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二首之我愿意是急流》同步练习(含答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诗二首之我愿意是急流》同步练习(含答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简介

《诗二首之我愿意是急流》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一、文学常识
1. 作者及背景
(1)《我愿意是急流》作者是______________(国家)诗人______________(全名),他是19世纪匈牙利______________运动的领袖之一,被誉为“匈牙利自由的旗帜”。
(2)这首诗创作于1847年,是诗人献给恋人______________的爱情宣言,诗中通过______________的手法,展现了对爱情的无私奉献精神。
(3)裴多菲的代表作除《我愿意是急流》外,还有政治抒情诗《民族之歌》和叙事诗《______________》,其名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广为流传。
2. 字词梳理
(1)拼音
① 崎岖( ) ② 作窠( ) ③ 废墟( ) ④ 懊丧( )
⑤ 攀援( ) ⑥ 峻峭( ) ⑦ 广漠( ) ⑧ 珊瑚( )
(2)词语释义
① ______________:山路不平,比喻处境艰难。
② ______________:鸟兽昆虫的窝,文中指小鸟筑巢。
③ ______________: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④ ______________:因事情不如意而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⑤ ______________:抓住东西往上爬,比喻依附权贵或追求高位。
⑥ ______________:形容山势高而陡。
⑦ ______________:广大空旷,如同沙漠般辽阔。
⑧ ______________:海洋中由珊瑚虫分泌物形成的结构,文中比喻夕阳的色彩。
二、文本探究
1. 文章结构
全诗共五节,每节以“我愿意是……”开头,形成______________的结构。各节意象对应关系如下:
(1)急流、小河 → ______________(象征爱人的快乐);
(2)荒林 → ______________(象征爱人的安宁);
(3)废墟 → ______________(象征爱人的依附与成长);
(4)草屋 → ______________(象征爱人的温暖与光明);
(5)云朵、破旗 → ______________(象征爱人的辉煌与永恒)。
2. 文章主旨
诗人通过______________的对比,将“我”的______________与“爱人”的______________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______________的爱情观,同时也暗含对______________的追求。
3. 重难点突破
(1)意象分析
① “急流”“荒林”“废墟”等意象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象征诗人______________;
② “小鱼”“小鸟”“常春藤”等意象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象征爱人______________。
(2)修辞手法
① 反复:诗中多次出现“我愿意是……”,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② 比喻:“我的爱人是珊瑚似的夕阳”,将夕阳比作珊瑚,突出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文段一(第一节)
我愿意是急流,
是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1. 诗人将自己比作“急流”“小河”,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2. “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这一描写有何深层含义?
文段二(第三节)
我愿意是废墟,
在峻峭的山岩上,
这静默的毁灭
并不使我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青的常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
亲密地攀援上升。
1. “静默的毁灭”与“亲密地攀援上升”形成怎样的对比?
2. 分析“常春藤”这一意象在诗中的象征意义。
文段三(第五节)
我愿意是云朵,
是灰色的破旗,
在广漠的空中
懒懒地飘来荡去,
只要我的爱人
是珊瑚似的夕阳,
傍着我苍白的脸,
显出鲜艳的辉煌。
1. “灰色的破旗”与“珊瑚似的夕阳”在色彩上有何反差?这种反差有何作用?
2. 最后一句“显出鲜艳的辉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总结
一、文学常识
1. (1)匈牙利、裴多菲·山陀尔、民族解放;(2)森德莱·尤丽娅、比喻;(3)勇敢的约翰。
2. (1)① qí qū ② zuò kē ③ fèi xū ④ ào sàng ⑤ pān yuán ⑥ jùn qiào ⑦ guǎng mò ⑧ shān hú。
(2)① 崎岖 ② 作窠 ③ 废墟 ④ 懊丧 ⑤ 攀援 ⑥ 峻峭 ⑦ 广漠 ⑧ 珊瑚。
二、文本探究
1. 重章叠唱;(1)小鱼;(2)小鸟;(3)常春藤;(4)火焰;(5)夕阳。
2. 意象、奉献牺牲、柔美幸福、无私奉献、自由理想。
3. (1)① 荒凉、残破,为爱人承受苦难;② 灵动、美好,在诗人的呵护下成长。
(2)① 强调诗人奉献的决心;② 夕阳色彩的鲜艳与生命力。
三、课内阅读
文段一:
1. 愿意为爱人的快乐承担艰难险阻的决心。
2. 暗示诗人在革命道路上的坎坷与牺牲。
文段二:
3. 诗人的毁灭与爱人的成长形成对比,突出奉献精神。
4. 象征爱人在诗人的庇护下获得生命力与希望。
文段三:
5. 灰色的破败与珊瑚红的辉煌对比,突出诗人甘为陪衬的无私。
6. 对爱人成就的赞美与对革命胜利的信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