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顺义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市顺义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寻找中国雄关”综合学习活动中,你所在的小组撰写了宣传册。请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修改。
卷首语
古代的关隘是一种设计精妙、防守严密的军事建筑。在中华大地上,自古就有很多著名的关隘。
中国关隘始祖——函谷关
西周时期,华夏大地上就矗立起一座雄关——“函谷关”。函谷,即关在谷中,深险如函之意。《灵宝县志》记载:“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函谷关历经七雄争霸、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乃至抗日战争,几千年间烽火不断,函谷关始终屹立其间。无论是逐鹿中原,还是进取关中,函谷关都是重要通道。
如今,人们登临残垣,仿佛还能听到战车辚辚的回响,看见戍边将士巡逻的身影。那些湮没在黄土中的断戟残甲,见证着一场场改变华夏命运的博弈。
1. 小组成员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读音或字形作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矗立”应读为chù lì “记载”应读为jì zǎi
B. “烽火”应读为fēng huǒ “残垣”应读为cán yuán
C. 因为表达的是“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的立着”的意思,所以“屹立”没有错别字。
D. 因为表达的是“为谋取利益而竞争”的意思,所以“博弈”应为“搏弈”。
“燕京八景”之首——居庸关
居庸关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与之连接的长城蜿蜒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仿佛一条游弋的巨龙,守护着京师,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登高眺远,脑海中浮现的是千百年间的金戈铁马。这里是据险应敌①______守卫京师的门户,也是不同民族和文明交流的中心②______这里能驻扎精锐的部队,也能让匠人在崖壁上雕刻出巧夺天工的国宝级作品;这里曾是让人指冻鬓冰的苦寒边塞,却也是一处层岩叠翠的燕京胜景;这里是军事重镇,更是文化宝库。居庸关的丰富,超乎想象;居庸关的内涵,别有天地。
2. 文段中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居乐业 B. 金戈铁马 C. 巧夺天工 D. 别有天地
3. 文段中①②两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 B. ①,②, C. ①、②; D. ①,②。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门关
有人说:“朝廷不用忧巴蜀。”守卫这片“天府之国”的,正是①______代诗人李白笔下“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历史上,这里是三国时期蜀国赖以生存的要津。据史料记载,《诫子书》的作者②______任蜀汉丞相时,见此处壁仞千尺,天开一线,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因此命令士兵在此垒石为关,以为屏障,从此进出巴蜀必须途经剑门关。后代的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很多壮美的诗篇。剑门关集自然奇观、历史沉淀与人文风情于一体,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品格与不容侵犯的威严。
4. 在文段横线处补全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唐 ②曹操 B. ①唐 ②诸葛亮
C. ①宋 ②曹操 D. ①宋 ②诸葛亮
5. 你想知道文段中“要津”的意思,请联系《桃花源记》“后遂无问津者”中“津”的意思,推测“要津”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
结束语
纵观神州大地的历史,军事部署、抗击敌寇、贸易往来、山河美景,每一页都有雄关的巍峨身影。漫漫雄关点燃了华夏儿女抵御外侮的热血与激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以青春之名宣誓:______,______!当北斗卫星掠过雄关的星空,那闪烁的定位光点,正是我们与祖先跨越时空的守护约定。
6. 文段中画线的语句存在问题,请你做出修改。
7. 你帮助本组同学完善文稿。请在上面文段最后一句的横线处,用“不仅要……更要……”的句式将其补充完整,表达倡导之意。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共4分)
8. 默写,完成小题。
①蒹葭萋萋,______。(《诗经》)
②______,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③古诗词常常借景物烘托情感。例如,唐朝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二)(共6分)
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9. 叙事诗中,诗人常常用寥寥数笔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本诗中写卖炭老翁“两鬓苍苍”,点明其苍老;写老翁面庞、十指,可见其①______;大雪过后,老翁“晓驾炭车辗冰辙”,来到“市南门外”,“泥中歇”写出了老翁当时②______的情态。写宫使时,诗人着意突出其丑陋的嘴脸,用“把”“称”“回”“叱”“牵”等一系列动作,刻画出宫使既仗势欺人,又③______的形象特点。
10. 诗人在叙述事件时多处营造反差,含蓄抒情。请从下面两组诗句中选择一组,分析其表达效果。
【甲】
“可怜身上衣正单”与“心忧炭贱愿天寒”
【乙】
“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我选:______
分析:______
(三)(共7分)
阅读《虽有嘉肴》,完成下面小题。
虽有嘉肴
《礼记》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乙】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丙】《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1.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知其旨也 其远而无所至极耶 择其善者而从之
B. 故学然后知不足 故虽有名马 温故而知新
C. 然后能自强也 屋舍俨然 不以为然
D. 教学相长也 似与游者相乐 表里相依
12. 下列对《虽有嘉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句用“嘉肴”类比“至道”,意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B. 【乙】句强调教育者要“自反”,了解自身不足,并要不断努力改进。
C. 【丙】用《兑命》中的话描述师生关系,体现了以教促学的教育理念。
13. 根据《虽有嘉肴》及下面的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儒家先贤对于学习的看法,值得我们思考。《虽有嘉肴》提出了“①______”的观点;在链接材料中,孔子对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提出了具体要求,认为学习不仅要时常复习,还要②______、③______。
三、名著阅读(5分)
14. 名著不仅是文学瑰宝,更是照亮人生道路的精神火炬。翻开泛黄的书页,那些跃然纸上的经典人物与故事,总在不经意间叩击我们的心灵。请任选一个你读过的名著中的人物或故事,结合具体情节,简述其能成为你的精神引领的理由。(100字左右)
(一)(共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4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勉励大家“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早在60年代,长城重要点段就分批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北京晚报、八达岭特区办事处等联合发起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这项活动不仅募集到了6000余万元的捐赠,更唤起了全社会对长城保护的热情。后来,______。
表1 北京地区长城保护进程
时间 相关政策及措施
1961年起 长城重要点段分批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 北京晚报、北京日报率先倡导“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
2003年 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方法出台
2006年 《长城保护条例》实施
2012年 国家文物局公布长城资源调查结果
2016年 开通文物违法举报热线长城专线
2019年 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印发
2021年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则印发
材料二
研究性修缮是近年来北京长城修复工作中引入的一种新理念。这种理念强调在修缮过程中,不仅要修复长城的物理形态,还要深入研究长城的历史、文化和建筑工艺,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在箭扣长城的研究性修缮过程中,考古人员在修缮前对长城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发掘,每5米一个标记,详细记录坍塌砖石、出土文物的细节。在145号敌台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块石碑,碑文记录着修这座敌台的负责人和落款时间,为研究箭扣长城的修建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此次考古还首次在北京长城的敌台顶部发现了明代火炕和灶址等生活设施遗迹,以及锅、盘、碗、剪刀、铲子等生活用具,这些发现复原了明代戍边将士的日常生活,让长城的军事功能与生活场景有了更生动地呈现。箭扣长城的研究性修缮不仅修复了长城的破损部分,还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为长城的研究和保护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材料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技术、无人机、传感器等高科技手段逐渐应用于北京长城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中,为长城保护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数字化技术为长城建立了全周期数字档案,实现了对长城的精准管理和监测。在八达岭长城和金山岭长城,运用数字化技术对长城的结构进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弱点和需要修复的区域,为制定修复计划提供科学依据。灵活便捷的无人机对长城进行全方位的拍摄和观察,为后续的修缮设计提供了准确的资料。无人机还可以定期对长城进行巡查,及时发现新出现的病害和损坏情况,为长城的保护提供及时的预警。
15.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活动唤起了全社会对保护长城的热情。
B. 在1961年长城重要点段分批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 箭扣长城的考古发现,可以呈现长城的军事功能与生活场景。
D.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为长城修复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16. 根据材料一中表1的信息,在材料一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17. 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北京地区长城保护工作取得今天成就离不开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每空限10字以内)
(二)(共11分)
阅读《住梦》,完成下面小题。
住的梦
①在北平与青岛住家的时候,我永远没想到过将来我要住在什么地方去。在乐园里的人或者不会梦想另辟乐园吧。抗战中,我在重庆与它的郊区住了六年。这六年的酷暑重雾,和房屋的不像房屋,使我会做梦了。我梦想着抗战胜利后我应去住的地方。
②不管我的梦想能否成为事实,说出来总是好玩的:
③春天,我将要住在杭州。二十年前,我到过杭州,只住了两天。那是旧历的二月初,在西湖上我看见了嫩柳与菜花,碧浪与翠竹。山上的光景如何,没有看到。三四月的莺花山水如何,也无从晓得。但是,由我看到的那点春光,已经可以断定杭州的春天必定会教人整天生活在诗与图画中的。所以,春天我的家应当是在杭州。
④夏天,我想青城山应当算作最理想的地方。在那里,我虽然只住过十天,可是它的幽静已拴住了我的心灵。在我所看见过的山水中,只有这里没有使我失望。它并没有什么奇峰或巨瀑,也没有多少古寺与胜迹,可是,它的那一片绿色已足使我感到这是仙人所应住的地方了。到处都是绿,而且都是像嫩柳那么淡,竹叶那么亮,蕉叶那么润。目之所及,那片淡而光润的绿色都在轻轻地颤动,仿佛要流入空中与心中去似的。这个绿色会像音乐似的,涤清了心中的万虑,山中有水,有茶,还有酒。早晚,即使在暑天,也须穿起毛衣。我想,在这里住一夏天,必能写出一部十万到二十万的小说。
⑤假若青城山去不成,求其次者才提到青岛。我在青岛住过三年,很喜爱它。不过,春夏之交,它有雾,虽然不很热,可是相当的湿闷。再说,一到夏天,游人来得很多,失去了海滨上的清静。美而不静便至少失去一半的美。秋天,游人都走开,这地方反倒更可爱些。
⑥不过,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论天气,不冷不热。论吃食,苹果,梨,柿,枣,葡萄,都每样有若干种。果子而外,羊肉正肥,高粱红的螃蟹刚好下市,而良乡的栗子也香闻十里。论花草,菊花种类之多,花式之奇,可以甲天下。西山有红叶可见,北海可以划船——虽然荷花已残,荷叶可还有一片清香。衣食住行,在北平的秋天,是没有一项不使人满意的。
⑦冬天,我还没有打好主意,香港很暖和,适于我这贫血怕冷的人去住,但是“洋味”太重,我不高兴去。广州,我没有到过,无从判断。成都或者相当的合适,虽然并不怎样和暖,可是为了水仙,素心腊梅,各色的茶花,与红梅绿梅,仿佛就受一点寒冷,也颇值得去了。昆明的花也多,而且天气比成都好,可是旧书铺与精美而便宜的小吃食远不及成都的那么多,专看花而没有书读似乎也差点事。好吧,就暂时这么规定:冬天不住成都便住昆明吧。
一九四五年五月
(取材于老舍同名文章)
18. 作者梦想中的所住之处各有特点:春天住在杭州,因为这里的春天让人感觉如同生活在诗画之中;夏天最理想的住处是青城山,因为①______;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因为②______;冬天还没打定主意,不是成都便是昆明。
19. 结合内容,分析第③段画线句中“已经可以断定杭州的春天必定会教人整天生活在诗与图画中的”中“必定”蕴含的情感。
20. 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到处都是绿,而且都是像嫩柳那么淡,竹叶那么亮,蕉叶那么润”中“那么……那么……那么……”的表达效果。
21. 老舍《住的梦》和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都描述了理想的“住”所。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两位作者用理想的“住”所分别表达出怎样的追求。
(三)(共6分)
阅读《韧性》,完成下面小题。
韧性
①韧性的本意一是指任何一个物体可以重新回到它原来形状的能力;还有一个是指人从不幸或变化中恢复的能力。这是一个非常简单明了的解释,当你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失恋、创业的失败、事业的崩溃等时,你能够恢复;如果你面对这样的改变和人生中所发生的变故,你有能力去恢复,那就表明你有韧性。
②既然是恢复,那我们很明显地要有一个原型,我们原来是怎么样的?我想可以用“赤子之心”这个词来表达。你不会被周围的东西所压迫或者是所折服,当你受到挫折受到打击的时候你才能够回到你的原点。所以我们常常把自己回不去的状态叫作迷茫、叫作失落、叫作恐惧、叫作害怕,是因为你不知道你的生命在受尽了打击以后到底能不能回到原点的那种纯真的生命力状态;所以我相信你经历了所有的苦难和波折以后,你依然能够回到赤子之心的原点,你依然能够百折不挠恢复到对生命充满热爱的状态,我觉得这就是韧性。
③在我看来,韧性总共大概有四个体现。第一个体现,我觉得韧性首先是一种不怕失败的能力,是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大家可能都背过食指的《相信未来》,“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人其实就是这样的,因为你相信,所以你才会选择坚持,如果你不相信,你放弃坚持,你就失去韧性。
④韧性的第二个体现就是寻找出路的能力。人生总是走着走着会撞南墙的,你希望走的那条路走不通了。我们大家都会背这样的一句诗叫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有时候只给你留下一个小小的通道,有时候上帝一不小心就把门给你关上了,但当上帝把门给你关上,他可能只是跟你开个玩笑,有的人以为自己被关在黑屋子里再也出不去了,但有的人会知道还有窗户存在。《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关在监狱里,用一把勺子挖逃生的地道,挖了很多年,因为在他心里有一个词,这个词叫做希望。希望是一个美好的事情,也许是人间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因为希望美好,所以它永远不会死亡。所以只要我们内心拥有希望,就会一直坚持努力下去,出路就会在眼前。
⑤韧性不是软弱,也不是放弃,但是有的时候,一个人为了大局着想,为了最终的胜利,是可以受委屈的,是可以让步的,也是可以包容你所不能包容的事情的,这就是所谓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大家都知道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安宁,为了赵国的团结,不断地避开廉颇的挑衅,到后来廉颇知道了真相以后,他勇于负荆请罪,最后两人言归于好。我觉得为了这样的大局,能够做到宽容、包容、认错,这就叫作伟大的韧性。
⑥韧性不是脆弱,不是宁折不弯。在遇到对抗的时候,你能够为未来留出余地,你可以忍辱负重。如果没有胯下之辱的话,肯定就没有韩信;如果没有卧薪尝胆,那肯定也就没有越王勾践。这些可能会帮助你成就更有韧性、更加伟大、更加宽容、更加包容、更有眼光、更有格局的自己。
⑦韧性本身就是一种心境不老、青春再现的心境。大家可能都背过塞缪尔 厄尔曼的《青春》。他说:“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的天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能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⑧让我们拥有韧性,拥有美好、拥有希望、拥有欢乐、拥有勇气和力量。不断地成长、不断的前进,还我们生命一个美好灿烂的一生。
(取材于俞敏洪同名演讲)
22. 这篇演讲稿,围绕“韧性”展开阐述。作者首先明确了“韧性”的内涵,一是物体恢复原状的能力,二是①______;接着,作者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韧性”的体现,一是不怕失败的能力,二是寻找出路的能力,三是为了大局的包容能力,四是②______。最后作者呼吁我们要有韧性,成就美好灿烂的一生。
23.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作用。
24. 为了增强演讲的感染力,演讲者往往会借助一些语言技巧。请结合第⑥段画线句,说明演讲者是怎样增强感染力的。
五、写作(40分)
25. 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与美好撞个满怀。或许是某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你邂逅了一本叩击心灵的书;或许是细雨绵绵的清晨,转角处遇见了一株顽强生长的野花;又或许是一次偶然的旅行,结识了一位点亮你世界的陌生人。这些突如其来的相遇,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照亮了我们的青春岁月。
请以“我与______邂逅”为题,写下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让文字定格这份独一无二的惊喜与感动。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出现学校的真实校名、师生姓名等。
26. 岁月流转,许多记忆会逐渐模糊,但家乡的味道却历久弥新。它是清晨街巷里飘来的那碗热气腾腾的特色早餐,是妈妈亲手腌制的咸菜里承载的关怀,也是逢年过节时,家人欢聚共享的那桌团圆饭的香气。这些独特的味道,交织着乡情、亲情与成长的故事。
请以“家乡的味道”为题,打开记忆的味蕾,用文字书写专属于你的家乡风味与情感羁绊。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出现学校的真实校名、师生姓名等。
参考答案
【答案】1. D 2. D 3. C 4. B
5. 重要的道路/关卡
6. 漫漫雄关激发了华夏儿女抵御外侮的热血与激情。
7. 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奋发图强!
8.【答案】 ①. 白露未晞 ②. 日光下澈 ③. 浮云游子意 ④. 落日故人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答案】9. ①. 贫苦 ②. 疲惫乏累 ③. 冷酷残暴,强取豪夺
10. ①. 我选:甲: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②. 分析:“衣正单”是卖炭翁现实的寒冷处境,“愿天寒”是他盼炭价高的矛盾心理,反差凸显生活艰难与无奈,揭露底层疾苦,抒发对其同情。
我选:乙:
分析:“一车炭,千余斤”体现炭的价值,“半匹红纱一丈绫”是极低报酬,反差突出宫使掠夺本质,批判统治阶层剥削,抒发对卖炭翁的怜悯。
【答案】11. D 12. B
13. ①. 教学相长 ②.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思并行 ③. 乐于以他人为师,多学习他人的优点
14.【答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是我心中的精神灯塔。他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后,仍以笔为枪坚持创作,用生命诠释了“钢铁”般的意志。他让我明白: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脆弱,而是在苦难中依然选择燃烧自己。每当我遇到挫折时,保尔的身影就会浮现在眼前,激励我在淬炼中成长。
【答案】15. B 16. 2003至2021年间,北京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及措施,推进长城保护工作顺利进行。
17. ①. 政策的引导与支持 ②. 研究性修缮的新理念 ③.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答案】18. ①. 这里幽静,到处都是绿,涤清了作者心中万虑 ②. 作者对这里的衣食住行都非常满意
19. “必定”一词是极度肯定的意思,作者通过所看到的春光,极度肯定春天的杭州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必定”一词体现了作者对杭州春景的赞美、喜爱与憧憬,也体现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20. 三组“那么”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以“那么……”句式,从“淡”“亮”“润”多维度写绿的特点,增强语势,突出绿意美妙,抒发对夏日青城山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21. 老舍的理想住所为,春住杭州,感受生活的诗情画意;夏住青城山,涤清心中万虑;秋住北平,感受满意的衣食住行;冬天住成都或昆明,养花读书。他的理想住所体现了他在饱受生活物质困苦之时,仍对生活充满热爱及美好的憧憬,体现了老舍乐观积极的生活理念。
杜甫的理想住所是可以风吹不动雨打不透的宽敞明亮的大房子。杜甫推己及人,想让天下寒士有所庇护,体现了他的心怀天下的济世情怀。
【答案】22. ①. 指人从不幸或变化中恢复的能力 ②. 心境不老、青春再现的体现
23. 这句话运用列举《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关在监狱用勺子挖地道逃生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韧性体现为寻找出路的能力,只要内心有希望,就会找到出路”的观点。
这样写增强说服力,借助经典作品事例,让抽象道理更具体可感,提升论证可信度与文章感染力,帮助读者理解韧性和希望对寻找出路的意义。
24. 运用排比,以“更加……”的句式,增强语势,强调韧性能让人在各方面实现成长,突出韧性价值,引发听众共鸣,提升感染力。
25、26.略
第 页,共 页
试题资源网-..(北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