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辽宁省营口市高级中学、第三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度辽宁省营口市高级中学、第三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15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表是《汉谟拉比法典》中部分有关借贷、租赁、雇佣契约的规定。这些规定( )
契约类型 规定
借贷契约 限制年利率最高为20%(谷物)和33%(白银)
租赁契约 土地或房屋的租金需按约定支付,若因自然灾害导致歉收,租户可减免租金
雇佣契约 雇佣工人的工资需预先约定,雇主若克扣工资将受严厉处罚
A. 旨在加强王权专制 B. 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
C. 冲击了奴隶制经济 D. 彰显工商立国的政策导向
2. 公元1世纪以来,犍陀罗(本部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印度河与喀布尔河交汇处的白沙瓦谷地)艺术中的建筑广泛使用希腊柱式、拱券和山花装饰,将印度佛塔与希腊神庙结构相结合。该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笈多帝国推行宗教宽容政策 B. 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推动文化交融
C. 罗马帝国的扩张波及至南亚 D. 孔雀帝国版图基本上覆盖整个印度
3. 在中世纪西欧的庄园领地上,农奴对份地享有永久的使用权,但如果农奴逃亡,领主有权追回。“如值外敌侵犯,城堡会给农民提供庇护,在9~10世纪,庇护比之自由更为急需”。这表明西欧庄园( )
A. 赋予了农民土地所有权 B. 提升了领主军事实力
C. 重视自耕农的个人权益 D. 具有封闭性与稳定性
4. 公元701年,文武天皇颁布的《大宝律令》中规定了有关口分田、职分田、公廨田等名称和内容的土地制度;在政治架构上,确立中央“二官八省一台”制,即太政官统辖八省处理政务,设弹正台负责监察;地方按国、郡、里三级行政体系进行管理。由此可推知,《大宝律令》的颁布( )
A. 推动了中日文化深度交流 B. 强化了封建中央集权
C. 加速了庄园经济蓬勃发展 D. 巩固了幕府统治基础
5. 14世纪,葡萄牙的舰队和商船频繁向西南方向航行至非洲西北方的加那利群岛。里斯本也在14世纪后期迅速崛起为大西洋沿岸极具影响力的港口城市。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新航路开辟的要素在逐步积累 B. 欧洲贸易格局出现根本性转变
C. 葡萄牙掌握东西方贸易主导权 D. 殖民势力间的竞争已全面展开
6. 据学者研究发现,自地理大发现开启全球贸易时代后,欧洲主导的贸易网络虽将东亚纳入世界市场体系,但中国出口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传统商品,其生产工艺与管理模式在16~18世纪间基本维持原有水平,仅因市场需求扩大而实现产量增长。该学者的观点旨在说明( )
A. 工业革命前东西方制造业发展差异显著
B. 早期世界市场对东亚经济转型推动有限
C. 大航海时代东亚保持世界经济核心地位
D. 全球贸易加剧东西方社会发展不平衡性
7.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既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场运动。它仅以受过教育的人为对象,基本上限制在城市贵族和统治精英范围之内”。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文艺复兴( )
A. 阻碍了思想解放 B. 具有阶级局限性 C. 未脱离宗教束缚 D. 封建色彩较浓厚
8. 下表是宗教改革后基督教教义的一些新特点。这些特点( )
(1)上帝具有理性,因此他所创造的自然世界是合乎理性的,即有秩序、有规律的
(2)世界只不过是上帝的造物,它本身是“好的”,但并不具有神性,上帝已将它交给人类“管理”
(3)上帝创造世界是完全自由的,因为上帝全能全知又具有完全自由意志,所以他创造万物时,并不受任何高于上帝的法则或者必然性所限制
①为地理大发现提供精神动力 ②有利于人文主义精神的推广
③源于理性主义的传播和发展 ④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19世纪前中期,普鲁士颁布一系列赎买法案,不断取消农民一些次要的封建义务,并降低农民赎买封建义务所需要的赎金。虽然导致成千上万农民陷入破产境地,但农奴制也因此得以废除,农民可以自由选择留在乡村成为雇农或流入城市。由此可推知,普鲁士的这一改革()
A. 彻底消除了封建贵族的经济特权 B. 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平等地位
C. 为德意志的统一创造了重要条件 D. 直接引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0.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欧洲传统大学的教学课程逐渐摆脱古典学科(神学、哲学、法学)的主导地位,引入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社会上还涌现出众多专业技术学院。1810年,德国洪堡大学创立并倡导“教学与科研结合”;至19世纪中后期,“洪堡模式”成为欧洲大学的主流。这一变化表明()
A. 工业化需求影响社会教育发展 B. 德国社会教育水平领先于世界
C. 宗教势力已退出欧洲教育领域 D. 高等教育渐成大国竞争核心
11. 阅读下表“19世纪末科学领域重大事件摘编”。这些可用于说明当时( )
时间 大事
1882年 德国人科赫发现结核杆菌,促使罐头厂建立无菌生产线,肉制品保质期从3天延长至3年
1886年 美国人霍尔应用电解原理发明氧化铝熔盐电解法,将铝的生产成本从每公斤1200美元降至0.3美元
1894年 英国人兰彻斯特提出升力计算公式,指导莱特兄弟设计双翼机曲面机翼,航空工业由此兴起
A. 垄断组织适应了生产力发展
B. 新兴产业在工业化进程中不断涌现
C. 科学发展助推了工业化进程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全球具有同步性
12.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承认资产阶级打破封建制度、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进步性。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恩格斯特别补充:“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现存历史条件为转移”。这充分说明《共产党宣言》( )
A. 使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的潮流 B. 是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科学理论
C. 兼具科学性和时代性的特征 D. 是民族民主运动的根本指导思想
13. 下面分别为1876年和1914年的非洲地图。这一变化( )
A. 源于柏林会议召开确立“有效占领”的原则
B. 反映出列强在非洲殖民矛盾日益尖锐
C. 迎合了资本主义由自由向垄断过渡的需要
D. 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14. 阿根廷独立后,一位驻阿根廷的英国领事在描绘潘帕斯草原上的高乔人时说:“拿出他所有的衣物,看看他周围的一切用品,除了皮革制品以外,有哪一样东西不是英国货?如果他的妻子有一条裙子,十有八九是曼彻斯特的产品。”这反映出当时阿根廷()
A. 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B. 与英国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C. 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 D. 皮革生产技术领先于英国
15. 1922年,华盛顿会议后,美、日两国为争夺在中国的权益而展开斗争,最直接的反映就是1922年4月爆发的直奉战争。毛泽东指出:“中国内部各派军阀的矛盾和斗争,反映着帝国主义各国的矛盾和斗争。”这说明( )
A. 凡尔赛体系是对战败国的掠夺 B. 华盛顿体系具有不稳定性
C. 一战后国际政治秩序更加混乱 D. 华盛顿会议纵容军备竞赛
16. 1917年4月,列宁指出:“我们应当巧妙地、谨慎地、循循善诱地引导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前进,从‘两个政权’进到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全部政权。”9月,列宁又提出:“布尔什维克在两个首都的工兵代表取得多数之后,可以而且应当夺取国家政权;只要立刻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两地夺得政权,我们毫无疑问一定能取得胜利。”列宁的这一变化( )
A. 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途径 B. 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C. 反映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D. 立足于国际政治形势剧烈变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3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5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哲学家只有使自己成为能对他的同类作出贡献时,他才有权利对自己作出估计。”哲学家并不为自己,而是为别人, “只对自己有好处,就是一无好处。” “智者在抨击干扰理性或阻碍理性发展的谬误中,智慧会感受到有朝一日将如此正当地为减轻甚或消灭曾使人备受痛苦的各种灾难作出贡献的那种光荣。” “因此让我们自由写作,也自由行动吧……一个顾虑重重、畏缩胆怯的作家,是不能为人类的精神和为他的祖国效劳的……一个哲学家必须以崇高的坚毅进行写作,或者就应预计到象并非哲学家那样的人去阿谀奉承,”从这些哲学家自己写的这些文字里,分明可以看出这些自称为哲学家的特性和由他们所掀起的启蒙运动的特性。
——摘编自李宏图《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材料二饶勒斯认为, “否定思想对经济体系和特定生产形式的从属地位是徒劳的和错误的,同样,单纯用经济形式的演变去解释人的思想运动,那也是幼稚的和低劣的”。法国大革命的完成,并不仅仅因为它势在必然; “人的力量、意识和意志的力量”也都起了作用。虽然如此,饶勒斯强调指出,大革命毕竟是长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结果,这些发展使资产阶级成了执掌经济和政权的主人。
——摘编自[法]饶勒斯《法国大革命的社会主义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法国“哲学家”的“特性”,并列举这一时期一位著名的法国“哲学家”及其独特的思想。
(2)概括材料二中饶勒斯关于法国大革命起源的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结论。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英国是较早迈向消费社会的现代国家。“光荣革命”后,英国各种社会变革加快,在银行金融、交通运输、工业技术、思想文化、新闻报刊、消费需求等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加速。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英国城市化、商业化、世俗化社会逐渐发展,人们的读写能力和收入水平提高,产生了空前庞大的读者群体,文化阅读消费的兴起成为英国迈向现代消费社会的重要表现之一。
材料二 英国大众文化的流行与18世纪英国新闻报刊业的传播和发展有关。新闻阅读消费兴起,不仅扩大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渠道,而且促进了民众对国家事务的关注度、参与度。而18世纪以后的英国,经济主义、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成为日益主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现代性价值理念,为大众文化的转变创造了合适的政治氛围和土壤,英国日益迈向商业化社会、工业社会、世俗社会和消费社会,这些变革最终彻底转变了大众文化。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曹瑞臣《18世纪英国公众阅读消费的兴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世纪英国公众阅读消费兴起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英国公众阅读消费兴起的影响。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是以应付和解决国内战争所造成的经济创伤和战时共产主义所引起的政治危机而肇始的,但它同时还是列宁为党所制定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策略,因而新经济政策具有双重任务。
材料二 新经济政策不能从直接改变生产方式入手,而是要通过迂回包抄的道路首先对先前存在的多种经济成分给予承认,然后在市场关系的基础上实现这些经济成分之间的商品交换,以此来活跃经济,恢复生产,最后再通过商业竞争的方式使具有价格优势的公有制商业(国营和合作社营商业)排挤私营商业,为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创造条件,也就是说,此时“谁战胜谁”的战场只能摆在流通领域里。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闫永飞《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双重任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经济政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特征及具体措施。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近代的繁荣和殖民扩张密不可分。先后几个殖民大国在世界各地贸易经商并进行殖民统治,极大地影响了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稳定。其殖民的地域从离欧洲最近的非洲到美洲新大陆,再到其一直向往的亚洲以及荒无人烟的澳洲,遍布文明或蛮荒的大陆。在人文精神与科技贡献的背后,殖民者更留下了掠夺、屠杀和奴役过后的满地狼藉。
——摘编自李颖吉《欧洲殖民扩张与种族歧视对世界影响初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选择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达成文,论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2025学年度辽宁省营口市高级中学、第三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1. B
  2. B
  3. D
  4. B
  5. A
  6. B
  7. B
  8. C
  9. C
  10. A
  11. C
  12. C
  13. C
  14. A
  15. B
  16. B
  17. (1)特性:强烈的使命感;具有奉献精神;崇尚理性;强调自由;具有斗争精神;充满人类意识和家国情怀。
  哲学家及思想: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互相制衡;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等。
  (2)结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思想、经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根源在于法国长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评析:18 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启蒙运动也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法国大革命。而且当时的启蒙思想也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激发了他们革命的力量、革命的意识,锻造了他们革命的意志。但从根源来看,由于当时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然而 18 世纪法国专制制度却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由此,就在长期积累之下,爆发了法国大革命。
  18. (1)有利条件:启蒙运动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制度和技术的变革;稳定宽松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环境;报纸和杂志的普及;工业革命发展提升了民众的消费水平。
  (2)影响:有助于促进启蒙思想的传播和社会思想的解放;利于推动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社会经济的活力;有助于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
  19. (1)双重任务:一方面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恢复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则是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 (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2)特征:间接过渡,运用商品、货币的作用发展社会经济。
  措施:粮食税取代粮食征收制;以租让制、租赁制等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的资金和技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商品经济,把商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环节;允许私人经营企业,支持个体小工业企业的发展;允许自由贸易;发展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吸引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20. 示例:
  论题:欧洲殖民活动为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
  论述:欧洲的殖民活动为亚非拉民众带来的伤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在政治及社会安全层面,殖民主义摧毁了一个又一个古老帝国,造成了这些国家大批普通民众死亡。以美洲为例,殖民者迅速摧毁了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和印加帝国,他们的枪炮和病菌使原住民的数量在短短几十年内减少了 90%,印第安人几乎被消灭殆尽。在经济方面,西班牙从中南美洲掠夺了大批白银,并从非洲运来大量黑人奴隶,在美洲建立起残酷血腥的种植园经济。在文化方面,欧洲殖民者的到来总是伴随着宗教和价值观的输出,造成传统社会伦理和道德的严重撕裂,破坏了被殖民地的文明。
  总而言之,殖民活动对广大亚非拉人民造成了深重伤害,欧洲殖民扩张是造成广大亚非拉地区发展滞后与困顿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