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上海交大附中夏令营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7月上海交大附中夏令营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 年 7 月上海交大附中夏令营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5 分。
1.已知 2 + 7 = 0, 2 + 4 = 0( ≠ 0) 2 + + ,则 2 + = ______.
2.若| 3 2| + 3 + 2 = 0,则代数式 + 3 的值为______.
+ + 1 = 0
3.若关于 , 的方程组 2 + 1 = 0有无数组解,则 ( )
2 =______.
4.如图,通过画边长为 1 的正方形,就能准确地把 2表示在数轴上点 1处,记 1右侧最近的整数点为 1.
以点 1为圆心, 1 1为半径画半圆,交数轴于点 2,记 2右侧最近的整数点为 2;以点 2为圆心, 2 2
为半径画半圆,交数轴于点 3,…,如此继续,则 7 7的长为______.
5.下列命题: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两个,分别是 0 和 1;③已知关于 、
+ = 1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 3 + 5,不论 取什么有理数,2 + 的值始终不变;④已知正实数 的平方根
是 + 和 + ,若( + )2 + ( + )2 = 4050,则 = 45;⑤若不等式| 1| + | 4| ≥ 对一切实数
都成立,则 的最大值是 5;其中真命题是:______. (请填序号)
6.一个正整数 能写成 = 2 2( , 均为正整数),则称 为“美满数”, , 为 的一个美满分解,并规
定: ( ) = .如果一个两位正整数(十位数字大于个位数字,交换其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与
原数是 4752 的一个美满分解,则 (4752)的值为______.
7.已知关于 的多项式 1( > 0),当 1 < ≤ 3 时,该多项式有 2 个整数值,则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与正方形 交于 , 两点,与 轴交于点 ,
已知点 (1,3),则点 的坐标为______.
9.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直线 : = 33 + 3与 轴, 轴分别交
于 , 两点,∠ = 30°,点 是直线 上一动点,将点 向左平移 1 个单位
得到点 ,点 ( 1,0),则 + 的最小值为______.
第 1页,共 7页
10.已知抛物线 = 2 1 与 轴交于 , 两点,顶点为 ,如果△ 为直
角三角形,则 = ______.
11.如图,已知直线 与 轴、 轴分别交于 、 两点,与反比例函数 = 8 2 ( < 0)
的图象交于 、 两点.若 、 两点为线段 的三等分点,连接 、 ,则△
面积为______.
二、解答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5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2.(本小题 15 分)
某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图形的相似》之后;对三角形的相似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1)【感知问题】如图 1,在四边形 中,点 在边 上(点 不与 , 重合),∠ = ∠ = ∠ = 90°.
易证:△ ∽△ . (不需要证明)
(2)【探究问题】如图 2,在四边形 中,点 在边 上(点 不与点 , 重合),∠ = ∠ = ∠ .求证:
△ ∽△ .
(3)【知识应用】如图 3,在△ 中, = = 6, = 7.点 在边 上(点 不与点 , 重合),连接 ,
作∠ = ∠ , 与边 交于点 .
( )当 = 2 时,求 的长;
( )当△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 的长.
13.(本小题 15 分)
1 3
如图,直线 = 2 + 与 轴, 轴及直线 = 2 + 5 分别交于点 ( 2,0), , .
(1)求点 和点 的坐标;
第 2页,共 7页
(2) 为 轴上点 右侧一动点,以 , 为邻边作 ,连接 , .
①求 + 的最小值;
②在点 移动过程中,∠ 能否等于 45°?若能,请求出此时点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4.(本小题 15 分)
在矩形 中,点 在边 上,将线段 绕点 顺时针旋转 90°,点 的对应点 恰好落在 上.
(1)如图 1,求证: = ;
(2)连接 ,作∠ 的平分线交 于点 ,交 于点 .
①如图 2,判断点 是否为线段 的中点,并说明理由;
②如图 3,连接 交 于点 ,若 = = 1,求 的长.
第 3页,共 7页
参考答案
1. 83
2.10
3.2
4.2 2
5.②③④
6.74
7.{ |1 ≤ < 32 }
8.(0,5)
9. 7
10.34
11.6 2
12.(1)证明:因为∠ = ∠ + ∠ ,因此∠ + ∠ = ∠ + ∠ ,
又因为∠ = ∠ ,因此∠ = ∠ ,又因为∠ = ∠ ,
因此△ ∽△ ;
(2)证明:因为∠ + ∠ = ∠ = ∠ + ∠ ,∠ = ∠ ,
因此∠ = ∠ ,又因为∠ = ∠ ,因此△ ∽△ ;
(3)( )因为∠ + ∠ = ∠ = ∠ + ∠ ,∠ = ∠ ,
因此∠ = ∠ ,又 = = 6,因此∠ = ∠ ,因此△ ∽△ ;
= 因此 ,因为 = 2 ,因此 = 2,因此 = = 2 × 6 = 12,
又因为 = 7,因此 (7 ) = 12,解得 = 3 或 = 4;
( )当 = 时,∠ = ∠ ,
又因为∠ > ∠ ,∠ = ∠ = ∠ ,因此 = 不成立;
当 = 时,结合( )可得△ △ ,因此 = = 6,
又 = 7,因此 = = 7 6 = 1;
当 = 时,∠ = ∠ ,
又因为∠ = ∠ ,因此∠ = ∠ ,因此 = ,
又因为△ △ ∽ ,因此 = = ,
第 4页,共 7页
又因为 = = 7 , = = = 6 ,
6 7
因此 = = 6 ,设 = , = ,
6 = 7 36 36则 = 6 ,解得 = 7,即 = 7,
因此 = = 7 36 = 137 7,
= 137或 = 1.
13.解:(1) 1由直线 = 2 + 过点 ( 2,0)
1
,得 0 = 2 × ( 2) + ,解得 = 1,
则点 的坐标为(0,1),
= 32 + 5 = 2由 1 ,解得 = 2,则点 的坐标为 (2,2). = 2 + 1
(2)①由(1)得点 是线段 的中点,即 = ,
由 ,得 // , = = ,连接 ,则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于是 = ,令点 关于 轴对称点为 ′,连接 ′, ′,
因此 + = + = + ′ ≥ ′,当且仅当点 , , ′三点共线时取等号,
而 ′(0, 1),过 作 ⊥ 轴于点 ,则 = 2, ′ = 3, ′ = 2 + ′ 2 = 13,
所以 + 的最小值为 13.
②在点 移动过程中,∠ 能等于 45°,理由如下:
当∠ = 45°时,过 作 ⊥ 交 的延长线于点 ,过 作直线 // 轴,
过 , 作直线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 ,则△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第 5页,共 7页
由∠ + ∠ = 90°,∠ + ∠ = 90°,得∠ = ∠ ,
则 △ ≌ △ , = = 2,设 ( ,0),则 = = 2 ,
则点 (4, ) 1 1,由 // ,得直线 方程为 = 2 2 ,
1 1
因此 = 2 × 4 2 ,解得 =
4 4
3,点 ( 3 , 0),
所以在点 移动过程中,∠ 能等于 45°,点 ( 43 , 0).
14.(1)证明:根据题意可知 = ,∠ = ∠ = 90°,
因为将线段 绕点 顺时针旋转 90°得到线段 ,
所以 = ,∠ = 90°,
所以∠ + ∠ = ∠ + ∠ ,
所以∠ = ∠ ,
所以△ ≌△ ,
所以 = ,
所以 = .
(2)①点 为线段 的中点,理由如下:
作出示意图如下:
因为∠ = 90°, = ,
所以∠ = ∠ = 45°,
因为 平分∠ ,∠ = 90°,
所以∠ = ∠ = ∠ = 45°,
又∠ = ∠ ,
所以△ ∽△ ,

所以 = ,
又∠ = ∠ ,
所以△ ∽△ ,
第 6页,共 7页
所以∠ = ∠ = 45°,
所以∠ = ∠ + ∠ = 90°,
所以 ⊥ ,
所以点 是线段 的中点.;
②如图,连接 ,
因为 ⊥ ,∠ = 90°, = ,
所以 = = ,∠ = ∠ = 45°,
又 = = 1,
所以 = = 2, = = 1, = 3,
又△ ≌△ ,
所以∠ = ∠ ,
又∠ = ∠ = ∠ = 45°,
所以∠ + ∠ = ∠ + ∠ ,
所以∠ = ∠ ,又 = ,
所以△ ≌△ ,
所以 = ,
所以∠ = ∠ = 45°,∠ = 90°,
所以 = 45° = 3 22 ,
所以 = 2 + 2 = 10,
= 1所以 2 =
10
2 ,
又∠ = 90° ∠ = 45° = ∠ ,∠ = ∠ ,
所以△ ∽△ ,

所以 =


2
所以 = = (
10
2 )
2 ÷ 3 22 =
5 2
6 .
第 7页,共 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