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47 群落的主要类型和演替(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47 群落的主要类型和演替(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47
群落的主要类型和演替
一、单选题
1.(2024·辽宁沈阳三模)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物种丰富,环境优美,是我国旅游胜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带雨林中的动物大多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B. 热带雨林内位于同一营养级的各种生物生态位高度重叠
C. 热带雨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
D. 热带雨林比针阔混交林物种丰富,其恢复力稳定性更强
2.(2025·河北衡水模拟)森林生物群落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干扰往往会使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形成断层,断层对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森林生物群落中,绝大部分开花植物都是风媒花
B. 在森林的不同区域,优势物种的更迭速度没有差异
C. 森林的断层处能为一些生物提供较适宜的生存环境
D. 森林生物群落中的动物大多具有树栖、攀缘、快速奔跑的特点
3.(2024·江西卷)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下列关于某干旱地区退耕农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上述演替与沙丘上发生的演替不是同一种类型
B. 可用样方法调查该退耕农田中某些植物的种群密度
C. 可在该退耕农田引进优势物种改变演替的速度
D. 上述退耕农田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森林阶段
4.(2024·浙江卷)在自然界中,群落演替是普遍现象。下列现象不属于群落演替的是(  )
A. 裸岩上出现了地衣
B. 草本群落中出现成片灌木
C. 灌木群落中长出大量乔木
D. 常绿阔叶林中樟树明显长高
5.(2024·黑吉辽卷)下列关于森林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土壤的理化性质不会影响森林群落演替
B. 植物种群数量的改变不会影响森林群落演替
C. 森林由乔木林变为灌木林属于群落演替
D. 砍伐树木对森林群落演替的影响总是负面的
6.(2025·云南昆明高三阶段练习)研究小组对某弃耕的农田进行多年的跟踪调查,调查结果如图(表示某种群某一年的数量是前一年的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草本优势种A在段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B. 草本优势种A在段,是种群数量最小的时刻
C. 与时相比,时该弃耕农田的结构和功能更复杂
D. 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相比,弃耕的农田演替常具有速度快、经历阶段少的特点
7.(2024·广西河池三模)择伐,即在预定的森林面积上定期、重复地采伐成熟的林木和树群。择伐后可形成林窗(即林冠层出现空隙),还可使森林不断实现局部更新,地面始终保持森林覆被,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森林择伐后,群落的水平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B. 森林择伐后林窗内群落的垂直结构可能变复杂
C. 择伐后森林发生的演替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D. 择伐后的森林往往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光能
8.(2025·湖北武汉模拟)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不同种群的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动态的群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草原上的植物叶片往往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
B. 常绿乔木比落叶乔木更能适应我国东北森林的自然环境
C. 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区,草原上物种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
D. 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一般与该种群的密度相关
9.(2025·安徽池州期中)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分为不同类型。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以下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爬行动物往往以尿素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
B. 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叶绿体颗粒小,呈浅绿色
C. 全年高温、湿润的热带雨林中乔木往往有板状根,树的分支发达
D. 分布于我国华北等地的落叶阔叶林夏季枝叶茂密,呈绿色,冬季则树叶枯落;树冠发达,林冠往往整齐;芽具有鳞片,树皮厚
10.(2025·河北石家庄模拟)在北方某草原群落中,放牧强度低时,羊草占优势,且草原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均增加。当放牧强度加大时,糙隐子草等逐渐占优势。如果过度放牧,碱蓬等植物会明显占优势,草原生产力严重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低放牧强度时,羊草的数量较多,对其他物种的影响较大
B. 调查羊草的种群密度应随机选取1 m 的长方形为宜
C. 放牧强度的变化,会使草原群落的结构发生变化
D. 放牧强度的变化可使草原群落发生次生演替
11.(2025·贵州毕节模拟)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生物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希腊陆龟和仙人掌生活在荒漠生物群落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快速奔跑的狮子和斑马等生活在森林群落中
B. 希腊陆龟可能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
C. 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相同
D. 仙人掌的叶呈针状,气孔在白天开放利于光合作用
12.(2025·辽宁沈阳模拟)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陆地群落包括森林、草原、荒漠、冻原等类型。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群落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陆地群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和温度
B. 森林生物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生物大都善于树栖或奔跑
C. 草原上的植物往往根系发达,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
D. 生活在荒漠中的某些动物为了保持水分以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
13.(2025·八省联考四川卷)夏季高山峡谷常在暴雨后发生山体滑坡形成滑坡体,滑坡体的恢复治理主要有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方式。经过一段时间演替,滑坡体的动植物多样性会逐渐恢复到原有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落演替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工播种可加快群落演替速度
B. 人工播种干预应该优先选用固氮能力强和生长速度快的本地植物
C. 滑坡体群落演替过程中食物网逐渐趋于复杂,不同物种生态位重叠程度增加
D. 滑坡体周边的动物取食植物减缓了群落演替速度,不能促进滑坡体自然修复
14.(2025·重庆万州区模拟)为研究河流中石块上微生物群落的演替,研究人员将灭菌后的裸石置于河流中,统计裸石上不同时间新增物种数(图1)、自养类群和异养类群的个体数量(A和H分别代表自养和异养类群的优势种)(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石块群落0~120天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
B. 该石块群落在120天后物种数目不变,不再演替
C. 演替过程中优势物种A和H的环境容纳量没有改变
D. 演替都是朝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和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15.(2024·湖北荆州模拟)浮游植物的动态变化对水质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治理后小清河上游受低磷限制,蓝细菌生长繁殖速度受到抑制,而氮磷比的上升为硅藻取代蓝细菌成为优势种创造了有利条件,群落类型整体由蓝细菌型向硅藻型过渡。随着治理重点向氮污染偏移,使浮游植物群落向硅藻—绿藻型演替,研究区域的水质呈改善趋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过程浮游植物的组成和数量改变,其演替类型与弃耕农田发生的不同
B. 该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适应变化的种群的数量将会增加
C. 小清河水质波动会影响群落物种组成,导致有些物种可能会因此消失
D. 小清河上游的治理实例说明人类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二、非选择题
16.(2025·八省联考内蒙古卷)为寻找适宜干旱地区生态修复的物种,研究者在荒漠区开展生态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 植物种群密度调查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通常采用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其目的是保证取样的______。
(2) 调查发现荒漠区分布着红砂建群的植物群落。珍珠柴常与红砂伴生,两者聚集成丛可以降低蒸腾失水。从这一角度分析,它们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3) 下图是红砂和珍珠柴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从地上与地下部分的结构分析,它们适应干旱环境的原因是______。
(4) 从红砂与珍珠柴的根系空间分布可以看出,两种植物地下部分对资源占用不同,判断这两种植物的地下部分发生了______分化。
(5) 当干旱逐渐加剧时, (填“红砂”或“珍珠柴”)的数量会首先减少,其原因是 。因此,进行荒漠区生态修复时,要根据当地的干旱程度选择适宜的物种,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
17.(2024·湖北荆州模拟)放牧会对草地植物群落产生重要影响。围栏封育是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的常用措施之一,研究人员选取某地斑块化退化的高寒草甸,设置4个围封年限和1个正常放牧对照,分别选择2011年、2017年、2020年、2021年5月围建的退化高寒草甸作为实验样地,围封后不进行放牧,围栏外为正常放牧区(CK),截至2022年8月中旬围封年限分别为11 a、5 a、2 a和1 a。相关调查数据如图。
(1) 研究该高寒草甸的物种丰富度属于______水平上的研究。草甸局部小土坡的坡上和坡下的生物存在差异,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
(2) 围封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科研人员在本研究中发现,围栏封育可使草甸的物种丰富度增大。但另有研究曾得出相反的结论。可能导致不同研究的结论不一致的因素有______(填字母)。
a.封育前草地退化程度不同 b.草地类型或生境不同 c.封育时间长短不同 d.对照组放牧强度不同
(3) 围封年限0~5 a时,全氮、全磷和GPP(总初级生产力)呈显著正相关,原因是 。长期围封至11 a时,土壤中全氮和全磷的含量显著降低,同时草地植被群落的GPP也降低,原因可能是 。
一、单选题答案
1. C
2. C
3. D
4. D
5. C
6. B
7. A
8. B
9. A
10. B
11. B
12. B
13. C
14. A
15. A
二、非选择题答案
16. (1) 样方法;随机性
(2) 互利共生
(3) 地上部分叶片退化减少蒸腾,地下根系发达以吸收深层水分
(4)生态位
(5) 珍珠柴;其根系较浅,抗旱能力较弱;协调与平衡
17. (1) 群落;水平
(2) 围封年限;a、b、c、d
(3) 围封初期植被恢复促进土壤养分积累,进而提高生产力;长期围封导致枯落物分解缓慢,养分循环受阻,土壤贫瘠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