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慧泽高中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慧泽高中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慧泽高中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向量 = ( , 2), = (1, 2),若 // ,则实数 的值是( )
A. 2 B. 2 C. 1 D. 1
2 5.复数1 2 的共轭复数是( )
A. 1 + 2 B. 1 2 C. 1 + 2 D. 1 2
3.若| | = 4,| | = 8 且( + ) ⊥ ,则 与 的夹角是( )
A. 5 6 B.
2
3 C. 3 D. 6
4.已知圆台的上底面面积为 9 ,下底面周长为 16 ,母线长为 6,则圆台的侧面积为( )
A. 99 B. 42 C. 54 D. 66
5.某班成立了 、 两个数学兴趣小组, 组 10 人, 组 30 人,经过一周的补习后进行了一次测试,在该
测试中, 组平均成绩为 130 分,方差 115, 组平均成绩为 110 分,方差为 215,则在这次测试中,全班
学生的平均成绩和方差为( )
A. 115 分,105 B. 115 分,265 C. 120 分,105 D. 120 分,265
6.设 , 是两个平面, , 是两条直线,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若 ⊥ , // , // ,则 ⊥
B.若 , , // ,则 //
C.若 ∩ = , // , // ,则 //
D.若 ⊥ , ⊥ , // ,则 ⊥
7.如图,在山脚 处测得山顶 的仰角为 45°,朝山顶沿坡度为 15°的斜坡向上走 4 到点 处,此时测得山
顶 的仰角为 75°,则山高为( ) .
A. 3 62 B.
2 3+1
3
C. 2 6 D. 3( 2+ 6)4
8.如图,已知正四面体 的棱长为 1, 、 分别是 与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和 所成角的余弦
值为( )
A. 23 B.
3
3
C. 13 D.
5
6
第 1页,共 9页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数据 1,3,5,7,9,11,13 的第 60 百分位数为 7
B.若样本 1, 2, , 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2 和 3,则 3 1 + 2,3 2 + 2, 3 + 2 的平均数和方差
分别为 8 和 27
C.一组样本数据为 7,12,13,17,18,20,32,若该组数据去掉一个数得到一组新数据,则这两组数据
的平均数不可能相等
D.数据 1,2,4,6,7 26的方差为 5
10.有 6 个相同的球,分别标有数字 1,2,3,4,5,6,从中不放回地随机取两次,每次取 1 个球,甲表
示事件“第一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奇数”,乙表示事件“第二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偶数”,丙表示事件“两
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是奇数”,丁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是偶数”,则( )
A. 1乙发生的概率为2 B.
2
丙发生的概率为5 C.甲与丁相互独立 D.丙与丁互为对立事件
11.已知 是棱长为 6 的正方体表面上一个动点, 为棱 1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点 , , 的截面是一个直角梯形
B.若 在 1上,则 1 ⊥ 1
C.若 在 1 1上,则存在某个 点,使得 1 ⊥ 1
D.若三棱锥 1 1 的体积为 18,则 点轨迹的长度为 27 2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2.已知复数 满足| | = 1,则| 4 + 3 |的最小值是______.
13.已知 , , , 是球 表面上的点, ⊥平面 , ⊥ , = 1, = 2.
32 若球 的体积为 3 ,则 = ______.
14.如图,在等腰△ 中,底边 = 1, , 是腰 上的两个动点,且 + =

1 4
+ ,则当 + 取得最小值时, ( + )的值为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某高校承办了 2024 年上海帆船公开赛的志愿志选拔面试工作,现随机抽取了 100 名候选者的面试成绩并
第 2页,共 9页
分成五组:第一组[45,55),第二组[55,65),第三组[65,75),第四组[75,85),第五组[85,95],绘制成如图所
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第三、四、五组的频率之和为 0.7,第一组和第五组的频率相同.
(1)求 、 的值,并估计这 100 名候选者面试成绩的平均数及中位数(保留一位小数);
(2)在第四、五两组志愿者中,按比例分层抽样抽取 5 人,然后再从这 5 人中选出 2 人,求选出的两个来自
不同组的概率.
16.(本小题 15 分)
已知 , , 分别为△ 3三个内角 , , 的对边,且 + 3 = 0.
(1)求 ;
(2)若 = 4, = 6,设 为△ 的角平分线,求 的长;
(3)若 = 2 3,且△ 面积为 3,求△ 的周长.
17.(本小题 15 分)
在一次奥运会男子乒乓球单打比赛中,运动员甲和乙进入了决赛,决赛采取 7 局 4 胜制.已知每局比赛甲获
2 1
胜的概率为3,乙获胜的概率为3,且每局比赛结果互不影响.
(1)求只需进行四局比赛的概率;
(2)已知前两局比赛甲均告负,求甲最终能逆转获得冠军的概率.
18.(本小题 17 分)
如图,直三棱柱 1 1 1中, ⊥ , 1 = = = 2, 为线段 1的中点.
第 3页,共 9页
(1)求证: //平面 1;
(2)求直线 1与平面 1 1 所成角的正切值.
19.(本小题 17 分)
如图,在矩形 中, = 1, = 3,点 为线段 上的动点(不含端点),将△ 沿 折起,点
翻折至 ′位置,且使二面角 ′ 的大小为 60°.
(1)若 为棱 ′ 的中点,且满足 //平面 ′ ,求 的值;
(2) 若∠ = 6,求三棱锥 ′ 的体积;
(3)求二面角 ′ 的正切值的取值范围.
第 4页,共 9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4
13. 13
14.53
15.(1)因为第三、四、五组的频率之和为 0.7,因此(0.045 + 0.020 + ) × 10 = 0.7,
解得 = 0.005,又因(2 + + 0.045 + 0.020) × 10 = 1,解得 = 0.025.

= 0.05 × 50 + 0.25 × 60 + 0.45 × 70 + 0.2 × 80 + 0.05 × 90 = 69.5;
因前 2 组的频率之和为 0.05 + 0.25 = 0.3 < 0.5,前 3 组的频率之和为 0.05 + 0.25 + 0.45 = 0.75 > 0.5,
因此中位数在第 3 组,设为 ,0.05 + 0.25 + ( 65) × 0.045 = 0.5,解得 ≈ 69.4;
(2)根据题目第四、第五两组志愿者分别有 20 人,5 人,因此按照分层抽样抽得的第四组志愿者人数为 4,
分别设为 , , , ,
第五组志愿者人数为 1,设为 ,从这 5 人中选出 2 人,所有情况有 , , , , , , , , ,
共 10 种,
4 2
其中选出的两个来自不同组的情况有 , , , 共 4 种,因此 = 10 = 5.
16.(1)由 + 33 = 0
3
得, + 3 = 0,
因为 > 0 3,所以 = 3 ,
故得 = 3,
第 5页,共 9页
0 < < = 2 又因 ,则 3.
(2)设 = ,则 △ =
1
2 × 6 × 4
2 = 1 × 6 + 1 × 4 3 2 3 2 3,
12 12
解得 = 5,即 = 5.
(3) 1 3因 △ = 2 = 4 = 3,解得 = 4,
由余弦定理 2 = 2 + 2 2 可得 2 + 2 + = 12,
即( + )2 = 12 + = 16,故 + = 4,△ 的周长为 4 + 2 3.
17.(1)设事件 =“甲第 局都获胜”, = 1,2,3,4,5,6,7,

则 ( 2 ) = 3 , ( ) = 1
2 = 13 3 ( = 1,2,3,4,5,6,7),
只需进行四局比赛包含两种情况:

①甲能胜四局: 1 2 3 4;②乙连胜四局: 1 2 3 4,
设事件 =“只需进行四局比赛”,则

( ) = ( 1 2 3 4) + ( 1 2 3 4) = ( 1) ( 2) ( ) ( ) + ( ) ( ) ( ) ( ) = (
2 )43 4 1 2 3 4 3 +
( 1 )4 = 173 81;
(2)设事件 =“前两局比赛甲均告负,甲最终能逆转获得冠军”,
由于前两局比赛甲均告负,所以接下来的比赛甲最多可以负一局,包含两种情况:
①甲接下来连胜四局: 3 4 5 6;
②接下来五局比赛中甲 4 胜 1 负(负的一局为第 3~6 局中某一局):

3 4 5 6 7, 3 4 5 6 7, 3 4 5 6 7, 3 4 5 6 7,

所以 ( ) = ( 3 4 5 6 + 3 4 5 6 7 + 3 4 5 6 7 + 3 4 5 6 7 + 3 4 5 6 7)

= ( 3 4 5 6) + ( 3 4 5 6 7) + ( 3 4 5 6 7) + ( 3 4 5
2 4
6 7) + ( 3 4 5 6 7) = ( 3 ) + 4 ×
( 2 4 1 1123 ) × 3 = 243.
第 6页,共 9页
18.(1)证明:连接 1 ,交 1于点 ,连接 ,
因为三棱柱 1是直三棱柱,
所以四边形 1 1 是矩形,则 为 1 的中点,
因为 为线段 1的中点,所以 // ,
因为 平面 1, 平面 1,
所以 //平面 1.
(2)取 1中点 ,连接 , 1 ,则 / / ,
因为三棱柱 1是直三棱柱,
所以四边形 1 1是矩形,则 ⊥ 1,
因为 ⊥ , ∩ 1 = , 平面 1 1 , 1 平面 1 1 ,
所以 ⊥平面 1 1 ,则 ⊥平面 1 1 ,
所以直线 1与平面 1 1 所成角即为∠ 1 ,
因为 1 = = = 2,所以 = 1, 1 = 5,
在 △ 1中,
则 tan∠ = 1 51 1
= 5 = 5 .
19.(1)在线段 上截取 = ,
由 // ,得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 ,
又 平面 ′ , 平面 ′ ,所以 //平面 ′ ,
因为 //平面 ′ ,且 ∩ = ,所以平面 //平面 ′ ,
因为 平面 ,所以 //平面 ′ ,
又 为棱 ′ 的中点,所以 为 的中点,
1 1
所以 = 2 = 2 ,即 = 1.
第 7页,共 9页
(2) △ ∠ = = 1 = 3 , = 2 3在 中, 6, ,所以 3 3 , =
2 3
3 ,
过 ′作 ′ ⊥平面 于点 ,过 作 ⊥ 于点 ,连接 ′ ,
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知, ′ ⊥ ,
所以∠ ′ 为二面角 ′ 的平面角,即∠ ′ = 60°,
翻折后 ′ = 33 , =
2 3
3 , ′ = 1,
3 1
由等面积法知, ′ = ′ ′ =
3 1
2 3 = 2,
3
所以 ′ = ′ ∠ ′ = 1 32 × 2 =
3
4 ,
1 2 3 3
而 △ = 2 × 3 × 1 = 3 ,
= 1 3 3所以三棱锥 ′ 的体积 3 4 3 =
1
12.
(3)设 ′ = ,则 = 3 , ∈ (0, 3),

在 △ ′ 中,由等面积法知, ′ = ,
1+ 2
所以 = 1 2 ′ = , ′ =
3

2 1+ 2 2 1+ 2
在矩形 中, = + = + = 3 ′ ,
2 1+ 2
过点 作 ⊥ 于 ,
第 8页,共 9页
易得△ ~△ ,

所以 = ,
3
2 1+ 2 2
所以 = = 32

1+ 2 1+ 2

3
= ′
2 1+ 2
= = 1 1设二面角 ′ 的大小为 ,则 2 3 1 +3 2

2 1+ 2
由于 ∈ (0, 3) 2,所以 ∈ ( 3 , + ∞),
2
故二面角 ′ 的正切值的取值范围为( 3 , + ∞).
第 9页,共 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