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四 季 歌
浪花唱着欢乐的歌,给人们送来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
小鸟唱着欢乐的歌,给人们带来美丽的春天,艳丽的花朵。
落叶唱着欢乐的歌,给人们带来丰收的果实,快乐的酒窝。
雪花唱着欢乐的歌,给人们带来银白的世界,美好的心情。
1.读一读,填一填。
青青的( ) 银白的( ) 雪白的( ) 美好的( )
美丽的( ) 艳丽的( )
2.用“ ”画出描写冬天景色的句子。
课内精彩阅读。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3.这首儿歌写了哪几种树?用“○”圈出来。
4.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
5.(口语交际)请你说一说:你喜欢枫叶吗?为什么?
啊!晚霞(xiá),多么绮(qǐ)丽。它一会儿像一匹骏(jùn)马在奔驰(chí),一会儿像一头雄(xióng)狮(shī)在怒(nù)吼(hǒu),一会儿像朵朵鲜花在开放……我看着看着,身体感到轻飘飘的,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片晚霞。一会儿,一道霞光射来,晚霞闪耀(yào)着绚(xuàn)丽的光彩。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晚霞 一( )鲜花 一( )颜色
一( )雄狮 一( )骏马 一( )霞光
7.晚霞的形状像 、 、 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松树和大松树
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啊!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你呢?”大松树没有回答。
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摸(mō)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tuō)起来的呀!”
小松树听了,害羞地低下了头。
8.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9.风伯伯听了小松树的话,说了什么?用“   ”画出来。
10.梧、柏和松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它们都与植物有关。在课本中我还能找到 字和 字,它们也有这个偏旁。
11.读画线的句子,想想“我”把 比作 。
认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香山红叶
香山美,香山的红叶更美。
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到香山去看红叶。
快到香山了,远远就看见山坡上,树丛中,一大片一大片的红叶。红叶在太阳的照耀下,越发鲜艳了。爸爸不由得赞美道:“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呀!”
我们来到山脚下,顺着山坡往上爬。树林里,小路旁,满树,满地都是红叶。拾起一片闻闻,啊,还带着些淡淡的香味呢! 一阵秋风吹来,红叶满天飞舞,仿佛秋天寄来的一张张贺卡。我情不自禁地引起一首小诗:“飞,飞,飞,满天地飞。片片红叶似蝴蝶。”
12.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4自然段有 句话。
13.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秋风 一( )枫叶 一( )贺卡 一( )小诗
14.观赏红叶最好的地方是 。
读一读,完成练习。
美丽的秋
①村里的枫树林可美啦!一到秋天,枫叶变红了,远远望去,红艳艳一片,好看极了。霜降过后,枫叶越来越红,就像一团团火,把天空都映红了。
②村外的果园可美啦!在阳光下,那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挂在枝头的小灯笼,满树的苹果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在葡萄架上,成串的葡萄,有红的、白的、紫的……闪着迷人的光彩。一阵秋风吹来,满树果儿点着头,散发出甜甜的香味。
15.作者从 和 两个方面写出了秋天的美丽。
16.你能仿照描写柿子和苹果的写法,来写一写葡萄吗?
在葡萄架上,成串的葡萄,有红的、白的、紫的,像 。
17.美丽的秋,可以用 、 这样的四字词语来形容。
《第二单元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参考答案
1. 小虾 世界 贝壳 心情 春天 花朵 2.雪花唱着欢乐的歌,给人们带来银白的世界,美好的心情。
【导语】这篇《四季歌》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四季的典型意象,通过拟人化的歌唱手法串联全篇。结构上采用四段平行句式,每段对应一个季节:浪花(夏)、小鸟(春)、落叶(秋)、雪花(冬),形成完整的时空循环。修辞上运用雪白的贝壳银白的世界等通感表达,将视觉与听觉交融。文本通过欢乐的歌的统一意象,传递出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以及四季轮回中永恒的生命喜悦,适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1.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从“给人们送来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给人们带来银白的世界,美好的心情。”“给人们带来美丽的春天,艳丽的花朵。”可知,词语搭配为:青青的小虾、银白的世界、雪白的贝壳、美好的心情、美丽的春天、艳丽的花朵。
2.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题目要求找出描写冬天的句子。诗歌中第四段以“雪花”“银白的世界”为典型意象,符合冬季特征,故描写冬天景色的句子:雪花唱着欢乐的歌,给人们带来银白的世界,美好的心情。
3.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桦树 4.梧桐树叶像手掌。
松柏四季披绿装。 5.喜欢。因为枫叶秋天叶儿红,颜色鲜艳,非常美丽。
【导语】这篇阅读材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植物认知儿歌,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修辞手法,向学生介绍了多种树木的特点。儿歌运用了比喻(“梧桐树叶像手掌”)和拟人(“松柏四季披绿装”)等修辞手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又拓展了自然科学知识。三个层次的问题设计由浅入深:从信息提取到修辞识别,最后到主观表达,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整体而言,这是一篇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的优秀阅读材料。
3.本题考查关键信息的提取。
从“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这里明确提到了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这七种树。
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比喻句是“梧桐树叶像手掌”,把梧桐叶比作手掌。拟人句是“松柏四季披绿装”和“桦树耐寒守北疆”,这里“披绿装”和“守北疆”都是人才会做的动作。
5.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先回答是否喜欢枫叶,并说明原因,合理通顺即可。
示例:喜欢。因为枫叶在秋天变得红红的,非常漂亮,像火一样。
不喜欢。因为枫叶秋天变红后就落了,不能一直看到绿色的叶子。
6. 片 朵 种 头 匹 道 7. 骏马 雄狮 鲜花
【导语】这篇描写晚霞的短文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动态描写,将晚霞的变幻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文中“骏马奔驰”“雄狮怒吼”“鲜花开放”等意象生动传神,通过排比句式形成强烈的画面感和节奏感。作者巧妙地将视觉感受转化为身体体验(“轻飘飘”),实现了主客体的交融。绚丽的色彩描写与多变的形态刻画相得益彰,最后以“自己也变成晚霞”的想象收束,使全文达到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
6.本题考查量词及词语搭配。
晚霞:日落时天空呈现的彩色云霞,如红色、橙色、紫色等。可以搭配的量词:抹、道、层、束、团。
鲜花:新鲜开放的花朵,通常色彩鲜艳、香气怡人。可以搭配的量词:束、捧、篮、枝、簇。
颜色:物体表面反射光所产生的视觉特性,如红、蓝、绿等。可以搭配的量词:抹、道、片、组、类。
雄狮:成年的雄性狮子,体型庞大,鬃毛浓密,象征力量与威严。可以搭配的量词:只、群、队。
骏马:跑得快的马,通常体型健美、毛色光亮。可以搭配的量词:群、队、组、厩。
霞光:日出或日落时穿透云层的彩色光芒,通常柔和绚丽。可以搭配的量词:束、抹、片、层、线。
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关键信息提取。
晚霞的形状像骏马、雄狮、鲜花等。文中直接通过比喻描述晚霞的形态变化:“它一会儿像一匹骏马在奔驰,一会儿像一头雄狮在怒吼,一会儿像朵朵鲜花在开放”。这些比喻生动展现了晚霞的动态与多样性——“骏马”突出其奔腾的流畅感,“雄狮”强调色彩的浓烈与气势,“鲜花”则体现其柔美与绚烂。作者通过连续比喻,不仅描绘了晚霞的视觉形象,更赋予其生命力,使读者感受到晚霞的绮丽与变幻莫测。
8.4/四 9.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tuō)起来的呀! 10. 木 林 树 11. 大山 爷爷
【导语】这篇短文通过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对话,巧妙地传递了“谦逊”的主题。文章结构清晰,三个自然段层层递进:先交代场景,再通过对话展现小松树的骄傲,最后由风伯伯点明真相。拟人手法生动,特别是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的细节描写,使说教不显生硬。结尾“害羞地低下了头”的描写,既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又自然收束全文。语言简洁明快,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渗透品德教育。
8.本题考查数自然段。
自然段是文章中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它有明显的标志,即换行空两格,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重新起一行,而且空两格。结合文章内容可知,共有4个自然段。
9.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结合第③自然段“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可知,“风伯伯摸着头说”后面内容即为风伯伯的发言,故应画出“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10.本题考查偏旁部首和汉字造字法。
“梧、柏、松”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它们相同的偏旁是“木”,木字旁的字大多与植物有关。木字旁的字还有:杨、柳等。
1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结合第③自然段“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大山”比作“爷爷”,赋予其长辈的形象,用“托起来”的动作生动解释“海拔高导致视野开阔”的科学原理,使抽象道理具象化。
12. 4/四 6/六 13. 阵 片 张 首 14.香山
【导语】这篇短文以香山红叶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秋日红叶的绚烂之美。文章结构清晰,分为四个自然段,从远观到近赏,层层递进。作者运用视觉、嗅觉等多感官描写,如“红叶在太阳的照耀下越发鲜艳”“拾起一片闻闻”等,增强了画面感。文中引用诗句和自创小诗,增添了文学韵味。比喻手法巧妙,如“红叶似蝴蝶”“贺卡”等,将自然景物人格化,富有童趣和想象力,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优美写景短文。
12.本题考查数自然段和句子。
每一段开头都会空两格,这就是一个自然段的开始。故本短文一共有四个自然段。
一般来说,在中文的自然段中,每结束一个完整的意思,句号、感叹号、问号等标点符号就会出现,这时候就可以数一下第④自然段中的句数,第④自然段中有5个句号,1个叹号,故共有6句话。
13. 本题考查量词。
秋风:秋天的风,通常带有凉爽和萧瑟的气息。可以搭配的量词:阵、股、缕等;
枫叶:枫树的叶子,秋天时会变成红色或黄色,非常美丽。可以搭配的量词:片、把等;
贺卡:一种用于节日或特殊场合,表达祝福和问候的卡片。可以搭配的量词:张、叠;
小诗:篇幅短小、内容精炼的诗歌。可以搭配的量词:首、篇等。
14.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从第①自然段的“香山美,香山的红叶更美。”可知,观赏红叶最好的地方是香山。
15. 枫林美 果园美 16.一颗颗水晶 17. 红叶似火 果实累累
【解析】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概括。
从第①段“村里的枫树林可美啦!”可知写了枫林美。
从第②段“村外的果园可美啦!”写了果园美。
16.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分析第②段描写柿子的句子“在阳光下,那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挂在枝头的小灯笼,满树的苹果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可知,运用比喻,将柿子比作小灯笼,苹果比作孩子的笑脸,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果实的色彩与形态,营造出丰收的喜悦氛围。仿写时也要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
如:在葡萄架上,成串的葡萄,有红的、白的、紫的,像一串串璀璨的宝石,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
17.本题考查四字词语。
结合日常词语积累,写出形容“美丽的秋”的四字词语即可。
形容“美丽的秋”的四字词语,如:金风送爽、秋色宜人、硕果累累、枫林尽染、五谷丰登、天高云淡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