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命题与证明13.2 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 定义、命题1.理解命题,定理及证明的概念,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重点)2. 会判断真假命题,知道证明的意义及必要性,了解反例的作用. (重点、难点)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往往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当 p=31时,的结果是素数.阿基米德华罗庚梅森问题:观察下列语句,都有什么特点?观察下列语句:1.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作无理数;2.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3. 三角形中,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像这样能明确界定某个对象含义的语句叫作定义.请你举出你所熟知的一些定义例子.定义1例如:3.“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作一元一次方程” 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2.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是“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定义;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叫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定义;(1)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2) 如果∠1 与∠2 是对顶角,那么∠1 =∠2;(3) 1 +1 < 2;(4) 如果一个整数的各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 3 的倍数,那么这个数能被 3 整除.命题2讨论: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可以判断正确与否的陈述.都是在对一件事进行判断.思考:上述这些语句有什么特征 (对)(对)(错)(对)像这样,可以判断正确或不正确的陈述语句叫作命题.经判断是正确的,这样的命题称之为真命题.经判断是错误的,这样的命题称之为假命题.注意:只要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不管正确与否,都是命题.不是命题的形式,如:① 疑问句;如:你的作业做完了吗 ② 感叹句;如:欢迎前来参观!③ 祈使句;如:以点 O 为圆心、3 cm长为半径画弧.知识要点思考:上面这些命题,哪些是真命题 哪些是假命题 你对命题的结构理解了吗 命题的形式:如果……那么……例1 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共同的结构特征?与同伴交流.(1)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2) 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也相等;(3)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 9,那么这个数是 3.真命题假命题假命题典例精析有时为了叙述简便,也可以省略关联词“如果”和“那么”.例如,“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可以写成“对顶角相等”.知识要点命题条件( p )结论( q )已知事项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形式:“如果 p,那么 q”,或“若 p,则 q”.例2 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与结论.(1)如果∠A =∠B,那么∠A 的补角与∠B 的补角相等 ;(2) 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平行.解 : (1)“∠A =∠B”是条件,“∠A 的补角与∠B 的补角相等”是结论.(2).“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是条件,“两条直线平行”是结论.1.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它的条件和结论.1. 对顶角相等; 2. 内错角相等;3.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4.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解:(1) 如果有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条件:有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2) 如果有两个角是内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条件:有两个角是内错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练一练(3) 如果有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三线八角,那么其同位角相等;条件:有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三线八角,结论:其同位角相等.(4) 如果有两直线垂直于同一直线,那么这两直线平行.条件:有两直线垂直于同一直线,结论:这这两直线平行.(2)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1)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观察这两个命题有什么样的关系?并判断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条件结论条件结论命题(1)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命题(2)的结论和条件.命题 (1) 真命题成立成立命题 (2) 真命题成立成立逆命题3将命题“如果 p,那么 q”中的结论和条件互换,便得到一个新命题“如果 q,那么 p”,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作原命题,另一个叫作原命题的逆命题.要点归纳2.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1)若两数相等,则它们的绝对值也相等;(2)如果 m 是整数,那么它也是有理数;(3)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如果 m 是有理数,那么它也是整数.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练一练典例精析解:命题 (1) 的条件是“ a 是整数”,结论是 “a是有理数”.命题 (2) 的条件是“a是有理数”,结论是“a是整数”.例3 下面两个命题是互逆命题吗?(1) 如果 a 是整数, 那么 a 是有理数;由于命题 (1) 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命题 (2) 的结论和条件,于是,命题 (1) 与命题 (2) 是互逆命题.(2) 如果 a 是有理数,那么 a 是整数.这两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 如果 a 是整数,那么 a 是有理数;(2) 如果 a 是有理数,那么 a 是整数.条件结论命题 (1) 真命题成立成立条件结论命题 (2) 假命题不一定成立成立若 a 为 0.1,0.1 是有理数,但不是整数.由此可知,当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反例4如:0 的绝对值是 0,不是正数.1. 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正数.假命题判一判: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2. 如果 | a | = | b |,那么 a = b.如: a = -1,b = 1, | a | = | b |,但 a≠b.假命题像这种符合命题条件论的例子,我们称之为反例.讨论:我们如何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需要推理论证;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例如: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12反例:符合命题条件,但不符合命题结论的例子.例4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所得的逆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请举一个反例.(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如果 a = 0,那么 ab = 0.解 : (1)逆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真命题.(2)逆命题:如果 ab = 0,那么 a = 0,是假命题.反例:当 a = 1,b = 0 时,ab = 0.分析:要证明 AB,CD 平行,可以找同位角相等的条件,图中∠1 与∠3 就是同位角.我们只要找出能说明它俩相等的条件就行了.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2 与∠3 是对顶角,所以∠3 = ∠2. 又已知∠1 = ∠2,这样我们就找到了∠1 =∠3 的确切条件了.例5 如图,∠1 =∠2,试说明直线 AB,CD 平行.证明:因为∠2 与∠3 是对顶角,所以∠2 = ∠3.又因为∠1 = ∠2,所以∠1 = ∠3,且∠1 与∠3 是同位角.所以 AB 与 CD 平行.证明:∵∠2 与∠3 是对顶角,∴∠3 =∠2.又∵∠1 =∠2,∴∠1 =∠3.∴ AB∥CD.例5 如图,∠1 =∠2,试说明直线 AB,CD 平行.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对顶角相等C. 不是对顶角不相等D. 过直线 AB 外一点 P 作直线 AB 的垂线D2.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 若 a · b>0,则 a>0,b>0B. 若 a · b<0,则 a<0,b<0C. 若 a · b=0,则 a=0 且 b=0D. 若 a · b=0,则 a=0 或 b=0D3. 下列句子哪些是命题?是命题的,指出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 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2) 互补的角是邻补角;(3) 画一条直线;(4) 四边形是正方形;是真命题否是假命题是假命题(5) 你出去玩吗?(6)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7) 如果a>b,那么ac>bc(c≠0);(8) 过点 P 画线段 MN 的垂线;(9) x>2.否是真命题是假命题否否4. 举反例说明下列命题是假命题.(1) 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2) 若 ab=0,则 a+b=0.解:(1) 两条直线平行形成的内错角,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但是它们相等.(2) 当 a=5,b=0 时,ab=0,但 a+b ≠ 0.定义与命题定义概念:判断一个事件的句子结构:“如果 p,那么 q”,或“若 p,则 q”相关概念:原命题、逆命题、互逆命题命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