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辽宁省沈阳市回民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度辽宁省沈阳市回民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沈阳市回民中学2024级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历史
试卷满分:100 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为发现于印度河流域哈拉帕古城遗址中的滑石印章,制作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雕刻着类似独角兽的牛的图案和一些文字符号,用于在粘土或封蜡上盖印。历史学家认为它用于签署文件、标注身份和货物归属。这种印章不仅在当地被大量发现,在两河流域也有类似印章出土。对于此类印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佐证当地存在私有制 B. 其文字符号奠定楔形文字的基础
C. 证明牛耕已被广泛使用 D. 是雅利安人建立国家的实物史料
2. 秘鲁考古人员在海拔4100多米的安第斯山脉上发现了一大批记事绳。记事绳被封存在一间石头砌成的小屋内,每根记事绳的长度为100米左右。这有助于研究( )
A. 印加文明 B. 玛雅文明 C. 阿兹特克文明 D. 阿克苏姆文明
3. 安息王朝崇尚希腊文化,其钱币多用希腊模式,正面是国王像,背面是神像。但也有特例,如公元前2年至公元4年铸造的弗拉特斯五世与穆萨女皇银币(下图)。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归国的汉使报告其见闻:“安息国……亦以银为钱,文独为王面,幕为夫人面。王死辄更钱。”对照安息钱币信息与汉朝史书记载,可知()
A. 古希腊文化远播西亚地区 B. 《汉书》对安息历史记载有误
C. 汉使访问安息的大致时间 D. 安息钱币受到东西方文化影响
4. 有一部史诗展现了12世纪基辅罗斯社会面临王公内讧、国家分裂的危机。作者通过“金言”等形式,表达了对这种内讧行为的反对,并呼吁基辅罗斯人民团结起来,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尊严。这部史诗是()
A. 《伊戈尔远征记》 B. 《荷马史诗》 C. 《吉尔伽美什》 D. 《罗摩衍那》
5. 13世纪末,公共请愿在英国兴起。英国臣民以共同体的名义向议会呈递请愿,以希在更广阔的范围寻求司法公正和祈求君主恩惠。其主要内容包括:遵守《大宪章》与《森林宪章》、巡视勘界(专指王室森林)和惩治不法的王室臣仆与王国官僚等。这些请愿活动( )
A. 源于城市自治运动的兴起 B. 推动了等级君主制的建立
C. 有助于提升公共治理能力 D. 冲击了传统封君封臣体制
6. 1541年,马丁·路德说:“以前有30盾就已敷用,现在有100盾也不敷用。为什么?以前一舍费尔谷物值20到30芬尼,而现在一舍费尔谷物就值90至120芬尼”。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宗教改革的影响 B. 农业技术的衰退 C. 罗马教廷的盘剥 D. 殖民扩张的推动
7. 《剑桥拉丁美洲史》载,16世纪以来,拉美的“中心地区不只是一个区域,还是一条大道一条从银矿走向大首府再走向港口的干道”;而远离沿线的地区所受的影响和变化则微乎其微。这一现象( )
A. 反映出拉美社会经济体制封闭性强 B. 折射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C. 导致拉美缺乏社会转型的必要积累 D. 深受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
8. 17世纪时,法国慈善事业中捐助者关心的往往是拯救穷人灵魂、改造其道德品质。18世纪中叶以来,法国舆论将减轻穷人的痛苦视为国家的责任,认为贫困不是来自于原罪,而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社会与经济组织。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革命拓展政府职能 B. 民主政治影响力日益扩大
C. 贫富分化问题得到缓解 D. 思想解放与理性主义传播
9. 1802年起,拿破仑采取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设立帝国大学作为全国教育管理的核心机构;在课程设置中强化了对法国历史和帝国荣耀的宣扬;要求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要在帝国大学的管理下进行教学活动。拿破仑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 培养技术人才 B. 捞取政治资本 C. 强化国家意识 D. 普及大学教育
10. 19世纪中叶之前,英国各级政府较少干预城市事务。1848年颁布的《公共卫生法案》首次授权各城市建立地方卫生委员会,承担公共卫生治理的责任,职能远大于之前的市议会。这充分说明英国( )
A. 城市基层自治方式发生改变 B. 公共卫生观念的日益深化
C. 工业革命促使政府职能转变 D. 城市化助推社会治理转型
11. 如表是19世纪中期欧洲大陆部分国家的航道政策。这一时期这些国家的航道政策( )
国家和地区 航道政策 人均航道里程(千公里)
比利时 由省级政府和私人共同所有变为国家所有 0.36(1850年)
法国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建立合伙机制共同参与 0.23(1850年)
德意志 航道网络属于国家所有 0.07(1850年)
A. 维护了航道垄断组织的利益 B. 推动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C. 顺应了新式交通工具的变革 D. 加剧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2. 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欧洲人到达亚洲的路程可以节省5000--12000公里。英国的工业品运往中国的成本随之大大降低,从而加强了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受此影响( )
A. 洋务民用工业创办加快 B. 通商口岸进一步地增多
C英国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D.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3. 葡萄牙贩卖华工的数量在 19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中期达到高峰,之后走向衰落,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文明的扩展 B. 殖民扩张形势变化 C. 清政府政策调整 D. 华工贸易利润下降
14. 有学者认为,巴黎公社工人制造了一个断裂,历史的连贯性步伐在这里戛然而止,它宣告了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缔造一个新的世界。这里的“断裂”是指()
A. 封建保守势力复辟梦想破灭 B. 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人们生活
C. 空想社会主义第一次失败 D. 打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
15. 19世纪末,霍亨洛熙亲王坚持把一位萨克森人任命为帝国财政部官员,因为“萨克森人在帝国高级文官中的人数少得不成比例”。1895年,当一位符腾堡人离开帝国内政部时,就以另一个符腾堡人顶他的缺,因为如果一个普鲁士人试图顶替其位,非普鲁士邦匡就会在联邦议会上发难。这反映出德意志( )
A. 文官选拔公平公开原则凸显 B. 政治架构呈现联邦制特征
C. 普鲁士丧失了邦国核心地位 D. 民主与平等思想有效践行
16. 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工业革命的迅猛扩展②资本主义制度确立③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④殖民地被瓜分完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2分。注意:摘抄材料原文不得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中华文明和古希腊文明是轴心时代(公元前800 至前200年)中西方文明的代表,依据提示填写表格。
比较范畴 轴心时代的古代中国 轴心时代的古代希腊
地理环境 大河流域、土壤肥沃、雨量充沛 ①
经济方式 ② 商业、航海业、贸易业发达
政治特征 ③ 以雅典民主为代表的城邦政治
文化建树 学派众多、百家争鸣 ④
“复仇神女号”是东印度公司的一艘铁甲战舰,1840年随英军参战。《伦敦新闻画报》对其多有报道,《复仇女神号亲历记》详细记载了其航行与作战情况。
一艘战舰的两次报道
(2)《伦敦新闻画报》在报道1841年1月的中英海战时附有一张速写(如图)。图中烟囱冒出黑烟的“复仇女神号”正击沉游弋的中国帆船。该图( )(双选)
A. 渲染了英国海军武装力量的强大 B. 真实再现了中英海战的激烈场景
C. 客观反映了中英军事力量的差距 D. 展现了英国海军军舰的动力来源
(3)《伦敦新闻画报》在报道1842年6月英军遭受重大伤亡的战役时,却以现在完成时态嵌套了对“复仇神女号”自1840年来“赫赫战功”的详尽描述。这样的叙述方式( )(双选)
A. 凸显了该军舰在此战中的卓越战绩 B. 意在以过往战功冲淡英军战事不利
C. 不动声色地抹去了清军的英勇顽强 D. 传递了英军对战争结果的悲观预期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在英国国内引发了一场持久而激烈的辩论。
1789年《世界报》 “法国人认为我们的宪法是他们的榜样,英国在革命中得到了极大的尊重”
1789年《分析评论》 “如果法国能够成为一个自由国家,那么这往往会确保我们的自由,因为自由的法国决不会危及英国的自由”
1792年《公共广告人》 “法国的政治堕落对法国人民而言是很可悲的”
1794年《谢菲尔德纪事报》 “(法)王的死亡是比英国宪法的滥用更为惊人的事情”
1803~1805年《泰晤士报》 “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的直接产物,他利用革命的混乱和无序将自己推上了权力的顶峰”“拿破仑的野心不仅威胁到英国,也威胁到整个欧洲的自由与独立”
1811年《利兹水星报》 “(英国)卢德主义(以破坏机器为手段的工人运动)兴起的原因是(对法国)战争造成的经济困难”
——摘编自张英明《英国报刊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转变探究(1789~1815)》
(1)根据材料,概括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对法国大革命及法国态度的转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对法国大革命及法国态度转变折射出的时代背景。
19. 钢笔
材料一 欧洲自中世纪以来,鹅毛笔是主要书写工具,与许多历史人物有不解之缘,他们在家中养了许多鹅来满足书写的需要,伏尔泰甚至被“誉为”鹅的天敌。狄更斯曾写道:“这种修理和制作的过程占据了我所有的闲暇时间……我和坏掉的鹅毛笔之间有一场永不停歇的战争。”
1803年,英国工匠怀斯制作出第一支钢笔。1809年,英国颁发了一批与钢笔相关的专利证书。1822年,英国工匠吉洛特改造了冲压机,使机器能够方便地切割钢笔毛坯,他还通过清洗、抛光等预处理,改善了笔尖的质量。19世纪后半期,橡胶制品的改良使钢笔有了更好的储墨手段,化工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研制出了无沉淀的墨水。19世纪晚期,钢笔逐渐成为欧洲学校的标准书写工具。
材料二 20世纪初,钢笔被外商、留学生带入中国,因其携带方便、书写便利,成为知识分子的日常书写工具。这也引发了 “毛笔与钢笔之争”。教育家沈尹默曾言:“(钢笔)书写单调,无法表现中国书画的神韵”“毛笔是中华艺术的灵魂。”鲁迅在《论毛笔之类》中写道:“假如我们能够悠悠然……磨墨挥毫的话,那么羊毫和松烟当然也很不坏……不过,事情要做得快,字要写得多……它敌不过钢笔和墨水。”
20世纪20-30年代,一些中国商人也开始在国内创办钢笔厂,如国益、华孚等制笔厂,与美国派克等品牌竞争国内市场。中国厂家还研制出特制的硬笔书法钢笔,能轻易地写出如毛笔的提顿、出锋、回笔的感觉,不仅满足了国人的需要,更推动了中国艺术的发展。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思达《自带奢侈属性的钢笔》等
(1)阅读材料一,结合时代背景,简析19世纪以来钢笔替代鹅毛笔成为欧洲主要书写工具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评述20世纪上半期钢笔在我国的流行和发展。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部分)。
名城 景点 名城 景点
北京 故宫、天坛、颐和园、万里长城、天安门广场、李大钊旧居、大运河森林公园等 大同 云冈石窟、北魏明堂公园、大同长城等
遵义 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等 南京 南京明城墙、六朝博物馆、中山陵、江南贡院等
西安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大雁塔、小雁塔、华清宫等 延安 延安革命纪念馆、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洛川会议纪念馆、瓦窑堡会议旧址等
提取表中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信息,围绕3个及以上城市,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历史文化研学方案。(要求:选择3个及以上城市,至少包含表中1个城市,方案需要包含鲜明的主题,并从中国史的角度阐述城市入选你的研学方案的理由,理由阐述时注意史论结合。)
  2024—2025学年度辽宁省沈阳市回民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答案
  1. A
  2. A
  3. C
  4. A
  5. C
  6. D
  7. C
  8. D
  9. C
  10. D
  11. C
  12. A
  13. A
  14. D
  15. B
  16. A
  17. (1)①山地多,平原少,靠近海洋;②小农经济形成发展;③从封邦建国走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大一统;④人文主义兴起并发展,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雅典学园等。
  (2)AD
  (3)BC
  18. (1)转变:大革命初期持赞扬和支持的态度;随着大革命发展持怀疑和警惕态度;拿破仑执政后转向敌视。
  (2)时代背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的曲折发展对英国民主政治产生影响;启蒙思想与守旧思想斗争激烈;英国工业革命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冲击了英国的海外贸易;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扩张冲击原有欧洲均势格局,威胁英国霸权地位。
  19. (1)鹅毛笔制作复杂且不经久耐用,成本较高。工业革命中机器的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专利的保护,推动了制笔、墨水等技术的进步,不仅使钢笔更便于书写,还能大量生产。工业革命推动了教育的普及,钢笔满足了大众书写的需求。
  (2)20 世纪初,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钢笔因其便利性得到了知识分子的接受。这是新兴工业文明在我国传播的一个缩影。“毛笔与钢笔之争” 不仅是使用什么书写工具的讨论,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的写照。
  钢笔的流行推动了中国钢笔厂的建立。书法钢笔的创制,推动了硬笔书法艺术的形成。这不仅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实业救国的时代浪潮,同时也体现出中华文化积极吸纳外来文化、丰富和发展自身的特点。
  20. 示例
  主题:研学革命圣地,传承红色基因。
  理由: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圣地。瑞金的众多历史遗迹不仅见证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壮丽出发,更见证了中华民族第一个工农民主专政的新型国家政权形式的建设过程,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艰苦奋斗和伟大贡献。
  1935 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点。遵义会议会址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英明决策和伟大智慧;四渡赤水纪念馆则见证了红军长征史上这场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延安作为革命圣地、红色摇篮,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和伟大胜利。延安的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回顾了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弘扬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洛川会议纪念馆等是了解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的场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伟大决策。
  综上所述,瑞金、遵义、延安等红色名城,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其事迹就是鲜活的教材,激励我们传承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