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近5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高频考点分析2026 年备考建议(老师考生必备)目录一、整体命题特征 2二、高频考点分项详解 2(一)积累与运用(22分) 3(二)现代文阅读(28分) 5(三)古诗文阅读(15分) 6(四)整本书阅读(5分) 6(五)作文(50分) 7三、核心备考策略 81. 基础巩固(每日必做): 82. 阅读突破: 83. 作文素材库: 8以下是根据河南省近5年(2021-2025年)中考语文试卷整理的高频考点分析,包含考点说明、真题示例及解析。结合2025年试卷(附件)及历年真题,高频考点可归纳为以下五类:一、整体命题特征分值稳定:总分120分,五大板块分值5年不变(基础运用22分、现代文阅读28分、古诗文15分、名著5分、作文50分)。必考点占比93%:字音字形、病句、古诗文默写、文言翻译、写作手法、作文每年必考。创新趋势:现代文阅读强化“物象象征”(如2025年《日规》中的时间符号);古诗鉴赏要求跨文本关联意象(如2025年对比李白与岑参);整本书阅读链接现实精神(如“伞的奉献”关联红色经典)。板块 高频考点 分值 5 年出现次数 典型题型与特点积累与运用(22 分) 1. 字音字形与词语运用 约 6 分 5 年全考 选字填空(如 “崖” 与 “涯” 的选择)、成语辨析(如 “耳聪目明” 与 “见多识广” 的选用)、注音正误判断(注重语境结合)2. 病句修改与句子搭配 约 4 分 5 年全考 修改搭配不当(如 “看蓝天白云、鱼跃鸟鸣” 的修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类病句(聚焦逻辑性)3. 古诗文默写与语境运用 约 8 分 5 年全考 上下句默写(如《论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主题关联填空(如《观沧海》中体现欣欣向荣景象的句子)(强调理解性记忆)现代文阅读(28 分) 4. 信息概括与人物关系梳理 约 10 分 5 年全考 情节 / 人物关系概括(如梳理高教授与蔡德惠的关系)、论证思路梳理(如梳理《断续之美》的论证思路)(要求简练精准)5. 写作手法与标题作用 约 8 分 5 年全考 分析象征(如 “日规” 的象征意义)、线索、次要人物作用;标题多层含义解读(如分析《日规》标题的作用)(侧重主题关联)古诗文阅读(15 分) 6. 文言实词与翻译 约 8 分 5 年全考 一词多义辨析(如 “观” 的含义);反问 / 省略句翻译(如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的翻译)(课内重点篇目全覆盖)7. 古诗情感与意象分析 约 7 分 5 年全考 意象承载情感(如 “渭水” 承载思乡之情);手法作用(如乐景衬哀情等)整本书阅读(5 分) 8. 人物形象与意象关联 5 分 5 年全考 名著人物精神品质分析(如 “伞” 的奉献精神与江姐关联);物象象征意义(如 “伞” 的象征意义)作文(50 分) 9. 半命题 / 材料作文 50 分 5 年全考 记叙文:补题 + 细节刻画(如 “我看到了你的____”);议论文:思辨类话题(如结合材料谈对他人多面性的理解)二、高频考点分项详解(一)积累与运用(22分)考点 分值 频率 典型题型及真题示例1. 字音字形与词语运用 6分 5年全考 【真题】(2025)选字填空:①崖(陡峭山壁)/涯;②轰(巨大声响)(2024)注音辨析:倔强(jué√,非juè)(2023)成语选择:“因地制宜”(根据环境调整策略) |(2022)同音字辨析:震耳欲聋(轰/哄)→选“轰”(物理声响)(2021)形近字填空:悬崖峭(壁)/天涯海(角)(2024)成语误用:首当其冲(非“首先”)→改“冲锋在前”| 2. 病句修改与句子搭配 | 4分 | 5年全考 | 【真题】(2025)修改病句:“看蓝天白云、鱼跃鸟鸣”→拆分感官动词(看蓝天白云、鱼跃,听鸟鸣)(2022)删除冗余成分:"通过读书,让我开阔视野"→删"通过"或"让"(2021)语序调整:"发扬和继承"→继承和发扬 |(2025)主题填空:①时间流逝(逝者如斯夫)②自然景象(树木丛生)(2024)情境运用:用《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鼓励同学(2023)指定意象:“春雨”→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022)家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021)思乡主题:“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024)哲理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 古诗文默写与语境运用 | 8分 | 5年全考 | 【真题】(2025)主题关联填空:①时间流逝(逝者如斯夫)②自然景象(树木丛生)(2024)情境运用:用《行路难》鼓励同学(长风破浪会有时)(2023)指定意象默写:春雨(好雨知时节) |(2025)主题填空:①时间流逝(逝者如斯夫)②自然景象(树木丛生)(2024)情境运用:用《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鼓励同学(2023)指定意象:“春雨”→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022)家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021)思乡主题:“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024)哲理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二)现代文阅读(28分)考点 分值 频率 典型题型及解析4. 信息概括与人物关系 10分 5年全考 【真题】(2025《日规》)概括人物关系:高教授破例邀请蔡德惠→受其勤奋打动→托付照料剑兰(抓关键事件)(2024《老屋的记忆》)形象概括:祖父 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结合细节描写)(2025《日规》)概括关系:高教授因蔡德惠勤奋邀其助教→托付剑兰(2024《老屋记忆》)形象特点:祖父(勤劳朴实、热爱生活)(2023《瓦》)象征意义:瓦(承载乡愁/坚韧品格)(2022《草》)主题概括:借草喻普通人的顽强生命力(2021《老树》)情节梳理:树见证三代人生活变迁(2024《迁徙》)情感变化:从离乡不舍到接受新生活| 5. 写作手法与标题作用 | 8分 | 5年全考 | 【真题】(2025《日规》)标题作用:象征时间流逝与生命短暂;承载学者精神共鸣(2024《断续之美》)手法分析:《醉翁亭记》以"乐"为神,串联山水宴饮(形散神聚)(2022《灯笼》)线索作用:物象贯穿全文,寄托家国情怀 |(2025《日规》)标题作用:日规象征时间与生命(2024《断续之美》)手法分析:《醉翁亭记》“形散神聚”(2022《灯笼》)线索作用:灯笼寄托家国情怀(2023《窗》)次要人物作用:邻居烘托主人公孤独感(2021《茶》)意象象征:茶→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2023《古桥》)环境描写:桥承载历史记忆,渲染沧桑感(三)古诗文阅读(15分)考点 分值 频率 典型题型及真题示例6. 文言实词与翻译 8分 5年全考 【真题】(2025《爱莲说》)翻译反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爱莲的还有谁?)(2023《桃花源记》)解词:鲜美(鲜艳美丽);交通(交错相通) || 7. 古诗情感与意象分析 | 7分 | 5年全考 | 【真题】(2025《见渭水思秦川》)意象承载情感:"渭水东流"象征乡愁(类比李白"明月寄情")(2024《春望》)手法作用:"感时花溅泪"以乐景衬哀情 |(2025《爱莲说》)反问句翻译:“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023《桃花源记》)解词:鲜美(鲜艳美丽)、交通(交错相通)(2021《岳阳楼记》)翻译:“微斯人,吾谁与归?”(2024《小石潭记》)实词:犬牙差互(像狗牙般交错)(2022《出师表》)省略句翻译:“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大臣)在朝廷内不懈怠(2021《陋室铭》)解词:鸿儒(博学之人)/白丁(平民)(四)整本书阅读(5分)考点 分值 频率 典型题型及真题示例8. 人物形象与意象关联 5分 5年全考 【真题】(2025《伞》)精神品质分析:伞的奉献精神→关联江姐(狱中守护同志,为理(2023《红星照耀中国》)象征意义:朱德的"扁担"体现与人民共甘苦 |(2025《见渭水思秦川》)意象:渭水→乡愁(类比李白“明月寄情”)(2024《春望》)手法:“感时花溅泪”以乐景衬哀情(2022《夜雨寄北》)时空双关:巴山夜雨(现实孤寂/未来团聚)(2023《游子吟》)意象:慈母手中线→牵挂的具象化(2021《观沧海》)意象组合:日月星辰→雄浑抱负(2024《渔家傲》)意象对比:“长烟落日”的壮阔 “浊酒一杯”的孤寂(五)作文(50分)考点 分值 频率 命题规律与真题示例9. 半命题/材料作文 50分 5年全考 【规律】记叙文:补全题目+细节刻画(2025:"我看到了你的____",需隐含双向情感)议论文:社会思辨话题(2024:"标签化认知"需结合实例谈包容)【要求】记叙文:以真实经历小中见大(如"脆弱"背后的成长)议论文:观点明确+多维度论证(如个人认知局限与社会偏见) |(2025记叙文)补题:“我看到了你的__”(如脆弱→坚强)(2024议论文)话题:“标签化认知”(谈包容)(2023记叙文)题目:“那一刻,我____”(补情感词:破防/顿悟)(2022议论文)材料:“墙推倒了就是桥”→打破隔阂(2021记叙文)“温暖的灯光”→以小见大(亲情场景)(2023议论文)“平凡与伟大”→快递员、清洁工实例三、核心备考策略基础巩固(每日必做):积累100个高频易错字词(如"倔强jué")、6类病句模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古诗文默写 "理解性记忆"(重点关注时间、自然、家国主题名句)。阅读突破:现代文:"物象-情感-主题"三联分析法(如《日规》中的"剑兰"象征坚守);古诗文:建立意象库(月=思乡,雨=愁绪,流水=时光),对比同一意象在不同诗的用法。作文素材库:建立3类主题档案:亲情(父母"脆弱"瞬间)、校园(同学标签化误解)、社会(平凡奉献者)。高频警示:2025年新增的双向情感作文题(如"我看到了你的坚强与脆弱")需重点训练,避免单向叙事!附:真题拓展近5年完整真题及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