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人教版 生物学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第3章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个国家有陆地、海域、领空的边界——保证国家的相对独立人体的边界:皮肤和粘膜——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分隔,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细胞膜(又称为质膜) :细胞(基本的生命系统)的边界作为系统边界的细胞膜有怎样的作用和功能呢?一、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形成相对独立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原始生命的起源一、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问题探讨:材料:动物细胞、台盼蓝染液现象:活细胞无色,死的细胞被染成蓝色。结论:推测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上图示:用台盼蓝染液染色后的死细胞和活细胞图一、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如病毒,病菌。细胞内的有用成分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抗体、激素等分泌物,细胞产生的废物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相对的一、细胞膜的功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必须保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的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有赖于信息的交流。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间接交流: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如激素、神经递质等)直接接触: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形成通道: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受体(糖被)信号分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意义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各司其职,保证了各个细胞之间功能的协调性,使得多细胞生物能作为一个整体,去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结构决定功能细胞膜的功能是由它的成分和结构决定的。细胞膜化学成分与结构的探索?二、细胞膜的成分年份 科学家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二、细胞膜的成分年份 科学家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19895 欧文顿 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实验 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0世纪初 -- 利用动物的卵细胞、红细胞、神经细胞等作为研究材料提纯进行化学分析 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其中磷脂含量最多 磷脂分子在水中总是自发的形成双分子层 1925 戈特、格伦德尔 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 单层分子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二倍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1935 丹尼利、戴维森 研究细胞膜的张力 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已发现了油脂滴的表面如果吸附有蛋白质成分,则表面张力会降低) 细胞膜除含有脂质分子外,还可能附有蛋白质在水中形成的磷脂双分子层水分子磷脂双分子层头部磷酸:亲水尾部脂肪酸:疏水磷脂分子分散到水溶液中自发组装成球状小泡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三、细胞膜的结构膜成分膜结构20世纪40年代 推测脂质两边覆盖着蛋白质1959年, 罗伯斯特森 细胞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是静态的统一结构20世纪60年代 对细胞膜是静态的观点提出质疑1970年 荧光标记小鼠和人的细胞融合实验得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972年, 辛格和尼科尔森 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细胞膜结构的电镜照片(放大400000倍)暗-亮-暗 三层结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的统一结构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三、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三、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1.主要组成:①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②蛋白质:位置:镶嵌、贯穿、覆盖于磷脂双分子层中。功能:与细胞膜的运输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也就越多③糖被:分类:糖脂、糖蛋白功能:位于细胞膜外 识别作用、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三、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磷脂分子与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流动的。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的三维立体结构小结: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磷脂(多)细胞膜 ——系统的边界成分结构功能组成决定流动镶嵌模型主要内容磷脂双分子层(基本骨架)蛋白质结合方式:镶嵌、贯穿等特点结构特点:流动性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脂质50%胆固醇蛋白质40%糖类1%-10%小试牛刀P46练习与应用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