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同步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同步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同步导学案
知识框架
基础考点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1.依据史料并研读教材,归纳夏商周时期我国在天文、历法方面取得的成就。
领域 时期 成就
天文 商朝 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西周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春秋 哈雷彗星扫过北斗
历法 夏朝 可能有了历法
商朝 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闰年增加一个月
战国 已经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2.扁鹊的医术高超表现在哪些方面 战国时期问世的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什么
(1)扁鹊: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2)著作:《黄帝内经》。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1.观察右侧史料,比较两种文字的不同。分析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有什么意义。
(1)
文字 时期 载体 记载内容
甲骨文 商朝 龟甲、兽骨 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金文 商周 青铜器 涉及祭祀典礼、军事行动、法律诉讼等方面
(2)意义: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商朝的青铜器有什么特点 主要用途是什么 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哪些文物 有什么意义
(1)特点:制作工艺高超,数量多,种类丰富。
(2)用途:主要用于祭祀和军事等方面,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3)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及意义:
出土文物 意义
金杖、青铜树、青铜面具和青铜人像等 展现了夏商时期丰富多彩的古蜀文明
中原夏商王朝系统的玉礼器和青铜器 表明它与中原王朝具有密切联系
思维指引 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叫作“青铜时代”。它介于“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
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
三、《诗经》和“楚辞”
1.《诗经》中包含了哪些内容 它的地位是什么 对历史研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内容:共有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地位: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3)作用: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
2.“楚辞”
(1)简介:战国时期,由屈原等人采用楚国方言创作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2)代表作:屈原的《离骚》。
3.意义:《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达标训练
1.“卜辞”(占卜及占卜的结果或简单的记事文字)都是当时贞人(占卜者)的手笔,年代从盘庚迁殷到纣之灭,共273年,都是由当时人直接刻写的历史资料。该材料表明甲骨文 (  )
A.成熟时间较早 B.记录内容丰富
C.史料价值珍贵 D.出土数量较多
2.商周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主要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青铜溶液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铸造而成。这体现了当时青铜铸造业 (  )
A.工艺水平高超 B.生产规模宏大
C.历史源远流长 D.铸造种类繁多
3.1976年,利簋出土于陕西临潼,其上刻着的铭文“珷(武王)征商,唯甲子朝”证实了《尚书·牧誓》《逸周书·世俘》等文献的记载。利篮最重要的历史价值是 (  )
A.制作者是利
B.出土于陕西临潼
C.是一件祭祀用的青铜器
D.铭文内容证实了武王征商的历史
4.商朝甲骨文亦称“甲骨卜辞”,卜辞内容以王室占卜为主,兼卜渔猎、农事。“甲骨卜辞”一般由序辞(叙述占卜的日期和人物)、命辞(记录占卜的具体事情)、占辞(记录占卜结果及王对卜兆的解释)、验辞(记录事后应验的情况)四部分构成。据此可知,甲骨文(  )
A.具有研究商朝历史细节的史料价值
B.真实记录了商朝先民的生活状况
C.构造了我国成熟的汉文字书写系统
D.推动商王室贵胄文化普及民间
5.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三大青铜币系信息表。据此可知 (  )
布币,形状来源于铲形农具铺 刀币,形状源于渔猎工具刀削 圆钱,形状源于纺轮
A.青铜文化达到鼎盛 B.社会生产影响货币形制
C.货币形制走向规范 D.诸侯争霸导致币制混乱
6.下图是甲骨文“家”的演变过程,“宀”代表房屋,“豕”代表猪,表示屋里养着一头猪,对古人来说,圈养生猪能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由此可推断(  )
A.早期文明与农业的关系密切 B.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C.文字的诞生源于畜牧业发展 D.当时的文字尚未形成体系
7.通过下表的“甲骨文字形举例”,可以发现甲骨文(  )
  象形字   会意字   形声字   假借字  
日   明 明 河 53 正 D 借为征
田 田 从 竹 柄 关 右 Y 借为佑
A.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B.字形不具延续和传承性
C.最原始造字法为假借 D.文字载体多数是青铜器
8.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这说明甲骨文(  )
A.年代最早 B.造字成熟 C.内容丰富 D.影响深远
9.长江上游地区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青铜容器,其制作工艺采用的是与中原青铜容器相同的铸造法,纹饰和装饰性图案与长江中游湖北、湖南等地青铜器相似。这一发现可以佐证 (  )
A.巴蜀地区手工业技术高超 B.当时中外之间交流频繁
C.青铜器的种类丰富多样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10.商周青铜器纹饰与王权、神权的结合尤为突出,其神秘、独特的艺术特征延续了十多个世纪,是时代精神的表象,人们可以从中看到社会观念等变化的轨迹。材料旨在说明(  )
A.青铜器高超的铸造技术 B.青铜器重要的文化内涵
C.青铜器是重要书写载体 D.青铜器功能以祭祀为主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史家一般将先秦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史前时期,指有文字记载以前的时期 这一阶段的研究“文献不足征”,主要依靠田野考古发掘资料。二是史籍所载夏商周时代。这一阶段的研究,已有系统的文献记载,属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利用传世文献的同时,尽可能以出土材料去印证。
——摘编自龚书铎总主编《中国文化发展史》
材料二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被誉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承载着沉甸甸的中华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商王朝第20位君主盘庚将都城迁至今天河南北部的安阳。殷墟遗址总面积36万平方千米,存在着王陵区、宗庙宫殿区、家族墓地等分区。
——摘编自《中国考古大会》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史前时期与夏商周时期研究方法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殷墟遗址有哪些历史研究价值 选取一例可以入选这一期考古大会的殷墟文物。
(3)结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考古研究的认识。
参考答案
1-10 CADAB AACDB
11.(1)史前时期主要依靠田野考古发掘资料;夏商周时期在利用传世文献的同时,尽可能以出土材料去印证。
(2)价值:出土的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出土的青铜器反映了商朝高超的手工工艺。文物:司母戊鼎。
(3)考古发掘的化石、遗址、遗迹等是研究人类起源及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