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件(共32张PPT)__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件(共32张PPT)__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人教版(2019)必修1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三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学习目标
02
01
通过糖类和脂肪的学习,形成生命的物质与能量观。(生命观念)
归纳概括糖类和脂质的种类、作用和相互关系。(科学思维)
目录
细胞中的糖类
01
细胞中的脂质
02
新课导入
问题探讨
在科学研究和制药等领域,经常要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需要为细胞分裂和生长提供营养。绝大多数情况下,培养基中都会有葡萄糖。
对于培养细胞来说,葡萄糖可能起什么作用?
在培养脂肪细胞时,即便没有向培养基中加入脂肪,新形成的脂肪细胞中也会出现油滴。这说明什么?
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来维持,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细胞的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
糖类和脂类可以相互转化(这说明细胞可将葡萄糖转化为脂肪)
常见的糖类
细胞中的糖类
蔗糖
麦芽糖
葡萄糖
淀粉
纤维素
几丁质
常见的糖类
细胞中的糖类
种类 分子式
葡萄糖 C6H12O6
果糖 C6H12O6
半乳糖 C6H12O6
核糖 C5H10O5
脱氧核糖 C5H10O4
蔗糖 C12H22O11
淀粉 (C6H10O5)n
元素组成和功能
元素组成:一般由 构成。
功能:细胞中重要的 。
因为多数糖类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是2:1,类似水分子,因此糖类又被称为“ ”,简写为 。
C、H、O
能源物质
碳水化合物
(CH2O)
单糖
细胞中的糖类
脱氧核糖
葡萄糖
果糖
核糖
五碳糖
组成RNA的成分
组成DNA的成分
(细胞生活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C6H12O6
C5H10O4
C5H10O5
C6H12O6
六碳糖
(主要存在植物细胞中)
半乳糖
C6H12O6
(主要分布在动物乳汁中)
二糖
细胞中的糖类
总类 单位 分布 功能
植物:甘蔗、甜菜
植物:发芽的谷粒
动物:乳汁
蔗糖
乳糖
能源
物质
麦芽糖
葡萄糖+果糖
葡萄糖+葡萄糖
葡萄糖+半乳糖
二糖
细胞中的糖类
二糖 C12H22O11:
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糖。
HO
O
OH
HO
OH
单糖
HO
OH
单糖
脱水缩合
H2O
葡萄糖
葡萄糖
麦芽糖
蔗糖
乳糖
葡萄糖
葡萄糖
果糖
半乳糖
乳糖不耐受(拓展)
细胞中的糖类
简单描述人体对淀粉消化水解吸收的过程
细胞中的糖类
淀粉被分解成葡萄糖,并被人体消化吸收
合成糖原后储存于肝脏和肌肉中
糖原
淀粉
淀粉
葡萄糖
消化
水解
吸收
血液中葡萄糖
肝糖原
肌糖原
合成
水解
合成
多糖
细胞中的糖类
淀粉:最常见的多糖,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
多糖
细胞中的糖类
糖原:动物多糖,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
多糖
细胞中的糖类
纤维素:不溶于水,难以被消化。
多糖
细胞中的糖类
纤维素 vs. 几丁质
棉、棕榈和麻类植物都有长长的纤维细丝,还有那些分布在其他植物茎秆和枝叶中的纤维,以及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纤维素)。纤维素也是多糖,不溶于水,在人和动物体内很难被消化,即使草食类动物有发达的消化器官,也需借助某些微生物的作用才能分解这类多糖。
甲壳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是由几丁质构成的,它也属于多糖,构成几丁质的基本单位是乙酰葡萄糖胺(含有氮元素)。
多糖
细胞中的糖类
多糖 主要分布 主要功能
淀粉
糖原 肝糖原
肌糖原
纤维素
几丁质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
动物肌肉
动物肝脏
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储存能量,调节血糖
储存能量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
甲壳类动物和昆虫
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骼的组成成分
供能
不供能
多糖
细胞中的糖类
多糖 主要分布 主要功能
淀粉
糖原 肝糖原
肌糖原
纤维素
几丁质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
动物肌肉
动物肝脏
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储存能量,调节血糖
储存能量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
甲壳类动物和昆虫
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骼的组成成分
供能
不供能
单糖、二糖和多糖的转化过程
细胞中的糖类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释放
能量
水解
氧化
分解
水解
多糖
二糖
单糖
既然人类很难消化纤维素, 为什么一些科学家还将纤维素等其他糖类称为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呢?
细胞中的糖类
除淀粉外的复杂糖类,如纤维素、果胶等,被称为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大量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特别是粗粮)等植物性食物中;它们既不能被肠道消化、吸收,也不能产生能量,最终排出体外。
但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
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排便会通畅,减少患大
肠癌的机会;降低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等,有利于维护心
脑血管的健康、预防糖尿病、维持正常体重等。由于膳
食纤维具有如此重要的保健作用,因此一些科学家把它
称作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
与社会的联系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的“控糖”建议是: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 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添加糖是指在食物的烹调、加工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单糖、二糖等各种糖类甜味剂,不包括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统计表明,市场上的一些饮料(如碳酸饮料、乳酸菌饮料等),每100mL可能含糖就达到10g;很多冷饮的含糖量在20%以上也就是说,如果喝一瓶(500 mL)这样的饮料,当天所摄入的糖量就超标了。而肥胖、高血压龋齿、某些糖尿病等都直接或间接与长期糖摄入超标有关。摄入适量的糖等营养物质并合理运动,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和良好的形体,维持自然健康的体态。
脂肪
细胞中的脂质
元素组成:
C、H、O
结构特点:
分布:
大量储存在动物的脂肪细胞和植物的种子中。
甘油
脂肪酸
脂肪酸
脂肪酸
脂肪
细胞中的脂质
①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②良好的绝热体,起隔热和保温的作用
③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保护内脏器官。
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了解)
细胞中的脂质
脂肪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长链。 脂肪酸是构成脂肪的基本成分之一。
饱和脂肪酸:长链中碳和碳都是以单键(C-C)相连。若脂肪分子中连接
的都是饱和脂肪酸,则脂肪的熔点较高,在室温时呈固态,如猪、羊、牛等动物脂肪。
不饱和脂肪酸:碳原子之间存在双键(C=C)。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脂
肪,在20℃时呈液态,不易凝结,如植物油。根据双键个数的不同,不饱和脂
肪酸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两大类。单不饱
和脂肪酸有油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亚油酸、亚麻酸、花
生四烯酸等。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是人体的必需脂肪酸,
只能从食物中摄取。
花生油等植物脂肪在室温时常为液态,而猪油等动物脂肪室温时常为固态?
细胞中的脂质
动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熔点高室温时呈固态。
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低,室温时呈液态。
长链上的C原子与H 之间存在双键,是不饱和的状态。
长链上的C原子与H均以单键连接,达到饱和状态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磷脂
细胞中的脂质
元素组成:
结构特点:极性头部+非极性尾部
功能: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分布:脑、卵细胞、肝脏、大豆的种子中
C、H、O、P甚至N
固醇
细胞中的脂质
胆固醇
性激素
胆固醇:参与构成细胞膜,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
注意:人体皮肤中的胆固醇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转变为维生素D
维生素D
北京鸭每天吃的都是一些玉米、谷类和菜叶,为何还会身体“发福”呢?
细胞中的脂质
葡萄糖
被细胞利用
被细胞储存
----合成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被细胞储存
----转化成脂肪
首先
富余
富余
糖类
脂肪
糖类充足时,大量转化
一般只在糖类供能不足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单糖、二糖和多糖的转化过程
细胞中的脂质
构成动物细胞
膜的重要成分
参与人体血液
中脂质的运输
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脂质
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良好的储能物质
保温、缓冲、减压
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固醇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磷脂
脂肪
课堂小结
糖类
脂质
单糖
二糖
多糖
五碳糖
六碳糖
构成核酸 (DNA/RNA)
葡萄糖 (主要能源物质)
果糖,半乳糖(也提供能量)
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
蔗糖 (葡萄糖+果糖)
乳糖 (葡萄糖+半乳糖)
淀粉 (植物储能)
纤维素(细胞壁、植物纤维)
糖原 (动物储能)
脂肪
良好的储能物质,可保温、保护内脏
磷脂
细胞膜/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可大量转化
可转化
,非大量
1.下列叙述中,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的是( )
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B.都具有相同的结构
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D.都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课堂训练
解析: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不是人和动物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A、D错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功能不同,则结构不同,B错误;与淀粉和糖原一样,纤维素也是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的,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分子,C正确。
2.人类大脑的20%~30%由磷脂构成,所以多食富含磷脂的食物(比如大豆)有较好的保健功能。关于人体内磷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脂肪的分子组成相同
B.氧化分解为机体提供能量
C.细胞内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D.有利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课堂训练
解析: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形成的酯;磷脂与脂肪的不同之处在于甘油的一个羟基不是与脂肪酸结合成酯,而是与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结合,因此,磷脂除了含有C、H、O外,还含有P甚至N,A错误。磷脂是细胞膜及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一般磷脂不能为机体提供能量,B错误,C正确。有利于血液中脂质运输的是胆固醇,D错误。
3.几丁质是高等陆生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C8H13O5N)n,元素组成为C、H、O、N。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几丁质也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B.高等陆生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与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同
C.几丁质与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组成元素相同
D.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结合,因此可用于废水处理

课堂训练
解析:几丁质是一种多糖,又称为壳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因此可用于废水的处理,A、D正确;高等陆生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B正确;几丁质的元素组成为C、H、O、N,而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元素组成为C、H、O,C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