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快与慢 课件(共26张PPT) 2025-2026学年沪科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快与慢 课件(共26张PPT) 2025-2026学年沪科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第2节 快与慢
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4.会计算平均速度。
现实版龟兔赛跑
苏炳添百米飞人半决赛
日常情景:运动会上,短跑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1.在比赛过程中,观众是如何判断谁跑得快的?
2.运动员跑完全程后,裁判员是怎样计算成绩的?观众与裁判员所用的方法一样吗?为什么?
观众:跑在前的运动得快。
裁判员:用时短的运动得快。
知识点一:比较运动的快慢
观众的判断方法:正在比赛的过程中,所用时间相同,跑在前面的通过的路程长,运动得快。
裁判员的判断方法:比赛结束,通过的路程相等,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
在物体运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相同时间比路程。
2.相同路程比时间。
例如:小聪同学的100m跑成绩为17s,小明同学的50m跑成绩为8s,要知道他俩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
用所跑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即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其实就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思考】
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称为速度。
通常用字母υ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那么有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速度
2.公式: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为米/秒(m/s或m·s-1)
5 m/s的物理意义:物体1 s内通过的路程为5 m.
72 km/h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在1 h内通过的路程为72 km.
交通运输中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 km/h或km·h-1)
1.v、s、t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一个物体;
2.运算中单位要统一,且单位参与计算过程。
4.单位换算关系:
请根据速度公式计算下面这辆小车在三段路程上的速度。
20 m/s
20 m/s
20 m/s
汽车的运动有哪些特点?
知识点二:直线运动
①运动速度不变
②直线运动
③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一种理想情况,自然界中严格意义上的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常见的,但为了简化问题便于研究,往往将某些运动近似地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
请根据速度公式计算下面这只天鹅在三段路程上的速度。
10 m/s
13.3 m/s
20 m/s
天鹅的运动有哪些特点?
①运动速度发生变化
②直线运动
③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一定都相等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生活中所见到的运动基本上都是变速运动.
特点
如何在坐标轴上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4m
1s
8m
2s
12m
3s
16m
4s
20m
5s
24m
6s
28m
7s
32m
8s
0m
0s
t/s
1
2
3
4
5
6
7
8
s/m
4
8
12
16
20
24
28
32
0
t/s
1
2
3
4
5
6
7
8
v/m·s-1
1
2
3
4
5
6
7
8
0
s - t 图像
t/s
1
2
3
4
5
6
7
8
s/m
4
8
12
16
20
24
28
32
0
图像越靠近 s 轴,速度越大
t/s
1
2
3
4
5
6
7
8
v/m·s-1
1
2
3
4
5
6
7
8
0
图像越靠近 t 轴,速度越小
倾斜的直线
平行于t 轴的直线
v - t 图像




路程-时间与速度-时间的图像
(2)路程-时间图像
(4)速度-时间图像
匀速
加速
(1)速度-时间图像
(3)路程-时间图像
匀速
静止
生活中的变速运动。
行驶的列车
升天的火箭
物体在运动中,运动快慢在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平均速度来大致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计算天鹅在0—650 m这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3.平均速度:
例题 小明乘坐上海中心大厦的超高速电梯上升,注意到上升的高度为559m时,经历时间约为55s。那么,该电梯在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分析:电梯的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已知电梯上升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
答:该电梯在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2m/s。
由????=st可得,????=s????=559?m55?s≈10.2m/?s
?
解:
科学书屋
一些运动的大致速度
地铁运行
人步行:1 ~ 1.5 m/s ;
地铁运行:11.1 ~ 22.2 m/s ;
鹰捕食时:45 m/s ;
民航客机巡航:250 m/s ;
步枪子弹出膛:900 m/s ;
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旋转:3.07×103 m/s ;
光在真空中传播:3×108 m/s。
速度
概念: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单位:
m/s、 km/h
换算:1 m/s=3.6 km/h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公式:
快与慢
平均速度: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
1.物理学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
A.比较时间的长短
B.比较路程的大小
C.相同时间比路程
D.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C
2.短跑运动员 5 s 跑了 50 m,羚羊奔跑速度是 20 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54 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C
A. 汽车,羚羊,运动员 B. 羚羊,汽车,运动员
C. 运动员,汽车,羚羊 D. 运动员,羚羊,汽车
3.对一辆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0~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
B.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
C.5 s~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 m/s
D.2 s~5 s内,小车运动了2m
B
4.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 t1
B.当 t = t2 时,两物体相遇
C.当t = t2 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 = t3 时,两物体相距s1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