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1.抛物线y=-x2的准线方程为( )A.x= B.x=1C.y=1 D.y=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点(1,2)和直线x+y-3=0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 )A.直线 B.抛物线C.圆 D.双曲线3.准线与x轴垂直,且经过点(1,-)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A.y2=-2x B.y2=2xC.x2=2y D.x2=-2y4.(2024·温州月考)已知P为抛物线y2=4x上一个动点,Q为圆x2+(y-4)2=1上一个动点,则点P到点Q的距离与点P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A.5 B.C.-1 D.+15.(多选)经过点P(4,-2)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A.y2=x B.x2=8yC.x2=-8y D.y2=-8x6.(多选)对标准形式的抛物线给出下列条件,其中满足抛物线y2=10x的有( )A.焦点在y轴上B.焦点在x轴上C.开口向右,焦点坐标为(5,0)D.抛物线上横坐标为1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7.已知双曲线-y2=1的右焦点恰好是抛物线y2=8x的焦点,则m= .8.在抛物线y2=-12x上,与焦点的距离等于9的点的坐标是 .9.(2024·泰州月考)已知直线l1:4x-3y+6=0和直线l2:x=-1,抛物线y2=4x上一动点P到直线l1和直线l2 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10.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抛物线的焦点是双曲线16x2-9y2=144的左顶点;(2)抛物线的焦点F在x轴上,直线y=-3与抛物线交于点A,|AF|=5.11.若动点M(x,y)到点F(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x+5=0的距离小1,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 )A.x+4=0 B.x-4=0C.y2=8x D.y2=16x12.(多选)设抛物线y2=4x,F为其焦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x=-1B.当PF⊥x轴时,|PF|取最小值C.若A(2,3),则|PA|+|PF|的最小值为D.以线段PF为直径的圆与y轴相切13.已知M是抛物线C:y2=2px(p>0)上一点,F是抛物线C的焦点,过M作抛物线C的准线的垂线,垂足为N,若∠MFO=120°(O为坐标原点),△MNF的周长为12,则|NF|= .14.(2024·青岛月考)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A是抛物线上横坐标为4,且位于x轴上方的点,点A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等于5,过点A作AB垂直于y轴,垂足为点B,OB的中点为M.(1)求抛物线的方程;(2)过点M作MN⊥FA,垂足为N,求点N的坐标.15.(2024·泉州质检)已知抛物线C:y2=8x的焦点为F,准线l与x轴的交点为M,点P在抛物线上,且|PM|=|PF|,则△PMF的面积为( )A.4 B.8C.16 D.3216.已知抛物线y2=4ax(a>0)的焦点为A,以B(a+4,0)为圆心,|BA|为半径,在x轴上方画半圆,设抛物线与半圆交于不同两点M,N,点P为线段MN的中点.(1)求|AM|+|AN|的值;(2)是否存在这样的a,使2|AP|=|AM|+|AN|?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1.C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4y,则准线方程为y=1.2.A 因为点(1,2)在直线x+y-3=0上,所以所求点的轨迹是过点(1,2)且与直线x+y-3=0垂直的直线,故选A.3.B 由题意可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mx(m≠0),则(-)2=m,解得m=2,因此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2x.4.C 点P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等于点P到抛物线焦点F(1,0)的距离.圆心坐标是(0,4),圆心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即圆上的点Q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是-1.5.AC 若抛物线的焦点在x轴上,设抛物线的方程为y2=mx(m≠0),因为抛物线经过点P(4,-2),所以(-2)2=4m,解得m=1,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x.若抛物线的焦点在y轴上,设抛物线的方程为x2=ny(n≠0),因为抛物线经过点P(4,-2),所以42=-2n,解得n=-8,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8y.故选A、C.6.BD 抛物线y2=10x的焦点在x轴上,B满足,A不满足;易知抛物线开口向右,焦点坐标为(,0),C不满足;设M(1,y0)是抛物线y2=10x上一点,F为焦点,则|MF|=1+=1+=,所以D满足.7.3 解析:由题意得m+1=22,解得m=3.8.(-6,6)或(-6,-6)解析:由方程y2=-12x,知焦点F(-3,0),准线l:x=3.设所求点为P(x,y),则由抛物线定义知|PF|=3-x.又|PF|=9,所以3-x=9,x=-6,代入y2=-12x,得y=±6.所以所求点的坐标为(-6,6)或(-6,-6).9.2 解析:易知直线l2:x=-1恰为抛物线y2=4x的准线,如图所示,动点P到l2:x=-1的距离可转化为PF的长度,其中F(1,0)为抛物线y2=4x的焦点.由图可知,距离之和的最小值即F到直线l1的距离d==2.10.解:(1)双曲线方程可化为-=1,左顶点为(-3,0),由题意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且=-3,∴p=6,∴抛物线的方程为y2=-12x.(2)设所求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的方程为y2=2px(p≠0),A(m,-3),由抛物线定义得5=|AF|=|m+|.又(-3)2=2pm,∴p=±1或p=±9,故所求抛物线方程为y2=±2x或y2=±18x.11.D 依题意可知,点M到点F的距离等于点M到直线x=-4的距离,因此其轨迹是抛物线,且p=8,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正半轴上,所以其方程为y2=16x.故选D.12.ACD 对于A,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1,故A正确;对于B,设P(x0,y0),则x0≥0,=4x0,F(1,0),则|PF|==x0+1≥1,当x0=0时取得最小值,此时P(0,0)在原点,故B错误;对于C,A在抛物线外部,故当P,A,F三点共线时|PA|+|PF|取得最小值,为|AF|==,故C正确;对于D,过点P作准线的垂线,垂足为Q,设P(m,n),线段PF的中点为B(x1,y1),可得x1=(1+m),由抛物线的定义,得|PF|=|PQ|=m+1,∴x1=|PF|,即点B到y轴的距离等于以PF为直径的圆的半径,因此,以PF为直径的圆与y轴相切,故D正确.故选A、C、D.13.4 解析:因为∠MFO=120°,所以∠FMN=60°.又M是抛物线C上一点,所以|FM|=|MN|,则△FMN是等边三角形.又△FMN的周长为12,所以|NF|==4.14.解:(1)抛物线y2=2px的准线方程为x=-,于是4+=5,p=2,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2)由题意得A(4,4),B(0,4),M(0,2).又F(1,0),所以kAF=,则FA的方程为y=(x-1).因为MN⊥FA,所以kMN=-,则MN的方程为y=-x+2.解方程组得所以N.15.B 如图所示,易得F(2,0),过点P作PN⊥l,垂足为N.因为|PM|=|PF|,|PF|=|PN|,所以|PM|=|PN|,所以|MN|=|PN|.设P(,t),则|t|=+2,解得t=±4,所以△PMF的面积为·|t|·|MF|=×4×4=8.16.解:(1)设M(xM,yM),N(xN,yN),由抛物线的定义,得|AM|+|AN|=xM+xN+2a.又圆的方程为[x-(a+4)]2+y2=16,将y2=4ax代入,得x2-2(4-a)x+a2+8a=0,∴xM+xN=2(4-a),∴|AM|+|AN|=8.(2)不存在.假设存在这样的a,使得2|AP|=|AM|+|AN|.过点P作PP'垂直抛物线的准线,垂足为P'.∵|AM|+|AN|=2|PP'|,∴|AP|=|PP'|.由抛物线的定义知点P必在抛物线上,这与点P是线段MN的中点矛盾,∴这样的a不存在.2 / 23.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1.了解抛物线的实际背景,感受抛物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数学抽象2.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 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把一根直尺固定在图板上直线l的位置,把一块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着直尺的边缘,再把一条细绳的一端固定在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的一点A,取绳长等于点A到直角顶点C的长(即点A到直线l的距离),并且把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图板上的一点F.用铅笔尖扣着绳子,使点A到笔尖的一段绳子紧靠着三角尺,然后将三角尺沿着直尺上下滑动,笔尖就在图板上描出了一条曲线.【问题】 你能画出该曲线并说明该曲线具有哪些性质吗? 知识点一 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l不经过点F)的 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 ,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 .提醒 定义中要注意强调定点F不在定直线l上.当直线l经过点F时,点的轨迹是过定点F且垂直于定直线l的一条直线.知识点二 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几种形式图形 标准方程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p>0) x= (p>0) x= (p>0) y= (p>0) y= 提醒 四个标准方程的区分方法:焦点在一次项变量对应的坐标轴上,开口方向由一次项系数的符号确定.当系数为正时,开口向坐标轴的正方向;当系数为负时,开口向坐标轴的负方向.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抛物线的方程都是二次函数.( )(2)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p(p>0).( )(3)平面内到一定点距离与到一定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抛物线.( )(4)只有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时,抛物线才具有标准形式.( )2.焦点为(0,2)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A.x2=8y B.x2=4yC.y2=4x D.y2=8x3.抛物线y2=x的准线方程为( )A.x= B.x=C.x=- D.x=-4.(2024·淄博月考)已知抛物线顶点为坐标原点,焦点在y轴上,抛物线上的点M(m,-2)到焦点的距离为4,则m= .题型一 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角度1 直接法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例1】 (1)焦点在y轴上,并且焦点到准线的距离等于6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A.x2=±3y B.y2=±6xC.x2=±12y D.x2=±6y(2)准线方程为x=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通性通法 在抛物线方程的类型已确定的前提下,由于标准方程中只有一个参数p,所以只需一个条件就可以确定抛物线的方程.角度2 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例2】 顶点在原点,且过点(-4,4)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A.y2=-4xB.x2=4yC.y2=-4x或x2=4yD.y2=4x或x2=-4y通性通法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步骤提醒 当抛物线的类型没有确定时,可设方程为y2=mx(m≠0)或x2=ny(n≠0),这样可以减少讨论情况的个数.【跟踪训练】 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经过点(-3,-1);(2)焦点为直线3x-4y-12=0与坐标轴的交点.题型二 抛物线定义的应用角度1 焦半径公式及应用【例3】 (1)(2024·常州月考)已知抛物线C:y2=x的焦点为F,A(x0,y0)是C上一点,|AF|=x0,则x0=( )A.1 B.2C.4 D.8(2)抛物线x2=4y上的点P到焦点的距离是10,则P点的坐标为 .通性通法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准线的距离,因此,由抛物线定义可以实现点点距离与点线距离的相互转化,从而简化某些问题.角度2 与抛物线有关的轨迹问题【例4】 已知圆C的方程为x2+y2-10x=0,求与y轴相切且与圆C外切的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通性通法解与抛物线有关的轨迹问题的方法 求解与抛物线有关的轨迹问题,既可以用轨迹法直接求解,也可以先将条件转化,再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求解.角度3 最值问题【例5】 已知点P是抛物线y2=2x上的一个动点,求点P到点(0,2)的距离与P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母题探究】1.(变条件)若将本例中的点(0,2)改为点A(3,2),求|PA|+|PF|的最小值.2.(变条件)若将本例中的点(0,2)换为直线l1:3x-4y+=0,求点P到直线3x-4y+=0的距离与点P到该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通性通法利用抛物线定义研究最值的一般思路(1)若点M在抛物线的内部,过点M作准线的垂线,该垂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到抛物线焦点F和到已知点M的距离最小;(2)若点M在抛物线的外部,连接MF,则MF与抛物线的交点P可使|PF|+|PM|的值最小.【跟踪训练】 平面上一动点P到定点F(1,0)的距离比点P到y轴的距离大1,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1.若动点P到定点F(-4,0)的距离与到直线x=4的距离相等,则P点的轨迹是( )A.抛物线 B.线段C.直线 D.射线2.已知抛物线y=2px2过点(1,4),则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A.(1,0) B.C. D.(0,1)3.已知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1,若点A(2,-4)在抛物线上,则点A到焦点的距离为 .4.若焦点在y轴上,且抛物线上一点P(m,1)到焦点F的距离为6,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3.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基础知识·重落实】知识点一距离相等 焦点 准线知识点二y2=2px - y2=-2px x2=2py - x2=-2py 自我诊断1.(1)× (2)√ (3)× (4)√2.A3.D 抛物线y2=x的焦点在x轴上,且开口向右,2p=1,∴=,∴抛物线y2=x的准线方程为x=-,故选D.4.±4 解析:由已知,可设抛物线方程为x2=-2py(p>0).由抛物线定义有2+=4,∴p=4,∴x2=-8y.将(m,-2)代入上式,得m2=16.∴m=±4.【典型例题·精研析】【例1】 (1)C (2)y2=-x解析:(1)由已知得p=6且焦点在y轴上,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x2=±12y.(2)由题意知=,所以p=,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x.【例2】 C 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1x(p1>0)或x2=2p2y(p2>0),把(-4,4)代入得16=8p1或16=8p2,即p1=2或p2=2.故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4x或x2=4y.故选C.跟踪训练 解:(1)因为点(-3,-1)在第三象限,所以设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2px(p>0)或x2=-2py(p>0).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2px(p>0),则由(-1)2=-2p×(-3),解得p=;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2py(p>0),则由(-3)2=-2p×(-1),解得p=.故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x或x2=-9y.(2)对于直线方程3x-4y-12=0,令x=0,得y=-3;令y=0,得x=4,所以抛物线的焦点为(0,-3)或(4,0).当焦点为(0,-3)时,=3,所以p=6,此时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12y;当焦点为(4,0)时,=4,所以p=8,此时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16x.故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12y或y2=16x.【例3】 (1)A (2)(6,9)或(-6,9)解析:(1)由题意,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因为|AF|=x0,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得x0+=|AF|=x0,所以x0=1,故选A.(2)设点P(x0,y0),由抛物线方程为x2=4y,知焦点坐标为(0,1),准线方程为y=-1.由抛物线的定义,得|PF|=y0+1=10,所以y0=9,代入抛物线方程得x0=±6.所以P点坐标为(±6,9).【例4】 解:设点P的坐标为(x,y),动圆的半径为R,∵动圆P与y轴相切,∴R=|x|.∵动圆与定圆C:(x-5)2+y2=25外切,∴|PC|=R+5,∴|PC|=|x|+5,当点P在y轴右侧时,x>0,则|PC|=x+5,∴点P的轨迹是以(5,0)为焦点的抛物线,则圆心P的轨迹方程为y2=20x(x>0);当点P在y轴左侧时,x<0,则|PC|=-x+5,此时点P的轨迹是x轴的负半轴,即方程为y=0(x<0).∴点P的轨迹方程为y2=20x(x>0)或y=0(x<0).【例5】 解: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等于它到焦点的距离.由图可知,当点P,点(0,2)和抛物线的焦点F(,0)三点共线时距离之和最小,所以最小距离d= =.母题探究1.解:将x=3代入y2=2x,得y=±.所以点A在抛物线内部.设点P到准线x=-的距离为d,则|PA|+|PF|=|PA|+d.由图可知,当PA⊥l时,|PA|+d最小,最小值是.即|PA|+|PF|的最小值是.2.解:如图,作PQ垂直于准线l于点Q,|PA1|+|PQ|=|PA1|+|PF|≥.|A1F|的最小值为点F到直线3x-4y+=0的距离,设点F到直线l1的距离为d,d==1.即所求最小值为1.跟踪训练 解:由题意,动点P到定点F(1,0)的距离比到y轴的距离大1,由于点F(1,0)到y轴的距离为1,故当x<0时,直线y=0上的点符合题意;当x≥0时,题中条件等价于点P到点F(1,0)与到直线x=-1的距离相等,故点P的轨迹是以F为焦点,直线x=-1为准线的抛物线,轨迹方程为y2=4x.故所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y2=4x(x≥0)或y=0(x<0).随堂检测1.A 动点P的条件满足抛物线的定义.故选A.2.C 由抛物线y=2px2过点(1,4),可得p=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y,则焦点坐标为,故选C.3.4 解析:把点(2,-4)代入抛物线y2=2px,得16=4p,即p=4,从而抛物线的焦点为(2,0).故点A到焦点的距离为4.4.解:由题意,可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2py(p>0).点P到焦点的距离等于点P到准线的距离,故1-(-)=6,解得p=10,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20y.4 / 4(共59张PPT)3.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1.了解抛物线的实际背景,感受抛物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数学抽象2.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 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目录基础知识·重落实01典型例题·精研析02知能演练·扣课标03基础知识·重落实01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梳理 把一根直尺固定在图板上直线 l 的位置,把一块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着直尺的边缘,再把一条细绳的一端固定在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的一点 A ,取绳长等于点 A 到直角顶点 C 的长(即点 A 到直线 l的距离),并且把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图板上的一点 F . 用铅笔尖扣着绳子,使点 A 到笔尖的一段绳子紧靠着三角尺,然后将三角尺沿着直尺上下滑动,笔尖就在图板上描出了一条曲线.【问题】 你能画出该曲线并说明该曲线具有哪些性质吗? 知识点一 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 F 和一条定直线 l ( l 不经过点 F )的 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 F 叫做抛物线的 ,直线 l 叫做抛物线的 .提醒 定义中要注意强调定点 F 不在定直线 l 上.当直线 l 经过点 F 时,点的轨迹是过定点 F 且垂直于定直线 l 的一条直线.距离相等 焦点 准线 知识点二 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几种形式图形 标准方程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 p >0) x = ( p >0) x = y2=2 px - y2=-2 px 图形 标准方程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 p >0) y = ( p >0) y = x2=2 py - x2=-2 py 提醒 四个标准方程的区分方法:焦点在一次项变量对应的坐标轴上,开口方向由一次项系数的符号确定.当系数为正时,开口向坐标轴的正方向;当系数为负时,开口向坐标轴的负方向.1.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抛物线的方程都是二次函数. ( × )(2)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 p ( p >0). ( √ )(3)平面内到一定点距离与到一定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抛物线. ( × )(4)只有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时,抛物线才具有标准形式. ( √ )×√×√2. 焦点为(0,2)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A. x2=8 y B. x2=4 yC. y2=4 x D. y2=8 x3. 抛物线 y2= x 的准线方程为( )解析: 抛物线 y2= x 的焦点在 x 轴上,且开口向右,2 p =1,∴ = ,∴抛物线 y2= x 的准线方程为 x =- ,故选D.4. (2024·淄博月考)已知抛物线顶点为坐标原点,焦点在 y 轴上,抛物线上的点 M ( m ,-2)到焦点的距离为4,则 m = .解析:由已知,可设抛物线方程为 x2=-2 py ( p >0).由抛物线定义有2+ =4,∴ p =4,∴ x2=-8 y .将( m ,-2)代入上式,得m2=16.∴ m =±4.±4 典型例题·精研析02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题型一 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角度1 直接法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例1】 (1)焦点在 y 轴上,并且焦点到准线的距离等于6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C )A. x2=±3 y B. y2=±6 xC. x2=±12 y D. x2=±6 y解析: 由已知得 p =6且焦点在 y 轴上,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x2=±12 y .C(2)准线方程为 x = 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y2=- x .解析: 由题意知 = ,所以 p = ,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y2=- x .y2=- x 通性通法 在抛物线方程的类型已确定的前提下,由于标准方程中只有一个参数 p ,所以只需一个条件就可以确定抛物线的方程.角度2 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例2】 顶点在原点,且过点(-4,4)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A. y2=-4 x B. x2=4 yC. y2=-4 x 或 x2=4 y D. y2=4 x 或 x2=-4 y解析: 设抛物线方程为 y2=-2 p1 x ( p1>0)或 x2=2 p2 y ( p2>0),把(-4,4)代入得16=8 p1或16=8 p2,即 p1=2或 p2=2.故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y2=-4 x 或 x2=4 y .故选C.通性通法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步骤提醒 当抛物线的类型没有确定时,可设方程为 y2= mx ( m ≠0)或x2= ny ( n ≠0),这样可以减少讨论情况的个数.【跟踪训练】 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经过点(-3,-1);解: 因为点(-3,-1)在第三象限,所以设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y2=-2 px ( p >0)或 x2=-2 py ( p >0).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y2=-2 px ( p >0),则由(-1)2=-2 p ×(-3),解得 p = ;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x2=-2 py ( p >0),则由(-3)2=-2 p ×(-1),解得 p = .故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y2=- x 或 x2=-9 y .(2)焦点为直线3 x -4 y -12=0与坐标轴的交点.解: 对于直线方程3 x -4 y -12=0,令 x =0,得 y =-3;令 y =0,得 x =4,所以抛物线的焦点为(0,-3)或(4,0).当焦点为(0,-3)时, =3,所以 p =6,此时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x2=-12 y ;当焦点为(4,0)时, =4,所以 p =8,此时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y2=16 x .故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x2=-12 y 或 y2=16 x .题型二 抛物线定义的应用角度1 焦半径公式及应用【例3】 (1)(2024·常州月考)已知抛物线 C : y2= x 的焦点为F , A ( x0, y0)是 C 上一点,| AF |= x0,则 x0=( A )A. 1 B. 2解析: 由题意,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x =- ,因为|AF |= x0,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得 x0+ =| AF |= x0,所以 x0=1,故选A.AC. 4 D. 8(2)抛物线 x2=4 y 上的点 P 到焦点的距离是10,则 P 点的坐标为 .解析: 设点 P ( x0, y0),由抛物线方程为 x2=4 y ,知焦点坐标为(0,1),准线方程为 y =-1.由抛物线的定义,得|PF |= y0+1=10,所以 y0=9,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x0=±6.所以P 点坐标为(±6,9).(6,9)或(-6,9) 通性通法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准线的距离,因此,由抛物线定义可以实现点点距离与点线距离的相互转化,从而简化某些问题.角度2 与抛物线有关的轨迹问题【例4】 已知圆 C 的方程为 x2+ y2-10 x =0,求与 y 轴相切且与圆 C外切的动圆圆心 P 的轨迹方程.解:设点 P 的坐标为( x , y ),动圆的半径为 R ,∵动圆 P 与 y 轴相切,∴ R =| x |.∵动圆与定圆 C :( x -5)2+ y2=25外切,∴| PC |= R +5,∴| PC |=| x |+5,当点 P 在 y 轴右侧时, x >0,则| PC |= x +5,∴点 P 的轨迹是以(5,0)为焦点的抛物线,则圆心 P 的轨迹方程为y2=20 x ( x >0);当点 P 在 y 轴左侧时, x <0,则| PC |=- x +5,此时点 P 的轨迹是 x 轴的负半轴,即方程为 y =0( x <0).∴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y2=20 x ( x >0)或 y =0( x <0).通性通法解与抛物线有关的轨迹问题的方法 求解与抛物线有关的轨迹问题,既可以用轨迹法直接求解,也可以先将条件转化,再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求解.角度3 最值问题【例5】 已知点 P 是抛物线 y2=2 x 上的一个动点,求点 P 到点(0,2)的距离与 P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解: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等于它到焦点的距离.由图可知,当点 P ,点(0,2)和抛物线的焦点 F 三点共线时距离之和最小,所以最小距离 d = = .【母题探究】1. (变条件)若将本例中的点(0,2)改为点 A (3,2),求| PA |+| PF |的最小值.解:将 x =3代入 y2=2 x ,得 y =± .所以点 A 在抛物线内部.设点 P 到准线 x =- 的距离为 d ,则| PA |+| PF |=| PA |+ d .由图可知,当 PA ⊥ l 时,| PA |+ d 最小,最小值是 .即| PA |+| PF |的最小值是 .2. (变条件)若将本例中的点(0,2)换为直线 l1:3 x -4 y + =0,求点 P 到直线3 x -4 y + =0的距离与点 P 到该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解:如图,作 PQ 垂直于准线 l 于点 Q ,| PA1|+| PQ |=| PA1|+| PF |≥ .| A1 F |的最小值为点 F 到直线3 x -4 y + =0的距离,设点 F 到直线 l1的距离为 d , d = =1.即所求最小值为1.通性通法利用抛物线定义研究最值的一般思路(1)若点 M 在抛物线的内部,过点 M 作准线的垂线,该垂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到抛物线焦点 F 和到已知点 M 的距离最小;(2)若点 M 在抛物线的外部,连接 MF ,则 MF 与抛物线的交点 P 可使| PF |+| PM |的值最小.【跟踪训练】 平面上一动点 P 到定点 F (1,0)的距离比点 P 到 y 轴的距离大1,求动点 P 的轨迹方程.解:由题意,动点 P 到定点 F (1,0)的距离比到 y 轴的距离大1,由于点 F (1,0)到 y 轴的距离为1,故当 x <0时,直线 y =0上的点符合题意;当 x ≥0时,题中条件等价于点 P 到点 F (1,0)与到直线 x =-1的距离相等,故点 P 的轨迹是以 F 为焦点,直线 x =-1为准线的抛物线,轨迹方程为 y2=4 x .故所求动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y2=4 x ( x ≥0)或 y =0( x <0).1. 若动点 P 到定点 F (-4,0)的距离与到直线 x =4的距离相等,则P 点的轨迹是( )A. 抛物线 B. 线段C. 直线 D. 射线解析: 动点 P 的条件满足抛物线的定义.故选A.2. 已知抛物线 y =2 px2过点(1,4),则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A. (1,0)D. (0,1)解析: 由抛物线 y =2 px2过点(1,4),可得 p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x2= y ,则焦点坐标为 ,故选C.3. 已知抛物线 y2=2 px ( p >0)的焦点为 F1,若点 A (2,-4)在抛物线上,则点 A 到焦点的距离为 .解析:把点(2,-4)代入抛物线 y2=2 px ,得16=4 p ,即 p =4,从而抛物线的焦点为(2,0).故点 A 到焦点的距离为4.4. 若焦点在 y 轴上,且抛物线上一点 P ( m ,1)到焦点 F 的距离为6,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解:由题意,可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x2=2 py ( p >0).点 P 到焦点的距离等于点 P 到准线的距离,故1-(- )=6,解得 p =10,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x2=20 y .4 知能演练·扣课标03课后巩固 核心素养落地1. 抛物线 y =- x2的准线方程为( )B. x =1C. y =1 D. y =2解析: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x2=-4 y ,则准线方程为 y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点(1,2)和直线 x + y -3=0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 )A. 直线 B. 抛物线C. 圆 D. 双曲线解析: 因为点(1,2)在直线 x + y -3=0上,所以所求点的轨迹是过点(1,2)且与直线 x + y -3=0垂直的直线,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3. 准线与 x 轴垂直,且经过点(1,- )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A. y2=-2 x B. y2=2 xC. x2=2 y D. x2=-2 y解析: 由题意可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y2= mx ( m ≠0),则(- )2= m ,解得 m =2,因此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y2=2 x .123456789101112131415164. (2024·温州月考)已知 P 为抛物线 y2=4 x 上一个动点, Q 为圆 x2+( y -4)2=1上一个动点,则点 P 到点 Q 的距离与点 P 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A. 5解析: 点 P 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等于点 P 到抛物线焦点 F(1,0)的距离.圆心坐标是(0,4),圆心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即圆上的点 Q 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5. (多选)经过点 P (4,-2)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A. y2= x B. x2=8 yC. x2=-8 y D. y2=-8 x解析: 若抛物线的焦点在 x 轴上,设抛物线的方程为 y2= mx( m ≠0),因为抛物线经过点 P (4,-2),所以(-2)2=4m ,解得 m =1,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y2= x .若抛物线的焦点在y 轴上,设抛物线的方程为 x2= ny ( n ≠0),因为抛物线经过点 P(4,-2),所以42=-2 n ,解得 n =-8,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x2=-8 y .故选A、C.123456789101112131415166. (多选)对标准形式的抛物线给出下列条件,其中满足抛物线 y2=10 x 的有( )A. 焦点在 y 轴上B. 焦点在 x 轴上C. 开口向右,焦点坐标为(5,0)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抛物线 y2=10 x 的焦点在 x 轴上,B满足,A不满足;易知抛物线开口向右,焦点坐标为( ,0),C不满足;设 M (1,y0)是抛物线 y2=10 x 上一点, F 为焦点,则| MF |=1+ =1+= ,所以D满足.123456789101112131415167. 已知双曲线 - y2=1的右焦点恰好是抛物线 y2=8 x 的焦点,则 m= .解析:由题意得 m +1=22,解得 m =3.3 123456789101112131415168. 在抛物线 y2=-12 x 上,与焦点的距离等于9的点的坐标是 .解析:由方程 y2=-12 x ,知焦点 F (-3,0),准线 l : x =3.设所求点为 P ( x , y ),则由抛物线定义知| PF |=3- x .又|PF |=9,所以3- x =9, x =-6,代入 y2=-12 x ,得 y =±6 .所以所求点的坐标为(-6,6 )或(-6,-6 ).(-6,6 )或(-6,-6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9. (2024·泰州月考)已知直线 l1:4 x -3 y +6=0和直线 l2: x =-1,抛物线 y2=4 x 上一动点 P 到直线 l1和直线 l2 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解析:易知直线 l2: x =-1恰为抛物线 y2=4 x 的准线,如图所示,动点 P 到 l2: x =-1的距离可转化为 PF 的长度,其中 F (1,0)为抛物线 y2=4 x 的焦点.由图可知,距离之和的最小值即 F 到直线 l1的距离 d = =2.2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0. 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抛物线的焦点是双曲线16 x2-9 y2=144的左顶点;解: 双曲线方程可化为 - =1,左顶点为(-3,0),由题意设抛物线方程为 y2=-2 px ( p >0)且 =-3,∴ p =6,∴抛物线的方程为 y2=-12 x .12345678910111213141516(2)抛物线的焦点 F 在 x 轴上,直线 y =-3与抛物线交于点A ,| AF |=5.解: 设所求焦点在 x 轴上的抛物线的方程为 y2=2 px( p ≠0), A ( m ,-3),由抛物线定义得5=| AF |=| m + |.又(-3)2=2 pm ,∴ p =±1或 p =±9,故所求抛物线方程为 y2=±2 x 或 y2=±18 x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1. 若动点 M ( x , y )到点 F (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 x +5=0的距离小1,则点 M 的轨迹方程是( )A. x +4=0 B. x -4=0C. y2=8 x D. y2=16 x解析: 依题意可知,点 M 到点 F 的距离等于点 M 到直线 x =-4的距离,因此其轨迹是抛物线,且 p =8,顶点在原点,焦点在 x轴正半轴上,所以其方程为 y2=16 x .故选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 (多选)设抛物线 y2=4 x , F 为其焦点, P 为抛物线上一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 x =-1B. 当 PF ⊥ x 轴时,| PF |取最小值D. 以线段 PF 为直径的圆与 y 轴相切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对于A,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x =- =-1,故A正确;对于B,设 P ( x0, y0),则 x0≥0, =4 x0, F (1,0),则| PF |= = x0+1≥1,当 x0=0时取得最小值,此时 P (0,0)在原点,故B错误;对于C, A 在抛物线外部,故当 P , A , F 三点共线时| PA |+| PF |取得最小值,为| AF |= = ,故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对于D,过点 P 作准线的垂线,垂足为 Q ,设 P ( m , n ),线段PF 的中点为 B ( x1, y1),可得 x1= (1+ m ),由抛物线的定义,得| PF |=| PQ |= m +1,∴ x1= | PF |,即点 B 到 y轴的距离等于以 PF 为直径的圆的半径,因此,以 PF 为直径的圆与 y 轴相切,故D正确.故选A、C、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3. 已知 M 是抛物线 C : y2=2 px ( p >0)上一点, F 是抛物线 C 的焦点,过 M 作抛物线 C 的准线的垂线,垂足为 N ,若∠ MFO =120°( O 为坐标原点),△ MNF 的周长为12,则| NF |= .解析:因为∠ MFO =120°,所以∠ FMN =60°.又 M 是抛物线 C 上一点,所以| FM |=| MN |,则△ FMN 是等边三角形.又△FMN 的周长为12,所以| NF |= =4.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4. (2024·青岛月考)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 y2=2 px ( p >0)的焦点为 F , A 是抛物线上横坐标为4,且位于 x 轴上方的点,点 A 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等于5,过点 A 作 AB 垂直于 y 轴,垂足为点 B ,OB 的中点为 M .(1)求抛物线的方程;解: 抛物线 y2=2 px 的准线方程为 x =- ,于是4+ =5, p =2,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 y2=4 x .12345678910111213141516(2)过点 M 作 MN ⊥ FA ,垂足为 N ,求点 N 的坐标.解: 由题意得 A (4,4), B (0,4), M (0,2).又 F (1,0),所以 kAF = ,则 FA 的方程为 y = ( x -1).因为 MN ⊥ FA ,所以 kMN =- ,则 MN 的方程为 y =- x +2.解方程组得所以 N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5. (2024·泉州质检)已知抛物线 C : y2=8 x 的焦点为 F ,准线 l 与 x轴的交点为 M ,点 P 在抛物线上,且| PM |= | PF |,则△PMF 的面积为( )A. 4 B. 8C. 16 D. 32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如图所示,易得 F (2,0),过点 P作 PN ⊥ l ,垂足为 N . 因为| PM |= |PF |,| PF |=| PN |,所以| PM |=| PN |,所以| MN |=| PN |.设 P ( ,t ),则| t |= +2,解得 t =±4,所以△ PMF的面积为 ·| t |·| MF |= ×4×4=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6. 已知抛物线 y2=4 ax ( a >0)的焦点为 A ,以 B ( a +4,0)为圆心,| BA |为半径,在 x 轴上方画半圆,设抛物线与半圆交于不同两点 M , N ,点 P 为线段 MN 的中点.(1)求| AM |+| AN |的值;解: 设 M ( xM , yM ), N ( xN , yN ),由抛物线的定义,得| AM |+| AN |= xM + xN +2 a .又圆的方程为[ x-( a +4)]2+ y2=16,将 y2=4 ax 代入,得 x2-2(4- a )x + a2+8 a =0,∴ xM + xN =2(4- a ),∴| AM |+|AN |=8.12345678910111213141516(2)是否存在这样的 a ,使2| AP |=| AM |+| AN |?若存在,求出 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不存在.假设存在这样的 a ,使得2| AP |=| AM |+| AN |.过点 P 作PP'垂直抛物线的准线,垂足为P'.∵| AM |+| AN |=2|PP'|,∴| AP |=|PP'|.由抛物线的定义知点 P 必在抛物线上,这与点 P 是线段 MN 的中点矛盾,∴这样的 a 不存在.12345678910111213141516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docx 3.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pptx 3.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