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 章末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章末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资源简介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章末练习-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公园里出现的自然现象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A.雾——液化 B.冰——凝华 C.霜——凝固 D.雪——升华
2.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在48℃时的海波处于下面哪种状态(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电影《长津湖》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30℃的严冬,与美军在冰天雪地里殊死战斗的英勇事迹。志愿军战士的眉毛和胡子上结满了霜,以下现象中和其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冰雪消融 B.树上的雾凇 C.大雾弥漫 D.湖水结冰
4.判断下列哪一个过程是属于物态变化过程(  )
A.将铁块加热至140℃
B.气球充气时逐渐膨胀
C.把大冰块锤成小冰块
D.烈日炎炎,户外缸中的水越来越少了
5.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下列诗句中所指的物态变化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6.小红同学发现厨房是一个充满物态变化的“实验室”。关于烹饪过程涉及的各种物态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沸腾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冰箱冷冻室内结出的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C.水中的食盐搅拌后消失,是固态食盐熔化为液态
D.在食材解冻的过程中,食材中的冰熔化需要吸热
7.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冬天池塘覆盖上薄冰——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的内壁上结了霜——汽化
8.小英在烧开水时,发现电热水壶的壶嘴上方冒“白气”,旁边的镜子变模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水时,壶嘴上方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镜子变模糊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所致
C.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D.水的沸点与气压无关
9.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B.晾晒的湿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
C.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了水凝固吸热
D.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的饮料罐“出汗”是液化现象
二、填空题
10.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   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11.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是冰的   现象;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棒冰周围会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后产生的;秋天,路边草木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后产生的;春天早晨的雾“消失”了是   现象.
12.如图所示是热管的工作原理图,当热管的热端受热时,吸液芯里的液体吸收热量变成蒸气,这一过程叫   (填物态变化名称),蒸气在管子里跑到冷端   热量变成液态,液体通过吸液芯又回到热端。这一过程循环进行,不断地将热量从热端带到冷端。
13.依据表中提供的数据(1个标准大气压下)可知:水银在﹣40℃时的状态是   (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酒精的凝固点是   ℃;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在南极长城站测量室外气温时应选用   温度计(选填“酒精”或“水银”),你的依据是什么   。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5℃
水银 ﹣38.8℃ 357℃
14.晓月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    ℃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
15.如图所示,小明用体温计测量体温,体温计的示数是   ℃。在防疫期间该温度属于   (填“正常”或“不正常”)。
16.如图所示,小明观察到水烧开时出现大量“白气”,但靠近壶嘴处几乎看不见。这是因为水沸腾时喷出了大量水蒸气,壶嘴附近温度比较高,水蒸气仍然保持   (选填“固”、“液”或“气”)态;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由于环境温度   (选填“较高”或“较低”),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   (选填“小冰晶”或“小液滴”),形成“白气”;“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就消失了。
三、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1)安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   ;
①温度计  ②石棉网
③装水的烧杯  ④酒精灯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如图甲所示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   ,导致示数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3)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   【选填(a)或(b)】是沸腾时的状况;
(4)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①由图像可知,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②若小明和小红所选水的质量分别为m1、m2,根据图像丙分析可知m1   m2(选填“>”“<”或“=”);
(5)取走酒精灯,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如图丁,这样的加热方式优点是   。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参考答案
1.A
2.D
3.B
4.D
5.B
6.C
7.A
8.B
9.C
10.液化;熔化
11.升华;液化;凝华;汽化
12.汽化;放出
13.固态;﹣117;酒精;长城站最低温度低于水银熔点,高于酒精熔点,水银为固态,酒精为液态
14.60;不会;60
15.37.3;不正常
16.气;较低;液化;小液滴;汽化
17.(1)④②③①
(2)与液面相平;偏大
(3)b
(4)低于;<
(5)受热均匀;固液共存;晶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