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课件(29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课件(29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导入新课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节选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那么成吉思汗是谁?为何被伟人称为“一代天骄”?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学习目标
1.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并建立蒙古政权,知道蒙古灭西夏和金;知道忽必烈建立元朝、灭南宋,统一全国的史实。
2.知道元朝在中央、地方统治措施,理解行省制度的影响;知道元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认识到元朝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蒙古雄起,大元肇基
——元朝的建立
一、元朝的建立
1.蒙古族的兴起:
有星的天,旋转着,
众百姓反了,
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
有草皮的地,翻转着,
全部百姓反了,
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
——《蒙古秘史》
蒙古人的生活方式:蒙古人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
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频繁发生战争。
人们盼望草原统一,结束战争
依据材料回答:蒙古人的生活方式、12世纪时蒙古草原的状况、草原人民最渴望什么?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时间:
建立者:
政权:
尊称:
影响:
1206年
铁木真
蒙古政权
成吉思汗
9岁,父亲被仇敌毒死,孤儿寡母被
部落亲朋抛弃,家道中衰;
16岁,羊马被偷走,食不果腹的困境中
连续在密林中待了9天躲避仇敌追杀;
28岁,经历了一生中60余场战争中唯一一次败战;
45岁,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
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王”。他率军西征,蒙古帝国的铁蹄遍及欧亚广大地区。
在逆境中成长,在团结中壮大,在征战中强盛
结束了蒙古草原
长期混战的局面
一、元朝的建立
1206年蒙古统一
1234年
1234年,灭金
1227年,灭西夏
金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1227年蒙古军队灭西夏前夕,成吉思汗病逝。
3.蒙古族的扩张:
蒙古
南宋
蒙古

南宋
一、元朝的建立
4.元朝的建立:
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承汗位。
措施
①“行汉法”“行仁政”
“不嗜杀”。
②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建立时间:
建立者:
国号:
都城:
1271年
忽必烈(元世祖)
大元
大都(今北京)
忽必烈像
元朝建立
一、元朝的建立
二、铁蹄纵横,九州归一
——元朝的统一
1.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1276年
1279年
元消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陆秀夫、文天祥等人继续开展抗元斗争。
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时期多个政权并立局面。
二、元朝的统一
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和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
思考:结束了我国历史分裂局面,完成统一的政权有哪些?有何认识?
秦 西晋 隋 元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合作探究】对比秦、汉、唐、宋、元各朝建立者信息,概括元朝有何特殊性?
朝代 建立者姓名 统治民族
秦 嬴政 汉族
汉 刘邦 汉族
唐 李渊 汉族
宋 赵匡胤 汉族
元 忽必烈 蒙古族
朝代 国土面积
秦 340万平方公里
汉 609万平方公里
唐 1237万平方公里
宋 280万平方公里
元 1372万平方公里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王朝。
二、元朝的统一
2.元朝的疆域:
元朝
北逾阴山
西极流沙
东尽辽左
南越海表
西边到达流沙(今塔克拉玛干沙漠)
东面可抵辽东(今辽宁东部)
南面越过海表(今西沙群岛)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今天的西北、西南、东北广大地区和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内。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元史·地理志》
二、元朝的统一
三、制度革新,大元治世
——元朝的统治
1.中央:
①设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下设六部。
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政事务。
③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④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和西藏军政事务。
六部
皇帝






结合课本61-62页内容概括元朝在中央和地方的措施
监察
行 政
军政
宗教、西藏
御史台
中书省
枢密院
宣政院
三、元朝的统治
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地方:行省制
①山东、山西和河北直属中书省管辖。
②全国共设置10个行省。
(1)行省由来:
中书省临时派出机构,后转变为常设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3)行省作用:
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2)管辖范围:
(4)行省制创立的意义:
行省制度的创立,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
元朝疆域(1330年)
辽阳行省
岭北行省
甘肃行省
云南行省

广


江西


江浙


陕西


四川行省
河南江北行省
材料一:……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明]宋濂《元史》
材料二:明清以来,虽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的名称有所变化,但“行省”或“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则长期沿用,直至今日。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三、元朝的统治
阅读教材62页第二段内容,思考元朝采取怎样的方式加强边疆的统治?在边疆设置了哪些机构?分别有什么作用?

澎湖
巡检司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北庭都
元帅府
边疆 机构 作用
东南地区 (台湾)
西北地区 (西域)
西南地区 (西藏)
澎湖巡检司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隶属宣政院管辖)
北庭都元帅府
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管理西域军政事务。
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权。
台湾、新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地制宜的方式
三、元朝的统治
3.边疆治理
比较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说说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化反映出什么趋势?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度
确立朝代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共同点 趋势 都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产生过积极作用
中央权力不断( ),地方权力不断( )
相对较弱
增强
进一步增强
秦朝
西周

【合作探究】
削弱
加强
三、元朝的统治
四、多元汇聚,胡汉同风
——元朝的民族交融
凉州行
[元] 戴良
……
年年此地成边土,
竟与胡人相间处。
胡人有妇解汉音,
汉女亦解调胡琴。
两则材料反映了元时期哪一民族现象?
民族交融
妙应寺,俗称白塔寺,位于北京,始建于元朝,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寺内建于元朝的白塔,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藏式佛塔,是民族文化深入交融的历史见证。
四、元朝的民族交融
1、出现原因
(1) 元朝的统治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各族以中原文化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加强。
(2)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治理。
(3)调集大批军民迁移到边疆地区,兴修水利,鼓励农桑,开垦农田,进行屯种。
四、元朝的民族交融
2、交融表现

波斯人
阿拉伯人
汉人
畏兀儿
蒙古人
材料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方孝孺《后正统论》
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人等杂居相处。
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已同汉人没有什么区别。
形成一个新民族——回回。
影响:
四、元朝的民族交融
①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②加强了各族间的了解与联系;③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交融最典型事例)
元朝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益,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的措施,形成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被后人概括为“四等人制”。其中,色目人是指蒙古人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党项人、畏兀儿人和回回人等;汉人主要指北方的汉人,也包括入居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南人大体是指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后来,民族间的矛盾逐渐减弱,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日益严重,引发社会动荡,最终导致元朝灭亡。
元朝的民族关系:四等人制
标准:按征服的先后排等级
目的:巩固蒙古贵族统治地位
实质:民族形式划分下的阶级压迫,民族歧视政策
启示: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四、元朝的民族交融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元朝的建立
统一蒙古:
扩张战争:
建立元朝:
元朝的统一
统一全国:
元朝的统治
中央集权制度
行省制度
中书省(行政)
枢密院(军事)
御史台(监察)
中央:
地方:
边疆地区的管辖
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西北:
西藏:
东南:
元朝的民族交融
元朝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课堂小结
宣政院(宗教;西藏)
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尊称为成吉思汗。
蒙古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定都于大都
1279年,统一全国,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时期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回回(回族的前身)
1.(2024·江苏连云港)铁木真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他的历史功绩是(  )
A.创制契丹文字 B.统一蒙古草原
C.建立女真政权 D.设立行省制度
2.(2024·山东临沂)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作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气势磅礴,情调高亢,激励了后世众多为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这主要反映了文天祥 (  )
A.具有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 B.为南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C.是南宋最著名的抗金将领 D.掌握着南宋末年朝廷大权
当堂训练
B
A
3.(2024·山东枣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共同建设了包括宝岛台湾在内的祖国疆域,共同书写了中国历史。回顾历史,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巡检司 B.北庭都元帅府
C.宣政院 D.台湾府
4.(2023·山东济南)元朝建立后,在吐蕃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行使行政管理权,由中央机构直接统辖。这一“中央机构”是(  )
A.中书省 B.宣政院 C.枢密院 D.御史台
当堂训练
B
A
5.(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元朝统治者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这一做法有利于管辖空前广阔的弧域。与之相关的制度是(  )
A.郡县制 B.刺史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度
6.(山东聊城·中考真题)“使中央权力下移了一个层次,地方机构上升一级,大大靠近中央。它的两重身份使上下紧密结合,浑然一体,形成‘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段材料评价的应是( )
A.分封制度 B.郡县制度 C.三省六部制度 D.行省制度
当堂训练
D
D
7.(山东枣庄·中考真题)2024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马英九一行时强调,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共同建设了包括宝岛台湾在内的祖国疆域,共同书写了中国历史。回顾历史,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澎湖巡检司 B.北庭都元帅府 C.宣政院 D.台湾府
8.(山东青岛·中考真题)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趋同性逐渐加强。元朝建立之后,进入中原的契丹人、金人都被称为汉人,正体现了这种趋同性。材料说明了这一时期( )
A.各族间实现长久和平 B.社会经济繁荣
C.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 D.中外交流频繁
当堂训练
A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