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课件( 26 张ppt+内嵌视频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课件( 26 张ppt+内嵌视频 )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2课时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展示学生生活场景图片(校园学习、超市购物、家庭聚会),提问:图中同学有哪些不同身份?这些身份从何而来?
情境导入
【教师小结】通过这些熟悉的生活场景,我们发现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中会拥有截然不同的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超市是顾客,在家庭是子女。这些身份的变化,其实都源于我们与他人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可以说,正是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像丝线一样将我们紧密联结在一起,构成了庞大的社会网络。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社会这个有机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这些社会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我们的身份,又怎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预设】
1.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是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和服务满足生活需求,如人们去超市购买食品、去商场购买衣物等,个人的消费行为影响着市场的供需关系和经济的运行。同时,个人也是劳动者,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创造价值,例如工人在工厂生产产品、教师在学校传授知识,他们的劳动成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1.布置任务:学生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标注父母、同学、邻居等角色),用不同颜色区分血缘、地缘、业缘关系。
2.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结合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马克思的话,谈谈你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精彩课堂
2.在文化传承中,个人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每个人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并通过日常行为、语言等方式将其传递给他人。比如,长辈向晚辈讲述家族故事、民间艺人传授传统技艺,使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社会为个人提供了文化发展的环境和资源,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活动等,丰富了个人的文化生活,促进个人的文化素养提升。
3.在社区生活中,个人是社区的成员,参与社区的各种活动,如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文艺演出等,为社区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社区则为个人提供了生活空间和社交平台,个人在社区中建立人际关系,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例如,邻里之间相互帮助、共同维护社区环境,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氛围。
4.在公共事务中,个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公共事务,如参与城市规划的讨论、为环保行动发声等,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社会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如公园、学校、医院等,也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生活需求而建设和提供的,个人在享受这些公共资源的同时,也有责任维护和改善它们。
【教师小结】人是社会的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相应的位置。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线,那么,各种关系相互交织,就形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你的每一个角色、每一次互动,都在与社会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证明了,我们从来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深深扎根于社会土壤中的生命体,个人与社会始终相互依存。
二、人的身份与社会关系
1.角色扮演:分组模拟场景(如超市购物、学校上课、社区活动),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会同一个人在不同场景下的身份(如“顾客”“学生”“志愿者”)。
2.思考问题:为什么同一个人在不同场景中有不同身份?社会关系如何影响身份定位?
3.分小组探究社会关系的类型(依据建立的基础划分)
小组探究后教师利用图表归纳展示:
【预设】
1.同一个人在不同场景中有不同身份,这是因为社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由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构成。具体原因如下:
(1)社会角色的多样性:社会由众多不同的领域和活动组成,每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和规范,人们为了参与这些不同的社会活动,需要承担不同的角色,从而具有不同的身份。例如,一个人在学校是学生,要承担学习知识、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角色;回到家是子女,要承担孝敬父母、承担部分家务的角色。
(2)人际关系的变化:在不同的社交圈中,人们的身份也会相应地改变。比如,在朋友聚会中,是朋友的身份,以平等、亲密的关系与他人相处;在工作会议上,可能是员工或领导的身份,与同事或下属有着工作上的层级关系。
2.社会关系对身份定位的影响
(1)家庭关系奠定基础身份。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关系赋予了人们最初的身份,如儿子、女儿、父亲、母亲等。这些身份伴随着人们的一生,对个人的性格、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是个人身份定位的重要基础。
(2)职业关系塑造社会身份。职业是人们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职业关系决定了人们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角色。
(3)社交关系丰富身份内涵。在社交活动中建立的各种关系,如朋友关系、同学关系、社团成员关系等,也会影响个人的身份定位。这些关系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社交圈子和活动空间,使人们能够在其中展现不同的个性和才能,丰富了个人的身份内涵。
【教师小结】当我们从超市里挑选商品时我们成了“顾客”,课堂上认真听讲我们成了“学生”,社区里热心助人我们成了“志愿者”……这生动地印证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这也让我们明白,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而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剧本”中扮演着多样的角色。每一种身份背后,都对应着特定的权利与责任,比如作为学生要认真学习,作为子女要孝敬父母,作为公民要遵守社会规则。正是这些丰富的社会关系,赋予了我们多元的身份,也让我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中真正融入社会、理解社会。
三、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
辩题:个人发展主要依赖自身努力VS个人发展主要依赖社会支持。
具体流程:学生自由组队辩论,结合生活实例(如教育资源、基础设施)论证观点。
【预设】
1.甲方:个人发展主要依赖自身努力。
(1)明确目标与规划:个人对自己的发展有着清晰的目标和规划是关键。例如,科学家牛顿,他自幼便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明确自己要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通过制订学习和研究计划,不断努力探索,最终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这表明个人清晰的目标和规划是发展的基础,而这来自自身努力。
(2)培养坚韧品质: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个人的坚韧不拔是克服障碍的重要因素。如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他在职业生涯中遭遇多次伤病和失败,但凭借自身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多次带领球队夺冠,成为篮球史上的传奇人物。可见,个人的努力和坚持能让人在困境中崛起,实现自我发展。
(3)持续学习创新:个人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保持创新精神,能推动自身发展。像埃隆·里夫·马斯克,他不断学习和研究,将电动汽车和太空探索等领域的技术不断创新,实现了个人在商业和科技领域的巨大成功。这种持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源于个人的内在动力和努力。
2.乙方:个人发展主要依赖社会支持。
(1)提供教育资源:社会提供的教育体系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学校、优秀的教师和完善的教育资源,能为个人提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平台。例如,在一些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优质的教育内容,更容易在学业上取得进步,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创造就业机会: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为个人提供了就业和发展的空间。不同的行业和企业为个人提供了各种岗位,使个人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比如,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许多人在这个领域找到工作,通过参与行业发展实现了个人的职业成长。
(3)给予文化氛围影响: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对个人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鼓励创新、包容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能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和潜能。如在一些文化艺术繁荣的城市,艺术家们更容易受到启发,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实现个人在艺术领域的发展。
【教师小结】这场辩论没有绝对的胜负,因为个人发展与社会支持从来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方面,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我们的衣食住用行、学习和娱乐等方方面面都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没有人就没有社会,也就没有社会生活。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既是社会发展的受益者,又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发展,在社会提供的平台上不懈奋斗,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也让社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变得更加美好!
本节课以贴近学生活的场景导入,围绕“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核心观点,通过绘制社会关系网络图、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多元活动,引导同学们学习了社会关系的类型(血缘、地缘、业缘)、人的身份的多样性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活动中,大家通过亲手绘制社会关系网络图,直观感受个人在社会中的不同角色;通过模拟不同场景的身份转变,理解了社会关系对身份定位的影响;通过辩论赛,深入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最后,结合真实案例分析,进一步强化了知识的应用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通过实践活动,继续观察和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成长!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布置作业
1.撰写小短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阐述个人如何在社会关系中成长,以及自己将如何回馈社会。
2.参与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环保宣传、关爱孤寡老人等,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个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教学特色
本节课通过绘制社会关系网络图、角色扮演、辩论等活动,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行动;结合生活案例与多媒体资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课堂评价
1.小辉在学校是学生,在社区是居民,在商场是顾客。这说明( )
A.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B.不同的社会身份没有关联
C.人的身份由职业决定
D.人只有三种社会身份
A
2.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业缘关系的是( )
A.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B.邻居之间的关系
C.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D.同一个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
C
3.“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 )
A.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
B.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无关
C.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D.个人对社会没有任何作用
C
4.下列能体现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关系的是( )
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②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努力
③个人可以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社会的进步与个人没有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5.小明在家庭中是孩子,在学校是学生,在篮球队是队员。这表明( )
A.人的身份是固定不变的
B.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
C.身份的变化会影响个人的性格
D.身份的变化只与年龄有关
B
6.小张是一名大学生,他在学校加入了志愿者协会,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去社区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在学校的社团活动中,他和同学们一起组织文艺演出;在课堂上,他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在假期,他还会去一家企业实习,积累工作经验。
(1)请分析小张在不同场景中分别具有哪些身份,这些身份是由什么社会关系决定的。
(2)结合材料,说明个人与社会是如何相互依存的。
(1)在社区帮助孤寡老人时,小张是志愿者,这一身份由业缘关系(基于志愿服务的活动)和地缘关系(基于居住在同一社区)决定;在学校社团组织文艺演出时,小张是社团成员,这一身份由业缘关系(基于共同的社团活动)决定;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小张是学生,这一身份由业缘关系(基于教育活动)决定;在企业实习时,小张是实习生,这一身份由业缘关系(基于工作实习)决定。
(2)一方面,社会为个人提供发展平台和机会,如学校提供学习知识的环境,企业提供实习场所,社区提供志愿服务的空间,这些都有助于小张提升个人能力和丰富社会阅历;另一方面,个人通过自身行动为社会作贡献,小张在社区做志愿服务、参与学校社团活动,促进了社区和谐和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了个人的行为推动社会的良好发展,说明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