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贵阳市花溪区磊庄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1一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相应的答题框内。1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列图示中能够正确反映出隋朝结束分裂割据这一历史进程的是北周北周→陈朝北周北周一隋朝BC.隋朝D.陈朝一隋朝隋朝陈朝陈朝2.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跨越海河、黄河、准河、长江流域,是沟通我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之一。从经济视角来看,以下古代工程中与京沪高铁功能相似的是A.都江堰B.秦长城C.大运河D.莫高窟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体现了孟郊从社会下层一跃而入上层社会的喜悦。导致这种社会阶层流动的制度因素是(A.科举制B.三省六部制C.察举制D,九品中正制4.以下史料可以用于研究秦、隋两朝秦始皇时期《史记》载: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骊)山隋炀帝时期《资治通鉴》载:三月,丁未…营建东京,每月役丁二百万人A.实现统一的意义B,巩固统治的措施C.经济发展的表现D.走向灭亡的原因5在下面个人简历中,“功绩”一栏可以填写的内容是A.采纳魏征的进谏个人简历B.完善三省六部制姓名武则天出生年月624年2月C.创立了殿试制度性别本职位皇帝D.开创“开元盛世”功绩6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见,“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是A.社会经济较快发展B.和平稳定的环境C,统治者合理的政策D.贤臣能将的辅助7某博物馆计划推出一期唐代专题展览,其中一个展区将展出以下图片和文物。据此可知,该展区的主题是曲辕犁示意图越窑八棱净水秘色瓷瓶三彩釉陶载乐骆驼A.经济发展繁盛B.手工业品丰富C.社会风气开放D.民族关系和谐8.760年,杜甫拖儿带女从洛阳逃难到四川成都,并在这一年写下诗句“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胡骑长驱”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五胡内迁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朱温灭唐9能正确区分史实与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必备素养。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B.641年,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C.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D.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1一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D2.C3.A4.D5.c6.C7.A8.B9.D10.c11.B12.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3一17小题,每空1分,共5分。13.进士科14.黄巢15.怀仁可汗16.大唐西域记17.雕版印刷术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18小题,共10分。18.(1)路线:从涿郡(今北京)出发,沿着永济渠南下,经过海河与黄河两大水系。(1分)地位:长安既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闻名中外的国际大都市。(1分)(2)反映农业生产的是:图4;反映民族和睦的是:图6;反映社会风气开放的是:图5;反映文化灿烂的是:图3。(3)史实:玄奘西行;鉴真东渡。(2分)》特点:双向交流。(1分)(4)繁荣与开放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11分,第20小题10分,共21分。19.(1)废除郡级机构,合并州县,裁减冗官;考察官吏,褒奖良能,惩处贪污;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以考试选士的制度。(3分)(2)隋文帝纳谏次数多,纳谏率高,隋炀帝纳谏次数少,纳谏率低;隋文帝对关于国家大事的谏议采纳率高,隋炀帝纳谏内容多为阿谀奉承之作。(2分)(3)状况:贞观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粮食丰收,米价便宜。(2分)原因: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励精图治,勒于政事,施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2分】(4)政策的制定;帝王的个人素养;民心所向;制度的创新等。(答出两点即可,2分)】20.(1)唐太宗(或李世民):唐玄宗(或李隆基)。(2分)(2)诗歌②:诗句反映了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西北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天可汗”。诗歌③:诗句反映了唐朝时,日本派遣大量使节来华,学习盛唐文化,推动了中日文化的交流。诗歌①:诗句反映了唐朝实行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教育的发展。诗歌⑤:诗句反映了唐朝农业发达,使用了当时先进的灌溉工具筒车。(任选两首即可,4分)(3)表现:诗人多;作品多;各个阶层均有诗人代表;传播方式多样;广泛流传。(答出两点即可,2分)相互关系:唐朝的兴盛为唐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诗反映了唐朝的社会现实。(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pdf 贵阳市花溪区磊庄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pdf