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__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三教学课件(共36张PPT,3个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__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三教学课件(共36张PPT,3个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全书逻辑
党的领导
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
本质特征
依法治国
基本方式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中
根本保证
坚实基础
坚强保障
根本保证
坚实基础
坚强保障
我国国体
基本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为什么
怎样做
依法治国
法治国家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
第一单元 知识结构
如何成为执政党
为什么能成为执政党
如何巩固执政地位
新课导入
结合视频及所学,思考五四青年为民众觉醒做了哪些努力,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政治力量呢?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学生要确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科学精神:分析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引导科学认识各种政治力量的作用,深刻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公共参与: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升华对坚持党的领导的认识,增强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解。
核心素养
01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Part one
第壹部分
结合史实思考近代中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1840年
鸦片战争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
1894年
甲午中日战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马关条约》
1856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探究分享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是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地位: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1939年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名词点击
半殖民地
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
半封建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西方一些国家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大生产。→西方列强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
清政府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社会发展几乎陷入停滞。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动荡,危机四伏。
(3)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内忧外患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
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对中国控制权的矛盾
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基本国情
决定
注意: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指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基本国情
决定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主要矛盾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历史任务
决定
决定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如何面对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怎么样去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呢?各种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知识整合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其 中
近代中国多重矛盾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前提和基础)
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目的和动力)
决 定
决 定
决 定
内忧
外患
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对中国控制权的矛盾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的矛盾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
02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Part two
第贰部分
面对时代的不同声音,各种政治力量分别作出回应: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洋务运动、清末新政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失败
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探究分享
探究分享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理论基础
阶级基础
中国的各种救国方案都以失败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时代背景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意义
(1)诞生时间:1921年7月
(2)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意义:①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20世纪上半叶,针对中国出路、前途命运问题提出自己的方案
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为代表,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以某些中间派和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第一种方案
第二种方案
第三种方案
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
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
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3.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20世纪上半叶,针对中国出路、前途命运问题提出自己的方案
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为代表,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以某些中间派和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第一种方案
第二种方案
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
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
前两种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没有广泛的发动人民群众。
失败
03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Part three
第叁部分
从北京城区往西一百多千米,顺着一条奔流的小溪,可以到达一个群山环抱的小村庄一一堂上村。1943年,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诞生在这里,并从这里传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歌曲原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来,毛泽东作了修改,在“中国”前面添加了“新”字。
如今,在这首歌曲的诞生地,人们建起了纪念馆。许多学校在这里为学生举办18岁成人礼。
毛泽东为什么在“中国”前面添加了“新”字?说说你的理解。
探究分享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北伐战争,打倒列强,除军阀。
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抗日战争,打倒了日本帝国主义近代以来反侵略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解放战争,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
胜利标志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大革命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走过这条路的?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新民主主义革命
(1)胜利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胜利的意义: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2)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必修一)
(3)它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必修一)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目标。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3)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结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课堂小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三种建国方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基本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这一状况决定了中国人民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
①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消灭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③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④清除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B
课堂练习
C
2.从1840年开始,英国等西方列强用鸦片和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这一基本国情( )
①决定了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③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④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且相互交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3.当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罗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时,中国仍然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可见( )
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③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④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是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课堂练习
4.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社会( )
①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正常进程
②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③其基本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④其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课堂练习
5.“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受帝国主义列强的蹂躏,内遭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压迫。由此可见( )
①帝国主义的入侵,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
③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之一
④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课堂练习
6.2024年9月29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音乐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第一交响序曲》《黄河大合唱》展现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的辉煌;《祖国颂歌》《丰收之歌》重温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难忘岁月;《希望田野》《青年圆舞曲》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这些音乐经典( )
①充满了时代气息,是百年来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和锐意进取的生动体现
②彰显了制度优势,为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政治保证
③凝聚着强大力量,不断激励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④镌刻着革命基因,唤醒中华民族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奉献力量的使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课堂练习
7.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古老的中国在人民的手中换了人间。可见党领导人民成立新中国( )
①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②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③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自主
④展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课堂练习
感谢观看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