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知识点一 主动运输1.(2024·天津和平耀华中学高一月考)下列过程中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的是( )①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 ②细胞分泌抗体 ③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④K+、Na+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④2.(2024·河北邢台高一联考)下列有关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B.都能运输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C.都需要转运蛋白协助D.都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3.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对物质的跨膜运输是至关重要的,可通过自身空间结构的改变来辅助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若该蛋白空间结构能自发产生上图所示变化,则该过程为协助扩散C.上述变化若ATP水解受阻,该膜蛋白不能完成转运过程,则该过程为主动运输D.当运输的是大分子物质时,图示过程可表示胞吞的方式知识点二 胞吞和胞吐4.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分别为(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胞吞、主动运输C.主动运输、胞吞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5.下图是细胞对大分子的胞吞(左)和对细菌的吞噬作用(右)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图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B.该图说明高尔基体与溶酶体的形成有关C.该图说明不同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联系D.该图说明胞吞和吞噬作用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过程6.(2024·安徽亳州高一期中)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图。对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细胞吸收M需转运蛋白的参与C.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协助扩散D.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7.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a、b、c表示三种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两者都是O2进出细胞的方式B.若b是协助扩散,它与主动运输的相同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C.c是蛋白质、多糖等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D.主动运输是一种需要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8.(2024·山东菏泽一中高一期中)细胞中物质的输入和输出都必须经过细胞膜,不同的分子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和速率各有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既可以通过自由扩散,也可以进行协助扩散,但主要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B.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只能通过是否需要细胞提供能量来进行区分C.蛋白质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不需要膜上蛋白质分子的参与,只是利用了膜的流动性D.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数量及其空间结构的变化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9.生物膜是一种超分子结构,是由多分子形成的一种有序的组织,这种组织具备了其中任何一种分子所没有的特性。比如,细胞膜常常只令一些物质进入细胞,又只令一些物质从细胞中出来,而且能够调节这些物质在细胞内的浓度。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这种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尤为重要。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乙醇、苯是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B.葡萄糖、氨基酸等能通过细胞膜是因为膜中有许多种转运蛋白C.氢离子通过载体蛋白运输时不一定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D.细胞摄取大分子物质时,不需要膜上蛋白质参与,但消耗能量10.下图1表示某细胞的细胞膜结构,A、B表示物质,a~e表示不同的物质运输方式。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表示的一般是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模型示意图,其中 侧是细胞膜的外侧。(2)图1中物质运输方式c是 ,该运输方式中的A除了可作为转运蛋白外,也是一种 可以将ATP水解为ADP。运输方式e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3)图2中曲线甲对应图1的运输方式 (填字母),影响曲线乙所示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4)科学家研究发现肾脏吸水时,水可以通过水通道蛋白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则代表此过程中水的流动可用图1中运输方式 (填字母)表示,其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自由扩散速度。11.(2024·四川泸州高一月考)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它在跨膜运输物质时离不开ATP的水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12.(2024·河南郑州模拟)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可以N形式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一定时间内作物甲和作物乙的根细胞吸收N的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及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1可判断N进入根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B.甲的N最大吸收速率大于乙,在根细胞吸收N的过程中甲需要能量多,消耗O2多C.硝酸盐转运蛋白跨膜运输N伴随着H+的同向转运D.在农业生产中为促进农作物对N的吸收利用,可以定期松土13.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中吸收葡萄糖时,葡萄糖会协同Na+转运到细胞内,这一过程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小肠上皮细胞上的通道蛋白将葡萄糖转运到细胞外液中,且基膜上的Na+-K+泵一次转运能使细胞吸收2个K+,排出3个Na+,具体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载体S转运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B.小肠上皮细胞内的葡萄糖需要与载体G结合才能运输到细胞外C.ATP供应受阻将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D.载体S和Na+-K+泵均能转运多种物质,不具有特异性14.某生物小组将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和肌肉细胞分别培养在含有5%葡萄糖的培养瓶中,一定时间后,测定各培养瓶中葡萄糖的含量(%),培养条件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培养条件 肌肉细胞 成熟红细胞第一组 加入葡萄糖载体抑制剂 5% 5%第二组 加入呼吸抑制剂 4.8% 3.5%第三组 不加入葡萄糖载体抑制剂和呼吸抑制剂 2.5% 3.5%A.该实验中,第一组和第二组为实验组,第三组为对照组B.第一组与第三组相比较,可知肌肉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均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第二组与第三组相比较,可知肌肉细胞可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成熟红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吸收葡萄糖D.综合分析三组实验,可判断肌肉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只有主动运输15.(2024·山东青岛高一期中)盐胁迫是指生长在高盐度环境中的植物由于受到高渗透压外界溶液的影响生长受阻的现象。NaCl是引起盐胁迫的主要成分。高盐度环境下,植物细胞质中积累的Na+会抑制胞质酶的活性,因此植物根部细胞通过多种策略来降低细胞质中Na+浓度,从而降低盐胁迫的损害,部分生理过程如下图所示。(1)液泡膜内部具有疏水性,水分子却能够进出液泡,主要原因是液泡膜上存在 。液泡膜对无机盐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是 。(2)盐胁迫条件下,Na+通过载体蛋白A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判断依据是 。该方式对于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3)据图分析,盐胁迫条件下,植物根部细胞降低Na+毒害的策略有 (答出两点)。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1.A 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①正确;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②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③错误;K+、Na+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耗能,④正确。故选A。2.B 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A错误;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都能运输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如钾离子可通过协助扩散出细胞,也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B正确;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C错误;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不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D错误。3.D 该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若该蛋白空间结构能自发产生题图所示变化,说明该物质转运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则该过程为协助扩散,B正确;若题述变化需要ATP水解直接提供能量,则该过程为主动运输,C正确;细胞转运大分子物质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而图示过程不能表示胞吞过程,因为胞吞和胞吐过程不需要转运蛋白,D错误。4.B 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半乳糖是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的物质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本题题干中提出“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所以吸收半乳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5.D 胞吞和吞噬作用这两个过程通过囊泡的形成和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来实现,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流动性,A正确;由题图可知溶酶体是高尔基体分离的囊泡结构,说明高尔基体与溶酶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囊泡,离开细胞膜回到细胞质中,细胞膜转化成了囊泡的膜,与高尔基体分离的溶酶体融合,体现了细胞内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连续性,C正确;该图不能说明胞吞和吞噬作用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过程,D错误。6.B 物质浓度增加而吸收速率不增加,一定不是自由扩散,A错误;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不增加,并不能因此排除主动运输,有可能载体蛋白在通入空气前已经饱和,C、D错误,B正确。7.A 由题意可知,a和b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c是胞吞和胞吐。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O2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不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若b是协助扩散,它与主动运输的相同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B正确;胞吞和胞吐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物质通过囊泡转移进出细胞,C正确;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D正确。8.D 水分子主要通过协助扩散(水分子通道蛋白)进出细胞,A错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能通过是否需要细胞提供能量来进行区分,主动运输还能逆浓度进行运输,协助扩散只能顺浓度进行运输,B错误;蛋白质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需要膜上受体(蛋白质分子)的参与,C错误;结构决定功能,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数量及其空间结构的变化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D正确。9.D 乙醇、苯是脂溶性物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A正确;葡萄糖、氨基酸等不能直接通过磷脂双分子层,能通过细胞膜是因为膜中有许多种转运蛋白,这些转运蛋白发挥运输作用,B正确;氢离子通过载体蛋白运输时不一定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因为可能存在氢离子的通道蛋白,C正确;细胞摄取大分子物质时,需要膜上蛋白质参与,完成细胞膜的变形,同时消耗能量,D错误。10.(1)动物 流动镶嵌 乙 (2)主动运输 酶(或ATP水解酶) (一定的)流动性 (3)d 载体的数量、能量供应 (4)b 大于解析:(1)由于细胞膜外没有细胞壁,故图1表示的一般是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细胞膜乙侧有糖蛋白,因此乙侧为细胞膜外侧。(2)图1中,运输方式c的方向是由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消耗能量,表示主动运输。其中运输方式中的A除了可作为转运蛋白外,也是一种酶(或ATP水解酶),可以将ATP催化为ADP,运输方式e表示物质通过胞吐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3)图2中曲线甲所表示的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速率和细胞外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属于自由扩散,可用来表示运输方式d。而曲线乙所表示的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的速率与浓度差无关,并且可以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4)水可以通过水通道蛋白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借助水通道蛋白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可用图1中运输方式b表示,其速度大于自由扩散速度。11.C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B错误;由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需要消耗能量,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细胞呼吸,降低能量供应,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C正确;离子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因此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错误。12.A 由图1可判断N 进入根细胞需消耗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协助扩散不消耗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A错误;甲的 N 最大吸收速率大于乙,运输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细胞有氧呼吸,所以在根细胞吸收 N的过程中甲需要能量多,消耗O2多,B正确;图2显示了硝酸盐转运蛋白跨膜运输 N 伴随着H+的同向转运,C正确;定期松土可使根细胞获得更多的氧气,使根细胞通过有氧呼吸产生更多的能量,用于主动吸收N,D正确。13.C 载体S转运葡萄糖为逆浓度梯度进行,属于主动运输,不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载体G为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运输葡萄糖,通道蛋白的运输不需要与底物结合,B错误;ATP供应受阻导致细胞的Na+-K+泵无法排出Na+,进而使细胞内Na+浓度升高,限制细胞吸收Na+,从而限制细胞吸收葡萄糖,C正确;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D错误。14.D 由于第一组加入葡萄糖载体抑制剂,第二组加入呼吸抑制剂,而第三组不加入葡萄糖载体抑制剂和呼吸抑制剂,所以该实验中,第一、二组为实验组,第三组为对照组,A正确;第一组加入葡萄糖载体抑制剂,与第三组不加入葡萄糖载体抑制剂相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肌肉细胞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均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正确;第二组加入呼吸抑制剂,与第三组不加入呼吸抑制剂相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肌肉细胞可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红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吸收葡萄糖,C正确,综合分析三组实验,肌肉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主要是主动运输,也有协助扩散,D错误。15.(1)水通道蛋白 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 (2)主动运输 该过程需要依赖细胞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产生的电化学势能 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3)通过载体蛋白A将Na+从胞质运输到胞外;通过载体蛋白B和囊泡运输将细胞质中的Na+运输到液泡中储存;将细胞质中的Na+储存在囊泡中解析:(1)尽管液泡膜内部具有疏水性,但由于液泡膜上存在水通道,因此水分子能够进出液泡。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决定,耐盐植物的根细胞膜对无机盐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2)盐胁迫条件下,Na+通过载体蛋白A运出细胞时需要依赖细胞膜两侧H+的电化学梯度(H+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即需要能量,也需要转运蛋白A,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3)盐胁迫条件下,通过载体蛋白A将Na+从胞质运输到胞外;通过载体蛋白B和囊泡运输将细胞质中的Na+运输到液泡中储存;将细胞质中的Na+储存在囊泡中,都可以降低Na+毒害作用。5 / 5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导学 聚焦 1.对比分析物质运输方式的特点,归纳异同点。 2.根据物质运输方式的差异,设计实验探究某种物质的运输方式。 3.运用结构与功能观分析细胞膜结构与物质运输功能的适应性知识点(一) 主动运输1.运输方向:逆浓度梯度,一般情况下物质分子从 一侧运输到 一侧。2.基本条件(1)细胞膜上相应载体蛋白的协助载体蛋白(2)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 。【思考】 通道蛋白参与主动运输吗?简述理由。3.实例(1)小肠上皮细胞从小肠液中吸收 、葡萄糖。(2)人 从血浆中吸收K+。(3)轮藻细胞吸收 。4.生理意义:通过主动运输来选择吸收 ,排出 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5.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1)氧气浓度的高低对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不造成影响。( )(2)温度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也影响被动运输的速率。( )(3)主动运输过程中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不发生改变。( )(4)细胞主动运输物质的结果是使物质在细胞膜内外的浓度趋于相等。( )探讨 分析主动运输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提高模型构建与分析能力1.肾小球每天滤过钠约500 g,每天尿液中排出3~5 g。肾小管上皮细胞内Na+浓度仅为10 mmol·L-1,远低于细胞外。ATP为一种能源物质。(1)肾小管腔中原尿里大量的Na+以何种方式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请说出判断依据。(2)Na+以何种方式运出肾小管上皮细胞?请说出判断依据。2.肾小管上皮细胞逆浓度吸收葡萄糖时,没有直接消耗ATP,而是利用Na+浓度差的能量。但是Na+浓度差的建立是依靠Na+-K+泵的,而Na+-K+泵需要消耗ATP。(1)图中葡萄糖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别是何种方式?(2)Na+-K+泵对葡萄糖的运输有无影响?(3)图中同一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否相同?并举例说明。3.如图为某物质运输的相关曲线:(1)图示物质运输过程中载体蛋白发生怎样的变化?(2)同学甲说“图示说明该物质跨膜运输时会出现饱和现象”,你认为做出判断的原因是什么?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及曲线分析 (1)物质浓度①图甲中物质的运输速率只与物质浓度有关,图甲表示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②图乙中物质的运输速率不仅与物质浓度相关,还受膜上转运蛋白数量等的影响,图乙可以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2)O2浓度①图丙的运输速率与O2浓度无关,可以表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的运输方式,也可以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主动运输的运输方式。②图丁的运输速率与O2浓度相关,可以表示主动运输的运输方式。其中a点时,物质运输所需的能量由无氧呼吸提供;b点之后运输速率不再改变的主要原因是膜上载体蛋白数量有限。(3)温度 1.(2024·四川百分智名校高一联考)ABC转运蛋白能利用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完成物质的转运。研究发现,拟南芥根细胞的ABC转运蛋白能够将细胞内的Na+转运到细胞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C转运蛋白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空间结构的改变B.ABC转运蛋白将细胞内的Na+转运到细胞外的过程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C.ABC转运蛋白转运Na+时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根细胞中的线粒体D.若促进根细胞中ABC转运蛋白的合成,则可以提高拟南芥的抗盐碱能力2.图中曲线Ⅰ、Ⅱ表示分子跨膜运输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Ⅰ只可表示自由扩散B.曲线Ⅱ可表示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C.曲线Ⅱ转运速率达到饱和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温度只对曲线Ⅱ的转运速率有影响,对曲线Ⅰ没有影响规律方法物质出入细胞曲线题的解题关键(1)要注意区分横坐标表示的意义,曲线横坐标不同,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不完全相同。(2)要明确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从是否需要能量和转运蛋白两个方面考虑。知识点(二) 胞吞和胞吐1.胞吞与胞吐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细胞膜结构的关系(1)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依赖细胞膜上 的种类和数量,或转运蛋白 的变化,这也是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基础。(2)胞吞和胞吐也需要膜上 的参与,更离不开膜上磷脂双分子层的 。3.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1)只有大分子物质才能进行胞吞、胞吐的运输。( )(2)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3)胞吞、胞吐过程会导致膜成分的更新。( )(4)胞吞和胞吐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无关。( )探讨一 分析胞吞与胞吐过程,培养信息获取能力1.如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运输方式:(1)a方式为 ,b方式为 。(2)人体的白细胞吞噬细胞碎片的过程属于图中哪种方式?会消耗能量吗?(3)物质以a、b方式进出细胞离不开细胞膜的流动性,原因是什么?(4)细胞在不断胞吞的过程中,细胞膜的面积会越来越小吗?为什么?(5)如果某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受损,会影响该细胞的胞吐过程吗?探讨二 模式图中物质运输方式的判断2.下图甲表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图中A、B、D表示膜中物质,a、b、c、d、e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图乙表示囊泡释放被运输物质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运输方式中表示自由扩散的是 ;表示协助扩散的是 ;表示主动运输的是 。(2)图乙表示的运输方式是 。1.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比较运输 方式 运输 方向 是否 需要 转运 蛋白 是否 消耗 能量 图示 举例被 动 运 输 自 由 扩 散 顺浓度 梯度 不 需要 不 消耗 小部分水、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等出入细胞协 助 扩 散 顺浓度 梯度 需要 不 消耗 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肾小管细胞吸收水主动 运输 逆浓度 梯度 需要 消耗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等胞吞 细胞外 ↓ 细胞内 不 需要 消耗 变形虫摄取食物胞吐 细胞内 ↓ 细胞外 不 需要 消耗 分泌蛋白的分泌2.判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2024·云南昆明八中高一月考)如图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与b体现了膜的流动性B.a与b都要消耗能量C.抗体的分泌为图中b过程D.a与b不需要蛋白质分子的参与2.如图①~⑤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几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方式不同B.Na+主要以方式③运出小肠上皮细胞C.多肽以方式⑤进入细胞,以方式②离开细胞D.口服维生素D通过方式⑤被吸收易错提醒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5个不一定(1)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还可能是协助扩散。(2)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还可能是胞吞和胞吐。(3)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输方式不一定是自由扩散,还可能是协助扩散。(4)生物大分子不一定都以胞吞、胞吐方式运输,如RNA和蛋白质可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5)同一种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不同,如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 (1)主动运输过程中载体蛋白发生变化是为什么?(2)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1.(2024·四川眉山高一期中)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B.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C.抗体在细胞内合成时需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D.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2.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的物质是( )A.K+ B.Na+C.胰岛素 D.CO23.下列关于胞吞和胞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胞吞和胞吐过程是普遍存在的现象B.胞吞和胞吐过程均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C.胞吞和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胞吞和胞吐过程均不需要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但离不开膜上磷脂分子的流动4.(2024·山东菏泽高一期中)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分子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的速率远大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通道蛋白过膜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C.RNA作为生物大分子的一种,通过胞吐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D.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离子将进一步减小膜两侧的浓度差5.下图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运输方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两种运输方式均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图示两种运输方式需通道蛋白的协助C.图示两种运输方式运输的都是小分子物质D.图示两种运输方式与主动运输的区别在于是否消耗能量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核心要点·巧突破】知识点(一)自主学习1.低浓度 高浓度2.(1)一种或一类 空间结构 (2)能量提示:不参与。通道蛋白参与的只是被动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并不与被运输的分子结合,也不会移动,并且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运输时不消耗能量。3.(1)氨基酸 (2)红细胞 (3)K+4.所需要的物质 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5.(1)× (2)√ (3)× (4)× 提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一般是逆浓度梯度运输,不会使膜内外浓度趋于相等。互动探究1.(1)提示:协助扩散;Na+顺浓度梯度且借助于通道蛋白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2)提示: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进行,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且消耗能量。2.(1)提示:图中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出肾小管上皮细胞为协助扩散。(2)提示:有影响。(3)提示:不同,如葡萄糖、Na+。3.(1)提示:离子或分子与载体蛋白结合后,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运输完成后载体蛋白又恢复原状。(2)提示:图示所示物质的运输方式需要载体蛋白,受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会出现饱和现象。学以致用1.B ABC转运蛋白能利用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完成物质的转运,说明其转运方式是主动运输,因此ABC转运蛋白将细胞内的Na+转运到细胞外的过程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主动运输过程中,转运蛋白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A正确,B错误;拟南芥根细胞的ABC转运蛋白能够将细胞内的Na+转运到细胞外,为主动运输,该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根细胞中的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正确;若促进根细胞中ABC转运蛋白的合成,则可将更多的Na+转运到细胞外,可以提高拟南芥的抗盐碱能力,D正确。2.C 曲线Ⅰ说明物质跨膜运输与细胞呼吸无关,不消耗能量,所以曲线Ⅰ代表被动运输,可表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A错误;曲线Ⅱ说明物质跨膜运输与细胞呼吸有关,消耗能量,所以曲线Ⅱ代表主动运输,而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由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所以曲线Ⅱ转运速率达到饱和的原因是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有限,C正确;由于细胞膜的流动性与温度有关,所以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从而对曲线Ⅰ、Ⅱ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D错误。知识点(二)自主学习1. 融合 抗体 蛋白质 流动性 多糖2.(1)转运蛋白 空间结构 选择透过性 (2)蛋白质 流动性3.(1)× 提示:有些小分子也可通过胞吞、胞吐运输,如神经递质。(2)× (3)√ (4)×互动探究1.(1)胞吞 胞吐(2)提示:a方式,会消耗能量。(3)提示:胞吞或胞吐是通过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或囊泡与细胞膜融合来实现的,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更离不开膜上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4)提示:不会。因为它还会通过胞吐的方式增大细胞膜的面积。(5)提示:会,因为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线粒体主要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1)b c、d a、e (2)胞吐学以致用1.D a、b过程涉及囊泡的运动、有膜面积变化,体现了膜的结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a胞吞和b胞吐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蛋白质为大分子,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胞吞或胞吐,因此蛋白质的分泌为图中b胞吐过程,C正确;胞吞和胞吐过程需要膜上蛋白质识别,因此有膜蛋白的参与,D错误。2.A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运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A正确;由图示可知,Na+主要以②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出小肠上皮细胞,B错误;多肽以⑤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以胞吐方式离开细胞,C错误;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衍生物,而固醇属于脂类物质,具有脂溶性,进入细胞的方式为④自由扩散,D错误。【过程评价·勤检测】网络构建 (1)提示:离子或分子与载体蛋白结合后,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运输完成后载体蛋白又恢复原状。(2)提示: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课堂演练1.B 乙醇是有机物,与细胞膜中磷脂相似相溶,可以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A错误;血浆中K+含量低,红细胞内K+含量高,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并需要载体蛋白,B正确;抗体为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等为主动运输,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协助扩散,D错误。2.A 分析图乙可知,图乙所示过程为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进行的主动运输;分析图甲可知,Na+由细胞内向细胞外是通过主动运输进行的,胰岛素是通过胞吐进行运输的,CO2是通过自由扩散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运输的,K+由细胞外向细胞内是通过主动运输进行的。3.D 在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大分子物质需要通过胞吞和胞吐运输,故胞吞和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A正确;胞吞和胞吐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运动、囊泡的移动等,均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B正确;胞吞和胞吐过程需要细胞膜内陷或者和囊泡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在胞吞过程中,被吞入的物质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或者糖蛋白结合,且离不开膜上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D错误。4.B 通道蛋白介导的水分子的协助扩散速率比水分子的自由扩散速率快,A错误;通道蛋白转运物质时,不需要与被转运的物质结合,B正确;RNA作为生物大分子的一种,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运到细胞质,C错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离子将进一步使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变大,维持内外浓度差,D错误。5.A 图中a为胞吞过程,b为胞吐过程,两种运输方式均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都不需要通道蛋白的协助,A正确,B错误;胞吞和胞吐一般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通过胞吞、胞吐的方式通过细胞膜,如神经递质,C错误;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1 / 3(共99张PPT)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导学 聚焦 1.对比分析物质运输方式的特点,归纳异同点。2.根据物质运输方式的差异,设计实验探究某种物质的运输方式。3.运用结构与功能观分析细胞膜结构与物质运输功能的适应性核心要点·巧突破01过程评价·勤检测02课时训练·提素能03目录CONTENTS核心要点·巧突破01精准出击 高效学习知识点(一) 主动运输1. 运输方向:逆浓度梯度,一般情况下物质分子从 一侧运输到 一侧。低浓度 高浓度 2. 基本条件(1)细胞膜上相应载体蛋白的协助载体蛋白(2)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 。【思考】 通道蛋白参与主动运输吗?简述理由。提示:不参与。通道蛋白参与的只是被动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并不与被运输的分子结合,也不会移动,并且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运输时不消耗能量。能量 3. 实例(1)小肠上皮细胞从小肠液中吸收 、葡萄糖。(2)人 从血浆中吸收K+。(3)轮藻细胞吸收 。4. 生理意义:通过主动运输来选择吸收 ,排出 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氨基酸 红细胞 K+ 所需要的物质 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 (1)氧气浓度的高低对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不造成影响。( × )(2)温度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也影响被动运输的速率。( √ )(3)主动运输过程中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不发生改变。( × )(4)细胞主动运输物质的结果是使物质在细胞膜内外的浓度趋于相等。 ( × )提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一般是逆浓度梯度运输,不会使膜内外浓度趋于相等。×√××5.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探讨 分析主动运输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提高模型构建与分析能力1. 肾小球每天滤过钠约500 g,每天尿液中排出3~5 g。肾小管上皮细胞内Na+浓度仅为10 mol·L-1,远低于细胞外。ATP为一种能源物质。(1)肾小管腔中原尿里大量的Na+以何种方式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请说出判断依据。提示:协助扩散;Na+顺浓度梯度且借助于通道蛋白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2)Na+以何种方式运出肾小管上皮细胞?请说出判断依据。提示: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进行,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且消耗能量。2. 肾小管上皮细胞逆浓度吸收葡萄糖时,没有直接消耗ATP,而是利用Na+浓度差的能量。但是Na+浓度差的建立是依靠Na+-K+泵的,而Na+-K+泵需要消耗ATP。(1)图中葡萄糖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别是何种方式?提示:图中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出肾小管上皮细胞为协助扩散。(2)Na+-K+泵对葡萄糖的运输有无影响?提示:有影响。(3)图中同一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否相同?并举例说明。提示:不同,如葡萄糖、Na+。3. 如图为某物质运输的相关曲线:(1)图示物质运输过程中载体蛋白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离子或分子与载体蛋白结合后,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运输完成后载体蛋白又恢复原状。(2)同学甲说“图示说明该物质跨膜运输时会出现饱和现象”,你认为做出判断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图示所示物质的运输方式需要载体蛋白,受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会出现饱和现象。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及曲线分析 (1)物质浓度①图甲中物质的运输速率只与物质浓度有关,图甲表示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②图乙中物质的运输速率不仅与物质浓度相关,还受膜上转运蛋白数量等的影响,图乙可以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2)O2浓度①图丙的运输速率与O2浓度无关,可以表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的运输方式,也可以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主动运输的运输方式。②图丁的运输速率与O2浓度相关,可以表示主动运输的运输方式。其中a点时,物质运输所需的能量由无氧呼吸提供;b点之后运输速率不再改变的主要原因是膜上载体蛋白数量有限。(3)温度1. (2024·四川百分智名校高一联考)ABC转运蛋白能利用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完成物质的转运。研究发现,拟南芥根细胞的ABC转运蛋白能够将细胞内的Na+转运到细胞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BC转运蛋白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空间结构的改变B. ABC转运蛋白将细胞内的Na+转运到细胞外的过程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C. ABC转运蛋白转运Na+时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根细胞中的线粒体D. 若促进根细胞中ABC转运蛋白的合成,则可以提高拟南芥的抗盐碱能力解析: ABC转运蛋白能利用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完成物质的转运,说明其转运方式是主动运输,因此ABC转运蛋白将细胞内的Na+转运到细胞外的过程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主动运输过程中,转运蛋白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A正确,B错误;拟南芥根细胞的ABC转运蛋白能够将细胞内的Na+转运到细胞外,为主动运输,该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根细胞中的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正确;若促进根细胞中ABC转运蛋白的合成,则可将更多的Na+转运到细胞外,可以提高拟南芥的抗盐碱能力,D正确。2. 图中曲线Ⅰ、Ⅱ表示分子跨膜运输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曲线Ⅰ只可表示自由扩散B. 曲线Ⅱ可表示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C. 曲线Ⅱ转运速率达到饱和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 温度只对曲线Ⅱ的转运速率有影响,对曲线Ⅰ没有影响解析: 曲线Ⅰ说明物质跨膜运输与细胞呼吸无关,不消耗能量,所以曲线Ⅰ代表被动运输,可表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A错误;曲线Ⅱ说明物质跨膜运输与细胞呼吸有关,消耗能量,所以曲线Ⅱ代表主动运输,而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由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所以曲线Ⅱ转运速率达到饱和的原因是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有限,C正确;由于细胞膜的流动性与温度有关,所以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从而对曲线Ⅰ、Ⅱ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D错误。规律方法物质出入细胞曲线题的解题关键(1)要注意区分横坐标表示的意义,曲线横坐标不同,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不完全相同。(2)要明确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从是否需要能量和转运蛋白两个方面考虑。知识点(二) 胞吞和胞吐1. 胞吞与胞吐2.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细胞膜结构的关系(1)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依赖细胞膜上 的种类和数量,或转运蛋白 的变化,这也是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基础。(2)胞吞和胞吐也需要膜上 的参与,更离不开膜上磷脂双分子层的 。转运蛋白 空间结构 选择透过性 蛋白质 流动性 3.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1)只有大分子物质才能进行胞吞、胞吐的运输。 ( × )提示:有些小分子也可通过胞吞、胞吐运输,如神经递质。(2)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 × )(3)胞吞、胞吐过程会导致膜成分的更新。 ( √ )(4)胞吞和胞吐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无关。 ( × )××√×探讨一 分析胞吞与胞吐过程,培养信息获取能力1. 如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运输方式:(1)a方式为 ,b方式为 。胞吞 胞吐 (2)人体的白细胞吞噬细胞碎片的过程属于图中哪种方式?会消耗能量吗?提示:a方式,会消耗能量。(3)物质以a、b方式进出细胞离不开细胞膜的流动性,原因是什么?提示:胞吞或胞吐是通过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或囊泡与细胞膜融合来实现的,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更离不开膜上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4)细胞在不断胞吞的过程中,细胞膜的面积会越来越小吗?为什么?提示:不会。因为它还会通过胞吐的方式增大细胞膜的面积。(5)如果某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受损,会影响该细胞的胞吐过程吗?提示:会,因为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线粒体主要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探讨二 模式图中物质运输方式的判断2. 下图甲表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图中A、B、D表示膜中物质,a、b、c、d、e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图乙表示囊泡释放被运输物质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运输方式中表示自由扩散的是 ;表示协助扩散的是 ;表示主动运输的是 。(2)图乙表示的运输方式是 。b c、d a、e 胞吐 1.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比较运输 方式 运输 方向 是否需要转运蛋白 是否消耗能量 图示 举例被 动 运 输 自由 扩散 顺浓度梯度 不 需要 不 消耗 小部分水、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等出入细胞运输 方式 运输 方向 是否需要 转运蛋白 是否消耗 能量 图示 举例被 动 运 输 协助 扩散 顺浓度 梯度 需要 不 消耗 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肾小管细胞吸收水运输 方式 运输 方向 是否需要 转运蛋白 是否消耗 能量 图示 举例主动 运输 逆浓度 梯度 需要 消耗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等运输 方式 运输 方向 是否需要 转运蛋白 是否消耗 能量 图示 举例胞吞 细胞外 ↓ 细胞内 不 需要 消耗 变形虫摄取食物运输 方式 运输 方向 是否需要 转运蛋白 是否消耗 能量 图示 举例胞吐 细胞内 ↓ 细胞外 不 需要 消耗 分泌蛋白的分泌2. 判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 (2024·云南昆明八中高一月考)如图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与b体现了膜的流动性B. a与b都要消耗能量C. 抗体的分泌为图中b过程D. a与b不需要蛋白质分子的参与解析: a、b过程涉及囊泡的运动、有膜面积变化,体现了膜的结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a胞吞和b胞吐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蛋白质为大分子,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胞吞或胞吐,因此蛋白质的分泌为图中b胞吐过程,C正确;胞吞和胞吐过程需要膜上蛋白质识别,因此有膜蛋白的参与,D错误。2. 如图①~⑤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几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方式不同B. Na+主要以方式③运出小肠上皮细胞C. 多肽以方式⑤进入细胞,以方式②离开细胞D. 口服维生素D通过方式⑤被吸收解析: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运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A正确;由图示可知,Na+主要以②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出小肠上皮细胞,B错误;多肽以⑤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以胞吐方式离开细胞,C错误;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衍生物,而固醇属于脂类物质,具有脂溶性,进入细胞的方式为④自由扩散,D错误。易错提醒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5个不一定(1)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还可能是协助扩散。(2)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还可能是胞吞和胞吐。(3)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输方式不一定是自由扩散,还可能是协助扩散。(4)生物大分子不一定都以胞吞、胞吐方式运输,如RNA和蛋白质可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5)同一种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不同,如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过程评价·勤检测02反馈效果 筑牢基础(1)主动运输过程中载体蛋白发生变化是为什么?提示:离子或分子与载体蛋白结合后,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运输完成后载体蛋白又恢复原状。(2)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有什么共同点?提示: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1. (2024·四川眉山高一期中)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B. 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C. 抗体在细胞内合成时需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D. 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解析: 乙醇是有机物,与细胞膜中磷脂相似相溶,可以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A错误;血浆中K+含量低,红细胞内K+含量高,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并需要载体蛋白,B正确;抗体为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等为主动运输,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协助扩散,D错误。2. 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的物质是( )A. K+ B. Na+C. 胰岛素 D. CO2解析: 分析图乙可知,图乙所示过程为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进行的主动运输;分析图甲可知,Na+由细胞内向细胞外是通过主动运输进行的,胰岛素是通过胞吐进行运输的,CO2是通过自由扩散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运输的,K+由细胞外向细胞内是通过主动运输进行的。3. 下列关于胞吞和胞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胞吞和胞吐过程是普遍存在的现象B. 胞吞和胞吐过程均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C. 胞吞和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 胞吞和胞吐过程均不需要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但离不开膜上磷脂分子的流动解析: 在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大分子物质需要通过胞吞和胞吐运输,故胞吞和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A正确;胞吞和胞吐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运动、囊泡的移动等,均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B正确;胞吞和胞吐过程需要细胞膜内陷或者和囊泡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在胞吞过程中,被吞入的物质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或者糖蛋白结合,且离不开膜上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D错误。4. (2024·山东菏泽高一期中)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分子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的速率远大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通道蛋白过膜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C. RNA作为生物大分子的一种,通过胞吐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D. 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离子将进一步减小膜两侧的浓度差解析: 通道蛋白介导的水分子的协助扩散速率比水分子的自由扩散速率快,A错误;通道蛋白转运物质时,不需要与被转运的物质结合,B正确;RNA作为生物大分子的一种,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运到细胞质,C错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离子将进一步使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变大,维持内外浓度差,D错误。5. 下图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运输方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两种运输方式均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 图示两种运输方式需通道蛋白的协助C. 图示两种运输方式运输的都是小分子物质D. 图示两种运输方式与主动运输的区别在于是否消耗能量解析: 图中a为胞吞过程,b为胞吐过程,两种运输方式均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都不需要通道蛋白的协助,A正确,B错误;胞吞和胞吐一般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通过胞吞、胞吐的方式通过细胞膜,如神经递质,C错误;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课时训练·提素能03分级练习 巩固提升知识点一 主动运输1. (2024·天津和平耀华中学高一月考)下列过程中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的是( )①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 ②细胞分泌抗体 ③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④K+、Na+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A. ①②④ B. ①②③C. ②③④ D. ①④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①正确;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②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③错误;K+、Na+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耗能,④正确。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2. (2024·河北邢台高一联考)下列有关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B. 都能运输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C. 都需要转运蛋白协助D. 都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A错误;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都能运输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如钾离子可通过协助扩散出细胞,也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B正确;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C错误;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不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3. 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对物质的跨膜运输是至关重要的,可通过自身空间结构的改变来辅助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A. 该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 若该蛋白空间结构能自发产生上图所示变化,则该过程为协助扩散C. 上述变化若ATP水解受阻,该膜蛋白不能完成转运过程,则该过程为主动运输D. 当运输的是大分子物质时,图示过程可表示胞吞的方式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该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若该蛋白空间结构能自发产生题图所示变化,说明该物质转运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则该过程为协助扩散,B正确;若题述变化需要ATP水解直接提供能量,则该过程为主动运输,C正确;细胞转运大分子物质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而图示过程不能表示胞吞过程,因为胞吞和胞吐过程不需要转运蛋白,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知识点二 胞吞和胞吐4.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分别为( )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 胞吞、主动运输C. 主动运输、胞吞 D.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半乳糖是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的物质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本题题干中提出“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所以吸收半乳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1234567891011121314155. 下图是细胞对大分子的胞吞(左)和对细菌的吞噬作用(右)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该图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B. 该图说明高尔基体与溶酶体的形成有关C. 该图说明不同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联系D. 该图说明胞吞和吞噬作用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过程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胞吞和吞噬作用这两个过程通过囊泡的形成和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来实现,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流动性,A正确;由题图可知溶酶体是高尔基体分离的囊泡结构,说明高尔基体与溶酶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囊泡,离开细胞膜回到细胞质中,细胞膜转化成了囊泡的膜,与高尔基体分离的溶酶体融合,体现了细胞内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连续性,C正确;该图不能说明胞吞和吞噬作用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过程,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6. (2024·安徽亳州高一期中)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图。对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 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 细胞吸收M需转运蛋白的参与C. 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协助扩散D. 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物质浓度增加而吸收速率不增加,一定不是自由扩散,A错误;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不增加,并不能因此排除主动运输,有可能载体蛋白在通入空气前已经饱和,C、D错误,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7. 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a、b、c表示三种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和b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两者都是O2进出细胞的方式B. 若b是协助扩散,它与主动运输的相同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C. c是蛋白质、多糖等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D. 主动运输是一种需要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由题意可知,a和b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c是胞吞和胞吐。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O2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不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若b是协助扩散,它与主动运输的相同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B正确;胞吞和胞吐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物质通过囊泡转移进出细胞,C正确;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8. (2024·山东菏泽一中高一期中)细胞中物质的输入和输出都必须经过细胞膜,不同的分子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和速率各有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既可以通过自由扩散,也可以进行协助扩散,但主要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B. 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只能通过是否需要细胞提供能量来进行区分C. 蛋白质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不需要膜上蛋白质分子的参与,只是利用了膜的流动性D. 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数量及其空间结构的变化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水分子主要通过协助扩散(水分子通道蛋白)进出细胞,A错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能通过是否需要细胞提供能量来进行区分,主动运输还能逆浓度进行运输,协助扩散只能顺浓度进行运输,B错误;蛋白质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需要膜上受体(蛋白质分子)的参与,C错误;结构决定功能,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数量及其空间结构的变化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9. 生物膜是一种超分子结构,是由多分子形成的一种有序的组织,这种组织具备了其中任何一种分子所没有的特性。比如,细胞膜常常只令一些物质进入细胞,又只令一些物质从细胞中出来,而且能够调节这些物质在细胞内的浓度。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这种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尤为重要。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 乙醇、苯是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B. 葡萄糖、氨基酸等能通过细胞膜是因为膜中有许多种转运蛋白C. 氢离子通过载体蛋白运输时不一定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D. 细胞摄取大分子物质时,不需要膜上蛋白质参与,但消耗能量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乙醇、苯是脂溶性物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A正确;葡萄糖、氨基酸等不能直接通过磷脂双分子层,能通过细胞膜是因为膜中有许多种转运蛋白,这些转运蛋白发挥运输作用,B正确;氢离子通过载体蛋白运输时不一定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因为可能存在氢离子的通道蛋白,C正确;细胞摄取大分子物质时,需要膜上蛋白质参与,完成细胞膜的变形,同时消耗能量,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0. 下图1表示某细胞的细胞膜结构,A、B表示物质,a~e表示不同的物质运输方式。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图1表示的一般是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模型示意图,其中 侧是细胞膜的外侧。解析:由于细胞膜外没有细胞壁,故图1表示的一般是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细胞膜乙侧有糖蛋白,因此乙侧为细胞膜外侧。动物 流动镶嵌 乙 123456789101112131415(2)图1中物质运输方式c是 ,该运输方式中的A除了可作为转运蛋白外,也是一种 可以将ATP水解为ADP。运输方式e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主动运输 酶(或ATP水解酶) (一定的)流动性 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图1中,运输方式c的方向是由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消耗能量,表示主动运输。其中运输方式中的A除了可作为转运蛋白外,也是一种酶(或ATP水解酶),可以将ATP催化为ADP,运输方式e表示物质通过胞吐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123456789101112131415(3)图2中曲线甲对应图1的运输方式 (填字母),影响曲线乙所示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解析:图2中曲线甲所表示的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速率和细胞外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属于自由扩散,可用来表示运输方式d。而曲线乙所表示的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的速率与浓度差无关,并且可以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 载体的数量、能量供应 123456789101112131415(4)科学家研究发现肾脏吸水时,水可以通过水通道蛋白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则代表此过程中水的流动可用图1中运输方式 (填字母)表示,其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自由扩散速度。解析:水可以通过水通道蛋白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借助水通道蛋白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可用图1中运输方式b表示,其速度大于自由扩散速度。b 大于 12345678910111213141511. (2024·四川泸州高一月考)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它在跨膜运输物质时离不开ATP的水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B错误;由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需要消耗能量,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细胞呼吸,降低能量供应,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C正确;离子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因此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2. (2024·河南郑州模拟)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可以N 形式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一定时间内作物甲和作物乙的根细胞吸收N 的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及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由图1可判断N 进入根细胞需消耗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协助扩散不消耗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A错误;甲的 N 最大吸收速率大于乙,运输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细胞有氧呼吸,所以在根细胞吸收 N 的过程中甲需要能量多,消耗O2多,B正确;图2显示了硝酸盐转运蛋白跨膜运输 N 伴随着H+的同向转运,C正确;定期松土可使根细胞获得更多的氧气,使根细胞通过有氧呼吸产生更多的能量,用于主动吸收N ,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3. 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中吸收葡萄糖时,葡萄糖会协同Na+转运到细胞内,这一过程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小肠上皮细胞上的通道蛋白将葡萄糖转运到细胞外液中,且基膜上的Na+-K+泵一次转运能使细胞吸收2个K+,排出3个Na+,具体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A. 载体S转运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B. 小肠上皮细胞内的葡萄糖需要与载体G结合才能运输到细胞外C. ATP供应受阻将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D. 载体S和Na+-K+泵均能转运多种物质,不具有特异性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载体S转运葡萄糖为逆浓度梯度进行,属于主动运输,不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载体G为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运输葡萄糖,通道蛋白的运输不需要与底物结合,B错误;ATP供应受阻导致细胞的Na+-K+泵无法排出Na+,进而使细胞内Na+浓度升高,限制细胞吸收Na+,从而限制细胞吸收葡萄糖,C正确;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4. 某生物小组将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和肌肉细胞分别培养在含有5%葡萄糖的培养瓶中,一定时间后,测定各培养瓶中葡萄糖的含量(%),培养条件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培养条件 肌肉细胞 成熟红细胞第一组 加入葡萄糖载体抑制剂 5% 5%第二组 加入呼吸抑制剂 4.8% 3.5%第三组 不加入葡萄糖载体抑制剂和呼吸抑制剂 2.5% 3.5%123456789101112131415A. 该实验中,第一组和第二组为实验组,第三组为对照组B. 第一组与第三组相比较,可知肌肉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均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 第二组与第三组相比较,可知肌肉细胞可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成熟红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吸收葡萄糖D. 综合分析三组实验,可判断肌肉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只有主动运输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由于第一组加入葡萄糖载体抑制剂,第二组加入呼吸抑制剂,而第三组不加入葡萄糖载体抑制剂和呼吸抑制剂,所以该实验中,第一、二组为实验组,第三组为对照组,A正确;第一组加入葡萄糖载体抑制剂,与第三组不加入葡萄糖载体抑制剂相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肌肉细胞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均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正确;第二组加入呼吸抑制剂,与第三组不加入呼吸抑制剂相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肌肉细胞可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红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吸收葡萄糖,C正确,综合分析三组实验,肌肉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主要是主动运输,也有协助扩散,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5. (2024·山东青岛高一期中)盐胁迫是指生长在高盐度环境中的植物由于受到高渗透压外界溶液的影响生长受阻的现象。NaCl是引起盐胁迫的主要成分。高盐度环境下,植物细胞质中积累的Na+会抑制胞质酶的活性,因此植物根部细胞通过多种策略来降低细胞质中Na+浓度,从而降低盐胁迫的损害,部分生理过程如下图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液泡膜内部具有疏水性,水分子却能够进出液泡,主要原因是液泡膜上存在 。液泡膜对无机盐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是 。解析:尽管液泡膜内部具有疏水性,但由于液泡膜上存在水通道,因此水分子能够进出液泡。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决定,耐盐植物的根细胞膜对无机盐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水通道蛋白 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 123456789101112131415(2)盐胁迫条件下,Na+通过载体蛋白A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判断依据是 。该方式对于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主动运输 该过程需要依赖细胞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产生的电化学势能 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盐胁迫条件下,Na+通过载体蛋白A运出细胞时需要依赖细胞膜两侧H+的电化学梯度(H+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即需要能量,也需要转运蛋白A,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123456789101112131415(3)据图分析,盐胁迫条件下,植物根部细胞降低Na+毒害的策略有 (答出两点)。解析:盐胁迫条件下,通过载体蛋白A将Na+从胞质运输到胞外;通过载体蛋白B和囊泡运输将细胞质中的Na+运输到液泡中储存;将细胞质中的Na+储存在囊泡中,都可以降低Na+毒害作用。通过载体蛋白A将Na+从胞质运输到胞外;通过载体蛋白B和囊泡运输将细胞质中的Na+运输到液泡中储存;将细胞质中的Na+储存在囊泡中 123456789101112131415感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docx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pptx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