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单元 第七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单元学习情境 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寻找。我们开展一次“探索奇妙之旅”的活动,走进大自然去发现,去交流,去记录,去传播。单元解读 本单元以“奇妙的世界”为主题,编排了《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火烧云》三篇课文。其中《我们奇妙的世界》展现了世界的神奇和活力;《海底世界》揭示了海底世界景色的奇异和物产的丰富;《火烧云》描绘了变化极多极快的火烧云的奇特和瑰丽。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这是对本册第三单元“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进一步提升,从怎么把一段话写清楚到怎么把事物写清楚,体现了能力的梯度发展。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查找大熊猫的资料了解大熊猫,然后根据问题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写一篇介绍大熊猫的习作。单元学习任务群本课解读 《我们奇妙的世界》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文本结构清晰,语言优美生动,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展示出世界的奇妙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奇妙世界的喜爱。天空和大地两大部分的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围绕不同的景物展开描写,二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从课文构段谋篇的结构来看,每个段落都围绕具体的事物来写,突出事物的奇妙和有生命力的特点。课后习题主要有两个部分,第一题是有感情朗读,说说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天空和大地,指向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本课学习任务群学情分析 第二学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能借助字典自行阅读,并初步感知课文大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借助多媒体、图片、音乐的直观感受或联系生活实际品味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应是主要任务。教学时,要实施“以学生观察为基础,以朗读为方法,以思考为核心,以情感为灵魂”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世界的奇妙和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目标 1文化自信.认识“呈、雕”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劲”,会写“幻”,理解“雕饰、余晖”等词语的意思。 2语言运用.厘清课文从天空和大地两部分写了世界的奇妙,了解按照时间顺序描写天空的事物。 3审美创造.通过体验、想象、感情朗读等方式,了解可以抓住事物特点写出变化的方法,在文学欣赏中提升想象和审美理解能力。 4思维能力.展开想象介绍一种天空事物,在创意表达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体验、想象、感情朗读等方式,了解可以抓住事物特点写出变化的方法,在文学欣赏中提升想象和审美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尝试模仿课文表达形式,展开想象介绍一种天空事物,在创意表达中感受大自然的生命活力。评价方式 同桌互评——自主评价——教师评价——师生互评教学准备 课件 视频 音频 图片 情境任务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 确定单元学习任务群及本课学习任务 1.出示单元导语人文要素。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胡老师将要和大家开展一次“探索奇妙之旅”的活动,去寻找天地间隐藏的无穷无尽的奥秘。 2.走进单元,引出单元学习任务和生活情境; 3.走进课文,引出本课情境任务: 《人与自然》节目组招聘启事,应聘“节目主持人”。 4.出示本课学习任务及评价标准。 板书:奇妙 一、读“奇妙” 二、寻“奇妙” 三、悟“奇妙” 四、写“奇妙”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任务一 读“奇妙” 读准词 写好字 1.初读课文。 一读: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找: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写了世界的奇妙? 2.学习字词,理解生词的意义。 (1)出示第一组后鼻音词语:呈现 模型 劲吹。提醒后鼻音; 读准多音字“劲”;借助字典解释,结合随堂练习,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读准多音字的方法。 (2)出示第二组和光亮有关词语:光辉 光亮 余晖;结合生活积累、图片理解“余晖”; (3)出示第三组词语:刀剑 变幻 雕饰;拆词理解“雕饰”。 (4)出示易错字:幻; 从结构、占格、关键笔顺三方面说说如何写规范、写美观。 (5)师范写:注意和“幼”区分,左右等宽,左边比右边略高,生练写,提醒写字姿势,拍照上传评价。 出示评价标准:规范 端正 整洁 (同桌互评) 此环节落实了新课标关于第二学段学生识字写字的要求。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任务二 寻“奇妙” 找珍藏 寻奇妙 1.找关键句,厘清文章内容。 (1)说说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写了世界的奇妙? (小结关键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板书:天空 大地 (2)找出这两方面分别对应课文哪几个自然段。 2.找关键词,寻找天空珍藏。 (1)课文第2至第8自然段写了天空中哪些奇妙的事物?在文中圈一圈。(圈完自主评价) (2)指名汇报,相机出示 (太阳 云彩 雨点 水洼 余晖 群星) 3.借助提示语,发现时间顺序 板书:时间顺序 小结:课文从天空和大地两部分写了世界的奇妙,作者按照一天的时间顺序,条理清晰地写了天空中这些奇妙的事物。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也是第三单元语文要素从段到篇的提升。 (学生自评) 根据新课标第二学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的要求。 此环引导学生借助关键句,厘清从两个方面来写奇妙;通过阅读圈画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出天空中奇妙的事物,厘清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天空的事物,感受从几个方面写事物的逻辑结构。任务三 悟“奇妙” 抓关键 悟奇妙 小朋友们,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了天空中这么多奇妙的事物,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奇妙?请大家默读3-8自然段,画出相关词句,找出感受最深的地方小组内交流。 1.聚焦“太阳” (1)指名读描写太阳的句子,说说奇妙之处; (2)引导抓住关键词“粉红色、蔚蓝色、慢慢地、升起来”读出太阳的奇妙; (3)小结出抓关键词读书的方法。 板书:抓关键词 过渡:清晨的太阳如此美好,那傍晚的太阳又是怎么样的景象呢。 2.聚焦“余晖” (1)指名读,说说奇妙之处; (2)出示余晖图片,思考还有哪些颜色引出萧红描写云霞的句子。齐读 (3)出示落日余晖视频,想象画面,指导朗读。 3.男女合作读太阳和余晖 引语:除了天空的太阳和余晖,还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很奇妙? 4.预设“云彩”“雨点”“水洼”“群星” (1)指名读,练习说话: 云彩呈现出 的形状,好像在告诉我 的故事。 (2)引导云彩不断变化的特点。 板书:写出变化 (3)指导读出云彩变化的奇妙。 过渡:晴天的云彩千变万化,下雨前的云彩也有着独有的奇妙,谁来读读? 5.指名读,下雨前的云彩和晴天的云彩相比,有何奇妙之处呢? (1)抓拟声词,读出雨点的奇妙; (2)抓关键词“有趣”,读出水洼的奇妙; (3)想象说话,读出群星的奇妙; 6.出示: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1)你是怎么理解的? (2)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师生合作读一读天空部分。 (教师评价) 小结:同学们,这篇课文作者从天空和大地两部分写出了世界的奇妙,在描写天空的部分,作者抓住与天空密切相关的事物,写出了一天中变化的过程,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在此学习任务中,指向新课标关于“阅读与鉴赏”的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对重要段落与语句品读理解。通过交流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奇妙,引导学生表达对作品语言和形象的具体感受。 通过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跨媒介阅读手段,促进学生对大自然产生好奇、用心体验、在品味和感悟中有所发现和创造。从而落实新课标中“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的目标要求。任务四 写“奇妙” 写稿件 播奇妙 下面咱们也来写写天空奇妙的变化。 根据节目组要求,应聘选手需写一份介绍天空其他奇妙事物的主持稿,完成播报任务。 1.天空还有哪些奇妙的事物呢?(出示天空事物)说说奇妙之处。 2.下面请听胡老师来播报一则奇妙稿件;老师要播报的是天空中的闪电。 3.依据三个评价标准,给老师评一评能得几颗星。 4.请大家也来写一写。(关注三条评价要求) 5.小小主持人播报书写的稿件,师生点评。 6.出示录取通知。 (师生互评) 大家一起数一数,得了几颗星。被录取的主持人需要完成实习任务才能成为正式主持人。 新课标指出:第二学段的学生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此环节通过创意小练笔,有机地把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表达自信心。实习任务 基础任务:熟读课文,尝试分类整理文中优美的词语,寻找大地珍藏的奇妙事物; 重要任务:周末和家人一起去大自然中探索发现,试着用文字或图画等方式记录发现的奇妙。 此环节落实新课标分类整理词语的要求,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运用文字、图像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的核心思想是“关注大单元 找准子任务”。每项任务的设置都指向新课标关于第二学段的学习要求,聚焦单元学习主题,以单元学习任务为驱动,明确创设的学习活动内容为“探索奇妙之旅”,共有“读奇妙、寻奇妙、悟奇妙、写奇妙”4个学习子任务,为最终达成学习任务群下的单篇学习任务迈好坚实的第一步。从导入开始引出单元学习任务,在走进本课的学习中,引出本课学习的子任务,在教学中层层落实,在落实任务的过程中采用:同桌互评——自主评价——教师评价——师生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与反馈,从而进一步落实教学任务及情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