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学科:生物年级:高一年级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活动一:阅读教材P69问题探讨,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通过被动运输吗?2、联想逆水行舟的情形,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否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不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逆浓度梯度需要细胞提供能量3、这种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是普遍存在的吗?人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小肠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葡萄糖的浓度远高于小肠液中的浓度,但仍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人神经细胞未兴奋时细胞外的Na+浓度远高于细胞内。轮藻细胞中K+的浓度比周围水环境高63倍;这种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是普遍存在的,叫做主动运输思考:什么是主动运输呢?活动二:结合教材 主动运输相关内容,概述主动运输的定义。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2.运输方向:____浓度向____浓度3.实例:Na+、K+和Ca2+等离子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葡萄糖、氨基酸等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低高①逆浓度梯度②需要载体蛋白③需要能量1.特点:归纳:主动运输4.影响因素: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能量供应主动运输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O2浓度到达一定值后,受载体数量限制,运输速率不再提升。选择吸收所需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运输的意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相同 运输物质 是否需要 转运蛋白 不同 运输方向是否消耗 细胞能量离子或小分子需要顺浓度梯度逆浓度梯度不消耗细胞能量消耗细胞能量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异同:不需要思考: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等是怎样进出细胞的呢?这种大分子物质排出细胞的过程叫做胞吐①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②胞吞: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与细胞膜表面蛋白质识别结合,这部分细胞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归纳:胞吞与胞吐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但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分泌蛋白的分泌(排出)胞吞、胞吐示意图1、过程:接触凹陷包围分离包围移动融合排出2、特点:3、实例:胞吞胞吐变形虫摄食草履虫(摄入)想一想胞吞、胞吐靠的是细胞膜的什么特点呢?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课堂小结如何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根据分子大小胞吞(吐)跨膜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自由扩散大分子小分子离子是否消耗能量消耗不消耗是否需要载体不需要需要不需要需要不需要能量载体需要随堂练习一种物质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与该物质的分子大小等性质有关。判断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表述是否正确。(1)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转运蛋白的作用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2)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 )(3)主动运输都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 ) 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如胃蛋白酶原)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胞吐 B.自由扩散C.协助扩散 D.被动运输A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B.脂溶性物质较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C.葡萄糖进人红细胞需要借助转运蛋白,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大肠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A作业布置:1、完成配练中课时达标训练;2、课时分层作业:A层——完成第2、3、6、8、11、13、14题B层——完成第1、2、4、10、14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