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5课 连续变化的数据 教学设计课题 第5课 连续变化的数据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六年级教材分析 本单元属于课程标准中“逻辑与运算”部分的内容,对应课程标准中“通过分析具体过程与控制系统的实例,了解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可以是开关量或连续量,了解连续量可以经由阈值判断形成开关量,掌握开关量的简单逻辑运算”这条内容要求。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本单元引导他们从数据角度探究控制系统,让他们进一步知道数据的重要性,初步掌握控制系统中的三种逻辑运算。控制系统在工作时,通过输人端采集数据,在内部对数据进行计算,通过输出端输出数据。例如,一个居民小区安装了一台噪声监测系统,用来监测噪声,提醒人们不要过于喧哗。它由声音数据采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数据输出装置(显示器、报警器等)等部分组成。采集的声音数据经过计算,会通过输出装置输出噪声数据,如果超标,还会给管理部门发提示。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相关知识内容。学习目标 分析噪声监测系统获取的数据,了解控制系统工作时产生的数据。结合生活实例,了解生活中连续量的表现形式及应用。3.尝试分析案例,理解阈值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重点 结合实例描述连续量数据的表现形式。难点 知道阈值的作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这是一个居民小区的广场旁边安装的噪声监测器,它由声音采集装置、数据处理器、显示器、报警器等部分组成。请你说说它是怎么工作的呢? 学生认真聆听、讨论。 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讲授新课 一、分析噪声监测系统获取的数据及其特点1.噪声监测系统工作时,首先需要采集周围环境中的哪些数据?2.如果要用一种图形来表示它,你认为下面哪一种图形更符合?声音数据属于连续量。连续量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的数据。例如:温度 1~100℃、水位1~5 m、声音35~45 dB 、每天的气温等。二、感受生活中的连续量1.慢慢拉上教室的窗帘,感受屋内光照强度逐渐变弱;慢慢拉开教室的窗帘,感受屋内光照强度逐渐变强。 2.手拿一张薄纸片,嘴对着纸片吹气,观察纸片晃动和吹气力度强弱之间的关系。3.观察在校园生活中,有哪些数据属于连续量。4.观察测量连续量的一些仪表。三、找出案例中的阈值要给系统设置一个参考值,然后把噪声数据与它进行比较,才能判断是否超标。这个参考值在控制系统中可以叫作阈值。 学生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积极参与讨论;小组讨论完成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并讨论自己的见解和发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及解决问题并验证结果等阶段。通过互动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作业布置 使用一种噪声监测器,检测课间教室内的声音,然后把一个大部分同学能接受的音量数值作为阈值,当检测到的音量大小超过阈值,就激发报警器发出警报。课堂小结 1.数据是流动在系统中的“生命”要素,只要系统在工作,就会形成数据。2.连续量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的数据。3.要给系统设置一个参考数值,然后把噪声数据与它进行比较,才能判断是否超标,这个参考数值在控制系统中可以叫作阈值。板书 一、分析噪声监测系统获取的数据及其特点二、感受生活中的连续量三、找出案例中的阈值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第5课 连续变化的数据(义务教育版)六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新知导入2议一议3想一想4学一学5练一练6课堂总结7作业布置81教学目标1.分析噪声监测系统获取的数据,了解控制系统工作时产生的数据。2.结合生活实例,了解生活中连续量的表现形式及应用。3.尝试分析案例,理解阈值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2新知导入 这是一个居民小区的广场旁边安装的噪声监测器,它由声音采集装置、数据处理器、显示器、报警器等部分组成。3议一议请你说说它是怎么工作的呢?4想一想安装噪声监测器,目的是提醒人们不要过于喧哗,以免给居民造成干扰。当检测到音量超过标准了,就会通过报警器给管理部门发出提示。输入输出计算声音对采集的声音数据进行处理,判断音量是否超过标准,生成指令报警器发或不发提示流动在控制系统的每个环节中的一个要素是什么?数据5学一学一、分析噪声监测系统获取的数据及其特点 1.噪声监测系统工作时,首先需要采集周围环境中的哪些数据?我们已经知道了数据是控制系统中的要素,那么接下来我们分析噪声监测系统中的数据。5学一学2.如果要用一种图形来表示它,你认为下面哪一种图形更符合?5学一学声音数据属于连续量。连续量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的数据。例如:温度 1~100℃、水位1~5 m、声音35~45 dB 、每天的气温等。声音波形图气温变化图5学一学我家热水器的温度数据在不断变化。我出生到现在不断变化的身高。水龙头不断流出来的水量。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数据是连续量?都来说说吧!拓展:找找与噪声数据类型相同的数据。5学一学二、感受生活中的连续量1.慢慢拉上教室的窗帘,感受屋内光照强度逐渐变弱;慢慢拉开教室的窗帘,感受屋内光照强度逐渐变强。 2.手拿一张薄纸片,嘴对着纸片吹气,观察纸片晃动和吹气力度强弱之间的关系。我吹气力度越强,纸片晃动越厉害。这个实验挺有意思,我知道连续量的数据有什么特点了。5学一学3.观察在校园生活中,有哪些数据属于连续量。铃声逐渐升高的液面在变化的幼苗高度5学一学水表温度计车速表4.观察测量连续量的一些仪表。5学一学三、找出案例中的阈值在噪声监测系统中,采集噪声数据后,如何判断它是否超标呢?要给系统设置一个参考值,然后把噪声数据与它进行比较,才能判断是否超标。这个参考值在控制系统中可以叫作阈值。5学一学案例 1:某小区的噪声监测器,夜间声音超过55 dB就会给管理部门发出紧急处理的提示。案例1答:阈值是55dB。案例 2:电热水壶,水温达到 100℃会自动断电。案例2答:案例3答: 案例 3:小智家冰箱冷藏室维持在 4℃。阈值是100℃。阈值是 4℃。5学一学案例 4:小华跑步时戴了一个健康监测手环,心率超过 100 次/min就会发出提醒。 案例4答: 案例5答:案例 5:小夏爸爸在限速100 km/h~120 km/h 的高速公路车道上开车。阈值是100次/min。这个阈值是个区间。100 ~120 km/h,说明在这个车道上开车,最低速度是100 km/h,最高速度是120 km/h。6练一练阈值一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但很多阈值的设定是可以参考一些公认标准的。搜索资料,了解居民区、学校等环境的噪声标准。7课堂总结1.数据是流动在系统中的“生命”要素,只要系统在工作,就会形成数据。 2.连续量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的数据。 3.要给系统设置一个参考数值,然后把噪声数据与它进行比较,才能判断是否超标,这个参考数值在控制系统中可以叫作阈值。8作业布置使用一种噪声监测器,检测课间教室内的声音,然后把一个大部分同学能接受的音量数值作为阈值,当检测到的音量大小超过阈值,就激发报警器发出警报。9板书设计一、分析噪声监测系统获取的数据及其特点二、感受生活中的连续量三、找出案例中的阈值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5课 连续变化的数据.doc 第5课 连续变化的数据.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