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Unit 1 You and Me Section A1a-1d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Unit 1 You and Me Section A1a-1d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初中英语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Unit1 You and Me section A 1a-1d
教材分析
【What】
本单元主题为“交朋友”,课文呈现了校园场景中的社交互动。听力部分包含两段对话:第一段是Meimei与Peter互相介绍,涉及姓名、拼写、国籍和班级;第二段是Ella与李老师之间的对话,聚焦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
【Why】
通过真实校园情境中的对话,帮助学生掌握自我介绍和了解他人基本信息的语言表达,培养初步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意识。
【How】
语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结合图片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中学习并运用介绍自己、询问他人信息的语言结构,如“Nice to meet you.”、“What class are you in ”、“How old are you ”等,强化语言学习的情境性和实用性。
学情分析
学生此前已接触过一些基础交际用语,如简单的问候语。但知识掌握可能存在不扎实情况,且运用句型较单一,信息询问不够全面。此阶段学生好奇心强,对新知识有探索欲望,但知识储备有限,综合运用能力有待提高。课文与听力的重难点在于学会用丰富、地道语言进行自我介绍与询问个人信息,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现在时(be动词)表达,如询问姓名、年龄、班级等,并能运用所学与同学交流,提升语言运用及社交能力。
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掌握介绍自己和他人的常用表达。能用简单现在时(be动词)谈论个人信息。
学习能力:积极参与课堂听说活动,主动记忆同学信息。课后能用所学表达结交新朋友。
思维品质:思考不同场景下交友方式,提高问题分析能力。探讨如何与不同人开启交流,增强逻辑思维。
文化意识:了解中西方在初次交流时询问信息的差异。体会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交习惯的不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简单现在时(be)介绍自己和他人。
掌握询问及回答个人信息的常用表达。
教学难点
理解并正确使用不同场景下的交际用语。
注意英文姓名表达与中文的差异。
课堂导入
【教师活动】
师生问好。
教师呈现 BIG Question并引导学生思考:
How do we make new friends
教师简要介绍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① introduce yourself and others.
② talk about personal information with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be).
③ make your own personal profile.
④ explore how to make new friends.
教师展示单元主题图(学校走廊中三位学生交谈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T: Who are the people in the photo
T: Where are they
T: How do you think they feel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图片,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
S1: They are students in school uniforms.
S2: They are in the school hallway.
S3: I think they are happy and friendly.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图片和互动问答,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交朋友”的主题,为后续语言学习和交际活动做铺垫。
探究新知
pre-listening
【教师活动】
呈现1a任务并引导学生完成题目。
展示课本1a部分的表达方式列表,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勾选自己熟悉的表达。
教师可以这样说:“We are going to learn how to get to know new friends. First, let’s see which expressions you already know. Please tick the ones you are familiar with.”
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这些表达方式,教师适时纠正发音,如:“Nice to meet you.”、“How old are you ”等。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表达的功能和使用场景。
教师提问:“What do we use these expressions for ”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表达在实际交流中的用途,例如打招呼、询问姓名、年龄、国籍、班级等。
教师可举例说明,如:“We say ‘Hello!’ when we meet someone for the first time. We ask ‘How old are you ’ to know someone’s age.”
教师总结并分析1a中表达的使用情境和功能,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语言意识。
教师指出这些表达是交朋友时常用的句型,为接下来的听力理解打下基础。
教师可补充:“These expressions are very useful when you want to make new friends. You will hear some of them in the conversations we are going to listen to.”
【学生活动】
阅读1a中的表达方式,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勾选熟悉的内容。
大声朗读表达方式,模仿教师发音,纠正错误。
回答教师问题,尝试说出这些表达的用途,例如:
“We use ‘Nice to meet you’ when we meet someone new.”
“We ask ‘Where are you from ’ to know someone’s hometown.”
在教师引导下,初步理解这些表达在交朋友时的作用,为听力活动做好语言和情境准备。
【设计意图】
激活已有知识:通过勾选熟悉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和激活已有的英语交际用语,增强学习信心。
明确语言功能:通过分析表达方式的使用场景,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句型在实际交流中的作用,为听力理解提供语境支持。
建立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些表达是交朋友时的重要工具,激发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为后续听力任务做好铺垫。
答案分析(教师参考)
1a中列出的表达方式均为日常交际中最基础的自我介绍和询问信息的句型,包括:
打招呼:Hello., Good morning., Nice to meet you.
询问姓名:May I have your name , What’s your name
介绍自己:I’m ..., My name is ...
询问年龄:How old are you
询问国籍:Where are you from
询问班级:What class are you in
这些表达构成了本单元语言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听力材料中将出现的主要语言点。通过完成1a任务,学生能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并为听力输入做好准备。
while-listening
一听/掌握听力策略 1b
【教师活动】
呈现1b任务和题目并提问:
教师呈现1b任务,即听两段对话并按听到的顺序给图片编号。引导学生观察1b中的两幅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人物穿着、场景等信息,激发学生对听力内容的兴趣与期待,随后播放录音。
T: Look at the two pictures in 1b.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first picture
T: What about the second picture Can you describe the people's clothes
呈现听力策略:
关注对话开头的问候语及自我介绍,能快速判断对话场景及人物身份。
留意对话中提及的地点、班级、年龄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图片顺序。
答案分析:
听力原文中第一段对话是Meimei和Peter在交流,从对话可知Peter来自英国伦敦,在七年级一班,他们在教学楼前交谈(因为提到了班级,可推测是在学校教学楼前),对应左侧图片;第二段对话是Ella和Ms Li的交流,可得知Ella姓Miller,12岁,结合场景判断是在户外校园内(背景提到学校建筑和跑道),对应右侧图片。所以图片编号顺序为左侧图片1,右侧图片2。主要信息为两段不同人物间的问候、自我介绍以及交流个人信息,如姓名、来自哪里、所在班级、年龄等。
【学生活动】
听力活动:
Listen carefully and number the pictures in 1b according to the order you hear.
观察与描述图片:
Observe the pictures carefully and describe what they see in the pictures, such as the people's appearance, the scene, etc.
回答教师提问:
S: In the first picture, I can see two women. One is in a blue suit and the other is in a white top and blue trousers with a pink schoolbag.
S: In the second picture, there is a man in a white T - shirt and blue shorts with a brown backpack, and a girl in school uniform with a pink schoolbag.
【设计意图】
通过听力策略的教授,帮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信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让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为听力理解做铺垫。
二听/运用听力策略 1c
【教师活动】
介绍听力任务:
向学生说明,再次播放听力音频,大家需要根据听到的内容,圈出题目中对应的正确单词。
提醒学生在听之前,可以快速浏览题目,预测可能会听到的关键信息。
播放听力音频:
清晰、准确地播放听力原文。
示例分析:
以第一题为例,向学生说明在听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与Peter姓氏相关的信息。听力原文中“Hi, I’m Peter Brown.”明确表明Peter的姓氏是Brown,所以应圈“Brown”。
题目答案及分析:
第一题答案:Brown。分析:听力原文中Peter自我介绍“I’m Peter Brown.”,明确其姓氏为Brown。
第二题答案:the UK。分析:当Meimei问“Where are you from ”,Peter回答“I’m from London, in the UK.”,可知Peter来自英国。
第三题答案:1, Grade 7。分析:Meimei问“What class are you in ”,Peter回答“I’m in Class 1, Grade 7.”,表明Meimei和Peter都在7年级1班。
第四题答案:Miller。分析:Ms Li问Ella“What’s your last name ”,Ella回答“It’s Miller.”,所以Ella的姓氏是Miller。
第五题答案:12。分析:Ms Li询问“How old are you, Ella ”,Ella回应“I’m 12 years old.”,可知Ella 12岁。
【学生活动】
听前准备:
快速浏览1c中的题目,划出关键词,如“Peter’s full name”“from”“class”“Ella’s last name”“How old”等,预测听力重点内容。
听题作答:
认真听听力音频,根据听到的内容圈出正确的单词。
自我检查:
听完后,再次检查所圈答案,思考听力内容是否支持所选答案。
【设计意图】
通过此听中活动,培养学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听力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关注特定信息,提高听力理解的准确性,同时引导学生运用预测等听力策略,提升听力技巧。
三听/跟读练习
【教师活动】
播放听力原文,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表达的发音与语调:
T: Listen carefully to how the speakers greet each other and introduce themselves. Pay attention to the rising intonation in questions like “May I have your name ” and the clear stress on name spelling: P-E-T-E-R, Peter.
T: Now focus on the sentence “I’m from London, in the UK.” Notice how “from” and “London” are linked: /fr m l nd n/. Repeat after me: /fr m l nd n/.
T: Listen again to Ella’s response: “No, Ms Li. I’m Ella.” The tone is polite but clear. The word “No” is not too strong—it’s gentle. Let’s practice this polite correction together.
提取并板书重点表达,结合听力内容进行语音示范:
T: Here are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we heard:
Hello, I’m... May I have your name
Nice to meet you too.
How do you spell your name
I’m from...
What class are you in
No, I’m... (used politely to correct someone)
T: Now, listen and repeat each sentence with correct stress and intonation. Pay attention to linking and weak forms, like “I’m” instead of “I am” in fast speech.
【学生活动】
跟读听力原文中的重点句子,模仿语音、语调和连读:
学生逐句跟读录音,重点模仿:
Greetings: “Hello, I’m Song Meimei.”(注意语调自然,不拖音)
Polite request: “May I have your name ”(升调结尾)
Name spelling: “P-E-T-E-R, Peter.”(清晰、逐字母发音)
Location: “I’m from London, in the UK.”(连读 /fr m l nd n/)
Class information: “I’m in Class 1, Grade 7.”(数字清晰)
Polite correction: “No, Ms Li. I’m Ella.”(语气礼貌,不生硬)
分角色朗读听力对话,注意语音语调的真实性:
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扮演 Meimei 和 Peter,或 Ella 和 Ms Li,模仿录音中的语气进行朗读,特别注意疑问句的升调和回答时的自然停顿。
【设计意图】
通过聚焦听力原文中的真实交际语言,帮助学生掌握日常交际中常见的自我介绍与信息询问表达,提升听力辨音能力和口语输出的准确性。
强调语音语调、连读和弱读等发音规则,培养学生自然、流畅的英语口语表达习惯,避免机械背诵。
角色朗读活动增强语境代入感,使学生在模拟真实对话中理解语言的功能性,为后续“认识新同学”的口语任务打下基础。
四听/文本知识归纳
【师生活动】
总结常用表达。
① 打招呼
Hello! 你好!(用于较为随意的打招呼场景)
Good morning! 早上好!(用于上午时段打招呼)
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 很高兴见到你。/ 我也很高兴见到你。(初次见面打招呼常用语)
② 询问姓名
May I have your name 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较为礼貌的询问方式)
What’s your last name 你的姓氏是什么?(针对姓氏提问)
How do you spell your name 你的名字怎么拼写?(想知道名字具体拼写形式)
③ 介绍自己姓名
I’m... 我是……(用于自我介绍,后接名字)
My name is... 我的名字是……(同样用于自我介绍)
My full name is... 我的全名是……(强调介绍全名)
④ 询问来自哪里
Where are you from 你来自哪里?(询问对方家乡或所属地区)
I’m from... 我来自……(回答来自何处)
⑤ 询问年龄
How old are you 你多大了?(直接询问年龄)
I’m... years old. 我……岁了。(回答年龄)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梳理听力文本中的重点知识,提炼常用表达和语法结构,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巩固所学知识,为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这些表达奠定基础。
post-listening
书面应用
【教师活动】
活动名称:Introducing New Friends
活动目标:学生能够根据1d提供的句型,完成口头与书面的语言输出,介绍新朋友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班级等,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活动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听力内容,重点复习Peter和Ella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班级、国籍等。
教师展示1d任务中的句型,并引导学生理解其在实际交流中的用途。
教师提供书面应用的完整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对话转化为书面表达。
示例:
Hello! I'm Ella Miller. I'm 12 years old. I'm in Class 2, Grade 7. Nice to meet you all. I'm from China. I like reading and playing basketball. I hope we can be good friends.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介绍自己,并尝试用完整的句子写出一位新朋友的简介。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并进行互评与反馈。
活动评价:通过学生书面表达的完整性、语言准确性、信息逻辑性等方面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使用目标句型和词汇。
【学生活动】
完成课本1d任务,练习使用句型进行真实交流。
根据教师提供的示例,尝试用完整的句子写出一段介绍新朋友的文字,内容包括姓名、年龄、班级、来自哪里等基本信息。
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并尝试记住同学的名字。
展示写作成果,听取同伴和教师的反馈,进行修改与完善。
【设计意图】
通过听后活动的设计,学生能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完成从听到说再到写的语言输出过程。书面应用环节帮助学生巩固目标句型和词汇,同时提升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后续的自我介绍和交友交流打下基础。活动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符合初中生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
口语应用
【教师活动】
活动名称:Getting to Know New Friends
活动目标:学生能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1d中提供的句型进行自我介绍和询问他人信息,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与交际意识。
活动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听力内容,重点复习Peter和Ella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班级、国籍等。
教师展示1d中的对话句型,并引导学生理解其在实际交流中的使用方式:
Hello! I’m ... May I have your name
Hi! I’m ... Nice to meet you.
Good morning! I’m ... Are you ...
Good morning! Yes, I am. / No, I’m ...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听力中的对话场景,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初次见面、学生与老师的对话等。
教师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拓展对话内容,例如加入“Where are you from ”、“What class are you in ”、“How old are you ”等信息,形成完整的自我介绍和朋友介绍。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开口,纠正语音语调和语法错误。
教师邀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反馈。
活动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对话中的语言表达、语音语调、交流流畅度等方面进行形成性评价。
【学生活动】
回顾听力内容,掌握Peter和Ella的基本信息。
在教师引导下练习1d中的句型,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对话。
与同伴合作,模拟真实场景进行自我介绍和互相了解。
上台展示对话内容,尝试加入更多个人信息,如年龄、班级、国籍等。
倾听他人对话,提出建议或补充信息。
【设计意图】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对话,帮助学生将听力中获取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交流能力。
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句型,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学习,增强语言表达的自信心和参与感。
语言知识
【教师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单元重点知识。
① Introduce oneself and others
详细解释:
介绍自己或他人时,常用句型包括:
Hello! I’m... / Hi! I’m...
May I have your name / Nice to meet you.
This is... / He/She is...
用于初次见面时的礼貌用语,帮助建立友好关系。
典型例句:
Hello! I’m Peter. May I have your name
Hi! I’m Meimei. Nice to meet you.
中文翻译:
你好!我是彼得。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嗨!我是梅梅。很高兴认识你。
② Personal information
详细解释:
指与个人相关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国籍、班级等。
常见表达包括: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
What class are you in
典型例句:
Peter is from the UK.
Ella is 12 years old.
Meimei is in Class 1, Grade 7.
中文翻译:
彼得来自英国。
埃拉12岁。
梅梅在七年级一班。
③ Simple present tense (be)
详细解释:
be动词用于描述当前状态、身份、国籍、年龄等。
be动词根据主语不同有不同形式:
I → am
He/She/It → is
You/We/They → are
典型例句:
I am a student.
She is from China.
They are in the same class.
中文翻译:
我是一名学生。
她来自中国。
他们在同一个班级。
④ Spelling names
详细解释:
在介绍自己或他人时,常需要拼写名字。
句型:How do you spell your name
回答方式:逐个字母拼写,如 A-N-N-A, Anna.
典型例句:
How do you spell your name
P-E-T-E-R, Peter.
中文翻译:
你的名字怎么拼写?
P-E-T-E-R,彼得。
⑤ Class and grade
详细解释:
表达班级和年级时,通常用 Class + 数字, Grade + 数字。
顺序为先班级后年级。
典型例句:
I’m in Class 1, Grade 7.
She is in Class 2, Grade 8.
中文翻译:
我在七年级一班。
她在八年级二班。
⑥ Greetings and responses
详细解释:
日常问候语,用于打招呼和回应。
常见表达:
Hello! / Hi!
Good morning!
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
典型例句:
Good morning! I’m Ms. Li.
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
中文翻译:
早上好!我是李老师。
很高兴认识你。也很高兴认识你。
【学生活动】
和老师一起梳理并将知识点做好笔记进行理解消化。
通过角色扮演练习自我介绍和询问他人信息。
【设计意图】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学会在实际语境中正确使用。
培养学生初步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交朋友”这一主题打下语言基础。
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
总结本课的重点词汇、重点句型
Summarize the key content in this lesson.
Greeting(问候语)
Hello!
Hi!
Good morning!
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
Introduce Yourself(自我介绍)
I’m... / My name is...
Are you...
→ 一般疑问句,回答用 Yes, I am. / No, I’m not. I’m...
May I have your name
What’s your (first/last) name
How do you spell your name
→ 特殊疑问句,不能用 Yes/No 回答
Personal Information(个人信息)
Where are you from
→ I’m from...(国家或城市)
What class are you in
→ I’m in Class..., Grade...
How old are you
→ I’m... years old.
注意细节:
区分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的回答方式。
“be”动词的使用:I’m, You’re, He/She is。
拼写姓名时要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说清楚。
【学生活动】
跟随老师一起复习重点词汇和句型,尝试用英语介绍自己。
两人一组练习对话,模拟听力中的情景。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系统梳理本课语言知识,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模拟对话增强语言运用能力,为交朋友打下基础。
课后任务
任务一:
地理与英语融合任务
制作一张简易的世界地图,在地图上标注出课文中提到的国家,如the UK、the US ,并在旁边写出对应的英文单词。然后用英语介绍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比如 “The US is in North America.” ,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巩固国家名称的英文表达,又能了解相关地理知识。
任务二:
信息技术与英语结合任务
利用电脑上的绘图软件,制作一份个人信息名片,上面包含自己的姓名、年龄、所在班级、来自哪里等个人信息,全部用英语填写。完成后,将名片分享给好朋友,并用英语介绍名片内容,提升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板书设计
How do we make new friends
useful expressions:
Hello! I’m…
Nice to meet you.
May I have your name
Where are you from
How old are you
What class are you in
Good morning!
How do you spell your name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交朋友”主题展开,通过观察图片引入情境,结合1a词汇激活、1b听力排序、1c听力圈选信息及1d实际交流活动,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自我介绍与交友相关表达。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能够运用基本句型进行简单自我介绍并参与互动。不足之处在于听力训练中部分学生对语音语调辨析能力较弱,影响信息获取准确性,后续教学中应加强听力策略指导与语言输入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