可根据需要选择完成。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将学生提前分组,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以及瓦特改进蒸汽机、火车与铁路时代到来、现代工厂制度诞生的基本史实。(检测目标1)
二、课中学习
学习任务(一):通过阅读相关史料,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检测目标2)
设计说明:结合史料的阅读和教师的讲解,以学生思考活动、小组合作为主,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以及倾听和理解他人见解、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能力。材料:
学习任务(二):通过阅读相关史料,小组合作,分析瓦特成功改进蒸汽机的原因,探究蒸汽机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历史意义。(检测目标3)
设计说明:任务二主要通过解决两个问题来突破本课的重点。通过从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两个角度的思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不仅要有机遇,更重要的是个人的素质;通过了解蒸汽机广泛应用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到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瓦特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利用当徒工的机会,学会制造高难度仪器,1769年,他开始改良效率不高的纽可门蒸汽机,经过不懈努力,1785年完成了对蒸汽机的革新。从此,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
材料二: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时,一个巨大的新能源已为人类所获得,而且不久,人类还能开发储藏在地球中的其他矿物燃料,即石油和燃气。……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学习任务(三):通过阅读相关史料,学生小组合作,了解现代工厂的状况,初步理解现代工厂制度的概念,并对工厂制度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检测目标4)
设计说明:任务三主要通过解决两个问题来突破本课的难点。通过史料研读和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工业革命后工厂的基本情况以及进步性;结合史料,运用唯物史观对现代工厂制度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材料:
学习任务(四):通过阅读相关史料,联系现实,小组讨论,理解技术革新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检测目标5)设计说明:通过材料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突破教学重点。并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它是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他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三、课后检测A组(巩固学习)
1.(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飞梭的发明 B.珍妮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改进 D.蒸汽机车的出现
【答案】B
2.(2023年天津市)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来源的发明家是(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诺贝尔 D.爱迪生
【答案】B
3.(2023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22年底,德昌、西昌、冕宁、喜德、越西、甘洛等地老百姓坐上了动车。回顾历史,约200年前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其发明者是( )
A.爱迪生 B.凯伊 C.瓦特 D.斯蒂芬森
【答案】D
4.(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下图描绘的是19世纪早期英国煤矿的场景。从中可以看出把煤从井下运到地面使用的动力机械是(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
【答案】B
5.(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的这句名言显示,火车已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材料中“那个时代”是指(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高铁时代
【答案】A6.(2023年福建省)1821年,英国工业产值超过农业;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推动上述现象出现的科技因素是( )A.《权利法案》 B.君主立宪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答案】DB组
(拓展学习)
1.(2023年湖北省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1820年,英国的手摇纺纱机工人有240000人,到1840年减至123000人,到1856年时只剩下3000人。其中部分工人找到了操作新式动力织布机的工作,但是许多人因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而陷入贫困。”出现材料中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人产生了抵触情绪
B.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新兴工业部门
D.环境恶劣导致从事手工劳动人数减少
【答案】B
2.(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瓦特在取得专利的说明书中,把他的蒸汽机说成是大工业普遍适用的发动机,与当时使用其他动力来源的机器相比,他的普遍适用性体现在( )
A.突破地理条件的限制 B.机器简单易于制造
C.能源清洁更加环保 D.可用能源丰富多样
【答案】A
3.(2023年河北省)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的数十年间,整个国家向城市化迈进的走向,工业产值远远超过农业产值的现象,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的大幅度提高等等,都使身处其境的人们大为惊讶,有人欢喜有人愁,但却无人能够阻挡这一趋势,只能去适应它。以上材料主要表述的是英国工业革命( )
A.发生的历史背景 B.开始的具体标志
C.发展的有利条件 D.带来的社会影响
【答案】D
4.(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早在2015年的时候,新加坡知名学者、资深外交家马凯硕就曾表示:西方统治世界的这200年并非常态,西方霸权时代将迎来终结。据此推断,“西方霸权时代”确立的主要原因是(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工业革命 D.法国大革命【答案】C
【学后反思】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自主梳理本课的知识体系。设计说明:思维导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把本节课的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