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文明有礼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文明有礼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1课时 文明有礼
情境导入
同学们,杭州亚运会带给我们很多美好的记忆,在这场盛大的亚洲体育盛会中,我们看到了各国运动员的精彩表现,也看到了志愿者和观众的积极参与。大家想一想,是什么让整个亚运会现场如此和谐、有序且充满魅力呢?其中文明有礼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文明有礼”这个主题。
【议学情境】
杭州亚运会“小青荷”贡献力量,传递友爱与温暖。
杭州亚运会志愿者帮助各国运动员解决问题,通过礼貌的语言、得体的举止,让外国运动员连连称赞。
【议学任务】
1.志愿者的哪些具体行为体现文明有礼?请结合视频举例说明。
2.从志愿者的表现中,你认为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议学活动】
1.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议学任务展开讨论,记录小组的观点和想法。
精彩课堂
总议题:“明”文明有礼,“践” 文明有礼
子议题1:文明有礼如何体现个人基本素质
2.个人展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组间分享,其他组同学可以补充发言。
【预设】
1.微笑服务。如,志愿者面对各国运动员、观众时,始终保持自然真诚的微笑,体现友好与尊重。
2.耐心指导。语言的表达;递送物品时双手递接;等等。
教师提示:也可以表格形式呈现。
【教师小结】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树立真诚待人的良好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志愿者礼貌的语言展示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尊重他人的品质,得体的举止展现了自身的修养和专业素养,树立了真诚待人的良好形象。
子议题2:文明有礼怎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议学情境】
呈现杭州亚运会期间,赛场内观众为各国运动员公平喝彩,不同国家运动员之间和谐共处的简短报道。
情境一 在杭州亚运会的赛场上,观众不分彼此、不论成败,为每一位运动员的坚持与热爱喝彩。在女子体操跳马决赛上,48岁的乌兹别克斯坦体操“老将”丘索维金娜落地的一瞬间,体育馆内欢呼雷动,掌声久久不息,她也频频向看台观众回以飞吻、比心致谢。
情境二 在女子50米蝶泳决赛中,“蝶后”张雨霏斩获其在此届亚运会的第六枚金牌,日本名将池江璃花子摘得铜牌。比赛结束后,这对亚洲泳坛女子项目的最大对手握手致意,二人的友情故事又见温暖续章。
【议学任务】
学生分析这些文明行为对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的积极影响,思考如果缺乏这些文明行为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议学活动】
1.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观众、运动员等不同的视角,围绕议学任务展开讨论,记录小组的观点和想法。
2.个人展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组间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发言。
【预设】
1.(积极影响)让运动员感受到尊重和支持,即使失败也能获得心理安慰,传递温暖。
2.(缺乏文明带来的后果)只为本国选手欢呼,对外国运动员喝倒彩,可能引发不同群体间的对立,甚至上升为语言、肢体冲突,破坏社会和谐。
【教师小结】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文明有礼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矛盾冲突,维护良好秩序,提升人们的安全感和尊严感,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在杭州亚运会这样的场合,文明有礼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们友好交流,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子议题3:文明有礼如何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议学情境】
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成员纷纷对本届亚运会的各项组织工作给予积极评价,并表示一定会带着家人和朋友再次来到中国旅游参观。
【议学任务】
1.结合新闻,分析中国在亚运会中通过哪些文明行为塑造了国家形象。
2.作为青少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哪些具体行动为国家形象加分?
【议学活动】
1.小组讨论:结合新闻内容,梳理中国在亚运会中展现的文明行为,这些行为让外国代表团感受到怎样的中国的形象?
2.每组推选一名代表,结合讨论结果发言,其他同学可补充。
【预设】
1.观众角度。
2.志愿者服务的角度。
3.赛事组织的角度。
【教师小结】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文明有礼是国际交往的“通行证”,有利于不同国家的人们深化交流,增进友谊,有利于体现民族尊严、展现国家形象。在国际交往中,每一个文明细节都是国家形象的“微窗口”。亚运会中,中国的接待礼仪使各国运动员和观众感到宾至如归,展现了“好客之道”的传统文化,以志愿者的真诚服务传递了“友善和谐”的价值理念,这些不仅是个人素养的体现,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诠释。我们在生活中践行的文明规范,就是在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形象增添亮色。
子议题4: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做到文明有礼
【议学情境】
自主创设多个日常生活场景,如餐桌、校园、过节等。
【议学任务】
学生分组讨论展现文明有礼的行为,并归纳在此场景下应遵循的文明礼仪。
【议学活动】
1.学生分组抽取场景,设计并演绎文明行为片段,其他小组记录优点与不足,准备点评。
2.演绎结束后,小组结合演绎内容,总结该场景下的礼仪规范,其他组同学可以补充发言。
【教师小结】
教师对相关场景中应遵循的文明礼仪进行总结。不同场景对文明有礼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在校园交往中,应侧重尊师爱友,如课堂举手发言、课后致谢老师、与同学友好相处等等。但核心要求始终是一致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文明有礼意识,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评价设计】
本节课我们以杭州亚运会为背景,深入探讨了文明有礼这一重要主题。我们学到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记住,你文明的一言一行,都是个人素养的镜子,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国家形象的缩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把文明有礼融入举手投足,让文明之花在生活中处处绽放。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文明有礼
教学特色
1.以杭州亚运会为背景,紧密结合热点事件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文明有礼在现实中的重要性。
2.通过丰富多样的情境设置,如视频案例、图片展示、场景演绎等,为学生打造沉浸式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践行文明有礼,凸显教学的直观性和实效性。
3.设计小组讨论、个人展示等多种学生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全面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提升课堂参与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
课堂评价
1.“小青荷”代指杭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他们用热心、舒心、暖心的服务,织就城市最亮丽的风景线。“小青荷”在服务中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等,其意义在于( )
①树立真诚待人的良好形象
②直接获得他人的物质回报
③迅速提升个人的专业技能水平
④展示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D
2.在公交车上,乘客主动为老人让座、有序排队上下车;在商场里,顾客耐心等待店员服务、轻声交流。这些文明行为共同体现了文明有礼( )
①能够消除人际间的所有矛盾
②提升人们的安全感和尊严感
③直接推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④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C
3.文明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某社区就建设文明社区向居民征求意见,以下同学的看法中,体现文明有礼要求的是( )
①小明:“见到邻居长辈主动打招呼,礼貌问候。”
②小刚:“定期清理楼道杂物,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③小红:“在社区群里随意发表未经证实的消息。”
④小丽:“广场舞音乐开最大声,反正自己开心最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4.“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直接体现的是( )
①民族尊严,展现国家形象
②人们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情况
③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
④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5.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也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基本概念之一。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作为“礼仪之邦”的传承者,我们应该( )
①语言文明,说话和气
②着装得体,举止端庄
③以礼待人,尊重对方
④自以为是,盛气凌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6.文明校园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具有深远意义。同时,文明校园建设对于素质教育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它能给予学生情感的精神食粮,使学生做到道德提升、人格发展、快乐生活、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某校正努力创建省级文明校园。
(1)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学校实际能开展怎样的活动?
(2)说说你的校园还存在哪些不文明的行为。
(3)说说在促进省级文明校园创建中,如何做一名文明有礼的学生。
(1)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制作宣传活动、开展“文明有礼”主题班会等。(言之有理即可)
(2)示例:公共礼仪与环境层面:语言不文明(说脏话、给同学起绰号);破坏校园公物(如在桌椅上刻字、踩踏草坪);随手丢弃垃圾、食堂用餐后不清理餐盘;等等。人际交往方面:校园欺凌(肢体冲突、言语辱骂、孤立同学);不尊重师长;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3)示例:可从“自身行为”方面作答。如穿戴整洁,符合中学生标准;课堂上坐姿端正,发言先举手;考试时遵守考场纪律,不作弊、不抄袭;遇见老师主动问候,进出办公室先敲门;用餐时自觉排队;爱护校园环境,看到垃圾主动捡起,不随地吐痰、乱涂乱画;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