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第五课第一框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第五课第一框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课件

资源简介

(共86张PPT)
第一框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单元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课标要求
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释习近平外交思想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通过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认同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科学精神: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结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认识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的贡献。
公共参与:积极推进国际社会合作共赢,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展现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
课前预习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阅读教材P42—44,完成下列要求,并在教材中标注:
(1)我国为什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哪些具体内容
(3)独立自主基本立场有哪些具体表现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研读教材
2.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1)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
提示: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
定的。
(2)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强化了同沿线成员国以共同发展为特征的结盟伙伴关系。 ( )
提示: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一带一路”建设是要以合作共赢的态度欢迎世界各国加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 )
提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
×
×
1.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已写入宪法,中国不仅今天不称霸,将来永远也不称霸。因为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④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积极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课前检测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已写入宪法,中国不仅今天不称霸,将来永远也不称霸。因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积极因素,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不是中国不称霸的原因,排除。
2.中国继提出正确义利观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之后,又相继提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亚洲安全观等外交理念,中国外交战略架构日渐清晰和完善。这表明
①我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③我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导力量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中国提出的一系列主张体现了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进一步佐证了我国始终秉持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理念,①④正确。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错误。我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③错误。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阅读教材P44-46,完成下列要求,并在教材中标注:
(1)我国外交政策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2)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内涵是什么
(3)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4)中国特色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研读教材
2.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 )
提示:习近平外交思想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2)“十个坚持”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 ( )
提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
(3)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中国领导国际新秩序的责任担当。 ( )
提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为建立国际新秩序探索出一条新路径,但中国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解决国际问题,所以不存在领导国际新秩序。
×
×
×
1.2024年6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指出中国将积极扩大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加强贸易、投资、发展合作,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据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独立自主地决定对国际问题的态度和对策
B.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加强南南合作
C.我国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各国共同发展中促进本国发展
D.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发展的不断完善的理论体系,是解决国际问题的根本遵循

课前检测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国将积极扩大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加强合作,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表明我国独立自主地决定对国际问题的态度和对策,A正确。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B错误。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C错误。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发展的不断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D错误。
2.近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果丰硕:元首外交穿云破雾,引领航向;主场外交开门纳客,广交朋友;在国际舞台自信发声,中国倡议成为国际共识;为全球治理贡献力量,中国理念赢得世界认同……这得益于我国
①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在世界舞台中居于主导地位
④在外交中高举多边合作、互利共赢的旗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返回
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高举多边合作、互利共赢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从而促使外交成果丰硕,②④符合题意。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错误。我国在世界舞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不能说居于主导地位,③错误。
探究学习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通过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学习任务一 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互动探究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中国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全力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人类不断进步的历史征程。
议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为什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提示:①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除了我国百年来屡受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②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中华文化倡导世界大同。
议题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体现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
提示:①我国依据国情自主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③中国式现代化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体现了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④我们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人类不断进步,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1.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
(1)可能性: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除了百年来屡受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
(2)必要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
(3)重要性: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4)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核心归纳
国家的外交政策受到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温馨提示
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点拨拓展
2.正确认识国家利益、国家性质与国际关系、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 (1)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
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
(2)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政策。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的性质,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的内容。外交政策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在国家对外关系上的反映。
(3)国家利益的变化导致主权国家外交政策的改变,从而使国际关系发生相应变化。同时,国际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国家利益的实现。
点拨拓展
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
内容 解读 示例
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含义: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自主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表现:不屈服、不允许、不依附;不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不歪曲、不称霸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表现:①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国内目标);②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世界目标) 针对赖清德的“台独”行为,解放军举行“联合利剑-2024B”军事演习,直指台湾全岛
内容 解读 示例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原因: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我国向海外派驻维和部队;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
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中国和巴基斯坦互信合作、和谐相处,培育全天候的友谊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和遵守;有力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加深了发展中国家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促进了南南合作,推动了南北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 2.战略伙伴关系和结盟关系
(1)战略伙伴关系:伙伴国之间平等,不结盟,不针对、不损害第三国的利益,是合作共赢的关系。
(2)结盟关系:缔结军事同盟,统一部署军事力量,统一行动,维护同盟国集团的利益,影响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点拨拓展
对点训练1.(2025·江苏盐城高二上阶段检测)在俄乌冲突过程中,在西方鼓噪下,联合国通过了一项挺乌决议。据媒体报道,这项草案由美国、乌克兰等57个西方国家发起,要求俄罗斯无条件从乌克兰撤军。最后投票结果是141票支持,7票反对,32票弃权。其中,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投了反对票,中国、印度、伊朗等国投了弃权票。这说明
A.各国的国家性质不同,利益追求、对外政策也不同
B.各国间不存在共同利益,只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
C.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宗旨,独立行使我国权利
D.我国在联合国开展的行动和决议中保持中立的立场

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投了反对票,中国、印度、伊朗等国投了弃权票。这说明各国的国家性质不同,利益追求、对外政策也不同,A符合题意。各国之间有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B错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我国的外交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C错误。材料中更多的体现我国独立行使权利的行为,体现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保持和平立场,并不是保持中立的立场,D错误。
对点训练2.(2025·江苏盐城高二上期中)2024年10月23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会见埃及总统塞西。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坚定支持埃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愿同埃方做守望相助的真诚朋友、携手发展的亲密伙伴。双方要继续坚定相互支持,巩固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推动双边关系朝着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埃命运共同体目标持续迈进。中方愿同埃方加强协调,进一步提升全球南方影响力和发言权,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由此可见
①中埃增强政治互信,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新发展 ②中埃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和共同的根本利益 ③埃及总统拥有较大实权,内阁是国家最高执行和行政机关 ④中埃坚持友好合作,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中埃双方要继续坚定相互支持,巩固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推动双边关系朝着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埃命运共同体目标持续迈进,这说明中埃增强政治互信,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新发展,①符合题意。中埃双方根本利益不同,②错误。材料未体现③,排除。中方坚定支持埃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愿同埃方做守望相助的真诚朋友、携手发展的亲密伙伴,这说明中埃坚持友好合作,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④符合题意。
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点赞
  材料 新中国外交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年),核心问题是中国如何在世界舞台中“站起来”,在世界舞台上赢得生存。
  第二阶段(1978—2012年),核心问题是中国如何在世界舞台中“富起来”,成长为一个富强的现代化国家。
 高举习近平外交思想光辉旗帜 
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互动探究
学习任务二
  第三阶段(2012年以来),核心问题是中国如何在世界舞台中“强起来”,获得世界各国的尊重和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改革的思想引领,为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解决世界面临的重大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动人类发展与进步凝聚了共识与合力。
议题1.简要说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内容和意义。
提示:(1)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范。核心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为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议题2.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引领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发挥了哪些重大作用
提示: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1.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更为活跃的时期。
(2)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部署,提出要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核心归纳
2.习近平外交思想
(1)内容: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范。
(2)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意义和价值
立足时代 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倾听时代声音,顺应时代潮流
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正义立场 习近平外交思想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丰富营养,弘扬了以“和”为核心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坚守发扬了新中国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公理、捍卫正义的立场
(4)贯彻(怎样做):要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站位高远 习近平外交思想超越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和处理国与国关系,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中国外交在国际社会发挥的作用
(1)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领导、主导、决定作用)
(3)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对点训练3.(2025·陕西安康月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由此可见,习近平外交思想
①在把握时代脉搏中形成并回答了时代之问 ②全景展示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 ③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④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说明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在把握时代脉搏中形成并回答了时代之问,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①③正确。“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②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④错误。
对点训练4.(2025·内蒙古赤峰高三上期中)“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外交工作始终高度重视,保持与世界多国领导人密切互动。透过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时刻,世界聆听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铿锵足音,见证一个东方大国广交四海宾朋、共行天下大道的昂然正气。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①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
②以政治安全为基础,坚定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③发挥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④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①④正确。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②错误。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但不是主导作用,③错误。
学习任务三 知识整合与思维提升
知识整合
纲举目张
知识必备 1.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原因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3.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作用
4.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提取加工信息(解读材料)
  (2025·安徽黄山高二联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下表是“一带一路”的建设目标。
“一带一路”的建设目标
思维训练
和平之路 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①
繁荣之路 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②
开放之路 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
绿色之路 生态文明,共同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创新之路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文明之路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③
合作之路 团结应对挑战
健康之路 维护人民健康安全
复苏之路 促进经济社会恢复
增长之路 释放发展潜力
简要分析“一带一路”的建设目标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基本内容的。
材料
信息 总结做法,链接教材知识 从教材原理角度整合材料,逐条分析说明
逐条分析 ①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体现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 体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练后感悟:如何准确全面提取有效信息
逐句精读 逐句阅读、分析材料中不同现象,构建材料现象与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若同类或相关现象分散在材料各处,可以梳理整合到一起,再构建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多向发散 同一个现象有时能反映多个知识,要注意对材料中的一个现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
宏观把控 全部材料审完之后,还要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内容,避免遗漏
返回
巩固练习
1.(2025·广东东莞高二上期中)2024年9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南非共和国关于建立新时代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指出,中方坚定支持南非自主选择的民族团结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尊重和支持南非政府为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所作的努力。由此可见,中国
①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②主张南非共和国的事情由南非人民作主 ③尊重南非对其领域内的人和物管辖的权利 ④尊重南非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的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坚定支持南非自主选择的民族团结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体现出中国主张南非共和国的事情由南非人民作主,未体现中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①不选,②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尊重南非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的权利,未涉及尊重南非的管辖权,③不选,④正确。
2.(2025·河北张家口高二下月考)202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新,从亚洲智慧上升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面对当前百年变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之所以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因为
A.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能让这个世界更加和平安宁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认可,成为现代国际关系重要准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决定国际关系发展演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载入了中国宪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A说法过于绝对,错误。“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认可”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B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了国际关系发展演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决定”夸大了其作用,C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载入了中国宪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所以中国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符合题意。
3.(创新题)习近平主席说,我们倡导发展优先,构建更加普惠繁荣的网络空间;倡导安危与共,构建更加和平安全的网络空间;倡导文明互鉴,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三个倡导”将继续为不断求索的互联网世界点亮前行之路,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三个倡导”体现了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④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已全部转化为全球共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习近平主席说,我们倡导发展优先,构建更加普惠繁荣的网络空间;倡导安危与共,构建更加和平安全的网络空间;倡导文明互鉴,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三个倡导”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②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不是基本目标,③错误。“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已全部转化为全球共识”,该说法与实际不符,④排除。
4.(2025·云南保山高二期末)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功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果丰硕,欣欣向荣。从中可以看出
①我国的外交政策为我国外交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新时代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展现更大的担当 ③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正在探索并主导全球治理模式 ④我国长期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①排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外交成果丰硕,这说明我国长期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展现更大担当,②④正确。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但并不主导全球治理模式,③排除。
返回
课时测评15
1.(创新题)“祖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位同胞,我们一定带大家回家”“海外同胞的万里归途,就是中国外交的万里征途”。十多年来,我国已组织实施近20次紧急撤离海外公民的行动。我国海外撤侨
①体现了中国外交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底色 ②表明国家职能总是与国家性质相适应 ③为我国社会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国际环境 ④旨在维护国家尊严、彰显国家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十多年来,我国已组织实施近20次紧急撤离海外公民的行动。我国海外撤侨表明国家职能总是与国家性质相适应,体现了中国外交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底色,①②符合题意。我国海外撤侨目的在于保护海外每一位同胞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权利,而不是为我国社会发展创造稳定的国际环境,③错误。我国海外撤侨目的在于保护海外同胞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权利,而不旨在维护国家尊严、彰显国家力量,④错误。
2.(2025·海南高二上期中)2024年9月20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在安理会叙利亚政治人道问题公开会上发言说,“叙人主导、叙人所有”的政治进程是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唯一出路。中方谴责叙境内近期发生的一系列恐怖袭击,支持叙政府加大反恐力度,呼吁国际社会以零容忍的态度合力打击恐怖势力。据此可知
①恐怖主义是威胁和平的主要根源 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我国对叙利亚问题负有直接责任 ④世界和平与安全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①排除。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对叙利亚问题没有直接责任,③排除。中方谴责叙境内近期发生的一系列恐怖袭击,支持叙政府加大反恐力度,呼吁国际社会以零容忍的态度合力打击恐怖势力,这表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世界和平与安全需要各国共同努力,②④正确。
3.(2025·江苏南通高二上期中)成功举办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办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支持金砖合作在历史性扩员后进一步加强,支持巴西、秘鲁分别举办二十国集团峰会……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规模稳步增长,并更多向亚洲、非洲地区最不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倾斜。可见,中国国际发展合作
A.聚焦对外交往的双边合作,深化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
B.旨在通过中国行动充分发挥地缘政治优势,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C.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外交宗旨,做好世界秩序的维护者
D.支持发展中国家破除发展中瓶颈,补强全球治理体系的南方短板

材料强调的是促进多边合作,而不是聚焦对外交往的双边合作,A不选。材料强调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但并未体现中国行动充分发挥地缘政治优势,B排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C错误。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更多向亚洲、非洲地区最不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倾斜,这表明中国支持发展中国家破除发展中瓶颈,补强全球治理体系的南方短板,D正确。
4.(2025·浙江杭州高二期中)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安理会会议上为各成员常驻代表赠送了鲁班锁,并指出鲁班锁寓意只有找到正确的组合方式,才能使其牢固不破。同理,世界和平与安全也需要各国携手合作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由此可见
①此举旨在提升国际影响力,谋求安理会决策的主导权 ②中国通过赠送鲁班锁表达对和平、合作与发展的美好追求 ③中国强调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国际问题,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④维护各国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提升国际影响力,谋求安理会决策的主导权”不是中国此举的目的,①排除。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安理会会议上为各成员常驻代表赠送了鲁班锁,并强调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国际问题,表达了对和平、合作与发展的美好追求,展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②③符合题意。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维护各国共同利益,④说法错误。
5.(2025·云南高三上联考)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宣布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将实施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密切与非洲建交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②我国不断增强话语权,在国际事务中发出中国声音 ③我国以中非双方共同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④我国坚持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习近平主席宣布我国提升与所有非洲建交国家的双边关系,实施十大伙伴行动,体现了我国密切与非洲建交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挑战,①正确。题干强调我国与非洲国家关系的发展,未反映我国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②不符合题意。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③错误。我国加强与非洲建交国家、与整个非洲的密切合作,携手推进现代化,表明我国坚持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④正确。
6.(2025·四川广元高二期末)针对以色列2024年10月26日对伊朗发动袭击,中国在安理会中东局势紧急公开会上表示,中方谴责任何侵犯伊朗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反对威胁地区和平与安全的破坏行为。同时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克制,回到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争端的正确轨道。中方态度表明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②对于国际问题中国自主决定本国态度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领导力量 ④中国以公平正义的理念引领全球治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①错误。中方谴责任何侵犯伊朗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反对威胁地区和平与安全的破坏行为。同时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克制,回到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争端的正确轨道。中方态度表明对于国际问题中国自主决定本国态度,中国以公平正义的理念引领全球治理,②④符合题意。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不是领导力量,③错误。
7.(2025·山东聊城高二上期末)2024年1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比利时首相时指出,中方高度重视中比关系发展,中比建交53年来,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惠及两国人民。比利时首相表示,比利时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愿为欧中关系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并努力将比中、欧中关系提升到新高度。中欧、中比加强合作有利于
①深化伙伴关系,统一在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和行动
②推进多极化深入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③维护基本价值标准,构建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
④通过国家间优势互补,实现双方共同繁荣进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各国在国际关系中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①错误。中方高度重视中比关系发展,中比建交53年来,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惠及两国人民。比利时首相表示,比利时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愿为中欧关系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并努力将中比、中欧关系提升到新高度。中欧、中比加强合作有利于推进多极化深入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通过国家间优势互补,实现双方共同繁荣进步,②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③,排除。
8.(2025·云南高三上阶段检测)2024年11月4日,第五次中德高级别安全对话在西安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陈文清指出,中方愿同德方一道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持续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中德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时,早在2022年习近平主席就已强调中德两国应该相互尊重,坚持对话协商,德国朔尔茨总理也强调世界需要一个多极化的格局,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愿同中方继续深化经贸合作。由此可见
①中德增强政治互信,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新发展 ②中国坚持对话协商,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③德国总理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外交权,通过外交推进合作共赢 ④中德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和共同的根本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中德双方就携手努力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德两国应该相互尊重,坚持对话协商;朔尔茨总理强调世界需要一个多极化的格局,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愿同中方继续深化经贸合作。由此可见,中国坚持对话协商,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中德增强政治互信,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新发展,①②正确。德国总理是德国的政府首脑,不是国家元首,③排除。中德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但两国的根本利益不同,④排除。
9.(2025·山东烟台高二上期中)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导构建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正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不公正不合理,不能充分回应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诉求。面对这种变局,以“大金砖”合作为代表的新型国际多边机制提供了大小国家平等沟通、协商对话的平台,并在实践中切实尊重各方发展利益与道路选择。“大金砖”合作
①汇聚了南方国家的力量,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②捍卫了独立自主基本立场,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③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和正当利益 ④扭转了发展的不平衡性,推动国际秩序的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西方国家主导构建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不能充分回应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诉求,面对这种变局,以“大金砖”合作为代表的新型国际多边机制提供了大小国家平等沟通、协商对话的平台,并在实践中切实尊重各方发展利益与道路选择,说明“大金砖”合作汇聚了南方国家力量,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和正当利益,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①③正确。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错误。“大金砖”合作有利于扭转发展的不平衡性,④错误。
10.(创新题)俄乌战火未熄,中东硝烟再起!针对这两场冲突,中国发布的两份立场性文件都呼吁双方停火,坚持在联合国框架内通过政治谈判协商解决冲突。我国之所以呼吁通过政治谈判协商解决地区冲突,是因为
①中国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睦邻、安邻方针
②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维护者、建设者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中国在主导国际事务中坚持多边主义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干中的乌克兰、中东不是我国的邻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睦邻、安邻方针适用于处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之所以呼吁通过政治谈判协商解决地区冲突,是因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同时我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维护者、建设者,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积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③符合题意。我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而不是“主导国际事务”,④错误。
11.(2025·北京昌平高三上期末)202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70年前,中国领导人携手印度、缅甸领导人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如何处理国与国关系这一重大命题给出了历史答案。以下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认识正确的是
A.它是指会员国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跨越时空、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D.它是新形势下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承、弘扬和升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A错误。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B不选。中国领导人携手印度、缅甸领导人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如何处理国与国关系这一重大命题给出了历史答案,这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跨越时空、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C正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传承、弘扬和升华,D错误。
12.(2025·山东潍坊高二阶段检测)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60年来,从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到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西方大国,从开通中国同西方国家间第一条直航航线到西方国家中最早同中国开展民用核能合作,中法两国关系创造了多个“第一”,取得了丰硕成果。继往开来,中法两国应
①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消弭两国间的分歧 ②基于共同利益,打造大国互利共赢的典范 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互成就、共同前进 ④秉持建交初心,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可以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去解决两国间的分歧,但是无法消弭两国间的分歧,①错误。60年来,中法两国关系创造了多个“第一”,取得了丰硕成果,继往开来,中法两国应基于共同利益,打造大国互利共赢的典范,秉持建交初心,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水平,②④符合题意。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的外交政策,而不是法国的外交政策,③不符合题意。
13.(12分)(2025·甘肃天水高三上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提出中非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中方愿同非方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支持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确保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
  实现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不可剥夺的正当权利,如何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是摆在非洲国家面前的历史课题。历史上,西方国家对非洲实施了数百年残酷的殖民统治,时至今日仍然抱持殖民思维横加干涉非洲国家内政、压榨控制非洲国家。在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同非洲朋友紧密合作、结伴前行,从不干涉非洲内政,从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始终坚定支持非洲国家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刚果(布)总统萨苏说,实现现代化不是口号,中国始终是非洲的全天候好朋友,愿同中方携手推进现代化事业。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的外交”的知识,谈谈你对“中非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的理解。
答案: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我国始终尊重和支持非洲国家走符合其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也是基本目标之一。我国坚定维护非洲国家的发展权益,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助力非洲实现更好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贡献。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始终秉持真实亲诚对非合作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确保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为新时代中非关系指明了发展方向,有利于推动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题目类型和答题思路。
本题为理解类试题,考查《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中国的外交”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依据设问要求,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我国始终坚定支持非洲国家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可联系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关键词②:在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同非洲朋友紧密合作、结伴前行,坚定维护非洲国家的发展权益→可联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关键词③:我国从不干涉非洲内政,从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确保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可联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关键词④: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提出中非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可联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