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约公元前2070年距今约170万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1840年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形成期奴隶社会瓦解期奴隶社会史前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秦汉以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社会形态时空观念奴隶制社会:以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和剥削直接生产者——奴隶为基础的国家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所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承袭。继夏朝而起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显著标志的文明成就。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成熟阶段,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各级贵族维系国家的统治。进入春秋战国后,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剧烈动荡与变革中;诸侯争霸、大国兼并、经济发展、制度变革、思想学术繁荣和科技文化进步,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单元导语时代特征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第4课1.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王朝的产生;掌握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2.知道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国人暴动”等史实。3.理解分封制的含义和作用。4.了解夏桀、商纣王、周厉王的暴政,分析国家衰亡的原因。学习目标第一篇章: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图说历史:历史上的大禹同样都是大禹,从人物形象来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南宋马麟《夏禹王立像》涂山之会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夏朝建立 时间建立者都城地位约公元前2070年禹阳城(今河南登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阅读教材,梳理夏朝建立的基本概况。禹铸九鼎王权国家统一任务一:了解夏朝的建立贤德尧舜禹贤德禹最初想传位于谁?但最终谁成为了夏朝新的继承人?他能继承王位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开创了哪一制度?伯益启贤德血缘世袭制禅让制家天下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宗族内部血缘关系世代继承。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礼运》变为公天下变成任务二: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夏朝的中心区域主要集中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二里头遗址任务三:找寻夏朝的踪迹考古发现结论/信息二里头遗址发掘出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它们的规格和豪华程度差别很大。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想象图反映了夏朝时期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随葬绿松石龙的大墓绿松石铜牌青铜爵二里头遗址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龙形器,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等。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史料实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任务三:找寻夏朝的踪迹夏 朝 世 系 表(传14世、17君,历经471年)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jiōng)-厪( jǐn)-孔甲-皋-发-桀(jié)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桀时,国力衰弱。山东武梁祠汉刻拓片手持戟把女仆当椅凳坐的桀夏桀的统治残暴,引起人民反抗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有人诅咒道第二篇章:商朝的统治建立任务一:阅读教材,补全商朝的大事纪年表壮大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商朝很快强大起来。迁都因战乱、环境因素,商朝多次迁都,盘庚迁殷后,保持相对稳定。措施: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汤约公元前1600年亳王畿地区(内服)战争征服订立盟约商王直接控制王畿地区,间接控制方国和部族。方国(外服)内外服制度青铜觥殷墟位于今河南安阳,原本是商王盘庚迁徒后的都城。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大型宫殿、宗庙建筑遗迹和墓葬区,墓葬区有13座王陵、1400多个祭祀坑、大量贵族和普通民众的基葬。都城内有专门铸造铜器和制造玉器、骨器、陶器的作坊,说明当时手工业很发达。殷墟还出土了大量的铜器、玉器、石器,其中有礼器、武器、装饰品等,而最有名的当属大量刻有占卜记事文字的甲骨。扁足铜方鼎拓展延伸:安阳殷墟商王纣继位后,军事上连年征伐,耗费国力,经济上横征暴敛,政治上施行严刑峻法,导致民不聊生。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史记·殷本纪》末年任务一:阅读教材,补全商朝的大事纪年表第三篇章:西周的兴衰任务一:阅读教材,了解周朝的建立在夏商西周三个王朝中,为什么只有西周的建立年份是准确的?西周利簋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闻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右史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西周建立 时间建立者都城战役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镐京(今陕西西安)牧野之战阅读教材,梳理西周建立的基本概况。西周夏商250多万平方公里50多万平方公里100多万平方公里内外服制度假如你是周朝的统治者,面对广袤的领土,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根据视频及图文史料思考下列几个问题。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④分封的目的是什么?①西周是如何管理广大疆域的?分封制②分封对象有哪几类?宗亲、功臣、先代贵族等③分封依据是什么?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任务二:阅读教材,了解周朝的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封邦(土地、臣民)建国(诸侯国)藩(诸侯国为藩篱)屏周(保卫周朝)任务二:阅读教材,了解周朝的分封制伯禽是周公旦的嫡长子为何伯禽能代替周公旦受封鲁国?伯禽受封诸侯获得了哪些权利?伯禽为什么要率军平息叛乱?建立诸侯国,管理土地和人民,封国内再分封,具有一定独立性。伯禽身为受封的诸侯需要向周王承担一定的义务,如进献贡赋,军队服从周王调遣,镇守疆土等。原则:嫡长子继承制周武王灭商后不久,即封其弟周公旦于鲁,后周武王去世,其子周成王继位。由于周成王年幼,于是周公旦便留在都城辅佐周成王,而派嫡长子伯禽代替他受封鲁国。周成王则下令将奄国和“殷民六族”赐给伯禽。伯禽担任鲁国国君后,淮夷徐戎等反,于是率师伐之于费,作《费誓》,平息叛乱。任务二:阅读教材,了解周朝的分封制___________________士天子诸侯卿大夫①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天下共主。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层层分封。③等级森严,臣属关系明确。【历史解释】将图片中贵族等级身份填充完整,小组讨论,分封制有何特点?《诗经·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嫡长子诸子诸子诸子嫡长子嫡长子嫡长子知识拓展:礼乐制度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和乐舞。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公羊传》周公旦为何要制定礼乐制度?它是维护分封制的工具,体现了严格等级制度,有利于维护西周政治稳定。材料1 经过大分封,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统治格局。……它因层层分封所确立的天子、诸侯、卿大夫之间有着严格的隶属关系,……形成的王权要比夏商集中,这对巩固和扩大西周王朝起了积极作用。——詹子庆《中国古代史》材料2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汉·司马迁《史记》积极作用:①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②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局势,扩大了统治范围。消极作用:诸侯拥兵自重,导致周王室衰微,出现春秋战国的诸侯割据局面。任务二:阅读教材,了解周朝的分封制小组探究:阅读材料结合教材,说说分封制的作用。公元前1046年任务三:阅读教材,了解西周朝的衰落牧野之战建立周朝周厉王周幽王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族所灭朝政日趋腐败前841年国人暴动烽火戏诸侯朝代 都城 建立者 暴君 灭亡原因夏朝商朝西周阳城禹桀夏桀穷奢极欲,残暴无道,民怨沸腾亳(殷)汤纣王贵族更加腐朽,商纣连年征伐,耗费国力;对内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严刑酷法,导致民不聊生。镐京周武王周幽王国王与民争利,朝政更趋腐败,内外矛盾激化。强盛共同原因:统治者励精图治,任用贤才,发展经济。灭亡共同原因:统治者残暴,朝政腐败,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启示: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③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任用贤才,……本课小结1、2024年掀起龙年寻“龙”热潮。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再次走进大众视野,被誉为“华夏第一龙”,彰显了二里头文化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此文物可以用来研究( )A.夏朝文明 B.商朝文明 C.西周文明 D.东周文明A2、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族屡屡迁徙,最后一次迁徙后,定都二百多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次迁徙的组织者是( )A.商汤 B.武丁 C.盘庚 D.商纣C3、西周初期,周王朝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以保证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B课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