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42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一、单项选择题1.(2025 山东临沂联考)如图表示将玉米胚芽鞘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相同的琼脂块上,并做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并分别用 a~f 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向光侧的生长素会被分解,则 a>b、c<dB. 若光照不导致生长素分解,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背光侧,则 c+d=e+f,且 e<fC. 图甲中的玉米胚芽鞘向上直立生长,而图丁中的玉米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D. 图乙中的玉米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其原因是背光侧的细胞分裂较快2.(2025 洛阳市调研)如图表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系列实验(“←” “→” 表示光照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b 的生长素含量相等,胚芽鞘①将直立生长B. 胚芽鞘②将向右侧弯曲生长,胚芽鞘③将直立生长C. 胚芽鞘④⑥直立生长,胚芽鞘⑤向右弯曲生长D. 装置⑦和⑧中植株都会向暗箱开孔处弯曲生长3.(2025 陕西普集高级中学高三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标记 IAA 和 ABA 开展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若图中 AB 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放射性的是②B. 若图中 AB 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 ABA 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C. 若图中 AB 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出现较强放射性而②没有放射性,说明 IAA 在茎尖的运输是极性运输D. 将含 IAA 的琼脂块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经检测琼脂块中的 IAA 含量降低,说明了光会导致 IAA 降解4.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理功能。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生长的 “顶端优势” 现象可以通过去除顶芽而解除B.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从而抑制侧芽生长C. 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D. 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5.(2025 山东云南三校高三联考)埋在土壤中的种子萌发时,幼苗的下胚轴的顶端会形成 “顶端弯钩” 结构,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下胚轴顶部两侧的细胞中生长素的不对称分布,如图所示为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顶端弯钩的形成体现了生长素较低浓度促进、过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B. 下胚轴细胞将重力信号转变成了运输生长素的信号导致生长素不对称分布C. m、n 两侧的生长素浓度相差越大,下胚轴的倾斜角 α 越大D. 在植物幼嫩的芽中色氨酸可以转变成生长素6.(2025 福建厦门高三模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过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如图 P 点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该图可表示( )A. 水平放置后,植物根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B. 水平放置后,植物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C. 去掉顶芽后,植物侧芽生长素浓度的变化D. 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7.(2025 吉林长春二中高三期末)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很多科学家进行了实验来探究生长素的成分和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胚芽鞘尖端传递到了下面B. 植物细胞能利用色氨酸在核糖体上合成生长素C. 鲍森 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 “影响” 能够透过琼脂片D. 温特的实验必须在单侧光下进行,否则不能得出支持达尔文假说的结论8.(2025 江苏阜宁高三质检)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单侧光会刺激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并引起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B. 生长素在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过程中会消耗能量C. 幼嫩的细胞比衰老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D. 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9.(2025 湖南长沙开学考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面①~⑥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B. 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是否与光照不均匀有关,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C. 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是否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 “影响” 有关,应设置①③进行对照D. 图中向光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10.(2024 河北衡水三模)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包括鲍森 詹森和温特在内的很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鲍森 詹森的实验中,实验组 1 的胚芽鞘不生长,实验组 2、3 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 鲍森 詹森的实验能够说明,生长素分布不均是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C. 温特的实验中设置对照组是为了排除琼脂对去尖端胚芽鞘生长的影响D. 若对温特实验组中的胚芽鞘给予单侧光照射,则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11.(2024 湖南三模)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去顶胚芽鞘切段的弯曲程度(α 角),测得数据如下表。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组实验三块琼脂中的生长素均可促进去顶胚芽鞘切段的生长B. 保留顶端的该种胚芽鞘出现向光生长,与向光侧生长素分解无关C. 若提高甲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再进行实验,其 α 角可能不变D. 该实验可说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12.(2025 浙江模拟)很多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会出现顶端优势现象,这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研究发现喷施外源细胞分裂素可以解除生长素引发的顶端优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侧芽生长缓慢可能是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引起的B. 侧芽生长缓慢可能是侧芽合成较多乙烯抑制生长引起的C.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值低有利于解除顶端优势D.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节植物各种生命活动中均表现为作用效果相抗衡13.(2024 甘肃庆阳期末)图甲是幼苗某处弯曲部分纵切装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图乙是生长素浓度对幼苗某处组织生长的影响曲线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图甲所示为根向地生长弯曲部分,则①侧生长素浓度可能为图乙中 c,②侧为 m,体现了生长素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过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B. 若图甲所示为切面上放置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的去尖端幼苗弯曲部分,则可能是在幼苗的①侧给予了单侧光照C. 若图甲所示为单侧光照射幼苗向光生长弯曲部分,则①侧为向光侧且生长素浓度较②侧高D. 若图甲所示为茎背地生长弯曲部分且②侧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 m,则①侧生长素浓度大于 m14.(2024 安徽模拟)为探究生长素对某植物芽生长的影响,以清水为对照,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该植物进行喷施处理,获得芽生长 1 cm 所需时间,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生长素可作为催化剂直接参与代谢过程B. e 点浓度下的生长素对芽的抑制作用最强C. c 点浓度下的生长素对芽的促进作用最强D. b 和 d 点浓度下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抑制作用一致二、多项选择题15.(2025 湖南名校联考)研究发现,植物体内可以产生某些植物激素,这些植物激素被害虫吃进体内以后,在害虫体内发挥作用,或扰乱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或引起毒害。许多动物激素对植物也具有生理作用,雌性激素己烯雌酚能抑制植物雄性器官的发育,使植物多开雌花;昆虫蜕皮激素对矮生豌豆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大部分动植物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 动植物激素都是由特定的器官合成分泌C. 动物激素通过血液运输,植物激素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D. 动植物激素都是微量高效的化合物三、非选择题16.(2025 黑龙江绥化高三期末)请据图回答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问题:(1)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 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研究表明,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其对应的运输方式是 。(2)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对芽促进作用最合适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表现为 ,说明 。(3)图乙中 a 侧生长素浓度最终大于 ,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4)根据图丙信息,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 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 。17.(2024 西安高新一中模拟)多叶棘豆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多种药效。近年来由于人们过度采挖,野生资源匮乏,但从野生到家栽驯化过程中,以种子作为繁殖材料时发现其发芽率接近于零。现通过用外源激素处理棘豆种子,探究棘豆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用不同浓度的 IAA 溶液分别浸泡等量的多叶棘豆种子 7 个小时并将处理后的种子在 25 ℃、12 h 黑暗、12 h 光照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发芽处理,发芽率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植物体内,IAA 是由 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在细胞水平上起着 、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2)从图中可以判断出 IAA 因浓度差异对种子萌发的作用是 。通过图中数据可知浸泡种子的最适 IAA 浓度为 10 mg/L 左右,而多叶棘豆种子萌发的最适 IAA 浓度应 (填 “大于” “等于” 或 “小于”)该值,原因是 。(3)每天的光照时长也可以影响种子的萌发,植物通过 感知光信号,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若要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 IAA 浓度为 10 mg/L 的条件下,每天的光照时长对多叶棘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写出主要的实验设计思路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D解析:A 项:若向光侧生长素被分解,则背光侧(a)含量高于向光侧(b),即 a>b;丙中云母片阻断横向运输,故 c<d(单侧光下向光侧未分解但无法运输),正确。B 项:若光照仅引起横向运输(不分解),则 c+d=e+f(总量不变),且背光侧 f>向光侧 e,正确。C 项:甲(黑暗)直立生长,丁中左侧生长素多,向左弯曲,正确。D 项:胚芽鞘弯曲是因背光侧细胞伸长更快,而非分裂,错误。答案:C解析:A 项:a、b 在匀速旋转中生长素分布均匀,故①直立生长,正确。B 项:②右侧光照使生长素左移,向右弯曲;③尖端被锡箔遮光,直立生长,正确。C 项:④云母片阻断尖端横向运输,直立生长;⑤右侧光照使生长素左移,应向左弯曲(而非向右);⑥琼脂片不阻断运输,直立生长,错误。D 项:⑦⑧中植株随暗箱旋转,仅开孔处受光,向开孔处弯曲,正确。答案:D解析:A 项:成熟茎切段可非极性运输,故①(形态学上端)和②(下端)均可能有放射性,但题目未明确运输方向,若为极性运输则②有放射性,合理,正确。B 项:茎尖中 ABA 在③(上端→下端)和④(下端→上端)均有放射性,说明非极性运输,正确。C 项:IAA 在茎尖仅①(上端→下端)有放射性,体现极性运输,正确。D 项:IAA 含量降低可能是光促进分解或运输,不能直接证明降解,错误。答案:D解析:A、B 项: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抑制侧芽,去除顶芽可解除,正确。C 项:生长素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影响生长,正确。D 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根>芽>茎,故根更敏感,错误。答案:C解析:A 项:顶端弯钩中内侧(m)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外侧(n)低浓度促进,体现两重性,正确。B 项:重力信号可诱导生长素不对称分布(如根的向地性),正确。C 项:若 m 侧浓度过高,抑制作用过强,可能导致倾斜角 α 反而减小,并非浓度差越大角度越大,错误。D 项:生长素由色氨酸转变而来,正确。答案:C解析:A 项:根远地侧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作用增强),曲线应从抑制区向促进区下降,不符。B 项: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降低,但始终促进生长(在 P 点以上),不符。C 项:去掉顶芽后,侧芽生长素浓度从高于 P(抑制)降至 P 以下(促进),符合曲线变化,正确。D 项:单侧光下向光侧生长素浓度降低,但仍为促进作用(在 P 点以上),不符。答案:C解析:A 项:达尔文仅提出 “尖端产生某种影响”,未证明是化学物质,错误。B 项:生长素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非蛋白质,不在核糖体合成,错误。C 项:鲍森 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的 “影响” 可透过琼脂片,正确。D 项:温特实验探究的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的作用,无需单侧光,错误。答案:A解析:A 项:单侧光不刺激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仅引起生长素横向运输(分布不均),错误。B 项:极性运输为主动运输,消耗能量,正确。C 项: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正确。D 项: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部位,正确。答案:A解析:A 项:④(尖端遮光)和⑤(尖端以下遮光)对照,可探究感光部位在尖端,正确。B 项:探究向光性与光照不均的关系,应对比①(均匀光)和②(单侧光),错误。C 项:探究尖端 “影响” 的作用,应对比③(去尖端)和①(有尖端),错误。D 项:①(光均匀)直立,③(去尖端)不生长,⑤(尖端遮光)直立,向光弯曲的是②④⑥,错误。答案:C解析:A 项:鲍森 詹森实验中,实验组 1(云母片阻断)不弯曲,实验组 2(琼脂片)向光弯曲,实验组 3 未提及,错误。B 项:该实验仅证明 “影响” 可透过琼脂,未说明生长素分布不均是弯曲原因,错误。C 项:温特对照组(空白琼脂)排除琼脂本身的影响,正确。D 项:温特实验组胚芽鞘无尖端(感光部位),单侧光照射不会弯曲,错误。答案:D解析:A 项:三组琼脂块均含生长素,均能促进生长(α 角<90°),正确。B 项:甲组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总量相近(琼脂块总和相近),说明未分解,而是横向运输,正确。C 项:若当前浓度已达最适,提高浓度可能使促进作用不变(α 角不变),正确。D 项:实验未探究 “形态学上下端” 运输方向,仅体现横向运输,错误。答案:D解析:A 项: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是顶端优势的原因之一,正确。B 项:高浓度生长素可诱导乙烯合成,抑制侧芽生长,正确。C 项:细胞分裂素解除顶端优势,故生长素 / 细胞分裂素比值低时利于解除,正确。D 项: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某些过程中协同(如促进细胞生长),并非均抗衡,错误。答案:A解析:A 项:根向地生长时,①(近地侧)浓度高抑制(对应图乙 c),②(远地侧)浓度低促进(m),体现两重性,正确。B 项:若①侧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应向对侧弯曲,与单侧光照无关,错误。C 项:单侧光下向光侧①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②,错误。D 项:茎背地生长时,②(近地侧)浓度高于①(远地侧),若②为 m,则①应小于 m,错误。答案:C解析:A 项:生长素是调节物,不直接参与代谢,错误。B 项:e 点芽生长 1cm 所需时间最长,抑制作用最强,正确。C 项:c 点时间最短,促进作用最强,正确。D 项:b 和 d 点时间相同,但 b 可能为促进(低于对照组),d 可能为抑制(高于对照组),作用性质不同,错误。二、多项选择题答案:ABC解析:A 项:多数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动物激素(如性激素)不是蛋白质,错误。B 项:植物激素无特定分泌器官,由特定部位产生,错误。C 项:植物激素运输方式包括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等,并非仅极性运输,错误。D 项:动植物激素均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正确。三、非选择题(1)色氨酸;主动运输(极性运输)(2)抑制作用;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3)10-8;抑制生长(4)大于 m 且小于 2m(1)色氨酸;促进细胞伸长生长(2)低浓度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抑制种子萌发(两重性);小于;图中浓度梯度较大,10 mg/L 可能是最适浓度的近似值,需进一步缩小浓度梯度探究(3)光敏色素;取等量多叶棘豆种子,用 10 mg/L 的 IAA 溶液浸泡 7 小时后,分为若干组,分别置于 25℃、12 h 黑暗与不同光照时长(如 0 h、6 h、12 h、18 h、24 h)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测定各组发芽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