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单元总结提升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单元总结提升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单元总结提升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可燃物跟    发生的一种    、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    不可
二、燃料燃烧的调控
3.灭火的原理:破坏    的条件,就可灭火。
4.灭火的方法
(1)清除   或使   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    (或     )。
(3)使温度降到     以下。
5.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易燃物在       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
    而引起爆炸。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    混合,在    
内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    均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2)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6.燃料的充分燃烧: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对燃烧进行调控,增大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    ,使化学反应更好地造福人类。
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7.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    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其中放出热量的反应,如       、       。
四、化石能源及其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8.三大化石能源:煤、    、    ,它们均为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是    
能源。
9.煤:主要含   元素,煤燃烧产生的    、    等污染物会形成    ,CO2不属于污染物,但含量过高会引起     。
10.石油:主要含    、    两种元素,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有    、未燃烧的    、    和    等。
11.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沼气的主要成分也是    (填化学式),它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    ,极    溶于水的气体,具有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可燃冰:主要成分是         。
五、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3.氢气
(1)氢气的制法:实验室通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工业制氢气是通过    或以    为原料制取的。
(2)氢气本身无毒,且燃烧产物是    ,无污染,是    燃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氢气作燃料的优点:燃烧    、    、    。但由于氢气大量制取和储运    ,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被广泛使用。
14.新能源:    、    、    、潮汐能、核能和生物质能等。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
1.(2024临沂中考)为进一步探究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小明同学将铜丝网放置在蜡烛火焰中上部,发现铜丝网下方蜡烛正常燃烧,上方没有火焰,如图所示。请分析铜丝网上方没有火焰的原因是(  )
A.铜丝网隔绝氧气或空气
B.铜丝网上方没有石蜡蒸气等可燃物
C.铜丝网散热,其上方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灭火就是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2.(2024贵州中考)燃烧是常见的化学变化。科学利用和控制燃烧为人类服务,可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蜡烛燃烧
用燃着的火柴将图1中相同大小的两支蜡烛点燃。
①用火柴引燃蜡烛,为蜡烛燃烧提供的条件是  。
②乙的烛芯比甲长,导致燃烧时更旺,原因是  。
③围绕甲、乙两支蜡烛的燃烧,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  。
(2)氢气燃烧
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该火箭的发动机使用液氧和液氢作为推进剂,火箭发动机运行简示图如图2。
①火箭升空时,燃烧室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调控发动机内阀门来调控动力。火箭运行过程中,为增大动力,应进行的操作是  。
 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
A.为保证用水安全,只能喝纯净水 B.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乘坐公共汽车
C.使用酒精炉时,直接向炉内添加酒精 D.天然气泄漏,立即打电话报警
4.(2024长春中考)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汉字作为载体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火的认识。
(1)甲骨文“”(焚)的字形像是要燃火烧掉树林。上方的“林”相当于燃烧条件中的     。
(2)小篆“”(灭)的字形左边像是一川流水,意思是水能灭火。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和隔绝氧气。
(3)甲骨文“”(灾)的字形像是房屋着火,灾难降临。
①以下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填字母)。
     
A B C
②发现或遭遇火灾,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一条)。
 能源与环境
5.(2024深圳中考)化学与环境、资源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直接排放未处理的污水可以节约成本
B.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促进节能环保
C.回收废旧塑料制品,可以直接大量焚烧排放
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可以提高产量
【详解答案】
教材要点梳理
1.氧气 发光 放热
2.(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缺一
3.燃烧
4.(1)可燃物 可燃物 (2)氧气 空气 (3)着火点
5.(1)有限的空间内 膨胀 空气 有限空间 明火
6.氧气的含量 接触面积
7.能量 酒精的燃烧 氧化钙与水反应(后两空合理即可)
8.石油 天然气 混合物 不可再生
9.碳 二氧化硫 氮的氧化物 酸雨
温室效应
10.碳 氢 一氧化碳 碳氢化合物
氮的氧化物 烟尘
11.甲烷 CH4 小 难 可燃性
CH4+2O2CO2+2H2O
12.甲烷水合物
13.(1)Zn+H2SO4ZnSO4+H2↑
电解水 化石能源
(2)水 清洁 2H2+O22H2O
(3)效率高 无污染 资源丰富 成本较高
14.太阳能 风能 地热能
高频考点过关
1.C 解析:铜丝网不能隔绝氧气或空气,A不符合题意;蜡烛燃烧过程中,部分石蜡受热熔化,熔化后的液态石蜡汽化成石蜡蒸气,热石蜡蒸气上升到铜丝网上方,所以铜丝网上方有石蜡蒸气等可燃物,B不符合题意;铜丝的导热性很好,当火焰遇到铜网后,热量迅速被铜丝所散失,铜丝散热,使铜网上方温度下降至石蜡蒸气的着火点以下,即其上方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铜丝网上方火焰熄灭,即铜丝网上方没有火焰,C符合题意;灭火时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即可,D不符合题意。
2.(1)①升高温度,达到了蜡烛的着火点 ②乙的烛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 ③蜡烛燃烧生成什么物质(合理即可)
(2)①2H2+O22H2O ②控制阀门A和阀门B,使燃烧室内的液氢、液氧充分燃烧
解析:(1)①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物质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用火柴引燃蜡烛,为蜡烛燃烧提供的条件是升高温度,达到了蜡烛的着火点。②乙的烛芯比甲长,导致燃烧时更旺,原因是乙的烛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③围绕甲、乙两支蜡烛的燃烧,还想探究的问题是蜡烛燃烧生成什么物质 (2)①火箭升空时,燃烧室里是液氢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②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调控发动机内阀门来调控动力。火箭运行过程中,为增大动力,应进行的操作是控制阀门A和阀门B,使燃烧室内的液氢、液氧充分燃烧。
3.B 解析:不建议长期饮用纯净水,因为纯净水中不含人体所需的矿物元素,长期饮用不利于人体健康,A不符合题意;公共汽车属于密闭的有限空间,易燃易爆物品如酒精、汽油等遇到明火很容易燃烧而引起爆炸,故公交车上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B符合题意;使用酒精炉时,直接向炉内添加酒精,因为酒精着火点较低容易引起失火,添加酒精时需要将酒精炉熄灭,C不符合题意;天然气泄漏,需要立即关闭阀门,然后开窗通风,降低室内天然气的浓度,然后再到室外拨打电话,否则容易引起爆炸,D不符合题意。
4.(1)可燃物
(2)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3)A 打火警电话119报警(合理即可)
解析:(1)燃烧条件包括: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所以上方的“林”相当于燃烧条件中的可燃物。(2)灭火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到着火点以下。所以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水蒸发吸热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同时隔绝氧气。(3)①该图标是禁止烟火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A符合题意;该图标是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B不符合题意;该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C不符合题意。②发现或遭遇火灾,可采取的措施有打火警电话119报警;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当火势不是很大时,应沿着消防通道迅速往楼下跑等。
5.B 解析:未处理的污水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A错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促进节能环保,B正确;大量焚烧废弃塑料制品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污染空气,C错误;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土,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