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数学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的值为( )
A. B. C. D.
2. 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 下列几何体都是由5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组成的,从左面看它们的形状图,其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B. C. D.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解近十年全国初中生的肥胖人数变化趋势,采用扇形统计图最合适
B. “煮熟的鸭子飞了”是一个随机事件
C. 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可能有两个
D. 为了解我省中学生的睡眠情况,应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5. 已知函数的图象上两点、,当时,有,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6. 如图所示,转盘被等分成四个扇形区域,并分别标有数字,0, , . 随机转动转盘两次,转盘停止后指针所指区域的数字都是有理数的概率是(指针固定向上,当指针恰好指在分界线上时按指针左侧相邻区域算)( )
A. B. C. D.
7. 如图,四个边长均为1的正方形如图摆放,其中三个顶点位于坐标轴上,其中一个顶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则k的值为( )
A. 5 B. 6 C. 7 D. 8
8.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一道“以绳测井”的题: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四尺; 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 井深几何? 这道题大致意思是:用绳子测量水井深度,如果将绳子折成三等份,那么每等份井外余绳四尺; 如果将绳子折成四等份,那么每等份井外余绳一尺. 问井深多少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设井深为x尺,所列方程为
B. 设绳子的长为x尺,所列方程为
C. 绳子的长是32尺
D. 井深8尺
9. 在四边形中,,,,,点从点出发,沿以的速度运动;点从点出发,沿以的速度运动,直到与相遇就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10. 小毛在滑雪场沿着不同路径滑冰.如图中的灰色线条表示4条不同路径,分别标记为P、Q、R、S.请问这4条路径从最短到最长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A. P,Q,R,S B. P,R,S,Q C. Q,S,P,R D. R,P,S,Q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
11. 分解因式:______.
12. 试写出一个含a的代数式,使a不论取什么值,这个代数式的值总是正数_____.
13. 一帆船由于风向先向正西航行5千米,然后向正南航行12千米,这时它离出发点有______千米.
14. 若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4,母线长为5,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___.
15. 如图,已知零件的外径为,现用一个交叉卡钳测量零件的内孔直径.如果,且量得,则零件的厚度等于___________.
16. 如图,利用无人机测量雕像的高度,在点处测得雕像底部点的俯角为,水平前行9米到达点,在点处测得雕像顶部点和底部点的俯角分别为和,若点、与雕像均在同一平面内,则雕像的高约为___________米.(参考数据:,)
17. 如图,一段抛物线:记为,它与x轴交于两点O,;将绕旋转得到,交x轴于;将绕旋转得到,交x轴于;…如此变换进行下去,若点在这种连续变换的图象上,则m的值为_____ .
18. 图1是一个高脚杯截面图,杯体呈抛物线状(杯体厚度不计),点是抛物线的顶点,,点是的中点,当高脚杯中装满液体时,液面,此时最大深度(液面到最低点的距离)为,将高脚杯绕点缓缓倾斜倒出部分液体,当时停止,此时液面为,则液面到平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此时杯体内液体的最大深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10小题,共9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 解不等式组.
20 计算或化简:
(1);
(2).
21. 如图,D是的边上一点,,交于点E,.
(1)求证:;
(2)若,,求的长.
22. 某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知识竞赛,规定满分为10分,9分及以上为优秀.有甲、乙两组同学,每组各8人,按照号进行编号,他们的成绩统计图如下:
小夏对这两个小组的成绩进行了如下分析: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方差 优秀率
甲组 7
乙组 7
请阅读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请你利用数据,从不同角度对甲、乙两组的成绩进行比较与评价.
23. 如图,为的直径,点C是上一点,过点C的切线交的延长线于点D,作交切线于点E,连接交于点F.
(1)求证:;
(2)若,,求的半径.
24. 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使用到各种尺寸的打印纸,其中应用尺寸最为广泛的是A号纸.A号纸是一批大小不一但形状相同的纸张,它后面携带的数字可以理解为纸对折的次数(这里的对折指的是将长边对折,短边重合).即:纸对折1次所得的纸张就是纸,纸对折1次(也就是纸对折2次)所得的纸张就是纸,纸实际上就是纸第4次对折的纸张大小.有图是一些A号纸的长宽数据:
(1)根据以上材料,猜测A号纸长宽之比可能是:______;A. B.(填选项)
(2)证明(1)中猜想的正确性.
(3)现有一长条矩形纸片未裁剪,需确认裁切线的位置,使得裁切后的纸张符合A号纸的长宽之比,请用折纸的方法确认裁切点N的位置,在图中画出折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折叠方法.
25.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某中学在植树节当天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需要采购一批树苗.据了解,市场上每棵种树苗价格是种树苗价格的倍,用300元在市场上购买的种树苗的数量比购买种树苗的数量少3棵.学校决定购买,两种树苗共100棵,且种树苗的数量不超过种树苗的数量.树苗公司为支持该校活动,对,两种树苗均提供九折优惠,求本次购买最少花费多少钱.
26. 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中,小明对“折纸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
活动1】折叠矩形纸片:
第一步:如图1,把矩形纸片对折,使与重合,折痕为,把纸片展平;
第二步:点在上,再次沿折叠纸片,使点落在上的点处.
【活动2】折叠正方形纸片:
第一步:如图2,把正方形纸片对折,使与重合,折痕为,把纸片展平;
第二步:点在上(不与点,重合),再次沿折叠纸片,使点落在下方的点处,延长交于点.
(1)在活动1中,求证:;
(2)在活动2中,若正方形的边长为8,,求的长.
27. 如图1,在四边形中,,,,,,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C运动,到达C点时停止运动.点P在线段上的运动速度为每秒个单位长度,在线段上的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秒(),的面积为y:
(1)请直接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在如图2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并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
(3)结合函数图象,若直线与该函数图象有1个交点,请直接写出m取值范围.
28. 同学们,你们在初三数学学习中一定有许多收获.我在模型上加以创新,你快来试试,我相信这一定难不倒你们!
【Ⅰ.“手拉手”模型】
如图,在中,,点D是射线上的动点(不与点B,C重合),连接,过点D在左侧作,使,连接,点F,G分别是的中点,连接.
(1)如图1,点D在线段上,且点D不是的中点,当时,与的位置关系是 , .
(2)如图2,点D在线段上,当,时,求证:.
【Ⅱ.“黄金三角形”】
(3)如图3,点C将线段分成两部分,较长线段为,如果,这个比值叫黄金比,称点C为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在求黄金比时,通常设整个线段的长为单位1,较长线段的长为x,请你利用定义求出黄金比.
(4)进一步探究发现:①当等腰三角形的底与腰的比等于黄金比;②腰与底的比是黄金比.
满足以上两种情况之一的三角形叫做黄金三角形,设黄金三角形顶角的角度为.请你利用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并画出图形,求的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B.
2. C.
3. B.
4. D.
5. B.
6. B.
7. B
8. D.
9. C.
10. D.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
11. .
12. (答案不唯一).
13. 13.
14. .
15. 1.
16. .
17. 8.
18. ;.
三、解答题(本题共10小题,共9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 解:解不等式4(x+1)≤7x+10,得:x≥-2,
解不等式x-5<,得:x<,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
20. (1)解:

(2)解:

21. (1)证明:∵,
∴,,
在和中,

∴;
(2)解:由(1)可得,,
∴,
∴.
22. (1)解:将甲组的成绩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中位数为第4位和第5位的平均数,

乙组的成绩出现次数最多的是7分,共5次,

乙组的成绩9分及以上有2人,
优秀率,
故答案为:;7;.
(2)解:①甲组成绩的优秀率为,乙组成绩的优秀率为,
从优秀率的角度来看,甲组的成绩比乙组的成绩好;
②甲组成绩的中位数为,乙组成绩的中位数为7,
从中位数的角度来看,甲组的成绩比乙组的成绩好;
③甲组成绩的方差为,乙组成绩的方差为,
从方差的角度来看,乙组的成绩比甲组的成绩更稳定.
23. (1)证明:如图,连接,
∵,
∴,
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
∴,
∴,
∵,
∴,
∴,
∴,
又∵,
∴,
∴;
(2)解:∵,
∴,
设,则,
∴,
由(1)得,,
∵由勾股定理可得:,
∴,
∴,(舍去),
∴,
∴的半径为.
24. (1)解:根据以上材料,猜测A号纸的长宽之比可能是:,
故选:A;
(2)解:设原来纸的长为,宽为,则对折后的纸的长为,宽为,
纸和纸的长宽比例是相等的,

解得,
∴A号纸的长宽之比是
(3)解:如图所示,将沿着折叠使得B点与D点重合,将沿着折叠使得点与点重合,将沿着折叠使与重合,C点对应点为N,将沿着折叠使得与重合,D点对应点为M,即为所求裁剪线.
由作图可得,四边形为正方形
∴,
由折叠的性质得,,
∴.
25. 解:设种树苗的单价是元,则种树苗的单价是元.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经检验是所列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元).
种树苗的单价是25元.
设则买棵B种树苗,则购买棵A种树苗.
根据题意,得,解得.
设学校本次购买树苗共花费元,
则.
随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取得最小值,.
答:本次购买最少花费2025元.
26. (1)证明:如图,连接.
由图形折叠的特征可得:,,,
∴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即是等边三角形,
∴,
∴;
(2)解:如图,连接.
设,则.
由图形折叠的特征可得:,,,.
∵,,,
∴,
∴,
∵,
∴,,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即,
解得,即.
27. (1)解:过点A作于点E,如图所示: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当点P在线段上时,由题意得:,则,过点P作于点F,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G,如图所示,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当点P在线段上时,如图,
由题意得:,
∴;
综上所述:;
(2)解:所作函数图象如下所示:
∴该函数的一条性质是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解:当经过点时,则,即,
当经过点时,则,
当经过点时,则,即,
∴要使与该函数图象有1个交点,则需满足或.
28. 解:(1)连接并延长交于,
∵,
∴,
同理:,
∴,
∴,四点共圆,
∴,
∵,
∴,
∴与垂直;
∵是的中点,
∴,,
∵是的中点,
∴,
∵,
∴,
∴,
又,,
∴,
∴,
∴,
∴,
∵,
∴,
∴,
∴;
故答案为:垂直,;
(2)作于,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连接交于点,
∵,
∴为等边三角形,
∴,,
∵,
∴,
∴,四点共圆,
∴,
∵是的中点,
∴,,
∵是的中点,
∴,
∴,
∴,
∴,
同理:,
∴,,
∴,
∴,
∵,
∴,
∵,,
∴,
∵,
∴,
∴,
∴,
∴;
(3)如图(3),设,,则,
∵,即,
∴,
解得:或(负值不符合题意,舍去),
∴,
∴,
∴黄金比为;
(4)①当等腰三角形的底与腰的比等于黄金比时:
如图,在,,底边与腰的长度之比为,,
过点作于点,
∴,,
在中,,
∴的值为.
②当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的比等于黄金比时:
如图,在,,腰与底边的长度之比为,,
过点作于点,
∴,,
在中,,
∴的值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