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同步导学案知识框架基础考点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1.早期国家形成过程:大约在5000多年前,早期城市逐步形成→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加剧,出现了王→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对内进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从而形成了早期国家。2.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时空观念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阅读教材,完善下列表格信息。遗址 良渚古城 陶寺古城时期 距今约5300-4300年 距今约4300-4000年地点 浙江余杭 山西襄汾进步表现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统治者有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社会的阶级分化相当明显 阶级分化严重,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意义 证实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表明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三、远古传说1.写出对“华夏民族”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的战役和具有突出贡献的两个人物。由此归纳华夏族形成的特点。(1)战役:阪泉之战、涿鹿之战。(2)人物:炎帝和黄帝。(3)特点:华夏族由多民族融合而成。2.炎黄联盟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影响:炎黄部落联盟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华夏族,炎帝和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家国情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3.研读史料,“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的是史前时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 选拔标准是什么 哪几位先贤是通过这种方法担任首领的 (1)制度:禅让制。(2)标准: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3)先贤:尧 鼓励人们发展生产舜 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禹 治水有功,被尊称为“大禹”达标训练1.《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发现舜很贤能,精于农耕,善于制作陶器,有领导才能,于是临终前就把权力正式移交给了舜。这反映了 ( )A.尧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尧舜禹都是治水功臣C.尧舜按照世袭的方式传位 D.尧舜时期实行禅让制2.“尧有子九人,不以其子为后,见舜之贤也,而欲以为后。”这反映当时的推举标准是( )A.举贤禅让 B.传子世袭 C.征战功绩D.部落势力3.据统计,当今中国流行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姜姓系统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姬姓系统的姓氏约占89%。这表明( )A.炎帝、黄帝的传说真实可信B.禅让制度的建立演变C.炎帝、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炎帝、黄帝一直生活到如今4.《华阳国志》记述:“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这主要体现出禹( )A.大公无私 B.诚实守信 C.团结协作D.艰苦奋斗5.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这些文化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借鉴,其遗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发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由此可知,中国早期文明( )A.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 B.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C.体现分封制度的衰落 D.彰显思想文化的繁荣6.某同学制作了一幅炎黄时期战争的示意图(如下图),其中表示阪泉之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7.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表明( )A.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B.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C.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D.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8.炎帝陵和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千百年来到这里扫墓祭奠的人络绎不绝。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 )A.贤能高德创禅让制 B.礼贤下士选贤与能C.大败蚩尤走向联合 D.联盟形成华夏民族9.五六千年前,炎帝和黄帝结成部落联盟,随后不同部落人群不断融入,逐渐演化为后来的( )A.华夏族 B.匈奴族 C.鲜卑族D.蒙古族10.距今约4300-4000年的陶寺古城遗址,城内出土的遗物有陶器、玉器、骨器、铜器等,发现了宫殿区、仓储区、祭祀区等重要遗迹。城内外还发掘了1300余座墓葬,且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化。这可以印证当时( )A.出现了早期国家 B.长江流域进入了文明社会C.分封制开始瓦解 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1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 耒 、 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孙中山材料三 经历二十余年的孜孜以求,“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专家们在浙江良渚遗址、山西陶寺遗址、陕西石峁遗址和河南二里头遗址等地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悠久的文明传承,自此不再仅仅是史书中泛黄的记忆;每一块铸就民族血脉的基石上,都深深镌刻着文化自信。(1)结合所学,指出七八千年前中国南方农耕聚落的典型代表。根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南方农耕部落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2)根据材料二回答,“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场战争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1-10 DACAB ADDAA11.(1)代表:河姆渡遗址。表现: 耒 、 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举例:制作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2)战争:涿鹿之战。(3)特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丰富多样;不断传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