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芜湖市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一年级历史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卷共两大题,2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2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摩亨佐·达罗遗址(约公元前2600年)发现规划整齐的城市街道、大型公共浴场、标准化烧制的砖块,以及大量冻石印章、滑石项链和青铜工具。遗址中还出土了小麦与大麦的碳化颗粒。这些发现可用于佐证当时该文明()A.有发达的城市与社会组织B青铜冶炼技术臻于成熟C.已经建立起专制于权统治D.即将进人母系氏族社会2.猎狮是一项起源于西亚的贵族传统活动,“帝王猎狮图”也是西亚一种常见的传统艺术创作主题。亚历山大在祉服波斯后,举行了几场大型狩猎活动,而他手持马其顿长矛与雄狮搏斗的英勇场景也被创作成了各种画像(如图),供人敬伸。这可以用于说明()《亚历山大猎狮图》马赛克镶嵌画A.狩猎运动符合帝国武力扩展需要B.狩猎运动在帝国境内得到了普及C.统治者的爱好左右艺术创作发展.统治者借艺术作品强化自身权威3.在古代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上,人们从事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并发明了独特的文字,采用20进制,知道“零”的概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据此判断,这一文明是(A.印加文明B.阿兹特克文明C.玛雅文明D.古巴比伦文明4.902年,日本朝廷发布命令,禁止宫廷贵族私占新开垦的田地,禁止“百姓以田地舍宅卖寄权贵”,同时申明“原来相传为庄家,券契分明,无妨国务者,不在此限”。该命令意在(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维护朝廷经济基础C.取缔封建庄园经济D.促进土地自由流通高一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6页)5.7世纪,拜占庭帝国的官方语言从拉,丁语过渡为希腊语,拜占庭法学家一直致力于将拉丁语的法律术语转译成希腊语,现代学者称之为“希腊语翻译运动”。这体现了拜占庭法律(A.体系进人了完备阶段B.渚应帝国变化的需要C.完成向万民法的过渡D.影响了整个罗马帝国6.13世纪开始,在意大利城市,公证人阶层兴起。他们为商人和金融从业者书写商业合同、汇票、期票、信用证,以及与保险、利润和损失有关的详细法律条款,并将其登记人册。这说明当时意大利(,)A.公证人阶层贵族化B.商业诉讼的激增C.经济高度依赖信贷D.商业贸易规范化7.15至16世纪时期,由于受到剥削,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贸易被遗弃,取而代之的是桑海帝国与葡萄牙人的海上贸易,贸易格局的变化虽然富有成效,但却也造成了之前权力资遜分配的不均衡,最终导致了桑海帝国的溃败。由此可见,桑海帝国溃败的原因是()、A.实行中央集权影响经济发展活力B.依赖传统贸易商道错失转型良机C.外部贸易格局变化引发内部动荡D.西方殖民者军事侵略与经济渗透8.19世纪上半期,普鲁士开始大力发展铁路网络。到1852年,以普鲁士为中心的德意志铁路网建立起来。铁路不仅把东部农业经济区同西部钢铁T业区紧紧联结起来,而且穿过各邦的边界伸向北海沿岸和南部山区。这一进程().利于增强德意志的民族凝聚力B.反映出德国统一助推经济腾飞C.促进德意志宗教改革全面爆发D.消除了德意志各邦间经济壁垒9.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在《政府论》中这样写到,像北美原住民那样的群体,并没有运用理性来劳动的能力,因此他们生存的地方,就理应让当时具有充分劳动能力的英国资产阶级那样的群体去占有。洛克意在(A.强调文明交流共融B.美化殖民侵略C.肯定劳动创造财富D.宣扬理性主义10.19世纪初的英国,每逢秋收,手织工们就储备起大量的粮食、奶酪和煤等,足够用到来年春季。19世纪30年代,手织工们家中的摆设逐年变坏,大人小孩衣着越来越差,许多人的生活已成问题。该变化表明(A.产业转型影响了财富分配B.纺织行业逐步走向衰落C.资本大量集中于中间阶层D.垄断组织加剧贫富分化11.巴黎公社期间,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主动将权力移交给民选公社委员会;公社委员每日在区政府公开办公,接受选民监督,若某委员失职,民众可随时向公社提出罢免动议。这些措施(A.确立工农联盟的领导核心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C.受到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D.构建了高效的集权体制高一历史试题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