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18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18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中国特色外交的奠基人
周恩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材料解读:旧中国的外交形象
以上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的外交具有怎样的特征?
新课教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
不平等
不独立
不自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中国如何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课教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
独立
和平
自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形势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49年底,毛泽东访问苏联
1950年,周恩来代表中国与苏联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中国第一年取得的外交成就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自主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③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过程 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
1954年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确立;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上世纪70年代后,日本、英国、荷兰、联邦德国、美国先后接受了这个原则,并写入与中国签订的友好条约或联合声明中。
5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被写入160多份国际文件。正如印度前总统纳拉亚南所说:“两个国家间签订的原则协议,几乎被世界各国所接受,这在国际关系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中国积极主动走向世界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自主学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时间 1955年
人物 周恩来
地点 印度尼西亚万隆
主题 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特点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情境再现
共产主义是“独裁”,是一种“新殖民主义”
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中国没有宗教自由
台湾应当在我们中间取得一个独立国家的地位。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如何解决争端
假如我们采取这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可能导致会有什么后果?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求同存异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代表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求同存异
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
建国初期,周恩来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探究活动:“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通过下面两幅外交图的对比,你得到什么启示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901年中国同美德英法等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学有所悟:学史给我们的力量和智慧。国家利益的实现不仅依靠外交方针与策略,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