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华池一中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华池一中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华池一中高一(下)期末
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高一班计划从,,,,这五名班干部中选两人代表班级参加一次活动,则样本空间中样本点的个数为( )
A. B. C. D.
2.已知复数,其中,若为纯虚数,则( )
A. , B. , C. , D. ,
3.( )
A. B. C. D.
4.设,,向量,,,且,,则
( )
A. B. C. D.
5.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汉民族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在春秋战国时期较为盛行如图为一幅唐朝的投壶图,假设甲、乙、丙是唐朝的三位投壶游戏参与者,且甲、乙、丙每次投壶时,投中与不投中是等可能的若甲、乙、丙各投壶次,则这人中至少有人投中的概率为( )
A. B. C. D.
6.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有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若,则;
若,,则;
若,,,则;
若,,,则.
A. B. C. D.
7.猜灯谜是中国元宵节特色活动之一已知甲、乙、丙三人每人写一个灯谜,分别放入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三人约定每人随机选一个球不放回,猜出自己所选球内的灯谜者获胜若他们每人必能猜对自己写的灯谜,并有的概率猜对其他人写的灯谜,则甲独自获胜的概率为( )
A. B. C. D.
8.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是棱的中点,是侧面内一点,若平面,且长度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则( )
A.
B.
C.
D.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在中,已知,,是角的平分线,则的长度可能为( )
A. B. C. D.
10.已知事件,,且,,,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如果,那么,
B. 如果与互斥,那么,
C. 如果与相互独立,那么
D. 如果、与两两互斥,那么
11.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点是侧面上的一个动点含边界,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 若,,,四点共面,则点的运动轨迹长度为
B. 若,则点的运动轨迹长度为
C. 若,则点的运动轨迹长度为
D. 若直线与所成的角为,则点的运动轨迹长度为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设是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复数的共轭复数对应的点位于第______象限.
13.如图,正三棱柱中,点为正方形的中心,点为棱的中点,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正切值为______.
14.已知,且,则的值是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分
已知复数,其中是虚数单位,,,.
若为纯虚数,求的值;
若,求的取值范围.
16.本小题分
记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
求的值;
若,求的值.
17.本小题分
已知函数.
求的最小正周期;
若对任意的和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分
年级教师元旦晚会时,教师甲、乙、丙三人参加一项趣味问答活动该活动共有两个问题,如果参加者两个问题都回答正确,则可得到一只“红双喜乒乓球拍”奖品已知在第一个问题中甲回答正确的概率为,甲和乙两人都回答错误的概率为,乙和丙两人都回答正确的概率为,在第二个问题中甲、乙和丙回答正确的概率依次为,,,且所有的问答中回答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影响.
在第一个问题中,分别求出乙和丙回答正确的概率;
分别求出甲、乙和丙获得一只“红双喜乒乓球拍”奖品的概率,并求三人最终一共获得只“红双喜乒乓球拍”奖品的概率.
19.本小题分
如图,在四棱锥中,,,,,,,.
求证:平面平面;
若为上一点,且,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三
13.
14.
15.解:为纯虚数,,.
,,,
,当时,;当时,,.
16.解: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所以,即,
所以,
又,
再由余弦定理知,,即,
所以,
解得或.
17.解:,





的最小正周期.
由知.
当时,,,
即.
当为偶数时,.
由题意,只需.
因为当时,,所以.
当为奇数时,.
由题意,只需.
因为当时,,所以.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8.根据题意,在第一个问题中,设乙回答正确的概率为,丙回答正确的概率,
则有且,
解可得:,;
根据题意,设“甲获得只球拍”,“乙获得只球拍”,“丙获得只球拍”,
“三人最终一共获得只球拍奖品”,



又由,


19.解:证明:,,,
,,,平面,
平面,
平面,平面平面;
取的中点连接、,
由知平面,
平面,,
如图,过点作,
,,,,,
,,,
,由勾股定理可知,
,、平面,平面,
,为的中点,
,又,,
平面,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由知,又,,
,,,
则,
,,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