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细胞的增殖(第2课时)课件(共40张PPT1个视频)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细胞的增殖(第2课时)课件(共40张PPT1个视频)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1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第2课时)
一 、复习导入新课
时期 植物细胞示意图 动物细胞 示意图 主 要 特 点 记忆口诀
分裂 间期 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动物细胞还完成中心粒的倍增。
分 裂 期 前期 ①出现染色体,且散乱分布;②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③植物细胞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进而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计数好时机)
后期 ①着丝粒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②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末期 ①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又变成细长盘曲的染色质丝; 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③纺锤体消失; ④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一个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D复蛋合现单体
膜仁消失
现两体
形定数晰
赤道齐
粒裂数加
均两极
膜仁重现失两体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子细胞
染色体数 4
染色单体数 8
核DNA分子数 8
4
8
8
8
0
8
4
0
4
8
0
8
项目
数目加倍
数目减半
核DNA
染色体
时期
原因
原因
时期
间期
后期
DNA复制
着丝粒分裂
末期
平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
假定某生物体中一个体细胞核的染色体数和DNA的含量为2N,填写下表: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核DNA数目
染色体
染色单体
2N
4N
2N
4N
0
2N
2N
4N
2N
4N
4N
4N
4N
4N
0
0
2N
4N
4N
2N
4N
注意:染色体数 = 着丝粒数 DNA数 = 臂条数
染色体复制后才有染色单体,着丝粒分裂后又无染色单体
有丝分裂中DNA和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变化规律
减半的原因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加倍的原因是每个着丝粒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
核DNA在分裂间期发生复制,含量加倍。
减半的原因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间期
0
4N
2N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1.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
变化原因?
变化原因?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
2N→4N→2N
间期
0
4N
2N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2.核DNA数目的变化曲线
变化原因?
DNA复制
变化原因?
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
2N→4N→2N
间期
0
4N
2N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3.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曲线
变化原因?
染色体复制
变化原因?
着丝粒分裂
0→4N→0
间期
0
4N
2N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染色单体
核DNA
间期
0
2
1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变化原因?
DNA复制
变化原因?
着丝粒分裂
4.每条染色体上DNA数量的变化规律
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
间期
0
1
0.5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
变化原因?
DNA复制
变化原因?
着丝粒分裂
5、染色体与DNA数目之比的变化规律
根据柱状图判断细胞分裂时期的规律(二倍体生物为例)
2N
4N
2N
4N
2N
4N
DNA
姐妹染色单体
染色体
前期和中期(以及G2)
后期、末期(结束前)

末期结束(以及G1)
根据细胞数量判断ABC的时期
A组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
B组细胞处于 期,正在进行_______________;
C组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
G1、末(结束时)
S
DNA的复制
G2、前、中、后、末(未分裂前)
1、蚕豆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24个,那么蚕豆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对数为( )
A、3对 B、6对 C、2对 D、24对
2、洋葱细胞里有8对染色体,在分裂前期细胞内染色 体和核DNA分子数是( )
A.8条和16个 B.8对和16个
C.32条和32个 D.8对和32个
B
D
3、人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分别为( )
A.23,46 B.46,46 C.46,92 D.92,92
C
4、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
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 B.纺锤体、赤道板、染色体
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 D.细胞壁、核膜、染色体
C
5.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的
数量比是1∶2∶2,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
A.前期或后期 B.中期或末期
C.前期或中期 D.后期或末期
C
6.在人体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纺锤体形成时,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N,核DNA含量为m;则当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消失时,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含量分别是( )
A.2N和m B.N/2和m/2
C.2N和m/2 D.N和m
A
成熟区:细胞壁薄,细胞膜薄,细胞质少,有大液泡。此外还长出了根毛,增大了吸水分和无机盐的表面积。它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区域,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根冠:根冠:细胞形状不规则,外层细胞粘液化,不能分裂,无液泡。它与土壤直接接触,易脱落。
分生区:个体小、排列紧密、呈正方形,有的细胞正在分裂,细胞壁薄、细胞核大。
生长区:细胞紧密排列,细胞呈长方形,细胞正在伸长。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生区的特点是:
细胞呈正方形且排列紧密。
探究 实践
(有液泡)
(无液泡)
分裂间期
分裂中期
分裂前期
(一)实验原理
(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________细胞;
(2)各个细胞的分裂是_____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
(3)通过在_____倍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_________,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那个时期;
(4)染色体容易被___性染料(如_ _______旧称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着色;
分生区
独立
处于不同分裂时期

存在状态

甲紫溶液
龙胆紫溶液
醋酸洋红液
(二)材料用具
(1)染色剂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离液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浓度为0.01或0.02g/mL的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95%的酒精(1:1混合)
(三)实验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
实验前3~4d,将洋葱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底部接触水;
装置放在温暖处;
待根长约5 cm时取用;
注意: 选择染色体数目较少且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大的根尖作为实验材料;
洋葱(可用葱、蒜代替)
2.装片的制作
制片流程: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1)解离
目的: 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注意:
①解离时间为3-5min,不宜过长或过短;
过长:根尖过分酥软,无法用镊子夹取,影响漂洗和染色,染色体成分也可能被破坏;
过短:解离不充分,细胞不易分散;
②剪取时间一般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左右,此时根尖分生区有较多的细胞处于分裂期;
③根不宜剪过长,防止剪到成熟区,影响后续细胞的寻找和观察;
④解离过后,细胞死亡,停留在不同的分裂时期,因此解离后无法在一个细胞中看到连续的细胞变化;
(2)漂洗
漂洗约10 min
目的:
注意: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一定要漂洗彻底:
①防止残留的解离液继续破坏细胞;
②盐酸会影响染色效果;
(3)染色
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能使染色体着色;
甲紫溶液染色3~5 min
注意染色液浓度和染色时间,否则其他结构也可能会着色,显微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
目的:
注意:
滴清水
碎根尖
压片
(4)制片
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压片:盖上盖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盖玻片
目的:
操作:
注意:
压片用力必须恰当:
过重会将组织压烂,
过轻细胞不能完全分散开
过程 方法 时间 目的
解离 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洋葱分生区有较多的细胞处于分裂期),剪取洋葱根尖2~3mm,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室温下解离。 3~5 min 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漂洗 待根尖软化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 10 min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染色 把根尖放入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 3~5 min 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能使染色体着色。
制片 用镊子将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在按压盖玻片。 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装片的制作
请思考实验中有哪些操作可以保证细胞相互分散开。
①解离要充分;②用镊子弄碎;③压片。
3.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低倍显微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操作:
高倍显微镜仔细观察,先找中期图像,再找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时期的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特点。最后观察分裂间期的细胞。
观察时的注意点
(3)若观察洋葱根尖时不能看到染色体,其原因可能是:
①没有找到分生区细胞;
②没有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
③染液过稀或染色时间过短等。
(1)分生区细胞中,间期的细胞最多,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时间最长。
(2)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细胞能从前期到末期的变化过程,因为在解离时就已将细胞杀死,所观察的细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的死细胞。
第4节
光合作用和能量转化
实验: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低倍镜下的细胞
高倍镜下的细胞
分裂间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记录表
细胞周期 样本1 样本2 总数 某时期的细胞数/细胞总数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计数细胞总数
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使视野中看到约50个细胞,统计各个时期的细胞数并记录;转移视野到另一个区域再观察统计记录。
观察到的不同时期细胞数目的多少,反映出各时期时间的长度。
每一时期的时间=总细胞周期×每一时期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
细胞周期 样本1 样本2 总数 某时期的细胞数/细胞总数
分裂间期 43 48 91 88.3%
分裂期 前期 3 2 5 4.9%
中期 1 0 1 0.97%
后期 2 1 3 2.9%
末期 1 2 3 2.9%
计数细胞总数 103 100%
记录表
细胞周期 样本1 样本2 总数 某时期的细胞数/细胞总数
分裂间期 43 48 91 88.3%
分裂期 前期 3 2 5 4.9%
中期 1 0 1 0.97%
后期 2 1 3 2.9%
末期 1 2 3 2.9%
计数细胞总数 103 100%
记录表
1.在你的观察结果中,处于哪一期细胞最多?为什么?
分裂间期细胞数量最多
因为分裂间期所占时间远远大于分裂期;
细胞周期 样本1 样本2 总数 某时期的细胞数/细胞总数
分裂间期 43 48 91 88.3%
分裂期 前期 3 2 5 4.9%
中期 1 0 1 0.97%
后期 2 1 3 2.9%
末期 1 2 3 2.9%
计数细胞总数 103 100%
记录表
观察到的不同时期细胞数目的多少,可反映出各时期经历时间的长度;每一时期的时间=总细胞周期×每一时期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
2.如何比较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12h
10.6h
0.59h
0.12h
0.35h
0.35h
12h
拓展:影响细胞周期长短的因素
1.内部因素:不同生物体内细胞的细胞周期长短不同;
同一生物体内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周期长短不同。
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细胞处于不同的细胞周期时期之中。
2.外部因素:温度、pH、射线、生理和病理状况等通过影响酶的活性,
从而影响细胞周期。
3.应用:广泛,如细胞周期同步化。
(1)细胞周期同步化:为了研究某一时期细胞的代谢、增殖、基因表达或凋亡,常需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
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方法就是细胞同步化技术。
(2)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方法:常见的有三种
(1)DNA合成阻断法:
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可逆抑制剂,S期细胞的DNA合成被抑制而阻断后,并不影响其他细胞周期运转,最终细胞群体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的G1/S期交界处,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
(2)秋水仙素阻断法:
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形成,使细胞周期被阻断,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纺锤体形成于有丝分裂前期,因此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不会被阻断在间期,可将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中期,使细胞同步于M期。
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3)血清饥饿法: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1. 一种动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4。该动物体内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分裂前期的细胞,其DNA 分子数和染色体分别为( )
A. 12、48 B. 24、48 C. 24、24 D. 48、24
课堂检测
D
2. 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数量比为1∶2∶2时,所处的时期为( )
A. 前期和中期 B. 中期和后期
C. 后期和末期 D. 末期和前期
A
3. 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正确的是 ( )
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镜继续观察
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找寻
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C
4. 用显微镜观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检视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
A. 没有用龙胆紫染色 B. 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
C. 无染色体形成 D. 显微镜倍率不够
C
四、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 洋葱根尖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发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量较多。( )
(2)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中,细胞要进行染色体复制,复制后染色体为32条。( )
×
×
2.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进行有丝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曲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