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__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二教学课件(共39张PPT+1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__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二教学课件(共39张PPT+1视频)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结合外卖大战,揭开市场这只 “看不见的手”的神秘面纱,它是如何悄无声息地指挥着人力、物力、财力流向最需要的地方的?
导入新课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并体悟国家建设市场体系的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科学精神】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辩证看待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弊端。
【法治意识】认识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每个市场经济参与者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
【公共参与】积极维护市场秩序,要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中养成诚信为本的良好个人习惯和道德品质。
核心素养
市场调节
01
一、市场调节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更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矛盾
需求无限性
要求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目的
以尽可能少的投入
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
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资源有限性
一、市场调节
2.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计划
市场
决定性作用
计划
经济
体制
决定性作用
市场
经济
体制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资源配置的
两种基本手段
资源配置主要由政府部门
根据社会需要集中决策
资源配置主要由企业和消费者分散决策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
【相关链接】
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历程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党的二十大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探究分享
议一议:如果外卖大战中,其中一家因为利润问题,将平台发放的优惠券和各种满减活动全部取消,那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化?
价格上涨
资源配置
资源流入
资源流出
供过于求
生产扩大
获利增加
供不应求
获利减少
生产缩小
价格下降
买者竞争(物以稀为贵)
卖者竞争(货多不值钱)
供求机制
供求机制
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
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
一、市场调节
3.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机制)
(1)市场调节的地位: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2)市场调节的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产品如何分配,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
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一、市场调节
4.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
价格波动
供求变化
调整生产
改进技术和管理
提高效率
资源有效利用
(2)市场竞争能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
合理配置资源
有效利用资源
【知识拓展】
用曲线图表示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价格变动对供给量(产量)的影响
当价格升高,获利增多,生产规模扩大,供给增加;
价格降低,获利减少,生产规模缩小,供给减少。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供给曲线(生产)
需求曲线(消费)
D(需求曲线)
P
价格
Q需求
P
价格
S(供给曲线)
Q供给
O
O
(反方向)
(同方向)
探究分享
探究: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如果两个地方同时着火,在市场调节的作用下,
消防部门会怎么做?
毒品,如海洛因、冰毒等如果由市场自由调节生产,那会出现什么情况?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缺陷
02
二、市场缺陷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不能调
(1)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
1
2
3
不让调
(2)枪支、弹药、爆炸物等特殊物品的制造和流通
不能完全调
(3)教育、医疗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服务
不能(完全)调节领域
【相关链接】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是指当一个人消费某物品时,并不会减少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非排他性,是指一个人消费某物品时,无法排除他人也同时消费该物品,或者说要阻止他人免费享用该物品的代价非常大。
探究分享
结合视频及教材,思考市场调节存在哪些弊端呢?
二、市场缺陷
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自发性(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①含义:为了自身眼前利益和不正当利益而不惜损害消费者利益、破坏环境等不法行为。
②表现: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大量排放废水、废气破坏环境,窃取他人智力成果等。
二、市场缺陷
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盲目性(决策无主见、盲目跟风)
①含义:不能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决策具有盲目性。
②表现:某种商品有利可图则一哄而上,反之则一哄而退,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消费得不到充分满足。
二、市场缺陷
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滞后性(事后调节有时间差)
①含义:事后调节,在获知有利可图再去生产,结果,生产出来后才发现市场早已饱和,出现时间差。
②表现:资源浪费、商品生产者蒙受巨大损失。
【知识总结】
正确区分“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弊端 表现(关键词) 原因
自发性 唯利是图,假冒伪劣、欺诈、非法垄断 为了自身利益可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 (利益驱使)
盲目性 盲目盲从、一哄而上、跟风、随波逐流 市场主体不可能完全和及时掌握市场信息 (决策盲目)
滞后性 事后调节,滞后,信息反馈不及时 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生产有一定的时间差(调整滞后)
二、市场缺陷
3.单靠市场调节的危害
(1)单靠市场调节,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导致资源浪费。
(2)会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社会经济不稳定。
(3)会产生不正当竞争、垄断,损害社会公平。
(4)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
【特别提示】
市场存在的弊端是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是无法从根本上克服的,只能通过宏观调控弥补和预防。市场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探究分享
这一系列现象背后,“大网络”是如何运行的呢?
当你在菜市场对比三家摊位的蔬菜价格时,当你在电商平台筛选来自全国各地的同款商品时,当你发现家门口突然开了三家连锁咖啡店时 —— 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看似零散的交易场景,其实都在同一个 “大网络” 里运行
为什么偏远山区的特色水果能端上城市的餐桌?为什么一家初创公司能快速获得资金支持?为什么我们能买到来自全球各地的优质商品?
市场体系
03
三、市场体系
1.市场体系是什么
每类市场都是由交易双方、交易对象、交易价格等基本要素组成的。这些市场相互作用,形成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
市场
类型
商品市场
服务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
劳动力市场
土地市场
金融市场
这些市场的基本要素包括:
交易双方(买卖双方)、
交易对象(商品、劳务)、
交易价格。
探究分享
结合材料及教材,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市场体系?如何建立市场体系?
据新华网报道,广东公安机关在开展扫黑除恶第四轮集中收网行动中,打掉一个涉黑组织——江门新会蒋某达等人欺行霸市、控制垄断猪肉买卖市场,导致该镇猪肉价格每斤比市场价格高5至6元。逼得当地老人每天要坐20分钟公交车,到邻镇的菜市场购买猪肉。该涉黑组织9月初被打掉后,当地猪肉价格每斤下降约5元。
三、市场体系
2.为什么要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
(1)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必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三、市场体系
3.怎样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
(1)要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
良好的市场运行需要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来维护。要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
三、市场体系
3.怎样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
(2)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①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②政府定价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等方面。政府定价要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如供水、电力、煤气、供热、电信、铁路、航空等
【知识总结】
怎样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市场主体 措施
国家 (政府)
企业 (经营者)
个人 (消费者)
①要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要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
②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①要遵守市场规则,诚信经营,依法经营;
②开展正当竞争,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信誉和企业形象;
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运用法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树立诚信观念,增强权利意识,遵守市场道德。
课堂小结
市场调节
市场缺陷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3.单靠市场调节的危害
(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市场体系
1.市场体系是什么
2.为什么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3.怎样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2.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3.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4.市场调节的优点
(价格、供求、 竞争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1.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该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自发地起到调节作用
②市场价格的变化决定供求的状态及其变化
③市场体系促进市场竞争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④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D
课堂练习
2.近期,全国多地蔬菜价格持续上扬,数据显示,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4.97元/公斤,同比上升36.2%。为应对菜价上涨,各地积极行动,目前全国蔬菜在田面积1.06亿亩,同比增加90万亩,仍处年内较高水平,稳产保供有基础,多地加大本地菜生产供应。这体现了( )
①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要完善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②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资源配置
③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
④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课堂练习
3.在出行软件上预订同一间酒店,不同账号价格不同;使用打车软件,钻石会员价格还高于新会员,且更难打到车……下列对“大数据杀熟”所反映的经济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商品的供给不能由市场来调节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商家可能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③市场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资源的合理配置
④企业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重视算法使用的合规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课堂练习
4.各地着眼于企业实际需求,相继出台一批切实可行、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安徽推出《2024年优化制造业营商环境若干举措》,发布《2024年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方案》等。随着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各地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企业活力和韧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各地政府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可以( )
①降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中小企业利润率
②通过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为经济发展赋能
③更好释放中小企业生产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④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监管服从于市场机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课堂练习
5.随着网络通信业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事务实现了网上办、掌上办。但有些“免流量”套餐名不符实,存在欺诈嫌疑;套餐升级容易但降档难,存在人为设置障碍等现象。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建设现代市场体系需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
B.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会带来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
C.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难以避免价格欺诈行为
D.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服务完全不能由市场来调节
A
课堂练习
6.对于工作忙、没时间做饭的人来说,只需要简单加热就能吃上一顿丰盛的饭菜,真是太方便了。在资本的推动下,预制菜市场迅速扩张,各种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一些企业开始在食材、加工、生产等环节偷工减料,甚至不惜违规添加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材料告诉我们( )
①政府应规范市场秩序,直接参与企业管理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等局限性
③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自觉遵守市场规则
④与民生相关的公共物品不能由市场来调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课堂练习
7.2025年全国两会强调,要壮大耐心资本,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耐心资本作为长期投资资本,具有坚持战略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的特征,其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注重企业长期发展,解决民营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以下关于耐心资本对民营经济发展作用的推导正确的是( )
①坚持价值投资→短期抛售低利润项目→倒逼企业提高利润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②坚持责任投资→优先支持绿色企业→降低企业的环保成本→释放资金周转压力
③坚持长期投资→避免频繁撤资套利→保障核心技术研发周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④坚持战略投资→聚焦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联动与协同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课堂练习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