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三节 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第三章 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苏教版(2019)必修一学习目标壹说出细胞呼吸的本质贰理解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原理,学会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叁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基本过程及其主要区别课前导入跑步是一种良好的锻炼身体的方式。但锻炼超过一定强度后,就会产生乳酸。积极思维 动物细胞呼吸会产生CO2和释放能量吗?实验原理A氢氧化钾溶液B石灰水C石灰水在实验中,设置A瓶、B瓶和C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说出在实验过程中A瓶、B瓶和C瓶里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钟罩内温度的上升能说明什么?根据以上现象请说出:什么是细胞呼吸?A瓶:除去装置通入O2中的CO2,防止其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B瓶:检测通入的O2中是否有残留的CO2C瓶:检验小鼠细胞呼吸是否产生CO2A瓶:无颜色变化B瓶:无颜色变化,说明CO2完全除去;若变浑浊,则通入的O2中有残余的CO2C瓶:溶液变浑浊,小鼠呼吸产生CO2钟罩内温度的上升说明,细胞呼吸的过程中产生了热能。细胞呼吸主要是指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为CO2或其他物质,同时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动物细胞呼吸会产生CO2,和释放能量吗?一、细胞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细胞呼吸细胞呼吸主要是指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为CO2或其他物质,同时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直接利用的能量(ATP)细胞呼吸实质:概念:类型: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一、细胞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细胞内CO2有氧呼吸O2呼吸(现象)呼吸器官血液循环血液循环呼吸器官CO2气体运输O2?高等动物的呼吸现象与细胞呼吸一、细胞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1)概念:是指在____的参与下,细胞内的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_____和_____,同时释放_____,生成大量______的过程。(2)特点:有氧呼吸是连续的代谢过程,由一系列生化反应组成,其中每一步生化反应的顺利完成都需要__________参与。(3)主要场所:________。ATP特定的酶线粒体氧CO2水能量( )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一、细胞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外膜内膜DNA/RNA核糖体嵴基质①增大膜面积②分布有氧呼吸的酶分布有氧呼吸的酶线粒体不是进行有氧呼吸必需的,如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发生在质膜上。一、细胞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3)过程:有氧呼吸C6H12O6酶2C3H4O3+4[H]+能量(少量)第一阶段:糖酵解细胞质基质4[H]丙 酮 酸少量能量葡 萄 糖酶NADH还原性辅酶Ⅰ一、细胞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3)过程:有氧呼吸线粒体柠檬酸循环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20[H]柠檬酸循环C-C乙酰辅酶ACO2少量ATPC-C-C丙酮酸酶2C3H4O3+6H2O 6CO2+20[H]+能量(少量)酶(3)过程:第二阶段:一、细胞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资料阅读乙酰辅酶A和柠檬酸循环乙酰辅酶A是辅酶A的乙酰化形式。柠檬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的最终共同途径。CO2+H2O合成ATP柠檬酸循环乙酰辅酶A蛋白质糖脂肪这一阶段把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代谢联系起来,也是能量代谢的枢纽。意义:一、细胞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有氧呼吸(3)过程:24[H]线粒体4[H](细胞质基质)20[H]24[H]+6O2 12H2O+能量(大量)酶第 三 阶 段O2线粒体内膜柠檬酸循环C-C-C丙酮酸酶C-C乙酰辅酶A一、细胞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有氧呼吸过程总览葡萄糖丙酮酸酶多种酶参与释放释放释放少量能量少量能量大量能量在多种酶的催化下,[H]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与O2结合H2OCO2第一阶段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一、细胞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酶有氧呼吸总反应式2丙酮酸+6H2O 6CO2+20[H]+能量(少量)C6H12O6酶2丙酮酸+4[H]+能量(少量)24[H]+6O2 12H2O+能量(大量)酶酶ⅠⅡⅢⅠⅡⅡⅢⅢ二、细胞无氧呼吸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无氧呼吸1.概念一般是指在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细胞通过_________的催化作用,把__________等有机物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或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同时释放出____________的过程。无氧或缺氧酶葡萄糖较少能量乳酸(C3H6O3)CO2乙醇(C2H5OH)2.场所:细胞质基质最常利用的物质3.两个类型产生酒精的叫做酒精发酵;产生乳酸的叫做乳酸发酵;二、细胞无氧呼吸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无氧呼吸4.过程:葡萄糖丙酮酸2C2H5OH(酒精)+2CO22C3H6O3 (乳酸)酶少量能量[H]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乙醇脱氢酶乳酸脱氢酶C6H12O6C3H4O3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热能散失少量ATP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H],并随之用于第二阶段,没有积累;二、细胞无氧呼吸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无氧呼吸5.实例:Ⅰ.植物绝大多数器官、酵母菌等微生物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酶Ⅱ应用:酿酒工业(乙醇发酵)(1)酒精发酵(能量只产生于第一阶段即:糖酵解)二、细胞无氧呼吸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无氧呼吸5.实例:Ⅰ.动物、胡萝卜的叶、玉米的胚、甜菜的根、马铃薯的块茎、乳酸菌等C6H12O6 2C3H6O3 (乳酸) +少量能量酶Ⅱ.应用:酸奶制作、泡菜制作(乳酸发酵)该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2)乳酸发酵(能量只产生于第一阶段即:糖酵解)走进实验室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原理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依赖外来的有机物进行异养生活,以出芽生殖为主要方式产生后代。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能产生大量的CO2和H2O,在进行无氧呼吸时能产生酒精和CO2。走进实验室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设计实验分析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细胞呼吸的条件细胞呼吸的产物有氧无氧温度、底物溶液浓度等酒精、CO2实验思路分别给酵母菌提供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一段时间后检测其产物是否含酒精或二氧化碳。走进实验室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设计实验一位同学为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类型,设计和实施了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如图)。走进实验室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设计实验2.问题与假设:小组分析该同学的探究活动后,尝试提出有关酵母菌呼吸方式的问题。针对问题,作出假设。3.设计与实验:根据假设,考虑器材、试剂和实验方法等,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订实验方案,并切实按照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走进实验室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结论与分析检测方法 现象CO2 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蓝色→黄绿色酒精 在酸性条件下,使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 橙色→绿色结论: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二、细胞无氧呼吸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思 考C6H12O6葡萄糖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CO2+H2OADP+PiATPADP+PiATP无氧有氧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示意图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分解为乙醇或乳酸的阶段有没有释放能量?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主要有哪些区别?没有二、细胞无氧呼吸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点总结: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不 同 点 条件产物场所释放 能量相同点 O2、酶、适宜的温度仅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生成ATP释放大量能量,生成ATP,且三个阶段均释放能量不需要O2、酶、适宜的温度H2O和CO2酒精和CO2或乳酸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①第一阶段完全相同②均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三、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利用细胞呼吸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主要储存在ATP中,供给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肌细胞收缩萤火虫发光电鳗放电细胞分裂课堂小测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酵母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生成CO2,只是生成量不同B.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D.细菌等原核生物中有线粒体,可进行有氧呼吸解析:酵母菌有氧呼吸生成大量CO2,无氧呼吸生成少量CO2,A正确;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B正确;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正确;细菌等原核生物中无线粒体,D错误。D课堂小测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B.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酒精和CO2C.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H]产生,第二阶段有[H]的消耗D.相同质量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少解析: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乳酸,A项错误;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B项错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而第二阶段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所以有[H]的消耗,C项正确;由于脂肪中碳氢比例高,所以相同质量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D项错误。C课堂小测3.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可利用酵母菌、葡萄糖溶液等材料进行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用量和葡萄糖溶液浓度是本实验的自变量B.酵母菌可利用的氧气量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C.可选用酒精和CO2生成量作为因变量的检测指标D.不同方式的细胞呼吸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释放的能量相等解析:在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酵母菌用量和葡萄糖溶液浓度是无关变量,A项错误;酵母菌可利用的氧气量是该实验的自变量,B项错误;1分子葡萄糖经需氧呼吸可产生6分子CO2,1分子葡萄糖经厌氧呼吸可产生2分子酒精和2分子CO2,故可选用酒精和CO2生成量作为因变量的检测指标,C项正确;消耗等量的葡萄糖,需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比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D项错误。C课堂小测4.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方稻区早稻浸种后催芽过程中,常用40℃左右温水淋种并时常翻种,可以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氧气B.农作物种子入库贮藏时,在无氧和低温条件下呼吸速率降低,贮藏寿命显著延长C.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原因是油料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氧气D.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降低呼吸速率,起到保鲜作用解析:南方稻区早稻浸种后催芽过程中,“常用40℃左右温水淋种”,可以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水分和适宜的温度,“时常翻种”可以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氧气,A正确;种子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因此,农作物种子入库贮藏时,应在低氧和零上低温条件下保存,贮藏寿命会显著延长,B错误;油料作物种子中含有大量脂肪,相较于细胞呼吸所利用的糖类,脂肪中C、H含量较高,O含量较低,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因此,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C正确;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使水分散失减少,氧气浓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呼吸速率,起到保鲜作用,D正确。B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