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一、二单元
第三、四、五、六单元
第七、八、九单元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课程目标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三、古代文明多元的原因
(一)人类文明产生的条件
1、食物获得方式的转变:采集→生产
采集、狩猎
“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礼记·礼运》
农耕、畜牧
农业革命
采集→生产
地区差异→交换贸易
放牧
种植作物
采集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一)人类文明产生的条件
2、生产力发展,两次社会分工出现
采集→生产
流浪→定居→村落、城市
农业、手工业
(第一次社会分工)
生产工作,
管理和文化创作工作
(第二次社会分工)
总之,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经常的食物,从而使人类转入了比较持久的定居生活,于是,有一定布局的村落开始出现。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一)人类文明产生的条件
3、早期文明载体的出现
社会分工发展
劳动生产率提高
剩余产品
私有制产生
贫富差距→社会分化
阶级产生
早期国家
部落战争
文字产生
文明诞生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二)思考:文明产生的标志?
城市中心、有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利、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并非所有文明都具备这些特征……,但是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明性质时,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文明的标志 产生原因
阶级 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战俘沦为奴隶
国家 解决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需要
文字 记事、管理的需要
城市 农耕文明要求定居;政治宗教活动; 战争兼并
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
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
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一)宏观把握五大文明区的共性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古代中国文明
约BC3千纪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约BC3500年
古印度文明
约BC3千纪
古埃及文明
约BC3500年
古希腊文明
约BC2千纪
40°N
20°N
问题一: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指出早期文明有何共同特点。
①主要位于亚欧非的中纬度地区
②大多位于大河流域的两岸
③文明之间相对孤立、区域分散,表现出多元特点
问题二:从时间的角度,指出早期文明有何特点。
①起源时间不一,有先后顺序
②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起源早
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点
(二)微观透析五大文明区的个性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地理位置图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两河中间的地方”
肥沃的新月地带
(1)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政权更迭频繁
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点
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前言:“安努和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教学参考·古代卷》
(2)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
《乌尔纳姆法典》
《利皮特 - 伊什塔法典》
《埃什鲁那法典》
统治者比较重视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材料二:《汉谟拉比法典》节选:“第七条:自由民从自由民之子买得或为之保管金或银,或奴隶,或或牛,或羊……或无论何物,而无证人及契约者,是为窃贼,应处死
第21条: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死并掩埋之。”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教学参考·古代卷》
证人和契约意识
保护私有财产
商贸经济发达
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点
2.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埃及地理位置图
“在尼罗河的生存环境中,日月的无穷循环,自然万物的荣枯,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和消退,由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形成的稳定的政局,加上以法老为中心的统治秩序的长期延续使得古埃及人相信历史的发展也如自然界一般是无限循环的,并设想出这种循环过程中所有时间的发展定势。”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政权相对长期统一
以来世为中心的乐观文明
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点
埃及法老图坦哈蒙的金棺
   从左到右依次为第四王朝门卡乌拉(胡夫之孙)、哈夫拉(胡夫之子)、胡夫三位法老的金字塔,小金字塔是孙子的几个妻子。金字塔大小代表财富和实力。
埃及金字塔
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点
3、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为地理概念,指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等领土,未曾以之为国名。
北面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面是印度洋;东面是若开山脉-科西马丘陵-那加丘陵,加上大片原始森林隔开了东南亚;西面有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形成了一个较封闭的独立环境。
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点
古印度文明成就
政治:
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历史):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
文化:
(1)宗教: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文学作品: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3)数学: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按位记值的方法
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点
3、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4.巴尔干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代希腊文明
与前其他地区文明相比,该地区在地理环境上有何不同?有什么影响
1、三面环海 海岸线曲折 港口众多
2、山岭沟壑的地形
影响:
经济:
政治:
文化:
对外关系:
民族精神:
3、欧亚非要冲地带
海外贸易、工商业发达,农业不发达
城邦政治 小国寡民 民主政治
自由 平等的观念
海外殖民
勇于进取、冒险的精神
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点
根据下面图片及教材分析雅典民主的特点及实质?
特点:
实质:
人民主权、直接民主、轮番而至
是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辉煌之文化
文学:创作出优美的神话 、严肃的悲剧、诙谐的喜剧;
历史: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 是西方“史学之父 ”;修昔底德是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
哲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4.巴尔干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代希腊文明
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点
材料一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
—黑格尔《历史哲学》
材料二 海也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者也。陆居者以怀土之故,而种种之系累生焉。试一观海,忽觉超然万累之表,而行为思想,皆得无限自由。彼航海者,其所求固在利也。然求之之始,却不可不先置利害于度外,以性命财产为孤注,冒万险而一掷之。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于陆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
4.巴尔干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代希腊文明
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点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黑格尔与梁启超是怎样论证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影响。
海洋文明:濒海居民(海洋民族)面向大海,形成开拓、自由、 冒险的民族性格,发展工商业和民主制度如古代希腊人;
大河文明(农耕文明):大陆居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形成封闭、依赖的民族性格,发展农耕经济为主,形成专制制度,如四大农耕文明古国。
4.巴尔干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代希腊文明
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点
思考: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吗?
不具有;
原因: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是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古希腊民主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它的生产方式,即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或根本原因是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4.巴尔干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代希腊文明
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点
.归纳早期文明的主要成就
古代文明 地域 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成就) 政治 文化
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 前3100年左右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1.创立象形文字,生产主要书写材 纸莎草 2.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3.建造金字塔(体现法老至上权威,包含数学知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巴比伦文明 西亚两河流域 前2900年至前18世纪 汉谟拉比基本统一 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1.创立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2.创作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诞生洪水与方舟传说 3.60 进位制
印度文明 印度河、恒河流域 前6世纪至前4 世纪 种姓制度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希腊文明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岛 前8世纪至前5世纪 1.城邦文明 2.斯巴达实行寡头政治,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典型 文学、历史、哲学
史料1:
史料2:据不完全统计,希腊城邦的总数达到300多个,都是土地和人口十分有限
的弹丸小国,其中最大的城邦斯巴达也仅有84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
人,另一大城邦雅典领土约2500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人。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史料3:古希腊土地贫瘠,农业耕作条件先天不足,但盛产葡萄酒、橄榄油等,
希腊人利用当地丰富的物产和便利的航海条件,向海外输出酒、布匹等
产品。
史料4: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曾精彩地讲到大海和人类精神的联系:大海给了我们茫
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有限的
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
根据以上史料,分析影响古希腊文明的因素有哪些?
三、古代文明多元的原因
史料1
史料2
史料3
史料4
山地、
海岛、欧亚非要冲地带
城邦、小国寡民
工商业经济
冒险探索的性格
吸收欧亚非文明
直接参与民主政治
平等观念
人文精神
辉煌文化
地理环境
国家制度
经济类型
民族性格
请以古希腊文明为例,概括影响文明多元的因素有哪些?
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三、古代文明多元的原因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三、古代文明多元的原因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为更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我们必须登高望远,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
——习近平(2018年6月10日)
学习历史,了解过去,珍惜眼前,把握机遇,创造未来!
——你们的历史老师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