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单元测试卷(3) 2025-2026学年语文部编版7年级上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单元-单元测试卷(3) 2025-2026学年语文部编版7年级上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 语文部编版 7年级上册
第1单元 单元测试(3)
(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应用
1.请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用简体楷书将其下联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回答以下各题。
(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 mò__________着。
(二)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B】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C】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D】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三)后来发生了分qí__________: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 jué__________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1)文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kuàng/shà B.kuàng/chà
C.guǎng/shà D.guǎng/chà
(2)请给文中注音处选择一组正确的汉字( )
A.默/歧/决 B.寞/歧/决
C.默/岐/诀 D.寞/岐/决
(3)材料(一)和(三)的作者分别是( )
A.刘湛秋/史铁生 B.朱自清/冰心
C.朱自清/莫怀戚 D.朱自清/郑振铎
(4)材料中画横线的四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是( )
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B.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
C.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D.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3.根据提示默写。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 , , 。
4.文学常识填空: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 ,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的 、 、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 《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散文代表作有:《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5.默写古诗时,“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雁”常被误写成“燕”。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解释为什么要写作“雁”。
知识卡片《汉书·苏武传》记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后以“雁足”或“雁”为书信的代称。
第二部分 诗歌鉴赏与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下列对这首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个“若”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以奇特的想象,表现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乐府诗乐章末了因配乐需要所加,一般和诗歌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7.下列对全诗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
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诗人这里描写的大海,展现出一派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D.诗人登临碣石山,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阅读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B.【甲】诗颈联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自然的理趣。
C.【乙】诗用“强欲”二字饱含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
D.【乙】诗“无人送酒来”一句,写重阳节诗人遭遇战乱,但依然想要登高、饮酒的愉悦心境。
9.乙诗写了 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 、 词语可以看。
10.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乙】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1.甲段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 图,“像牛毛,香花针,像细丝”写出了它 , , 的特点。
12.乙段文字为我们描绘的是济南冬天的 图,从 、 、 三方面描述了其妙处。
13.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甲段文字中从侧面写描写了春雨润物的意境的句子,并写出与之意境接近的一句杜甫诗歌名句。

14.任选下列三个句子中的一个,分析其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好处。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15.阅读课文《雨的四季》选段,完成小题。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结合全文内容,理解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选文第②段,作者没有直接描绘春雨,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第③段中,作者说“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说说都有哪些风情。
(4)按要求赏析句子或词语。
①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②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赏析加点的词语)
第三部分 作文
16.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着一个快乐而难忘的童年。在我们童年的成长之路里,有大方洒脱不求回报的快乐,有帮助同学不断进步的快乐,有……正是这些快乐,伴随着我的成长之路,使我的童年多姿多彩!
请以“多彩的童年生活”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1.风正一帆悬
2.(1)C(2)A(3)C(4)B
3.(1)山岛竦峙 (2)乡书何处达 (3)随君直到夜郎西 (4)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4.佩弦 散文家 诗人 《欧游杂记》
5.“归雁”,指北归的大雁。诗人见雁思亲,表达浓浓的乡思愁绪。而非“燕”。
6.C
7.D
8.D
9.重阳节 “九日” “登高”
10.同:都表达了思乡之情。异:甲文在写思乡的同时又蕴含着自然理趣;乙文除了对故乡亲朋的思念外还有对战乱中人民的同情与对和平的渴望。
11.春雨 多 细 密
12.雪后初晴 雪光 雪色 雪态
13.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14.示例(1):本句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了春雨密、亮、细和轻盈的特点。
示例(2):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体现了雪后树的秀美之态。
示例(3)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薄雪的特点。
15.(1)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2)这属于侧面描写,写了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从而间接抒发了对春雨的爱恋之情。
(3)①夏天的雨没有预告,说下就下、洗个澡更有滋味,花朵、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⑤雨声、蛙鼓一起奏起夏雨的交响曲。
(4)①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了雨后的世界,牵动着美妙的联想和想象,突出一场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②“浇灌”是浇水灌溉的意思,写出了夏天的雨热烈奔放的特点。
16.多彩的童年生活
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就像大海上那美丽的浪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彩,数也数不完。而如今,我的身上还溅着一朵最美的浪花,那也正是我最难忘的童年趣事。
那件事发生在我五岁的时候。一天,妈妈给我买了两条花裤子。它们可漂亮了!黑色的布料、蓝色的花纹、紫红色的花边,裤腿上还各有两个笑盈盈的娃娃。我越看越喜欢,便拿着他们走进小房间想细细地看看。“小心!别弄坏了!”身后传来妈妈的叮嘱。
“咦?这里怎么有根线?”我好生好奇,想看个究竟。呀!里面还有一小线团呢!这样穿上去肯定不舒服!想着,我操起一把剪刀。
我小心翼翼地剪第一根线,接下去剪第二根、第三根……剪了一会儿,我觉得有些不耐烦了:照这样剪下去,要剪到什么时喉呀?于是,我拿起剪刀朝那一团线剪去。
“哎呀!”好像有什么东西碰到了我的手指。我仔细一看:是剪刀的尖刀!突然,仿佛有一条闪电划过了我的脑海,我暗叫不好。事实正如我担心的那样:裤子被剪刀给戳破了!一个圆圆的洞赫然映入我眼帘,剪刀好像啄木鸟的嘴巴,从洞口伸出来。我一下子呆住了。 “怎么了?”妈妈闻声而来。“你……哎!” 妈妈气得好一阵子说不出话来。“你怎么老跟新裤子过意不去?”一听妈妈又要历数我跟新裤子之间的纠纷,我立刻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哈哈,有趣吧?我的童年就是这样,傻事、趣事一箩筐。也就是这么多趣事、傻事组成了七彩的童年、令人难忘的童年。虽然这段金色的时光正在慢慢褪去,我也不再那么傻,但我相信这些童年趣事一定会成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