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黛玉进贾府》同步练习(含答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林黛玉进贾府》同步练习(含答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简介

《林黛玉进贾府》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一、文学常识
1. 作者及背景
(1)曹雪芹,名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又号芹圃、芹溪,是________代著名文学家。其代表作《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________与________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衰落。
(2)《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________回,通过________的视角,展现了贾府的________与封建等级制度,为全书的悲剧基调奠定基础。
2. 字词梳理
(1)拼音
① 阜盛( ) ② 敕造( ) ③ 纨绔( )
④ 敛声屏气( )⑤ 懵懂( ) ⑥ 杜撰( )
⑦ 惫懒( ) ⑧ 放诞( )
(2)词语释义
① 敛声屏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不经之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纨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阜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敕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懵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 杜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 放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本探究
1. 文章的结构
(1)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① 第一部分(第1-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第二部分(第4-10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第三部分(第11-1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章结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林黛玉的行踪为线索,依次描写贾府的环境、人物及宝黛初会
B. 以王熙凤的出场为高潮,突出其在贾府中的核心地位
C. 以贾宝玉的摔玉为转折点,预示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
D. 以贾母的慈爱为基调,展现贾府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2. 文章的主旨
本文通过________的视角,展现了贾府的________与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刻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典型人物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人性的复杂。
3. 重难点突破
(1)人物描写的方法:
① 例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丹唇未启笑先闻。”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例句:“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手法的作用:
① 例句:“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文段一(王熙凤出场)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1. 王熙凤出场的描写有何特点?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2. “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的外貌描写体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3.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二(贾宝玉出场)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1. 宝玉出场时的外貌描写与黛玉的心理描写形成怎样的对比?

2.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突出宝玉的________。
3. 宝玉的出场对情节发展有何作用?

文段三(黛玉的心理活动)
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1. 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原因是什么?

2. 这段心理描写体现了黛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总结
一、文学常识
1. (1)沾、梦阮、雪芹、清、贾、史、王、薛、贾宝玉、林黛玉
(2)三、林黛玉、奢华
2. (1)① fù shèng ② chì zào ③ wán kù ④ liǎn shēng bǐng qì ⑤ měng dǒng ⑥ dù zhuàn ⑦ bèi lǎn ⑧ fàng dàn
(2)① 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② 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③ 指富贵人家子弟穿的细绢做成的裤子,泛指有钱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④ 丰盛、兴盛;⑤ 奉皇帝之命建造;⑥ 糊涂,不明事理;⑦ 没有根据地编造;⑧ 行为放纵,言语荒唐。
二、文本探究
1. (1)① 林黛玉初进贾府,感受贾府的环境;② 通过人物出场展现贾府的等级制度;③ 宝黛初会,奠定爱情基调
(2)A
2. 林黛玉、奢华、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
3. (1)①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展现王熙凤的精明能干与泼辣性格;② 语言描写体现宝玉的率性与叛逆,暗示宝黛心灵相通。
(2)① 以众人的“敛声屏气”与王熙凤的“放诞无礼”对比,突出其在贾府的特殊地位。
三、课内阅读
文段一
1.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以夸张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展现其张扬性格。
2. 精明狡黠、威严泼辣。
3. 对偶,突出其外表美丽与内在威严的矛盾。
文段二
1. 黛玉的疑惑与宝玉的俊美形成对比,强化宝黛初会的戏剧性。
2. 比喻,俊美与温润。
3. 推动宝黛爱情线的发展,暗示宝玉的叛逆性格。
文段三
1. 寄人篱下的处境和对贾府规矩的敬畏。
2. 敏感谨慎、自尊自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