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部编人教25版八年级上册学案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学习目标:1、通过对第一子目的学习,通过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及鸦片的危害,认识林则徐禁烟运动;2.通过阅读第二、三子目内容,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并能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深刻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近代社会的影响;3.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并学习林则徐、关天培和三元里人民等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培养爱国精神;任务一:阅读第一子目——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梳理课文鸦片走私背景①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清朝统治危机四伏;②西方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不断向外进行殖民扩张,掠夺殖民地;③英国为开辟海外市场,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但遭到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而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贸易顺差,英国处于贸易逆差)鸦片危害(林则徐禁烟原因)①白银大量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②严重摧残清朝官员、士兵体质;③导致政治腐败;④军队战斗力削弱;林则徐禁烟①1838年底,道光皇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②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地点:虎门海滩;③虎门销烟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④此后,林则徐操练军队,修筑炮台,准备应对英国侵略,林则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牛刀小测“林公忧国难,华夏患民暗。亮剑倾鸦片,扬威见赤心。”这首诗里提到的历史事件是1839年6月在广州发生的( )A.黄埔军校建立 B.金田起义 C.八国联军侵华 D.虎门销烟参考答案:D任务二:阅读第二子目——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梳理课文1、直接原因(导火索):中国的禁烟运动;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标志:186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广东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过程:第一阶段——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广东珠江口 攻陷浙江定海 到达天津大沽口,威胁清廷。(道光皇帝以“办理不善”为名,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直隶总督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和英军谈判) 1841年1月,英军攻占虎门附近的大角、沙角炮台,并非法强占香港岛 道光皇帝下诏对英作战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将士殊死抵抗,壮烈殉国 英军占领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1841年5月30日,三元里抗英,显示出中国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气概)第二阶段——1841年秋,英军再次北上,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守将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总兵皆力战殉国)、宁波 1842年6月,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率众抵抗,力竭牺牲) 英军进攻镇江(海龄等守城清军英勇抵抗,全部战死) 1842年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战争结果: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鸦片战争失败鸦片战争失败原因:中国——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经济落后;军队战斗力低下;英国——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综合实力强大;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牛刀小测2、1840年6月,由16艘兵船、4艘武装汽船、28艘运输船以及六七千名海陆士兵组成的英国军队,从开普敦、印度等地抵达广东海面,战争爆发。这场战争( )A.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宣告了中国制度变革的失败 D.推翻了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参考答案:A任务三:阅读第三子目——《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梳理课文1、《南京条约》时间 1842年8月条约双方 清政府、英国内容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危害 根本 目的破坏我国贸易主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定 破坏了我国关税自主权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我国领土主权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开了赔款恶例,加重清政府和百姓负担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名称 重要内容 影响危害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 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等权利 首先破坏了我国的司法主权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 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其他侵略权益 破坏我国领海主权、国防主权、文化主权等权利4、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5、感悟: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我们要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牛刀小测3、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考答案:A知识点四:重要人物林则徐、魏源林则徐:编译《四洲志》,被誉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相关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重要思想;知识巩固1、鸦片战争后,魏源倡议制造战舰,武试增设水师科且不能“舍船炮而重弓马”,水师官员从舵工、水手、炮手中挑选。据此可知,魏源( )A.重视探索御敌之法 B.找到战败根源 C.反对科举 D.主张政治改革取士制度【答案】A【详解】据材料“魏源倡议制造战舰.…求师官员从舵工、水手、炮手中挑选”可知,魏源提出制造战舰、改革武试内容(增设水师科,强调船炮而非传统弓马),并主张从实践人才中选拔官员,这些举措均围绕提升军事技术以应对外敌,体现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核心思想,属于探索御敌之法的具体实践,A项正确;魏源未触及战败的根本原因,如封建制度腐朽,排除B项;反对科举取士制度说法片面,他仅主张改革武试内容,未否定科举制度本身,排除C项;主张政治改革偏离题干,材料未涉及政治改革,排除D项。故选A项。2、下表为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对比表。导致图中税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品名 1843年前的税率(%) 1843年后的税率(%) 新税率比旧税率降低(%)棉花 24.19 5.56 77.02棉纱头等 13.38 5.56 58.45白洋布 29.93 6.95 76.78A.五口通商 B.协定关税 C.割地赔款 D.投资设厂【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对比表”,可知,题干显示1843年前后中国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大幅下降,与《南京条约》直接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英国通过“协定关税”条款迫使清政府大幅降低关税,税率需与英国协商,中国丧失自主权,B项正确.'五口通商”虽属《南京条约》,但涉及通商口岸开放,与税率无关,排除A项;“割地赔款”是条约其他内容,与关税无关,排除C项;“投资设厂”是甲午战争后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内容,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3、19世纪中期,诗人张维屏有感于广州三元里爆发的义举,写诗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该诗热情讴歌了( )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 B.爱国官兵保家卫国的意志农民起义推翻清朝的斗争 D.知识分子投身革命的抉择【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三元里抗英是近代中国人民自发的反抗英国侵略的斗争。诗中“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体现出中国人民因英国侵略而愤慨,合力反抗,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A项正确;三元里抗英的主体是乡民,不是爱国官兵,排除B项;三元里抗英是反抗外来侵略,不是推翻清朝的农民起义,排除C项;材料中未涉及知识分子投身革命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历史人物是历史活动的主体,评价历史人物有助于把握历史活动的进程和影响。下列诗句评价林则徐的是( )A.虎门壮举惊中外,禁毒英名震古今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C.舍身变法自君始,无力回天昭后人 D.状元弃仕从商路,实业兴邦壮志酬【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林则徐”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虎门壮举惊中外,禁毒英名震古今”这句诗中的“虎门”指的是虎门销烟事件,这是林则徐在清朝时期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禁烟运动,他销毁了大量鸦片,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这句诗正是对林则徐这一壮举的赞誉,A项正确;“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这句诗描述的是清朝将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与林则徐无关,排除B项;舍身变法自君始,无力回天昭后人”这句诗评价的是戊成变法中的谭嗣同,他为了变法图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与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状元弃仕从商路,实业兴邦壮志酬”这句诗描述的是清朝状元张謇放弃仕途,投身实业救国的事迹,排除D项故选A项。5、《虎门条约》中“领事裁判权”条款损害了中国的( )A.关税自主权 B.司法主权 C.领土完整 D.外交平等权【答案】B【详解】据所学可知,领事裁判权指外国人在中国犯罪或成为被告时,由本国领事依据本国法律审判,而非中国司法机关管辖。这得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使中国丧失对涉外案件的独立审判权,B项正确;关税自主权涉及协定关税条款,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领士完整涉及割地条款,如香港岛被割让,排除C项;外交平等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相关,排除D项。故选B项。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生产力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于是,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幅员辽阔的中国。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1)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3)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1)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2)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详解】(1)根本原因: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生产力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可知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2)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是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失败后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内容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3)影响:根据材料“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和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历史部编人教25版八年级上册学案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学习目标:1、通过对第一子目的学习,通过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及鸦片的危害,认识林则徐禁烟运动;2.通过阅读第二、三子目内容,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并能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深刻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近代社会的影响;3.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并学习林则徐、关天培和三元里人民等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培养爱国精神;任务一:阅读第一子目——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梳理课文鸦片走私背景①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 ;②西方已进入 ,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不断向外进行 ,掠夺殖民地;③英国为 ,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但遭到中国 的排斥,严重滞销;而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贸易顺差,英国处于贸易逆差)鸦片危害(林则徐禁烟原因)①白银大量外流威胁 ;②严重摧残 ;③导致 ;④ ;林则徐禁烟① 年底, 派力主禁烟的 为钦差大臣,前往 查禁鸦片;②虎门销烟时间: ;地点:虎门海滩;③虎门销烟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 的坚强意志;④此后,林则徐操练军队,修筑炮台,准备应对英国侵略,林则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 ;牛刀小测“林公忧国难,华夏患民暗。亮剑倾鸦片,扬威见赤心。”这首诗里提到的历史事件是1839年6月在广州发生的( )A.黄埔军校建立 B.金田起义 C.八国联军侵华 D.虎门销烟任务二:阅读第二子目——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梳理课文1、直接原因(导火索):中国的 ;根本原因:英国为 ,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标志: ,英国舰队封锁广东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过程:第一阶段——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广东珠江口 攻陷浙江定海 到达天津大沽口,威胁清廷。(道光皇帝以“办理不善”为名,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直隶总督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和英军谈判) 1841年1月,英军攻占虎门附近的大角、沙角炮台,并 道光皇帝下诏对英作战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 率将士殊死抵抗,壮烈殉国 英军占领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1841年5月30日, ,显示出中国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气概)第二阶段——1841年秋,英军再次北上,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守将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总兵皆力战殉国)、宁波 1842年6月,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江南提督 率众抵抗,力竭牺牲) 英军进攻镇江(海龄等守城清军英勇抵抗,全部战死) 1842年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战争结果: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失败原因:中国——清朝 ;经济落后; ;英国——英国通过 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综合实力强大;根本原因——腐朽的 无法抵抗新兴的 :牛刀小测2、1840年6月,由16艘兵船、4艘武装汽船、28艘运输船以及六七千名海陆士兵组成的英国军队,从开普敦、印度等地抵达广东海面,战争爆发。这场战争( )A.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宣告了中国制度变革的失败 D.推翻了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任务三:阅读第三子目——《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梳理课文1、《南京条约》时间 1842年8月条约双方 清政府、英国内容 危害 根本 目的破坏我国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定 破坏了我国割 给英国 破坏了我国赔偿英国 开了赔款恶例,加重清政府和百姓负担地位: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名称 重要内容 影响危害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 英国获得 、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等权利 首先破坏了我国的司法主权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 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其他侵略权益 破坏我国领海主权、国防主权、文化主权等权利4、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 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 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中国 。此后, ,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鸦片战争成为 。5、感悟: ;牛刀小测3、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知识点四:重要人物林则徐、魏源林则徐:编译 ,被誉为 ;相关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魏源:《海国图志》,提出“ ”的重要思想;知识巩固1、鸦片战争后,魏源倡议制造战舰,武试增设水师科且不能“舍船炮而重弓马”,水师官员从舵工、水手、炮手中挑选。据此可知,魏源( )A.重视探索御敌之法 B.找到战败根源 C.反对科举取士制度 D.主张政治改革2、下表为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对比表。导致图中税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品名 1843年前的税率(%) 1843年后的税率(%) 新税率比旧税率降低(%)棉花 24.19 5.56 77.02棉纱头等 13.38 5.56 58.45白洋布 29.93 6.95 76.78A.五口通商 B.协定关税 C.割地赔款 D.投资设厂3、19世纪中期,诗人张维屏有感于广州三元里爆发的义举,写诗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该诗热情讴歌了( )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 B.爱国官兵保家卫国的意志农民起义推翻清朝的斗争 D.知识分子投身革命的抉择历史人物是历史活动的主体,评价历史人物有助于把握历史活动的进程和影响。下列诗句评价林则徐的是( )A.虎门壮举惊中外,禁毒英名震古今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C.舍身变法自君始,无力回天昭后人 D.状元弃仕从商路,实业兴邦壮志酬5、《虎门条约》中“领事裁判权”条款损害了中国的( )A.关税自主权 B.司法主权 C.领土完整 D.外交平等权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生产力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于是,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幅员辽阔的中国。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1)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3)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课鸦片战争学案25版原卷.docx 第一课鸦片战争学案25版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